新四季網

「痕跡專家」陳建華

2023-10-08 20:15:00

周總理正在人民大會堂

舉行宴會,一枚子彈突然擊碎

了二樓的窗玻璃

1958年9月,18歲的陳建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安交大應用力學專業後,也沒有想到,他今後的會與偵查破案聯繫在一起。

陳建華是西安交大應用力學的第一屆畢業生。當時,這個專業在國內可謂是尖端專業。1962年畢業後,他的許多相繼被分配到高校或中央直屬機關,而他作為特殊人才被分配到市公安局從事刑事技術研究工作。最初,陳建華有些不理解,事後才知道,他的從警與當時國際政治背景有關。

六十年代初,中印關係一度緊張,邊境摩擦不斷。有一次,駐大使館窗戶上的一塊玻璃被不明物體擊碎。事件發生後,引起了中印兩國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打碎玻璃的是子彈還是外來高速投擲物?雖然排除了「故意槍擊」,但始終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

當時,對擊碎玻璃的痕跡勘驗在世界刑偵領域還是空白。為了填補這個空白,北京市公安局決定引進一位應用力學人才。於是,從1963年開始,年輕的陳建華就肩負這樣一個重大使命,開始了他的痕跡探索之路。

當時,北京市公安局的領導人非常重視這一科研項目的開發和研究,特批建了一個玻璃痕跡鑑定實驗室。

所謂實驗室,不過是清河中心院子裡的幾間簡陋平房和一個25平米的室內靶場。為了搞清子彈遠距離穿透玻璃瞬間留下的不同痕跡,陳建華想盡了一切辦法。每天,他都要用不同型號的槍以及彈弓、擊碎不同厚度的玻璃,然後在顯微鏡下觀察分析、拍照子彈洞穿玻璃瞬間的紋路及形態。這樣枯燥的實驗,有時候一天要進行百餘次。

在那個孤寂的小院子裡,陳建華經過不懈的探索和幾百次模擬槍彈實驗,僅過半年,就推開了玻璃痕跡那扇陌生的大門。

當時教科書上的理論是:無論槍擊還是石擊,其裂紋都是弓形花束。而陳建華發現,當玻璃被擊碎後,洞孔周圍的裂紋雖然表面都是弓形花束,但所輻射開的裂紋斷面上,卻有細微的差異。用石擊,是弓形花束:用槍擊,則變成了平滑的鏡面。

他還在實驗中發現,如果在玻璃前鋪墊上幾張草紙,就可以解決遠距離射擊問題。實驗問題解決了,而更大的發現是:子彈穿透玻璃時會因射擊距離遠而改變方向。

1966年2月2日,人民大會堂宴會廳燈火輝煌。周總理正在舉行盛大的宴會,招待元首。就在賓主頻頻舉杯之際,二樓朝北面的一扇窗玻璃發出了輕微的碎裂聲!

警衛人員趕忙跑過去查看,只見外面第一層玻璃被擊了一個洞,第二層玻璃破裂,夾層內找到小口徑子彈彈頭一枚。

「槍擊事件」沒有驚動現場的人,宴會照常進行。但這一事件很快匯報給了周總理。這是人民大會堂建成後第一次遭遇槍擊事件,因此周總理非常重視,指示一定要查明事件真相。公安部、北京軍區及北京市局等部門迅速派員趕到現場展開工作。

公安部的槍彈痕跡專家來了,部隊保衛部門的專家來了,輕武器研究所的專家來了,陳建華在市公安局領導的帶領下也來了。

勘查現場後,現場分析會迅即召開。專家們提出意見:按照蘇聯教科書所講,兩彈之間畫一條弧線,線的另一端便是射擊點。這樣一畫,槍擊點應來自長安街的快車道,隨即分析設想有人在長安街快車道行駛的車內向宴會廳射擊。

就在分析意見得到與會專家一致肯定時,陳建華提出了異議。通過對現場的痕跡勘查,這位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提出了一個截然相反的結論:他認為,前窗玻璃彈孔裂紋密而細,後面玻璃為喇叭口且發生偏移,如果子彈是遠距離發射出來的,打在比較厚的玻璃上,那么子彈就很容易改變方向。而眼前的痕跡恰好是兩層玻璃的彈洞位置發生偏差,他大膽提出,射擊點應該在北邊的居民區。

不同意見很快傳到了專家的裡,但提出異議的畢竟是一位只有26歲的青年警官,意見沒有得到重視。

採納了專家的意見後,有關部門立即調動警力,對當時經過長安街的1000餘輛汽車進行調查。結果,經過一輛一輛地查找、證實、再否定,1000多輛車均沒有作案嫌疑。

周總理得知案情沒有進展,一方面鼓勵辦案人員不要灰心,一方面告誡專家們不要局限辦案思路,不要僅限定在查車上。陷入僵局的專家們,突然想起了北京市公安局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

面對專家,陳建華再一次陳述了意見,並說早在1963年他就開始了有關玻璃擊碎問題的實驗,並改寫了蘇聯教科書的理論!

經過調查,很快有了一個重要線索。有人反映,2月2日下午,在南長街南口的體委家屬院內,有幾個首長的曾在房頂上用一支小口徑步槍打。偵查人員通過對現場的勘查,在家屬院傳達室內提取了一支小口徑步槍和幾盒子彈,此處距人民大會堂427米,恰好在小口徑步槍的射程之內。

雖然經過專家檢驗,擊碎大會堂玻璃的彈頭已確定就是該槍射出的,但周總理提出,實驗必須嚴謹,必須用科學的結論作定論,需要拿出一個科學的檢驗報告。於是,專案組決定再次進行實驗。

陳建華跟隨眾多專家,冒著零下20度的嚴寒齊聚北京西郊靶場,在城建部門的協助下,重新仿製了與大會堂完全相同的窗框和玻璃。又請來國家射擊隊隊員,在400米的距離內用那支小口徑步槍反覆射擊,然後再拆下來進行觀察拍照。

那是一次異常艱苦的實驗,共打碎了兩卡車的玻璃,其中兩塊玻璃的彈洞痕跡與人民大會堂現場完全相同,從而印證了陳建華的論斷是正確的。

陳建華的科學結論不僅為這起槍擊事件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同時也引起了國家對私有槍枝管理的高度重視。按照周總理的指示,北京市公安局迅速出臺了《北京市私人運動槍枝管理規定》,北京市私人擁有的各種運動型槍枝很快被公安機關收繳上來。與此同時,由公安部牽頭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枝登記管理試行辦法》也很快在全國頒布實施。

陳建華僅用電烙鐵、電燈泡和「502」黏合劑,就完成了一項偉大的發明

在痕跡世界裡,陳建華的絕活不僅僅局限於槍彈痕跡的檢驗。他在指紋領域獨創的「502」黏合劑指紋顯示技術,更引起世界同行驚嘆。

在日常的刑事勘查中,當時有一個普遍難題:我們的技術員面對犯罪嫌疑人作案後遺留在塑料製品上的可疑指紋,因技術達不到而不能顯現提取。這就直接影響到偵查破案的效率,致使犯罪嫌疑人得以長期逍遙法外。

八十年代初,通過查閱大量的國外資料,陳建華發現攻克這一難題的國家只有。在一篇報導中,美國人宣稱,用含有氰基丙烯酸甲脂超級膠燻顯隱性指紋的新技術已被攻克。也就是說,這項技術可以在塑料上顯示指紋。

說起來,這個新技術緣自一個偶然的發現。一次,駐日美軍在整理庫房時,在一個裝超級膠的廢棄塑料罐內壁上發現一枚清晰的指紋,這個意外的發現讓美刑偵專家對這種超級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們在購買了大量超級膠帶回國內實驗研究,一種以加熱方式顯現塑料指紋的新裝置很快就問世了。

毫無疑問,美國當時是世界上該項技術的領先者。

陳建華決定不依賴日本的超級膠,以國內現有條件開發研究該技術。

那段,陳建華幾乎跑遍了北京附近的幾十家化工單位。在這些部門的下,他很快找來各種比較接近的黏合劑進行實驗。經過無數次實驗,他意外發現,國內應用較廣的「502」膠有與超級膠同樣的化學特徵。經過多次實驗,他的「502」黏合劑終於獲得成功,遺留在橡皮、塑料甚至綢緞上的指紋經過特定時間和溫度加熱後,可以清晰地顯現出來。

至此,陳建華的「502」黏合劑顯現指紋技術可與美國人比肩了。

實驗雖然成功了,但陳建華並不滿足。因為按照這樣的顯現技術,顯現一枚指紋需要兩天的時間,而且實驗必須在現場進行。一個案件現場不可能封閉兩天搞實驗,說明這項技術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經過反覆實驗摸索,他發現一種叫氰氧化鉀的強鹼性催化劑可以加速指紋的顯現。使用該溶劑後,其顯現速度比美國人的顯現速度快一倍。

為了提高指紋顯現速度,不受現場等外界條件的約束,陳建華從「聚合產生熱量」中得到啟發。他將一把電烙鐵的前端改裝為小碗狀,通過燈泡加熱後,出現了:只見一股白煙過後,幾秒鐘內就有大量的「502」分子快速逸出,一枚清晰的指紋顯現在眼前。

當美國人還在為燈泡加熱時的溫度大傷腦筋時,在中國北京的一間實驗室裡,一位中國刑偵專家僅用一把小巧的電烙鐵、一隻普通的電燈泡和幾克「502」黏合劑就突破了這個難關。而國產的「502黏合劑顯現裝置」造價僅20元左右。

這套簡單實用的指紋顯現裝置,經公安部認定後,很快在全國各地公安刑偵部門推廣,並要求全國縣以上公安機關都要配備該鑑定裝置。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應用,「502」黏合劑在疑難指紋認定中很快顯示出其特殊的優勢。

那年,在秦皇島附近海濱發現了一具被掩埋的腐爛男屍,警方在現場勘查中發現一條印有北京某大廈字樣的床單。經過調查,發現在北京某大廈辦公的某公司總裁叢某神秘。為了確定屍源,技術人員運用「502」黏合劑顯現技術,從該公司總裁桌上的塑料夾上提取了一枚指紋,經過與無名男屍比對指紋,很快確定死者正是失蹤的叢某。經過辦案人員調查,一起因金融7000萬人民幣以及因商務糾紛而引發的拋屍案很快告破。

1990年,安徽某賓館的一位外賓被人盜走錢包,6000美金被竊,空錢包被扔進賓館附近的公廁內。勘查人員將錢包打撈上來後,經過吹風機進行乾燥處理,然後用「502」黏合劑成功地提取了一枚指紋。警方經過指紋比對,很快將竊賊抓獲……

2004年10月21日,北京北新橋幼兒園發生一起命案:一名女保育員與一名男童被兇犯殘忍殺害。

現場勘查中,技術人員發現死者身上有被滅火器砸傷的痕跡,且現場的4隻滅火器都有被移動過的痕跡。於是,他們用「502」黏合劑從一隻粘滿塵土的滅火器上提取了幾枚清晰的指紋。

經過指紋比對,發現曾因、傷害而被判刑的嫌疑人付某的指紋與現場指紋相同。案發44小時之後,付某在北京站一旅館內被警方抓獲。除此命案外,付某還交代了在北京強姦殺人的其他犯罪事實。

自該技術在全國公安機關推廣應用後,破獲的刑事案件不計其數。這項被稱為一次指紋顯現技術的「502」黏合劑指紋顯現技術,當年便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不僅在世界上為中國刑警爭得了榮譽,而且還被許多國家應用到實際現場勘查中。

車內人認定是子彈,而陳建華得出的結論完全不同

怎樣運用動力學的理論對不同形態的玻璃裂紋進行準確的解釋和闡明,是陳建華向該領域發起挑戰的初衷和。

1987年,他被選為訪問學者,由國家公派到加拿大安大略省司法部刑科所進修一年。進修期間,陳建華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

當時,他的攻關課題是鋼化玻璃擊碎痕跡的研究,而加方所提供的實驗室及實驗設備是國內無法達到的。為了這個難得的機會,陳建華投入了全部精力。加拿大是五天工作日,每周兩個休息日,當們周末或外出遊覽時,陳建華卻不去欣賞安大略郊外的風景,而是在實驗室裡研究資料和無數次地進行試驗。

一次,該所所長偶然得知此事,倍加稱讚地說:「陳的鑽研精神值得我們大家。」

一年多的進修期滿,陳建華主攻的鋼化玻璃擊碎痕跡課題研究獲得成功。

為了表彰他的科研成果,1988年10月,加拿大警方特地邀請他參加當年的刑科研討年會。開幕式上,加拿大司法部部長史密斯對陳建華刻苦的鑽研精神及科研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陳建華充滿地走上講臺,用流利的英語宣讀了三篇論文,並當場回答了各國刑偵專家的提問。他的科學態度,以及在刑事科學領域的探索精神贏得了在場來賓的熱烈掌聲。在這個世界級刑科研討年會上,來自世界各國的刑偵專家都記住了中國刑偵專家——陳建華。

回國前夕,加拿大安大略警方鄭重提出,請他長期留在該實驗室工作,並為他提供一切必備的實驗設備和優厚的待遇。陳建華婉言謝絕了。

陳建華說:「我是中國。我的科研成果不屬於我個人,屬於我的。」

在國際刑警組織第九屆法庭科學大會上,一名倫敦警察廳代表曾在發言中高度稱讚道:「中國的陳建華通過多年的實驗,解決了區分槍擊和高速投擲物擊碎玻璃的難題。」陳建華成為國際上第一個攻克該領域的中國警官。

隨著國內外安全形勢的發展,玻璃擊碎痕跡鑑別技術已經在反恐、警衛及其他反暴力鬥爭中起著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攻克了普通玻璃擊碎痕跡難關後,陳建華潛心研究了鋼化玻璃擊碎痕跡問題。

與普通玻璃相比,鋼化玻璃的物理特徵更加複雜。在外力打擊下,鋼化玻璃瞬間即可形成無數碎花狀。在如此眼花繚亂的外部環境下,去科學地判定外來擊碎物體,其難度可想而知。

1970年6月,一支車隊從南苑機場魚貫駛出,行駛至北京前門附近時,一輛汽車的玻璃突然被外來的不明物體擊碎。乘坐此轎車的人是當時某中央領導。車內人直覺上認為「聲音很清脆,極大可能是槍打的」。

陳建華奉命來到中南海,對擊碎的車窗玻璃痕跡進行勘查拍照,並用棉球提取了玻璃孔周圍的附著物。回到實驗室後,經過化驗,他發現附著物上並沒有鉛銅等子彈遺留的痕跡。通過對車窗擊碎痕跡的分析,他完全排除了槍擊的可能,初步推斷是高速拋射來的石子。

為了慎重起見,陳建華特地跑到事發路段進行觀察,發現馬路上有許多工人正在修路,路面上零星撒著許多建築用的石子。他作出鑑定結論後,當時的公安部負責人並不滿意,指示他用不同型號的手槍重新進行槍擊實驗。

陳建華清楚這是徒勞的,但是上級命令不可違背。他只好借來包括無聲手槍在內的各種手槍,每天朝鋼化玻璃射擊。實驗結束,在最終的勘查報告上,他依然堅持了最初的結論。

陳建華說:「對鋼化玻璃擊碎痕跡的認定很複雜,沒有反覆而嚴謹的科學實驗,我是不敢妄下結論的。作為一名刑偵技術人員,我們肩負的責任非常重大,不能因為迎合權勢而放棄了求實的根本。科學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

1994年9月,一名手持衝鋒鎗在通州殺死多人後,劫持了一輛麵包車企圖到天安門製造更大的血案。

汽車開到建國門附近,趁拐彎減速時逃脫,歹徒立刻竄下車,衝上馬路,攔截了一輛某國駐華大使的汽車。在遭到車主拼死抵抗時,歹徒開槍射擊,當場造成兩死兩傷。警察迅速趕來將其包圍,雙方發生激烈槍戰,最後持槍歹徒被特警當場擊斃。

案件發生後,外界謠言四起,稱身亡的兩名死者是被中國警察誤傷而亡。一時間,海外媒體爭相報導,不明真相的群眾也議論紛紛。這引起了該國的特別關注,並為此從國內調來槍彈痕跡方面的專家。此案處理稍有不慎,就會造成不良的國際影響。

陳建華和他的戰友們奉命出現場,對各車輛的各種痕跡,包括鋼化玻璃擊碎痕跡進行了檢驗,對彈道曲線進行了分析,特別是對大使館臥車上的彈痕進行了詳細勘查,證實只有在右後門開啟的情況下,開槍才能形成臥車上的彈痕。而有目擊者證明,那正是歹徒站立的位置,從而有力地否定了警察把人打死的謠傳。

此鑑定結論由我外交部通報了該國大使館,得到該國槍彈痕跡專家的認可。

通過陳建華的網絡資料庫,可以很快判定不同現場的子彈是不是同一支槍打出來的

1991年,陳建華被評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92年起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在繁忙的科研之餘,陳建華擔任了中國刑事科學技術學會理事、北京物證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專家,還擔任了北京市物證技術學會副會長兼長的要職,並主持學會創辦的物證技術鑑定所的工作。

北京一家的女葉子,因為和多年感情不和,上吊。葉子的不相信他們聰慧、博學多才的獨生會在一夜之間離他們而去。葉父因此病倒在床,葉母的精神幾近崩潰。絕望之下,他們想到了曾與女兒分居半年的,越想越懷疑是女婿殺死女兒後再吊上去的。

案發後,公安人員出現場並解剖,出具了上吊自殺的鑑定結論。悲痛之中的葉子父母無法接受自殺的鑑定結論。他們流著淚訪遍了公安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多家機關,最後找到了北京物證技術鑑定所,希望能對這個案子重新進行鑑定。

接下案子後,陳建華十分重視,慎重地挑選了鑑定人員。一方面,葉母由於精神抑鬱,對案件細節表現出許多妄想,但鑑定人員仍仔細耐心地傾聽她的意見;另一方面,鑑定人員對本案中較為關鍵的物證——現場做了認真細緻的文字鑑定,證明這份遺書確係葉子本人所寫,不是他人偽造的。

最後,有關專家根據屍體解剖的照片及筆錄仔細分析,排除了先卡死後上吊的可能性,得出了葉子系自殺的結論。

在與鑑定人員的多次接觸中,葉子的家人感受到了、尊重和耐心,也目睹了鑑定人員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他們明白和替代不了科學,最終心服口服地接受了這一結果。

在刑事案件的偵查中,對涉槍案件的甄別和認定是較難突破的領域之一。一顆子彈發射出去之後,彈頭和彈殼便瞬間分離,現場遺留下了彈頭或彈殼。假如疑犯再流竄到異地作案,即使再留下物證,短時間內兩地警方無法併案。

因為,對同一把槍發射的彈殼和彈頭的認定,需要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4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由於時間長,準確性不穩定,嚴重影響了警方對此類案件的認定和偵破。

從2000年開始,由陳建華主持開發的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槍彈痕跡計算機自動識別系統(彈殼部分),已逐步解決了這個難題。

2001年,他們建立起全國未破涉槍案件現場彈頭、彈殼資料庫,以及槍枝痕跡檔案庫及26省市槍彈痕跡樣品庫,該資料庫建檔槍枝l萬餘支,全國未破案件涉槍彈殼、彈頭案件1338起。

它的實際意義在於,將全國所有涉槍案件的痕跡現場數據全部匯集到北京後,無論國內哪個地方發生涉槍案件,技術人員可將現場的槍彈物證通過網絡傳到北京的資料庫內進行比對,同時可進行計算機查詢。

辦案單位可以面對現場不同的彈頭和彈殼,通過網上資料庫數據比對,很快判定子彈是不是同一支槍打出的,同時可以很快查到槍枝的來源;面對一把可疑的槍枝,只要試射一槍,將彈殼等有關數據傳送到北京,比對後很快就可認定該槍是否涉案。

2000年7月,北京先後發生兩起持槍襲警案。案件發生後,技術人員將現場提取的彈殼和彈頭送到刑科所,經過認真比對,陳建華發現該槍是河北省某市一支「丟失」的手槍。

通過與河北警方聯繫,得知槍枝丟失後,警方曾懷疑一名嫌疑人,但始終未採取措施,而在案發時間段裡,該嫌疑人恰好在北京。根據這個重要線索,警方立即採取行動將嫌犯抓獲。最後,該嫌犯供認了犯罪事實。

2002年,新疆烏魯木齊發生一起槍案,一嫌犯在某股票大廳持手槍打死兩人、搶走20萬元現金後逃走。在警方偵破過程中,湖北武漢再次發生槍擊命案。根據兩個現場遺留的彈殼比對,陳建華很快得出結論:兩起槍案現場遺留的彈殼為同一把手槍發射的。

根據這一結論,兩地警方將兩案併案偵查,根據雙方的線索,嫌犯很快在海南落網。經審訊,該嫌犯確係兩起持槍殺人案的元兇。

陳建華說:「現在刑事案件現場仍有許多未解之謎,需要我們繼續探索和研究。學無止境,對我來說,探索也是一種!」

同类文章

壯烈的大地

這天上午,丁順拿著一個空麻袋到集鎮上買年貨。剛走到一家酒館門口,忽聽背後有人招呼:「丁順兄弟,我請你喝酒,賞不賞臉?」丁順回頭看到一個陌生男人。那人說:「我叫卜同富,是個商人,也是你師傅生前的好友。」丁順一聽是師傅的好友,連忙回禮。卜同富熱情地邀請丁順入內。   叫來酒菜後,他們先互敬幾杯

瘋狂的涮椒

西川縣縣令牛大人看罷楊巡撫楊曄發來的文牒,兩條眉毛不由擰成了一個大疙瘩,他立馬坐著青呢大轎,一溜煙來到了餘吉火鍋店。   店老闆佘吉雖已年近花甲,可面色紅潤、走路生風,一點也不顯老。   餘吉剛把牛縣令迎進店裡,牛縣令一把攥住他,急問:「餘吉,你還會做涮椒火鍋嗎?」   餘吉一聽愣了:涮椒

劫來的壓寨主公

清明時節,山花爛漫,參天古木都吐出了新葉。有三人沿溪而上,前面走著的那個華服少爺,不時興致勃勃地聞一聞野花,或是從腳下撿起一點什麼來問旁邊的管家,管家年紀大了,一邊喘氣一邊回答,另一個年輕的人卻捺不住了:「劉少爺,早知道回鄉掃個墓要走這麼遠,我就不跟你來了!」管家給了他一記悶慄:「秦二,少

買走你的餘生

劉雲是一個在網上出賣餘生的女人。   一年前,和男友王浩分手後,劉雲在淘寶開了家名叫「浮生緣」的網店。劉雲在網店裡貼上自己各種靚麗寫真照,並聲稱作為一個醉生夢死之人,自己將把剩餘人生的時間全部交給客戶安排。   「浮生緣」的規則是,顧客可以花錢購買劉雲任何時段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劉雲會按

被溺死的金絲鳥

 一   8月正是颱風多發季節,江邊的防汛堤旁都有專人值班,以防大潮衝垮堤岸。這天半夜時分,一位輪渡碼頭的值班人員起來解手,瞥見江面上有個淡紅色的物體漂來,他起先以為只是塊發泡塑料,可等物體靠近,才看清是具屍體!他頓時嚇得毛骨悚然,「啊」的一聲驚叫,轉身就跑。他回到屋裡半晌才從失魂落魄中回

努爾哈赤之死

 一   明天啟六年年初,經過精心策劃和準備,如日中天的努爾哈赤親率13萬滿洲八旗兵,號稱20萬,向明朝遼東防線發起全面進攻,意圖一舉蕩平明朝在山海關外的所有軍事力量,然後問鼎北京城下。在滿洲八旗兵的凌厲攻勢下,各路明軍兵敗如山倒,望風而逃。滿洲前鋒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不承想卻在通往山

糗事一籮筐

只認鎖頭的小偷    託馬森是一個高級慣偷,很會撬鎖。無論多複雜的鎖到了他手裡,都不費吹灰之力。有一天深夜,他撬開了一家公司財務室的鎖,並且找到了保險柜的鑰匙。他興奮地打開了保險柜,正準備大撈一把。突然發現這個保險柜裡居然只有不到一百塊錢。要知道,他破譯這密碼鎖就花了整整一個小時呢。無奈,

狼羊孩

 一個陰謀    由於灰太狼長期抓不到羊,就把目標瞄準了身材苗條的美羊羊。他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詭計:假裝喜歡美羊羊,騙取美羊羊的信任,和美羊羊結婚,再對美羊羊下毒手。    灰太狼讓紅太狼把自己打扮成了一隻帥氣的羊,並給美羊羊買她最喜歡吃的義大利黑麥草蛋糕、墨西哥玉米草沙拉、檸檬味的飲料、

藍凌獲救記

大眼女孩樂美兒意外得到一個漂亮的洋娃娃,正高興地把它抱進懷裡時,洋娃娃突然說話了:「能幫我找找以前的主人嗎?我很想念她,她消失了……。」善良的樂美兒被洋娃娃的真情所感動。她帶著洋娃娃,踏上了去往「魔法偵探——洛基」偵探社的徵程。   偵探洛基非常有名,大家都說他是個神探!就在昨天,洛基還偵

智救潘多拉

 美麗姑娘    放學後,莫西在學校附近的山丘上撿到了一個奇怪的盒子,拿在手裡沉甸甸的,上面雕琢著精美的花紋。莫西喜歡得就連睡覺的時候都不捨得放下。夜間,他突然被一團光照醒了,懷裡的小盒子緩緩地打開,散發出奪目的光,越來越亮,亮得他睜不開眼睛……    等光散去之後,從盒子裡出來了一個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