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及製備方法
2023-10-04 04:17:49 1
專利名稱: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電子漿料玻璃及製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及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子漿料用低熔玻璃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鉛,鉛是人類最早使用的6種金屬之一,它對人類健康危害較大,能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鉛中毒,鉛中毒的作用相當緩慢而且毒性隱蔽,在毒性呈現之前不容易被覺察。鉛是一種累積性毒物,它很容易被胃腸道吸收,其中一部分破壞血液使紅血球分解,部分通過血液擴散到全身器官和組織,並進入骨骼。而沉積在內臟器官及骨髓中的鉛化合物由體內排出的速度極慢,逐漸形成慢性中毒。
隨著各國環保意識的增強,很多國家開始關注含鉛封接玻璃引發的一系列鉛汙染問題,紛紛出臺了有關政策或採取有關措施。例如美國國家電子製造業協會已完成無鉛製備電子器件的開發,日本各主要電子產品公司已給出應用無鉛材料的時間表。歐盟電器及電子設備廢棄物處理法(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提出,2008年將禁止使用含Pb,Cd,Hg等重金屬的材料。各國政府積極支持從事環保課題的研究和發展,主要是廢棄物回收、環保設備免稅,增加無重金屬環保電子材料的開發資金投入。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磷酸鹽封接玻璃可以替代當前廣泛使用的含鉛低熔封接玻璃,有望解決長期以來含鉛低熔封接玻璃對環境的汙染問題。
美國專利第P5153151號公布了一種磷酸鹽封接玻璃,其摩爾組成為Li2O0~15%、Na2O0~20%、K2O0~10%、ZnO0~45%、Ag2O0~25%、Tl2O0~25%、PbO0~20%、CuO0~5%、CaO0~20%、SrO0~20%、P2O524~36%、Al2O30~5%、CeO20~2%、BaO0~20%、SnO0~5%、Sb2O30~61%、Bi2O30~10%、B2O30~10%,該玻璃的轉變溫度為300~340℃,熱膨脹係數為135~180×10-7/℃,該玻璃的缺點在於Tl2O的毒性很大,同時,玻璃的熱膨脹係數較大,不能用於中、低膨脹係數的封接。
日立製作所特開平2-267137公布了一種氧化釩(V2O5)系封接玻璃,封接溫度小於400℃,熱膨脹係數90×10-7/℃以下,但這種玻璃中,氧化鉛是必要組分,不能滿足無鉛化的要求,同時,還含有劇毒鉈的氧化物。
美國專利USP20020019303提出了一種P2O5-SnO-ZnO系統的封接玻璃粉,該玻璃的封接溫度為430~500℃,由於這種封接玻璃粉需要在還原氣氛下生產和封接,不利於產業化應用,同時由於含有大量的成本較貴SnO,因而這種封接玻璃的應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日本專利第H7-69672號公開的玻璃組成的摩爾百分數為P2O525~50%、SnO30~70%、ZnO0~25%,在此基礎上添加B2O3、WO3、Li2O等,該玻璃的轉變溫度為350~450℃,熱膨脹係數大於120×10-7/℃,專利中採用填充劑的方法降低玻璃的膨脹係數,但影響到玻璃封接時的流動性和氣密性。
美國專利第5021366號公布了一種無鉛磷酸鹽封接玻璃,其摩爾組成為P2O530~36%、ZrO20~45%,鹼金屬氧化物15~25%,鹼土金屬氧化物15~25%,還添加氧化鋁、氧化錫及少量的氧化鉛等組分。該玻璃的軟化溫度為400~430℃,熱膨脹係數為145~170×10-7/℃,雖然該玻璃的軟化溫度適合低熔封接,但是該玻璃的熱膨脹係數較大,不能用於中、低膨脹係數的封接,同時含有少量的鉛,不能適應無鉛化的要求,由於貴金屬ZrO2的含量較高,因此在成本方面同樣不具有優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針對上述封接玻璃中含有鉛、Tl2O等劇毒及錫、鋯等貴金屬氧化物的缺陷提供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該低熔玻璃粉具有無鉛、不含有貴金屬及其氧化物,環保,性價比高,具有廣泛的市場發展前景。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其玻璃組成包括(3)必要成分摩爾百分比30~55mol%P2O5、20~55mol%ZnO、2~10mol%Al2O3、3~15mol%K2O、0~1mol%Li2O;(4)添加成分摩爾百分比0~25mol%B2O3、0~10mol%SiO2、0~3mol%Fe2O3、0~8mol%CuO;(3)穩定成分摩爾百分比不高於30%的兩種氧化物或者有兩種以上的氧化物混合物。
所述的無鉛低熔玻璃必要成分摩爾百分比35~50mol%P2O5、25~50mol%ZnO、3~8mol%Al2O3、5~7mol%K2O、1mol%Li2O。
所述的無鉛低熔玻璃必要成分摩爾百分比40~45mol%P2O5、35~45mol%ZnO、3~5mol%Al2O3、3~15mol%K2O、1mol%Li2O。
所述的B2O3、Al2O3、SiO2的總的摩爾百分比為5%~25%。
所述的Fe2O3、CuO的總的摩爾百分比為0.5%~2.5%。
所述的P2O5、ZnO的總的摩爾百分比為60%~90%。
所述的K2O∶(Fe2O3+CuO)的摩爾比率範圍為3∶1~7∶1。
本發明的一種真空玻璃製品無鉛封接玻璃的製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①依摩爾百分比稱取各原料後進行充分混合,製成混合料;②將混合料裝入石英坩堝,並放置蓋子蓋上,在1100℃~1300℃下,保溫0.5~2.5小時;③對熔化的玻璃液體進行冷卻固化,製成玻璃體。
玻璃體可以根據封接產品的特點以及要求製備成條狀、柱狀、平板裝及粉狀。
所述的無鉛低熔玻璃熱膨脹係數為64~140×10-7/℃。
所述的無鉛低熔玻璃封接溫度為430~600℃。
本發明通過引入氧化物的原料P2O5由五氧化二磷引入,Al2O3由平均粒徑≤10nm的γ氧化鋁引入,K2O、Li2O分別由各自的碳酸鹽引入,B2O3由硼酸引入,其餘組分由各自的氧化物引入,根據無鉛低熔玻璃的摩爾百分比的組成範圍,確定玻璃配方。
本發明的無鉛磷酸鹽封接玻璃粉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以理論為依據創造的一種新型磷酸鹽玻璃,測試結果表明,不僅具有適宜且易於調整的熱膨脹係數,較低的軟化溫度,還具有優良的化學穩定性,特別適用於大功率管用封接玻璃粉,特別在無鉛化和低成本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
實施例1-4通過具體實施例的組成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表一(mol%) 上述表一中所列舉的四種無鉛封接玻璃的製備方法相同。
失重是在90℃的去離子水中恆溫9個小時後測定的。
熱膨脹係數(α)採用WRP-1微機熱膨脹儀測量,玻璃樣品為5×25mm規格的圓柱體試樣,由室溫升至300℃,升溫速率為5℃/min。玻璃轉變溫度(Tg)採用CRY-IP中溫差熱分析儀測定,升溫速率為15℃/min。體積電阻率的測試樣品為直徑為3cm,厚度為0.5cm的圓柱形玻璃試樣。測試前先用無水酒精擦拭,待乾燥後再在試樣的圓形雙面塗抹導電石墨乳,乾燥後放入101-1型電熱鼓風箱加熱,採用ZC43型超高阻計,直流高壓測試電源選250V檔,測試溫度為200℃。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其玻璃組成包括(1)必要成分摩爾百分比30~55mol%P2O5、20~55mol%ZnO、2~10mol%Al2O3、3~15mol%K2O、0~1mol%Li2O;(2)添加成分摩爾百分比0~25mol%B2O3、0~10mol%SiO2、0~3mol%Fe2O3、0~8mol%CuO;(3)穩定成分摩爾百分比不高於30%的兩種氧化物或者有兩種以上的氧化物混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無鉛低熔玻璃必要成分摩爾百分比35~50mol%P2O5、25~50mol%ZnO、3~8mol%Al2O3、5~7mol%K2O、1mol%Li2O。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無鉛低熔玻璃必要成分摩爾百分比40~45mol%P2O5、35~45mol%ZnO、3~5mol%Al2O3、3~15mol%K2O、1mol%Li2O。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其特徵在於所述的B2O3、Al2O3、SiO2的總的摩爾百分比為5%~2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其特徵在於所述的Fe2O3、CuO的總的摩爾百分比為0.5%~2.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其特徵在於所述的P2O5、ZnO的總的摩爾百分比為60%~9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其特徵在於所述的K2O∶(Fe2O3+CuO)的摩爾比率範圍為3∶1~7∶1。
8.一種真空玻璃製品無鉛封接玻璃的製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①依摩爾百分比稱取各原料後進行充分混合,製成混合料;②將混合料裝入石英坩堝,放置蓋子蓋上,1100℃~1300℃,保溫0.5~2.5小時;③對熔化的玻璃液體進行冷卻固化,製成玻璃體。
9.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無鉛低熔玻璃熱膨脹係數為64~140×10-7/℃,封接溫度為430~60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子漿料無鉛低熔玻璃,其玻璃組成包括(1)必要成分摩爾百分比30~55mol%P
文檔編號C03B23/00GK101058478SQ20071003893
公開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30日
發明者李勝春, 陳培 申請人:東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