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根密封套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0:03:24 2
專利名稱:盤根密封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密封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盤根密封套。
背景技術:
油田作業中,為防止生產過程中出現原油的洩露,在提拉用光杆的底端 需要設置密封裝置。當前所使用的密封裝置,包括內部設有橡膠密封套的套 筒,套筒內部設有凸臺以放置橡膠密封套,套筒的頂端設有對橡膠密封套進 行壓緊的壓緊套和與套筒螺紋連接的端蓋。這種密封裝置,使用時將套筒、 橡膠密封套、壓緊套和端蓋套在光杆上,然後將端蓋與套筒進行旋緊,使端 蓋通過壓緊套對橡膠密封套施壓。橡膠密封套一端受壓緊套擠壓,另一端受 凸臺阻擋而膨脹,從而抱緊光杆起到密封作用。當使用一段時間後,橡膠密 封套被磨損,將端蓋繼續旋緊,使橡膠密封套繼續起密封作用。這種結構的 密封器雖然密封效果不錯,但是由於其內部的橡膠密封套,多為片型、筒型、 螺旋片構成的筒型等,在嚴密抱緊的同時也對光杆產生的阻力較大,既浪費 能源,又磨損快、使用壽命短。且橡膠密封套缺乏自我調節能力, 一旦工人 工作出現鬆懈,易出現原油滲漏現象,維修更換也很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對光杆產生的阻力小、使用壽命 長、能自身調節、維修更換容易的盤根密封套。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內部設有上密封 套和上凸臺的上套筒,上套筒的頂端設有上壓緊套和端蓋,所述的上密封套 由至少兩部分構成,上密封套外側設有彈性圈。
其附加技術特徵為所述上密封套的外壁設有凹槽,彈性圈設在凹槽內; 所述的上密封套由兩部分插接成,兩部分的相應位置分別設置有相互匹配的 凸形連接塊或凹形連接槽;所述上套筒的下端設置有與之活動連接的帶有下
壓緊套的下套筒,下套筒內設置有下凸臺和錐臺狀下密封套,錐度與下密封
套的錐度相匹配的錐筒與下密封套相連接;所述的錐筒與彈簧相連接;所述 的下密封套為螺旋條狀;所述的下套筒上設置有調節套,調節套與下套筒螺 紋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盤根密封套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其一, 上密封套為插接式分體狀,在上密封套的外側設置彈性圈,使用時,彈性圈 使上密封套包住光杆,然後將端蓋與上套筒進行旋緊,端蓋通過上壓緊套對 上密封套施壓,使上密封套膨脹,從而抱緊光杆起到密封作用。當使用一段 時間後,上密封套被磨損,即使暫時不將端蓋旋緊,彈性圈仍會繼續使上密 封套繼續抱緊光杆,從而起密封作用。使得上密封套具有自我調節能力,即 使工人工作出現鬆懈,沒有及時將端蓋繼續旋緊,也不會出現原油滲漏現象。 且上密封套對光杆產生的阻力小,從而節約能源,延長密封裝置使用壽命; 其二,上套筒的下端設置帶有下壓緊套的下套筒,下套筒內設置下凸臺和錐 臺狀下密封套,下密封套與錐筒、彈簧相連接。使用時,將上套筒與下套筒 進行旋緊,下套筒通過下壓緊套對下密封套施壓,而設在下凸臺上的彈簧受 擠壓對錐筒施壓,下密封套和錐筒緊密接觸並膨脹,從而抱緊光杆起到密封 作用。當使用一段時間後,下密封套被磨損,即使暫時不將上套筒繼續旋緊, 彈簧仍會繼續對錐筒施壓,使下密封套和錐筒繼續緊密接觸並膨脹,繼續使 下密封套起密封作用。從而使得下密封套具有自我調節能力,即使工人工作 出現鬆懈,沒有及時將上套筒繼續旋緊,也不會出現原油滲漏現象。且這種 結構的下密封套對光杆產生的阻力小,從而節約能源,延長密封裝置使用壽 命。為便於安裝、更換,下密封套可為螺旋條狀或分體狀等;其三,下套筒 上設置與之螺紋連接的調節套,日常使用時,將上套筒與調節套調整到一定 位置,使下密封套不起作用。同時,將端蓋與上套筒旋緊,使上密封套作用。 當上密封套損壞時,將上套筒與調節套調緊,使下密封套密封,然後將端蓋 旋開,更換上密封套。從而使得盤根密封套在不用其它配套設施的情況下, 達到維修更換目的,使用非常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盤根密封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上密封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盤根密封套的結構和使用原理做進一步詳細 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盤根密封套包括上套筒1,上套筒1內部設有 上凸臺2和上密封套3,上密封套3外壁設有凹槽4,凹槽4內設有彈性圈5, 上套筒1的頂端設有上壓緊套6和端蓋7,上套筒1的下端設置有與之活動 連接的帶有下壓緊套8的下套筒9,下套筒9內設置有下凸臺10,下凸臺IO 上面依次設置彈簧11、錐筒12和錐臺狀下密封套13,錐筒12的錐度與下密 封套13的錐度相匹配,下密封套13可為如圖的螺旋條狀或其它形狀,下套 筒9上設置有與之螺紋連接的調節套14。如圖2所示,上密封套3由兩部分 插接成,兩部分的相應位置分別設置有凸形連接塊15或凹形連接槽16。
使用時,將上套筒1與調節套14調整到一定位置,使下密封套13不起 作用。此時,彈性圈5使上密封套3包住光杆17,然後將端蓋7與上套筒1 進行旋緊,端蓋7通過上壓緊套6對上密封套3施壓,使上密封套3膨脹, 從而抱緊光杆17起到密封作用。當使用一段時間後,上密封套3被磨損,即 使暫時不將端蓋7旋緊,彈性圈5仍會繼續使上密封套3繼續抱緊光杆17, 從而起密封作用。
當上密封套3損壞時,調節上套筒1與調節套14,使上套筒l與下套筒 9進行旋緊,上套筒1通過下壓緊套8對下密封套13施壓,而設在下凸臺10 上的彈簧11受擠壓對錐筒12施壓,下密封套13和錐筒12緊密接觸並膨脹, 從而抱緊光杆17起到密封作用。然後將端蓋7旋開,更換上密封套3即可, 非常方便。
本實用新型不僅限於上述結構形式,兩種密封結構可以單獨使用,也可 以上下都採用同一種密封結構,同樣能方便更換。下凸臺IO上面也可採用依 次設置錐臺狀密封套13、錐筒12和彈簧11的結構,上密封套3、下密封套 13可以螺旋條狀、分體狀或其它結構形式。
權利要求1、盤根密封套,包括內部設有上密封套和上凸臺的上套筒,上套筒的頂端設有上壓緊套和端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密封套由至少兩部分構成,上密封套外側設有彈性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盤根密封套,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密封套的外 壁設有凹槽,彈性圈設在凹槽內。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盤根密封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密封套由 兩部分插接成,兩部分的相應位置分別設置有相互匹配的凸形連接塊或凹形 連接槽。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盤根密封套,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套 筒的下端設置有與之活動連接的帶有下壓緊套的下套筒,下套筒內設置有下 凸臺和錐臺狀下密封套,錐度與下密封套的錐度相匹配的錐筒與下密封套相 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盤根密封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錐筒與彈簧 相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盤根密封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密封套為 螺旋條狀。
7、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盤根密封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套筒上設 置有調節套,調節套與下套筒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密封件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盤根密封套。其主要技術特徵為包括內部設有上密封套和上凸臺的上套筒,上套筒的頂端設有上壓緊套和端蓋,所述的上密封套由至少兩部分插接構成,上密封套外側設有彈性圈,彈性圈設在凹槽內,所述上套筒的下端設置有與之活動連接的帶有下壓緊套的下套筒,下套筒內設置有下凸臺、錐臺狀下密封套、錐筒和彈簧,下套筒上設置有與之螺紋連接的調節套。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盤根密封套,具有自我調節能力,不會出現原油滲漏現象,對光杆產生的阻力小,節約能源,使用壽命長,維修、更換方便。
文檔編號E21B33/03GK201176860SQ20082007684
公開日2009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6日
發明者於晟才 申請人:於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