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車架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1:45:34 3
專利名稱:自行車車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自行車車架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新型自行車車架。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自行車車架的頭管通常為空心圓管,應用在一般自行車上既美觀又實用。但相對於要求較高的計時賽車來說,頭管為圓管的設計不利於減少風阻,提升車速。因此,提出一種可減少風阻的自行車車架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自行車車架,可減少自行車行進中的風阻,提升車速。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自行車車架,所述自行車車架的頭管設有破風阻的破風阻組件,所述破風阻組件與頭管一體成型。優選地,所述破風阻組件與頭管形成空心三稜柱,所述三稜柱的一側邊朝前。優選地,所述自行車車架的後上叉設置有減少風阻的尾翼。優選地,所述尾翼設置於後上叉與中管連接處。優選地,所述尾翼為流線型設計。優選地,所述尾翼外形為魚鰭。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車架,通過在頭管設計破風阻組件,以及在後上叉上設置尾翼,兩種方式都是為減少自行車在行進中的風阻,以此提升自行車的車速。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自行車車架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參照圖1,提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自行車車架。該自行車車架可包括頭管
11、上管12、中管13、下管14、五通15、後上叉16以及後下叉17等部件。針對現有技術中,頭管11外形為圓形,不利於降低風阻。因此,本實施例中該自行車車架的頭管11設有破風阻的破風阻組件110,該破風阻組件110可與頭管11 一體成型。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破風阻組件110與頭管11 一體成型後,可使得該頭管11的外形接近為三稜柱,由於該頭管11為空心,則該破風阻組件110與頭管11形成空心三稜柱,並且設置三稜柱的一側邊朝向前方。該前方可指通常自行車前進的正前方。由於自行車在行進過程中速度越快則風阻越大,直接影響到車速,尤其對於賽車來說車速至關重要。如此設計,可使得自行車在行進時通過該三稜柱的側邊破風阻,減少了風阻從而提升車速,方便而實用。上述自行車車架的後上叉16上可設置有減少風阻的尾翼160。該尾翼160可設置於後上叉16與中管14連接處,且位於該後上叉16的上方。該上方是指自行車正常擺放於地面時遠離地面的方向。該尾翼160可設計為流線型,可用於在自行車的行進過程中減少風阻,其外形可如「魚鰭」形。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車架,通過在頭管11設計破風阻組件110,以及在後上叉16上設置尾翼160,兩種方式都是為減少自行車在行進中的風阻,以此提升自行車的車速。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車架,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車架的頭管設有破風阻的破風阻組件,所述破風阻組件與頭管一體成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車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破風阻組件與頭管形成空心三稜柱,所述三稜柱的一側邊朝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車車架,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車架的後上叉設置有減少風阻的尾翼。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車車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尾翼設置於後上叉與中管連接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車車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尾翼為流線型設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自行車車架。該自行車車架的頭管設有破風阻的破風阻組件,所述破風阻組件與頭管一體成型。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車架,通過在頭管設計破風阻組件,以及在後上叉上設置尾翼,兩種方式都是為減少自行車在行進中的風阻,以此提升自行車的車速。
文檔編號B62K19/00GK202923811SQ201220046690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4日
發明者譚偉坤 申請人:深圳市喜德盛碳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