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朝花夕拾學習筆記

2023-10-10 00:45:00 6

  讀書筆記是對於文章或者小說,讀完之後的一種感悟,或者是對於原文的中經典句子的摘抄。讀書筆記與讀後感類似。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朝花夕拾學習筆記【篇一】

  《瑣記》介紹了魯迅先生衝破封建束縛,為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文章從作者切身感受出發,寫出了進化論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對進步青年的影響。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電學堂求學時,校長出了個《華盛頓論》的文題,國文老師竟不知華盛頓是什麼。這也足見當時人們頭腦之古舊、思想之老化,人們對新思想的不接受與排斥。這樣的老師,豈不是要耽誤學生的學業嗎?

  文中最有趣之處當數要去日本留學之前的那兩條所謂的「經驗」,簡直是一堆廢話,沒有一點可用之處,也由此可見中國人當時對一些外國事物的誤解。

  後面的幾段中,也寫出了當時一些新文化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和老一輩對學習新知識的不支持.

  朝花夕拾學習筆記【篇二】

  想必魯迅先生從未考慮過,在未來的時日自己會成為近乎圖騰一類的存在吧。就算是學校裡最不學無術的學生,一定也是知曉魯迅先生大名的。細想起來,我對魯迅先生的最初認知,恐怕就是課本裡那少年閏土口中的「迅哥兒」了。真要數起來,中小學課本裡還曾見識與體會過不少次魯迅先生的筆力,不少內容或許現在才能讀懂些許罷,亦或是現在都未曾明了的。不過除此之外,我似乎也未主動閱讀過魯迅先生的作品,想來一定是年少的時候覺得晦澀難懂,不如簡單易懂的小故事來得讓人心情愉悅。所以從小時候起,我想我對魯迅先生的態度都是敬而遠之的,僅僅只知道那是一代偉人,一位優秀的執筆者,於我這樣的凡俗而言,難以企及。不過我想也不僅僅是我自己抱著這樣畏怯的態度,隨著年歲漸長,也逐漸了解到人們對於魯迅先生作品的眾多探討,隨之對於魯迅先的認知也有了些許新的東西,不過腦海中魯迅先生的形象的構建很快也在完成了初步的工程後停止了,或許是覺得日後也不會有太多的機會去理解和感受這位有特別的鬍子造型的前輩的事跡和精神了吧。

  在投票時其實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朝花夕拾》,想來是因為對於這本散文集的印象還是語文課本上的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回憶起來一點特別的記憶都搜尋不到,故此推想一定是索然無味的吧。看到《朝花夕拾》的目錄時,發現竟然還有多篇都是學過的,頓時覺得更加乏味,除了可以快一點結束所謂的讀書活動外都提不起半點和文學文字打交道的欲望。帶著消極怠工的態度,我正式意義上的踏上了重新閱讀魯迅先生作品的道路。

  其實對於內容背後所投射的深意,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被眾多的魯迅先生作品研究報告和爭得熱火朝天的探討劇透了個遍。是的,還是那個熟悉的封建時期,還是那個腐朽的政府,還是那麼愚昧的中國人,還是那些有毒的傳統禮教,還是那些犧牲在掙扎過程中的不幸的先行者。所以真正吸引我的,讓我覺得十分有趣的,還是魯迅先生的招牌文筆,讀起來有一種莫名的韻道,戲謔地說便是粗略讀過幾行黑字,便能讓人點頭,「可以,這很魯迅。」突然想到先前一位教授所說的「魯迅先生首先是一個作家」,頓時噫籲嚱為何以前不曾簡單地去感受魯迅先生的文字,而非要去強求那血腥慘痛的社會問題,每每憶起,都是被「請談談魯迅先生想表達什麼」之類的問題所支配的恐懼。當然「魯迅」就像是一個標籤而不止是一個歷史上的人物,似乎不談作品的意義就不像是閱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免不了俗也就在文後談一點罷。

  就《朝花夕拾》裡面的文章來說,其實不少篇都有指名道姓地抨擊,並非都是用各種隱晦的比喻,比如《狗貓鼠》裡寫的「實這方法,中國的官兵就常在實做的,他們總不肯掃清土匪或撲滅敵人,因為這麼一來,就要不被重視,甚至於因失其用處而被裁汰。我想,如果能將這方法推廣應用,我大概也總可望成為所謂「指導青年」的「前輩」的罷,但現下也還未決心實踐,正在研究而且推敲」,亦有《二十四孝圖》裡的「在中國的天地間,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艱難極了。」此類語句,其實到談不上有多犀利,頂多是在當時言論自由的代價比較低時能這麼說幾句罷,不過到底還是觸到了痛處,所以我鬥膽把這類語句算作「魯迅式筆調」最簡單的一種表現。進階一些的則是十足的隱喻,如「蟲蛆也許是不乾淨的,但它們並沒有自命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讚嘆它們。」,這是《狗貓鼠》中的一句話,可以代表絕大多數這類隱喻的表達,而這一類的表述則是魯迅先生最常用的用來表達主要思想的途徑,當然也是後世語文問答題的出題重點。而在一些沒有那麼尖銳內涵的語句上,有一些更讓人覺得有味道的表述,比如《藤野先生》的「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亦有《五猖會》中的一段「我忐忑著,拿了書來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讀下去。我擔著心,一句一句地讀下去。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罷,他說:——「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他說完,便站起來,走進房裡去了。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麼法子呢?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魯迅先生的作品裡,有不少看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語段,乍一看似乎就是一些繁瑣的記敘,有時甚至有流水帳的意味,其實正是這些散碎的文字,形成了魯迅先生的作品的比較獨特的閱讀體驗,冰冷的流暢,整體的自然,就像是面對面的娓娓道來,似乎當初那個執筆墨濟天下的長褂身影就在你的眼前將這些肺腑之言和心痛之血一遍遍壓制和收斂,最後訴諸到了白紙之上。我想好的作品,定是在一讀到它的時候便能憶起作者的形象吧。拋卻這些沉重地不說,魯迅先生的作品裡其實有不少幽默風趣的地方,可謂腦洞大開,十分新奇,更準確地說,就像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我想這大概也和不同於他一直以來被塑造的形象所帶來的差異感有關罷。「這是僥倖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否則從桂樹上就會爬下一匹老虎來。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進屋子裡睡覺去了。」,在整篇冰冷的基調中,有諸如此類的詼諧的表達,而且似乎還是很認真地表述,而這種「魯迅式幽默」,也正是他寫作風格的一個亮點和看點,這著實讓我驚喜。

  我似有看到部分人認為魯迅先生所處的時代終究是遠去了,他的文章的價值隨時間的推移並不如往日了,更有人質疑魯迅先生是否過譽。其實就魯迅先生執筆的本意和結果來看,他並不是解決那時候衰敗的中國所具有的問題的人,但他卻是為數不多的喚醒沉睡的人們去審視問題的人。他的影響體現在內容的時效性上,為什麼他的文章在閱讀的時候有一種不同一般的體驗,那是因為他所看到的問題,他所經歷的一些舊事,時至今日任然是存在的,值得去思索的。他以筆代刀,剖析了人的黑暗面,由人而成的社會的破敗點,以及社會所存在的時代的缺陷,他將「病歷」以文墨裝飾和記錄,留給了不論當時還是往後的尋求「病因」的人們。他在時間上遊發出的「吶喊」,在黑暗的年代所看到的「彷徨」,都將給後人以警醒,他的價值體現就在於如今的人們再一次遇上這樣的問題時,仍然會回想起他所帶來的一切。「朝花夕拾」,對於魯迅先生而言是如此,對我們而言亦是如此。

  朝花夕拾學習筆記【篇三】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敘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著在寫道「我」不得不告而別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的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戴領帶;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地,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的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敬仰。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雖然在魯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時從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讓人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而從書卷裡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似乎也把我感人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事不恭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

  小的時候,自己也曾擁有過那樣的光輝事跡,喜歡坐在河岸邊看著鴨子從身前遊過,板著手指頭細數「一隻,兩隻……」;喜歡奔跑在林間小道,拋開心中的不愉快,盡情去笑,不用管禮數是否;還喜歡躲在一個隱秘的地方,看著同伴進進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後因為自己躲的技術太高超,無奈,只得向我低頭認輸。想到這裡,心中有種竊喜的感覺,說不上來是什麼。好像是一個小小的「陰謀」得逞了,又像是躲過了一場小小的「災難」。

  《朝花夕拾》,正同於它的另類名字一樣,魯迅先生在老了,累了時,回憶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吧。像是在嘗一道佳餚,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有人說: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裡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經說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得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的確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炙熱的情感卻展露無遺。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的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著讀著,仿若年邁的老人瞬間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的小孩子,身上散發著陽光般的氣息,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份曾經屬於我們的逍遙日子。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