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鵑胭脂蜜的選育和繁殖方法
2023-10-09 08:06:49 2
專利名稱:東鵑胭脂蜜的選育和繁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植物新品種選育和繁殖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東鵑『胭脂蜜』的選育和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杜鵑花(Rhododendron)作為著名觀賞植物,在世界各國廣為種植。雖我國西南地區是世界杜鵑花的發祥地和現代分布中心,但我國大面積栽培的杜鵑花品種基本依賴進口。目前我國杜鵑花栽培的園藝品種,根據其形態、性狀、親本和來源可分為東鵑、毛鵑、西鵑、夏鵑4個類型。東鵑主要是石巖杜鵑(R. obtusum)的變種及其眾多雜交後代,因源自日本,與西洋杜鵑對應特稱東洋鵑,簡稱東鵑,又稱石巖杜鵑、硃砂杜鵑、春鵑小花種等。其主要特徵是體型矮小,分枝多密,四月開花,著花繁茂,花朵較小,一般花徑2 4cm,最大至6cm,單瓣或由花萼瓣化而成套筒瓣,少有重瓣,花色多種。 東鵑『大鴛鴦錦』是東鵑中的優良品種,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廣泛種植。迄今為止,現有技術中,未有從東鵑『大鴛鴦錦』品種中芽變而獲得新品種的報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從東鵑『大鴛鴦錦』芽變而得『胭脂蜜』杜鵑的方法和其嫁接繁殖方法。為實現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東鵑『胭脂蜜』的選育和繁殖方法,由東鵑『大鴛鴦錦』芽變枝進行嫁接和扦插繁殖。具體的,取東鵑『大鴛鴦錦』芽變半木質化枝條,選用毛鵑『紫蝴蝶』 一年生健壯的扦插苗做砧木,用劈接法進行嫁接,待嫁接植株長大後進行扦插繁殖。扦插前將苗床準備好,苗床深度25 30cm,寬度60 80cm,平鋪未經使用過的珍珠巖15 20cm,燒透水。將插穗剪成6 8cm長,只留頂端2 3片葉,底部呈45°的平滑斜面後,迅速插於插床內,株行距4 X 6cm,插後澆透水,避免陽光直射,開始7d每天早晚迷霧補水2次,之後每天補水I次,20d後視基質乾濕程度適度補水。約30 40d後,待根系長至I. 5 2. 5cm,進行上盆定植,後根據植株大小及時更換適宜大小盆缽,並及時修剪控制株型。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用本發明的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質內容,但並不以此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例I :『胭脂蜜』品種培育過程和方法(包括系譜、培育過程和使用過的親本或繁殖材料的說明)
系譜『胭脂蜜』杜鵑是以『大鴛鴦錦』東鵑品種芽變而來,由一個開花的變異枝條,於當年進行嫁接繁殖。『胭脂蜜』適宜嫁接和扦插繁殖,選用毛鵑『紫蝴蝶』 一年生健壯的扦插苗做砧木,於5 6月進行嫁接,嫁接採用劈接法。待嫁接植株長大後,於每年的5 8月進行扦插。扦插前將苗床準備好,苗床深度25 30cm,寬度60 80cm,平鋪未經使用過的珍珠巖15 20cm,燒透水。將插穗剪成6 8cm長,只留頂端2 3片葉,底部呈45°的平滑斜面後,迅速插於插床內,株行距4X 6cm,插後澆透水,避免陽光直射,開始7d每天早晚迷霧補水2次,之後每天補水I次,20d後視基質乾濕程度適度補水。
扦插後一般30 40d生根,待根系長至I. 5 2. 5cm時進行上盆定植,緩苗5 7d後每隔7 IOd施一次濃度為0. I %左右的複合肥,並及時修剪,以後每年換盆I次。該品種經連續3年的栽培觀察,性狀表現穩定。『胭脂蜜』品種系屬杜鵑花屬(Rhododendron)東鵑品種群。該品種為常綠灌木,高50 80cm,枝條健壯,頂生花序,每花序3 5朵花,花瓣5裂,亮玫紅色,花朵直徑5 7cm,花萼瓣花為套筒;葉片長橢圓形,寬I. 2 3. Icm,長2. 4 4. 5cm。雄蕊5 7枚,自然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胭脂蜜』品種的特異性、一致性、穩定性說明選育品種『胭脂蜜』與對照種的特異性主要表現在花色上,區別見表I。經過本發明對嫁接的『胭脂蜜』大苗5年的觀察及經扦插繁殖的100餘株種苗連續3年的觀察,性狀絕對保持一致,無變異株出現。表I 『胭脂蜜』與對照種的性狀差別比較
品種_m_輕_
1因脂蜜』 亮玫紅套筒大,5~7cm 『大鴛鴦錦』_白,鑲玫紅條紋或斑點__大,5~7cm『胭脂蜜』適宜栽培區域、環境及技術適宜栽植於亞熱帶和溫帶的大多數地區,更適宜在30%隱蔽環境下生長。要求溼度為65 80%。適宜的土壤為富含有機質的腐殖土,pH 5. 5 6. 5。栽培技術要點I、栽培方式『胭脂蜜』喜微酸性基質,以泥潭和珍珠巖3 I配製為好,以設施盆栽為宜。2、整形修剪『胭脂蜜』修剪和其他東鵑相似,花後立即進行修剪,疏掉病枝、弱枝和多餘枝,修剪成所需形狀枝條一般留3 5cm長。6月份修剪主要為春節上市花;如不上市,10月份繼續修剪。即上市花每年修2次,不上市花每年修3次。3、花期管理進入花期後,要注意適度遮陰控光,並適度降溫,澆足水分,以利於延長花期。4、肥水管理注重薄肥勤施,施肥濃度一般為0. 2%,花芽分化期期適當增施P、K肥,促進花蕾形成發育。夏季高溫季節減少施肥量和施肥濃度,雨季要注意控水,防止根系澇死。
權利要求
1.東鵑『胭脂蜜』的選育和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由東鵑『大鴛鴦錦』的變異枝條進行嫁接和扦插繁殖。
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取杜鵑花『大鴛鴦錦』中開玫紅色花的變異枝條,於當年用劈接方法進行嫁接,嫁接砧木選用毛鵑『紫蝴蝶』,待嫁接的植株長大後進行扦插繁殖。
3.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扦插前將苗床準備好,苗床深度25 30cm,寬度60 80cm,平鋪未經使用過的珍珠巖15 20cm,燒透水。將插穗剪成6 8cm 長,只留頂端2 3片葉,底部呈45°的平滑斜面後,迅速插於插床內,株行距4X6cm,插後澆透水,避免陽光直射,開始7d每天早晚迷霧補水2次,之後每天補水I次,20d後視基質乾濕程度適度補水。約30 40d後,待根系長至I. 5 2. 5cm,進行上盆定植。
4.根據權利要求書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上盆定植,緩苗5 7d後每隔7 IOd施一次濃度為O. I %左右的複合肥。
5.根據權利要求書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及時修剪,以後每年換盆I次。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從東鵑『大鴛鴦錦』芽變選種獲得新品種『胭脂蜜』的方法及其扦插繁殖方法,即東鵑『胭脂蜜』的選育和繁殖方法。具體的,將發生芽變的東鵑『大鴛鴦錦』植株標記好芽變枝條,同時除去所有花朵,以利於新芽生長。待新芽半木質化後,採用劈接法進行以毛鵑『紫蝴蝶』為砧木的嫁接繁殖,待嫁接植株長大後進行扦插繁殖。
文檔編號A01G1/06GK102612936SQ20111044215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7日
發明者何麗斯, 劉曉青, 李暢, 蘇家樂 申請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