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窺鏡雷射椎間盤治療儀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6:18:04 1
專利名稱:內窺鏡雷射椎間盤治療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治療椎間盤突出症的醫療器械。
背景技術:
目前在臨床上應用的雷射治療椎間盤突出是在CT或X線引導下進行對椎間盤中部汽化治療減少突出物對周圍組織的壓力,不能直接消除突出物,因而效果不理想。椎間盤鏡下切吸治療能在電視監控下操作,但切吸的難度大,很難做到精細地消除突出物,而且容易損傷周圍的神經血管,對操作的技術要求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內窺鏡雷射椎間盤治療儀裝置,它具有治療效果好、手術安全、徹底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穿刺套管,在穿刺套管內設置有帶光源的微型內窺鏡攝像頭,該攝像頭通過導線與顯示器相連,其特徵在於雷射傳導纖維一端設置在穿刺套管內,雷射傳導纖維的另一端與雷射發生器相連,在穿刺套管內還設置有負壓吸引器導管,該導管的一端與負壓吸引器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經過試用證明,可以在可視狀態下對突出物進行雷射汽化治療,以安全徹底地消除突出物來治療椎間盤突出。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帶有光源的微型內窺鏡攝像頭,2-雷射傳導纖維,3-負壓吸引器導管,4-穿刺套管,5-顯示器,6-雷射發生器,7-負壓吸引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包括穿刺套管4,在穿刺套管4內設置有帶光源的微型內窺鏡攝像頭1,該攝像頭1通過導線與顯示器5相連,在穿刺套管4內還設置有雷射傳導纖維2,所說的雷射傳導纖維2的另一端與雷射發生器6相連。在穿刺套管4內還設置有負壓吸引器導管3,該導管3的一端與負壓吸引器7相連。在治療過程中,先按常規消毒定位麻醉後,利用穿刺套管4達到病變部位並確認達到需要消除的突出物後,操縱雷射傳導纖維2到達突出物表面,確認無誤後開動雷射發生器6對突出物進行汽化,同時開動負壓吸引裝置7吸出突出物汽化後產生的氣體和滲出的血液,整個過程可通過攝像頭及顯示器監控,以保證手術的安全、徹底。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手術安全、徹底及治療效果好的特點。本實用新型的微型內窺鏡攝像頭1、雷射傳導纖維2、負壓吸引器導管3也可在應用過程中根據需要選擇使用;也可共同位於穿刺套管4內組合使用。
權利要求1.內窺鏡雷射椎間盤治療儀,它包括穿刺套管(4),在穿刺套管(4)內設置有帶光源的微型內窺鏡攝像頭(1),該攝像頭(1)通過導線與顯示器(5)相連,其特徵在於在穿刺套管(4)內還設置有雷射傳導纖維(2),雷射傳導纖維(2)的另一端與雷射發生器(6)相連,在穿刺套管(4)內還設置有負壓吸引器導管(3),負壓吸引器導管(3)的一端與負壓吸引器(7)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窺鏡雷射椎間盤治療儀,它包括穿刺套管,在穿刺套管內設置有帶光源的微型內窺鏡攝像頭,該攝像頭通過導線與顯示器相連,其特徵在於在穿刺套管內還設置有雷射傳導纖維,該雷射傳導纖維的一端與雷射發生器相連,在穿刺套管內還設置有負壓吸引器導管,該導管的一端與負壓吸引器相連。它具有治療效果好、手術安全、徹底的特點。
文檔編號A61B18/20GK2659368SQ0326865
公開日2004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3日
發明者王海泉, 孟迎春 申請人:王海泉, 孟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