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泡沫材料剪切彈性性能測量的專用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5:40:34 2
專利名稱:一種泡沫材料剪切彈性性能測量的專用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泡沫材料剪切彈性性能測試的專用設備,具體地講是一種能夠準確、實時記錄的泡沫材料剪切彈性性能測量的專用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測量泡沫材料的剪切彈性性能的設備,通常在泡沫材料夾具加載板上安裝千分表,然後在拉力作用下,人工操作千分表記錄泡沫材料在某個力作用下的剪切形變,然後根據記錄的幾個剪切形變數據點和計算機記錄的力的值計算泡沫材料的剪切模量。但是,這種測量方法受人工操作頻率的影響,在試樣加載過程中,只能記錄有限數量的力和形變值,實驗數據樣本量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測量的精度;同時,人工操作的客觀誤差也很難保證人工操作千分表記錄的泡沫材料的剪切形變值和計算機記錄的力之間的同時性,也會對實驗的結果造成誤差。
發明內容為克服泡沫材料剪切彈性性能測試過程中有人工操作誤差和測量精度較差等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泡沫材料剪切彈性性能測量的專用設備,該專用設備既能高頻率地記錄泡沫材料的剪切彈性形變,又能保證泡沫材料剪切彈性形變和計算機記錄的力之間的同時性、一致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泡沫材料剪切彈性性能測量的專用設備,由雙自由度接頭1、加載板2、試樣3、導軌4、立柱5和引伸計6組成,其中試樣3固定於兩塊加載板2內,兩塊加載板2不同方向的一端分別通過螺栓和雙自由度接頭I裝夾在拉力試驗機的夾具上,兩個導軌4通過螺釘垂直固定於兩個加載板2靠近試樣3 —側上,兩個導軌4內均設有立柱5,兩塊立柱5上下分布,引伸計6通過橡皮筋卡緊在立柱5上,所述引伸計6連接在計算機上。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為把黏結在一起的試樣和加載板通過螺栓用雙自由度接頭裝夾在拉力試驗機的夾具上。根據試樣厚度調節引伸計立柱滑塊的位置,使得上、下立柱的軸線重合,然後用橡皮筋將引伸計上、下卡爪分別卡緊在上、下立柱上;實驗開始前,拔下引伸計上的定位銷,試樣在拉力試驗機上開始拉伸,同時,引伸計連續記錄試樣的形變,並將形變數據存儲在計算機上;根據電腦記錄下來的形變和引伸計的標距,可以計算出彈性段的剪切應變,進一步根據力傳感器記錄的拉力數據,就可以得到試樣的剪切彈性性能,達到高精度測量泡沫材料剪切彈性性能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更加高頻地記錄泡沫材料的剪切形變,保證材料形變數據和載荷記錄之間的同時性、一致性,從而更加準確地記錄並得到泡沫材料的剪切彈性性能。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圖中標號1.雙自由度接頭,2.力口載板,3.試樣,4.導軌,5.立柱,6.引伸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在附圖中,首先把試樣3切割成測量標準要求的尺寸形狀,然後採用合適的膠黏劑把試樣黏結在夾具的兩塊加載板2上。兩塊加載板2通過螺栓與雙自由度接頭I連接,雙自由度接頭I的端部夾持在拉力試驗機的上、下夾具上。調節兩個立柱5在導軌4中的相對位置,使上、下立柱5的軸線重合,然後,將引伸計6的上卡爪用橡皮筋裝卡在上立柱5上,將引伸計6的下卡爪用橡皮筋裝卡在下立柱5上。拔出引伸計的定位銷後,開始施加拉伸載荷,計算機自動記錄引伸計的卡爪位移。試樣實驗結束後,讀取軟體記錄的實驗數據,根據引伸計的位移和標距,計算得到泡沫材料的剪切應變,並進一步計算得到泡沫材料的剪切彈性性能。
權利要求1.一種泡沫材料剪切彈性性能測量的專用設備,由雙自由度接頭(I)、加載板(2)、試樣(3)、導軌⑷、立柱(5)和引伸計(6)組成,其特徵在於試樣(3)固定於兩塊加載板(2) 內,兩塊加載板(2)不同方向的一端分別通過螺栓和雙自由度接頭(I)裝夾在拉力試驗機的夾具上,兩個導軌(4)通過螺釘垂直固定於兩個加載板(2)靠近試樣(3) —側上,兩個導軌(4)內均設有立柱(5),兩塊立柱(5)上下分布,引伸計(6)通過橡皮筋卡緊在立柱(5) 上,所述引伸計(6)連接在計算機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泡沫材料剪切彈性性能測量的專用設備,由雙自由度接頭、加載板、試樣、導軌、立柱和引伸計組成,其中試樣固定於兩塊加載板內,兩塊加載板不同方向的一端分別通過螺栓和雙自由度接頭裝夾在拉力試驗機的夾具上,兩個導軌通過螺釘垂直固定於兩個加載板靠近試樣一側上,兩個導軌內均設有立柱,兩塊立柱上下分布,引伸計通過橡皮筋卡緊在立柱上,所述引伸計連接計算機。本實用新型可以更加高頻地記錄泡沫材料的剪切形變,保證材料形變數據和載荷記錄之間的同時性、一致性,從而更加準確地記錄並得到泡沫及材料的剪切彈性性能。
文檔編號G01N3/08GK202886198SQ20122052439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5日
發明者張永勵, 李巖, 於夜洪, 于濤 申請人:同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