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保姆的科幻故事(機器人博士的她故事)
2023-10-09 19:06:20
工作中的李偉 (受訪者供圖)
機器人餐廳疫情發生後,「500強」佛企碧桂園捐出煲仔飯機器人馳援戰「疫」一線成為佳話。值得關注的是,在碧桂園餐飲機器人研發團隊中,就有一位「鋼鐵女俠」,在柔與剛的狀態之間切換自如。她,是碧桂園旗下餐飲機器人板塊——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研發副總監李偉,她也是研發團隊中唯一一名女博士。
昨日是「三八」國際婦女節,在這一特殊節日,記者帶你走進她的「機器人世界」。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子寧(署名除外)
不甘做機器人「小白」
沒有什麼詞比「硬核」來形容李偉更加貼切了。在走出象牙塔前,李偉所鑽研的,就是核科學與技術專業。但在2018年秋天,李偉選擇隻身一人來到佛山順德,入職碧桂園旗下控股的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正式成為順德「機器人研發大軍」中的一員。
「我可以對一座核電站運行模式倒背如流,但對一些電控相關設備,在原來的學習生涯中可以說從未接觸過。」李偉回憶道。
作為一家「初生」企業,博智林正迅速搭建自己的研發團隊。當時,為了讓李偉迅速掌握機器人的「箇中奧秘」,博智林研發團隊的領導就安排李偉到研發第一現場參與調研,近距離接觸實際產品,參與項目管理。
「憑藉這一契機,我能和現場不少基層工程師交流,包括機械工程師、電控工程師、裝配工程師等,加上每天晚上下班後相關理論知識的惡補,將每天工作現場的實踐與晚上的理論融合,迅速提升和積累機器人研發技術。」李偉回憶稱,這一段「跟學」經歷,讓自己的心態、技術水平都有了提升。
為餐飲機器人「賦能」
為了延展餐飲機器人的場景應用,碧桂園成立了旗下控股子公司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並「落地」機器人餐廳。今年1月,千璽集團的機器人中餐廳就在廣州開業了。
在機器人中餐廳裡,看到了多臺送餐機器人能實現統一的調度,李偉開心笑了起來。
「多機調度,是機器人『落地』使用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我們通過算法,讓這麼多機器人同時在餐廳裡自動協作、有條不紊的工作。」李偉看到了研發團隊解決這一問題,心中喜悅。
「一個完整的機器人,有多個模塊構成,包括語音交互模塊、底盤移動模塊、視覺模塊、運動控制模塊、主控模塊等。」李偉說,因為碧桂園做機器人「從零起步」,在初始研發階段,團隊重點聚焦研究「如何讓機器人的各個模塊協同運作起來」這一問題。
「考慮到其他模塊已有了成熟的廠家,我們就『拿來所用』,但如何做出符合自己餐廳功能需求的機器人產品,主控模塊很關鍵。」李偉說,為機器人植入一個「智能大腦」顯得十分有必要。「過程中,我們針對餐廳的具體業務場景做了深入分析,對主控功能明確定義。而硬體、軟體、通信、算法等知識也在不停更新和積累。」李偉說。
「既然我們暫時不能生產模塊,但我們也要掌控機器人體系中的一項核心技術。」作為研發團隊的核心人物,李偉為了給機器人賦予核心競爭力,再將研發領域聚焦到「語音模塊」。「提升機器人交互感知,是整個機器人的核心亮點之一,人機互動感知的提升也是未來機器人發展的一個大方向。」李偉說。就在這「一步一腳印」中,李偉和團隊成員研發了一個又一個餐飲機器人,一個餐飲「機器人天團」也逐步被構築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