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頑固性呃逆的中藥湯劑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3:11:34 2
專利名稱:治療頑固性呃逆的中藥湯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成藥製劑,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頑固性呃逆的中藥湯劑。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呃逆是膈肌和肋間肌等輔助呼吸肌反射性、陣發性痙攣同時伴有吸氣期聲門突然關閉,空氣迅速流入氣管發出的一種短促的特殊聲音,臨床上把持續48小時以上不緩解的呃逆稱為頑固性呃逆,頻繁的呃逆可影響患者的講話、飲食、睡眠等,會導致患者疲勞、缺氧、情緒緊張、焦慮、失眠等,傳統經屏氣、喝溫開水、內關穴按壓,肌肉注射氟哌啶醇、胃復安等藥物 ,療效不理想,且對肝腎的損害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頑固性呃逆的中藥湯劑,成本低、無毒副作用、治療效果好。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頑固性呃逆的中藥湯劑,其特徵是原料藥組成以重量份計為,白芍20 30份、代赭石10 15份、甘草3 5份、半夏3 5份、川牛膝10 15份、麥冬10 15份、丁香3 5份、積殼4 6份,將上述8種原料藥用水浸泡,煎熬後去渣得濾液。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無毒副作用、治療效果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1 :採用白芍、代赭石、甘草、半夏、川牛膝、麥冬、丁香、枳殼為原料藥製備而成,其組成(重量份)為白芍25份、代赭石13份、甘草4份、半夏4份、川牛膝12份、麥冬14份、丁香4份、枳殼5份,取上述8味原料藥總重量為270克,在室溫下將8味原料藥加淨化水1000毫升,浸泡5-6小時,然後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100-120分鐘左右,去渣得濾液180毫升,藥渣再加水300毫升,煎熬30-40分鐘,去渣得濾液40毫升,共得220毫升藥汁,即制的治療頑固性呃逆的中藥湯劑,每日一服藥分早晚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10ml。常規去渣過濾高壓滅菌後,所得濾液待用,本發明組分中,白芍能養陰、調肝氣、平肝陽。代赭石其質重墜,善降逆氣,降痰飲,降上逆之胃氣而止吐、止呃、止噫等。川牛膝性善下行,活血通經、平肝潛陽。麥冬能養陰清心,除煩安神。半夏和胃消痞,為止呃要藥,用於胃氣上逆致嘔吐。甘草平調升降,起到中和作用。丁香功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吐、止呃,為治胃寒嘔逆之要藥。枳殼理氣寬中、行滯消脹。諸藥合用,解痙利膈,和中止呃之功。現代藥理學證明白芍所含芍藥苷有較好的解痙作用,對胃腸平滑肌呈抑制作用,有一定的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與甘草同服能緩解中樞性或末梢性肌痙攣,以及痙攣引起的疼痛如腹痛等,代赭石、丁香均有降逆止呃作用,半夏止吐作用,枳殼能緩解乙醯膽鹼或氯化鋇所致小腸痙攣,麥冬升高外周白細胞,提高免疫功能,提高機體適應性。本發明各原料還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份)混合的實施例來實現,每服藥中8味原料藥總重量為270克,其加工工藝與實施例1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頑固性呃逆的中藥湯劑,其特徵是原料藥組成以重量份計為,白芍20 30份、代赭石10 15份、甘草3 5份、半夏3 5份、川牛膝10 15份、麥冬10 15份、丁香3 5份、積殼4 6份,將上述8種原料藥用水浸泡,煎熬後去洛得濾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藥物配方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頑固性呃逆的中藥湯劑,其特徵是原料藥組成以重量份計為,白芍20~30份、代赭石10~15份、甘草3~5份、半夏3~5份、川牛膝10~15份、麥冬10~15份、丁香3~5份、枳殼4~6份,將上述8種原料藥用水浸泡,煎熬後去渣得濾液。本發明成本低、無毒副作用、治療效果好。
文檔編號A61P1/00GK103041140SQ20121046472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日
發明者侯洪領, 劉雪強, 於蕊蕊 申請人:侯洪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