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讀《雷鋒的故事》有感【優秀篇】

2023-10-25 17:38:22 4

  雷鋒是時代的標杆,是我們永遠的英雄。小編整理了讀《雷鋒的故事》有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讀《雷鋒的故事》有感一:

  《雷鋒的故事》這本書講了一個叫雷正興的人,也就是中國人民學習的好榜樣,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一一雷鋒的一生。雷鋒生於1940年12月18日,面對他的誕生,親人沒有喜悅,媽媽沒有乳汁,等待他的只有無盡的苦難。雷鋒的爺爺雷新庭多年多一直租種著地主四滾子的十畝地,全家辛苦操勞一年,收成的大半要交給地主,自己只能留下一點點糧食,雷家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在地主的逼迫下,雷鋒的爺爺含恨離世了,那一年,雷鋒剛會喊"爺爺"。雷鋒的爸爸被日本人毒打了一頓,最終因為無錢醫治而死去了。雷鋒的哥哥和弟弟因為病魔被先後奪去生命。親人接二連三的死去,這在雷鋒的心裡留下了很的傷痕版此以後,雷鋒成了名孤兒。

  看到這裡,淚水打溼了我的眼眶,這樣一個受盡苦難的人,對生活不僅沒有抱怨,反而全心全意的人民服務,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而看看現在的我們,生活無憂無慮,卻諸多報怨,真是太不應該了。我們應該向雷鋒學習,學習他愛憎分明、艱苦奮鬥、樂於助人、言行一致、謙虛好學的好品質。雷鋒用他的生實踐一句誓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雷鋒,你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讀《雷鋒的故事》有感二:

  最近,我閱讀了《雷鋒的故事》這本書。從打開它起,我就愛不釋手,不願放下。

  這本書主要講了,雷鋒生前為人民做過的好事,從不求回報,只是在無償地、默默地幫助著別人。

  這本書最令我深有感觸的小故事是:有一天,下著大雨,在公路上有一個婦女懷裡裡抱著一個孩子,手上領著一個孩子,身上還背著沉重的包袱,一步一步的極難的走著。

  雷鋒看見了,立刻衝了上去。一邊把自己的雨衣披在婦女的身上一邊詢問她的情況。婦女焦急的說:「同志啊,這雨都把我澆暈了,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雷鋒聽後二話不說,立刻抱起其中一個孩子向婦女家走去。到了婦女家後,婦女給雷鋒倒杯水的功夫,雷鋒已經走了。

  是啊,雷鋒就是這樣,幫助了別人從不留姓名,也不求回報。每次想到雷鋒的這種精神,就會想到我自己。

  有一次,我要去坐公交車上課外班。這時來了一輛997,我不禁嘆息:「唉,這輛車不到學校啊,如果再不來我就要遲到了。」我心裡很著急。但在我的不經意一回頭中看見了一位年邁的老爺爺正努力將她的坐著輪椅的老伴推到車上去,但他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周圍的人也都視而不見。我猶豫了一下,最終也去幫了他們。但我讀了《雷鋒的故事》後我感到慚愧,為我那一刻猶豫而慚愧。雷鋒看見有人需要幫忙,從來不會猶豫,我應該向雷鋒學習,勇敢的幫助他人。

  好人會有好報,好事會流傳千古。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儘自己所能幫助他人。

  讀《雷鋒的故事》有感三:

  1、特殊的星期天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他來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開藥回來後,見一個建築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原來是給本溪路小學蓋大樓,雷鋒找工地的管理員爺爺以軍裝作借條借了一輛小車,加入到運磚的行列中去。廣播員小姐得知情況去採訪他,問他為什麼來,叫什麼,哪個部隊的,他說:「我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我和大家一樣,只要盡了自己的一點義務,也算是有一份力盡一份力。」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接著幹活去了。廣播員廣播了有位解放軍戰士在休息日來幫忙的這件事,工人們受到鼓舞,一個個都更賣力的幹起來,還與雷鋒比賽。於是這天下午提前了兩個小時完成了當天的任務。他幹完活還了車取了軍裝不留姓名就走了,其實管理員爺爺看到雷鋒的軍裝裡夾了一封他替王大力捎的一封信,爺爺當雷鋒是王大力,引起了場誤會。

  2、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的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把手指甲都弄破了,被記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摺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待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為災區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平時他在勞動時卻捨不得喝一瓶汽水。

  3、孩子們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後,雷鋒先後擔任了撫順市建設街小學(即現在的雷鋒小學)和本溪路小學校外輔導員。雷鋒平時工作。學習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時間或風雨天不能出車的日子請假到學校去找教師,同學談心,或進行其他輔導活動。他善於團結小朋友,啟發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4、模範班長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團上下一致推舉雷鋒為撫順市人大代表。雷鋒參加完人代會回到連裡就擔任了二排四班班長,在他的帶領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鋒也成了全連的四好的班長。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裡抱著一個小孩,手裡還拉著一個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譁譁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裡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肯自己淋得透溼,也不讓她們受罪。他們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那對母子安全送到家。

  5、團結友愛

  雷鋒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供大家學習,被人們稱為「小小的雷鋒圖書館」。他幫助同志學習知識,同班戰友喬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鋒就手把手地教他認字,學算術。同班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雷鋒知道後以小周的名義給家裡寫了信又寄去10元錢。戰友小韓在夜裡的出車中棉褲被硫酸水燒了幾個洞,雷鋒值班回來發現後,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一針一針地為小韓補好褲子,輕輕地蓋在他身上。知道這個情況的喬安山說:「為了給你補褲子,雷鋒半宿都沒睡!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