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鹽霧區跨海大橋電纜橋架的防腐蝕方法
2023-10-25 16:43:47 2
一種高鹽霧區跨海大橋電纜橋架的防腐蝕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高鹽霧區跨海大橋電纜橋架的防腐蝕方法。首先選用耐大氣腐蝕性能為普通鋼的4~8倍,塗裝性能為普通鋼2~10倍的Q355GNH耐候鋼代替普通低合金鋼,作為橋架的主材;熱噴塗的金屬則選用體積比1:1的鋅鋁合金,金屬塗層外罩環氧雲鐵中間漆及氟碳面漆,具備優良的防腐蝕性能、免維護、自清潔性、強附著性和超長耐候性。而格柵板則採用Q235熱鍍鋅鋼格板,安裝拆卸方便;且鑑於螺栓對橋梁結構的重要性以及主材的防腐體系不適應其須承受摩擦的特點,採用A4-70的不鏽鋼螺栓,其耐鹽霧腐蝕性好。該防腐蝕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高鹽霧區環境下電纜橋架防腐層修補或重新塗刷的次數,降低了日常維護的難度及投資,實現了橋架全壽命周期費用最小的目標。
【專利說明】一種高鹽霧區跨海大橋電纜橋架的防腐蝕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於公路橋梁鋼結構防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鹽霧區跨海大橋電纜橋架 的防腐蝕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當跨海大橋的電纜布置於橋箱外側時,鋼結構橋架受海洋潮溼鹽霧影響嚴重,同 時橋架所處的部位日常維護難度較大,常規防腐蝕措施難以同時滿足上述要求。因此根據 工程特點,結合各種鋼結構典型防腐蝕技術的特性,考慮結構各部件的用途差異,選取適合 該情形的防腐蝕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0003] 《公路橋梁鋼結構防腐塗裝技術條件》對該類腐蝕環境的結構基材外應設置的塗 層配套體系進行了推薦,主要有2類:(1)重防腐蝕塗料(2)金屬熱噴塗+封閉面漆。
[0004] 重防腐蝕塗料,根據美國鋼結構塗裝協會(SSPC)有關標準規定,在海洋大氣環境 下使用,鋅粉的含量應該佔總不揮發物的859Γ95%,當單純採用重防腐蝕塗料時,一方面國 內富鋅塗料良莠不齊情況較嚴重,難以確保真正能達到該含量要求,另一方面重防腐蝕塗 料要求每隔一定年限須進行漆面的重新塗刷,而橋架所處的部位施工維護難度較大。
[0005] 單純採用金屬熱噴塗+封閉面漆時,間隔一定年限須重新塗刷的問題並未很好解 決,同時,熱噴塗金屬選擇鋅時,塗層的硬度和抗衝擊性能較差,選擇鋁時,電位趨向於正, 陰極保護能力小於鋅。
[0006] 對於橋架的格柵板、螺栓等附件,存在的問題為:其須經常承受磨損的特性決定了 與橋架主材同樣的防腐體系對其不再適用。
【發明內容】
[0007]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鹽霧區跨海大橋電纜橋架的 防腐蝕方法。該防腐蝕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高鹽霧區環境下電纜橋架防腐層修補或重新 塗刷的次數,降低了日常維護的難度及投資,實現了橋架全壽命周期費用最小的目標。
[0008]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鹽霧區跨海大橋電纜橋架的防腐蝕方法,採用Q355GNH耐候鋼代替普通低合金 鋼,作為橋架的主材。Q355GNH耐候鋼耐大氣腐蝕性能為普通鋼的4?8倍,塗裝性能為普通 鋼2~10倍,能減薄使用、裸露使用或簡化塗裝使用。鍍金屬使用時其鍍金屬層與基體附著 力較普通鋼強,在金屬層下發生局部腐蝕速度減小,使金屬層受到損傷的機率減少。同時, 由於其鐵鏽擴展的速度比普通鋼的慢,延長了金屬層劣化的時間。塗層局部損壞失效後,鋼 材表面能逐漸形成鈍化保護膜,需日常巡視的頻率低,若一兩年內未發現,滯後進行局部修 補影響不大。
[0009] 熱噴塗選用的金屬為體積比1 :1的鋅鋁合金,能同時兼顧塗層的硬度和抗衝擊性 能以及陰極保護作用。
[〇〇1〇] 金屬塗層外罩環氧雲鐵中間漆及氟碳面漆,該塗料的化學惰性決定其具備優良的
【權利要求】
1. 一種高鹽霧區跨海大橋電纜橋架的防腐蝕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Q355GNH耐候鋼 代替普通低合金鋼,作為橋架的主材。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鹽霧區跨海大橋電纜橋架的防腐蝕方法,其特徵在於:熱 噴塗選用的金屬為體積比1 :1的鋅鋁合金,金屬塗層外罩環氧雲鐵中間漆及氟碳面漆。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鹽霧區跨海大橋電纜橋架的防腐蝕方法,其特徵在於:採 用Q235熱鍍鋅鋼格板作為格柵板。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鹽霧區跨海大橋電纜橋架的防腐蝕方法,其特徵在於:橋 架的螺栓選用A4-70的不鏽鋼螺栓。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鹽霧區跨海大橋電纜橋架的防腐蝕方法,其特徵在於:優 先選用耐鹽霧腐蝕性最好的牌號為316L的A4-70的不鏽鋼螺栓。
【文檔編號】H02G3/04GK104104038SQ201410357761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5日
【發明者】李天友, 林國新, 唐自強, 陸洲, 方建, 李廣福, 張培勇, 趙金飛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福建省電力勘測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