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慧卡及可攜式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26 04:03:52 5

本發明涉及存儲介質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智慧卡及可攜式設備。
背景技術:
eid(electronicidentity,電子身份證)信息,用於在網絡遠程證實個人真實身份。eid是以密碼技術為基礎,以智慧卡晶片為載體,由公安部分籤發給公民,能夠在不洩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網際網路上遠程識別身份、普適性的網絡電子身份表示。
eid信息是和各種晶片卡高度集成,而且只能辦理一張帶行業應用的eid晶片卡,不能在其他行業裡再申請。比如:用戶辦理了一張帶金融功能的eid銀行卡,就不能再辦理帶eid功能的社保卡,因為根據國家規定,公民只能擁有一個eid,而且是唯一的。
比如現有技術中將eid信息存儲於某種銀行卡的晶片中,而且一旦該銀行卡確定後,就不可更改,用戶在辦理稅務、就醫住院、社保醫保等其他金融業務時,需要頻頻出示該具有eid信息的銀行卡,對用戶來說相當繁瑣,使得用戶體驗度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智慧卡及可攜式設備,以提供一種攜帶eid信息的智慧卡,將eid信息存儲於貼於電話卡的薄膜卡中,方便用戶攜帶,增強用戶體驗度。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智慧卡,包括:
電話卡,所述電話卡的觸點面具有多個觸點電極;
薄膜卡,所述薄膜卡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接觸面和第二接觸面,所述第一接觸面具有多個第一電極,所述第二接觸面具有多個第二電極,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二電極和所述觸點電極的數量相同,且各個所述第二電極和各個所述第一電極一一對應電連接;
所述薄膜卡貼覆於所述電話卡的所述觸點面一側,各個所述第二電極與各個所述觸點電極一一對應接觸,所述薄膜卡,用於存儲電子身份證信息。
結合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薄膜卡還內嵌有一個設定晶片,所述設定晶片具有與各個所述第一電極和各個所述第二電極一一對應的晶片電極,各個所述晶片電極與相對應的各個所述第一電極或相對應的各個所述第二電極一一對應電連接,所述設定晶片內存儲有所述電子身份證信息。
結合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為一體結構;或者,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為相互獨立的分別設置於所述第一接觸面和所述第二接觸面的電極。
結合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各個所述第一電極和各個所述第二電極與各個所述觸點電極位置一一對應。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相對應的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觸點電極圖案相同。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時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薄膜卡還包括電感線圈,所述電感線圈與所述設定晶片電連接;
所述電感線圈,用於在感應到交變磁場時,產生電流,通過所述電流對所述設定晶片進行供電。
結合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薄膜卡的尺寸與所述電話卡的尺寸相同,或者所述薄膜卡的尺寸小於所述電話卡的尺寸。
結合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各個所述第一電極包括金合金電極、鎳合金電極或錫合金電極;各個所述第二電極包括金合金電極、鎳合金電極或錫合金電極。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攜式設備,包括:權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智慧卡。
結合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可攜式設備包括:移動手機、平板和智能手錶。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智慧卡及可攜式設備,與現有技術中攜帶有電子身份證信息的智慧卡相比,本發明中的智慧卡同時集合了含有電子身份證信息的薄膜卡和電話卡,在作為電話卡使用的同時又可以存儲用戶的電子身份證信息,該智慧卡可以安裝在用戶隨身攜帶的可攜式設備上,使得用戶在外出辦需要進行身份驗證的業務時,不需要向以往一樣頻繁拿出具有電子身份證信息的銀行卡,增加了用戶的體驗度。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範圍的限定,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智慧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電話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薄膜卡的側視圖;
圖4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薄膜卡中第一接觸面的正視圖;
圖5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薄膜卡中第二接觸面的正視圖;
圖6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智慧卡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7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薄膜卡的第一接觸面上的各個第一電極、第二接觸面上的各個第二電極以及電話卡上的觸點電極所在的位置示意圖;
圖8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電話卡的金屬觸點的一種排布示意圖。
圖標:100-智慧卡;101-電話卡;102-薄膜卡;1011-觸點電極;1021-第一接觸面;1022-第二接觸面;10211-第一電極;10221-第二電極;1011a-電源電壓觸點;1011b-復位觸點;1011c-時鐘觸點;1011d-地觸點;1011e-編程電壓觸點;1011f-輸入/輸出觸點。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並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範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於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了一種智慧卡100,如圖1所示,該智慧卡100包括電話卡101和薄膜卡102。
如圖2所示,為電話卡101的正視圖,電話卡101的觸點面上具有多個觸點電極1011。
如圖3所示,為薄膜卡102的側面示意圖,薄膜卡102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接觸面1021和第二接觸面1022,其中,第一接觸面1021具有多個第一電極10211;第二接觸面1022具有多個第二電極10221,其中,第一接觸面1021的正視圖如圖4所示,第二接觸面1022的正視圖如圖5所示。
其中,第一電極10211、第二電極10221和觸點電極1011的數量相同,且各個第二電極10221和各個第一電極10211一一對應電連接。
如圖6所示,表示智慧卡100的側面示意圖,薄膜卡102貼覆於電話卡101的觸點面一側,各個第二電極10221和各個觸點電極1011一一對應接觸,薄膜卡102,用於存儲電子身份證信息。
該薄膜卡的第二接觸面上第二電極的周圍有粘貼劑,薄膜卡是通過該粘貼劑粘貼在電話卡,在粘貼過程中,要確保薄膜卡的第二電極與電話卡觸點面上的各個觸點電極一一對應。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薄膜卡還內嵌有一個設定晶片,該設定晶片具有與各個第一電極和各個第二電極一一對應的晶片電極,各個晶片電極與相對應的各個第一電極或相對應的各個第二電極一一對應電連接,該設定晶片內存儲有電子身份證信息。
其中,該設定晶片為存儲了電子身份證信息的設定晶片,該設定晶片內部包括微處理器和存儲器,該存儲器,用於存儲用戶的電子身份證信息,微處理器通過晶片電極與各個第一電極或者各個第二電極對應電連接。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上述設定晶片通過相對應電連接的各個第一電極或相對應電連接的各個第二電極與移動終端進行交互,以便使移動終端將設定晶片內的所述電子身份證信息發送至外部讀卡設備。
比如,將該智慧卡安裝在具有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的手機上,當有外部的讀卡設備需要讀取該智慧卡上的電子身份證信息時,該手機打開nfc數據傳輸通道,獲取智慧卡中設定晶片內存儲電子身份證信息,將該電子身份證信息通過該nfc數據傳輸通道發送到外部讀卡設備。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相對應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為一體結構;或者,相對應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為相互獨立的分別設置於第一接觸面和第二接觸面的電極。
比如,對於相對應的第一電極a和第二電極b,它們可以是一體的結構,該一體結構的電極向第一接觸面一側凸出則稱為第一電極a,向第二接觸面一側凸出則稱為第二電極b,其實,第一電極a和第二電極b只是一體結構的兩端。
或者,相對應的第一電極a和第二電極b是相互獨立的,第一電極a和第二電極b之間通過電連接。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各個第一電極和各個第二電極與各個觸點電極位置一一對應。
上述各個第一電極和各個第二電極與各個觸點電極位置對應僅是一種實施例,實際上為了實現卡的轉換,可以讓各個第二電極的位置與觸點電極的位置不對應。如圖7所示,例如電話卡101的觸點電極1011的位置排布如圖(c),薄膜卡的第二接觸面1022上的各個第二電極10221的位置排布如圖(b),薄膜卡的第一接觸面1021上的各個第二電極10221的位置排布如圖(a),可以看到,各個第二電極10221薄膜卡上的位置與各個觸點電極1011在電話卡101上的位置並不對應。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相對應的第二電極與觸點電極圖案相同。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各個第二電極和各個第一電極的尺寸符合iso-7816國際標準規定的大小尺寸。
在iso-7816國際標準中,對接觸式智慧卡上的金屬觸點作了一下規定:
本部分不定義每一個觸點包含的傳導區表面和形狀,每個觸點都應有一個不小於2*1.7(單位:mm)規定尺寸的最小矩形表面區域,除了要求每個觸點和其它觸點應該電隔離之外,本部分不規定觸點的最大形狀或尺寸。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各個第二金屬觸點的組合符合iso-7816國際標準規定的排列方式,以及各個第三金屬觸點的組合符合iso-7816國際標準規定的排列方式。
在iso-7816國際標準規定中,觸點應包括8個,具體如下圖表1所示:
其中觸點c4和觸點c8並不強制要求,在智慧卡上可以不進行設置。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該智慧卡中薄膜卡的第一接觸面上的各個第二電極和第二接觸面上的各個第三電極的排布方式與現有的手機卡的觸點排布方式相同,如圖8所示,為電話卡的觸點面,包括6個觸點電極,分別為電源電壓觸點1011a,復位觸點1011b,時鐘觸點1011c,地觸點1011d,編程電壓觸點1011e和輸入/輸出觸點1011f。
各個第二電極和各個第一電極的排布可以和上述電話卡中的金屬電極的排布方式相同。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薄膜卡還包括電感線圈,該電感線圈與設定晶片電連接。
其中,電感線圈,用於在感應交變磁場時,產生電流,通過該電流對該設定晶片進行供電。
在薄膜卡上內置電感線圈的智慧卡,可以通過射頻技術與外界讀卡設備進行信息交互,當電感線圈感應到外部讀卡設備發射的高頻變化的電磁波時,通過磁感應生電,產生感應電流,通過該感應電流對設定晶片進行供電。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該感應線圈為銅線繞成的線圈。
在上述智慧卡中,若要使得該智慧卡中的設定晶片可以通過射頻技術與外部讀卡設備進行數據傳輸,則需要設定晶片上或者薄膜卡的某一個位置設置電流轉換電路,因為感應線圈產生的感應電流為交流電,需要該電流轉換電路將該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後,對設定晶片中的微處理器進行供電。
上述具有感應線圈的智慧卡相比沒有感應線圈的智慧卡,不但可以通過手機的nfc功能將電子身份證信息發送到外部讀卡設備,還可以通過射頻技術,直接將電子身份證信息發送到外部讀卡設備。
比如,一個具有nfc功能的手機,安裝了該智慧卡,該手機沒電時,仍然可以將電子身份證信息通過射頻技術發送到外部讀卡設備中,避免了手機沒電時,無法進行身份確認的問題。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薄膜卡的尺寸與電話卡的尺寸相同,或者薄膜卡的尺寸小於電話卡的尺寸。
比如薄膜卡的形狀、大小可以和電話卡的形狀、大小均相等,或者,薄膜卡比電話卡的尺寸小一些,只需要保證薄膜卡上的各個第二電極和電話卡上的觸點電極一一對應即可。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各個第一電極包括金合金電極、鎳合金電極或錫合金電極;各個第二電極包括金合金電極、鎳合金電極或錫合金電極。
實施例2
本發明實施例2提出了一種可攜式設備,該可攜式設備包括實施例1中提出的任一種智慧卡。
該可攜式設備具有承載該智慧卡的卡槽,在該卡槽上設置有金屬觸點,智慧卡放置在該卡槽內時,智慧卡上的各個第三電極與卡槽內的金屬觸點一一對應連接。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該可攜式設備具備nfc功能,安裝智慧卡的可攜式設備,在接收到外部讀卡設備發送的讀取電子身份證信息的指令時,會獲取智慧卡中存儲的用戶電子身份證信息,並通過近場通信方式將該電子身份證信息發送至外部讀卡設備。
在該可攜式設備沒電時,智慧卡通過射頻技術將用戶的電子身份證信息發送到外部讀卡設備。
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實施例1提出的技術方案中,該可攜式設備包括行動電話、平板和智能手錶。
當然也可以是其他具有與該智慧卡對應連接的卡槽的智能設備。
基於上述分析可知,與現有技術中攜帶有電子身份證信息的智慧卡相比,本發明中的智慧卡同時集合了含有電子身份證信息的薄膜卡和電話卡,在作為電話卡使用的同時又可以存儲用戶的電子身份證信息,該智慧卡可以安裝在用戶隨身攜帶的可攜式設備上,使得用戶在外出辦需要進行身份驗證的業務時,不需要向以往一樣頻繁拿出具有電子身份證信息的銀行卡,增加了用戶的體驗度。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後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或者是該發明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於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可輕易想到變化,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變化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