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蝸牛的作文450字
2023-10-26 02:00:17 3
篇一:我的白玉蝸牛[450字] 朱疇丞
我家養了三隻白玉蝸牛,它們是我的好朋友。
白玉蝸牛長得「人如其名」,非常白,不過我更覺得它們白得像一塊塊奶油。它們的殼和海螺差不多,硬邦邦的,看上去非常沉重,真擔心它們哪天會背不動了。它們的頭上長著兩對觸角,上面一對又細又長,頂部是一雙小巧玲瓏的眼睛,像兩粒小珍珠;下面一對又粗又短,和它們的小嘴巴離得很近,所以我感覺像鬍鬚一樣,真是可愛極了!
白玉蝸牛喜歡乾淨,我如果不及時清理飼養盒,它們就會做出一副要死的樣子,不吃、不喝、不動。但一等我清理好它們的「小房子」,再鋪上新鮮的菜葉,它們馬上就「回魂」了,「沙沙沙」的咀嚼聲如春雨一般綿綿不絕。它們爬得很慢,但喜歡不停地爬。我把它們放到飼養盒底,一會不見,它們就都飛簷走壁了。它們也喜歡睡覺,白天看到它們,很多時候是把身子縮在殼裡,又用粘液把洞口封住,躲在安樂窩裡呼呼大睡,怎麼叫也叫不醒。不過我看了科學書後知道了怎麼叫醒它們,就是把它們放到水裡,不一會它們就憋不住了,慢慢伸出身體。哈哈!
我喜歡這些可愛又有趣的白玉蝸牛,它們不僅能陪伴我,更重要的是,給了我一雙會觀察的眼睛。
篇二:可愛小蝸牛 林思羽
科學要多觀察,今天,就讓我們來走近蝸牛吧!
我的可愛小蝸牛的殼,好像一個大漩渦。那殼呈現出一種淡綠色,那綠色仿佛透明一般,一碰就碎;青裡泛黃,黃裡泛白,好像一道「三色彩虹」。螺旋紋一層一層的,好似一塊蛋糕,那蛋糕玉米粒般大小。它身體軟軟的,一伸一縮,好玩極了。可是,蝸牛沒有腳,是怎麼爬的呢?哦,原來蝸牛的腹部長著許多腹足,會牢牢地吸住東西。爬行的時候在尾後留下一道液體,粘乎乎的呢!它背上的屋子上長著排洩孔和氣扎,排洩孔平常是閉合的,氣孔每隔幾秒就張開呼吸一次。在蝸牛的頭頂有兩對觸角,就像四根雷達。長觸角上長著一雙眼睛。一碰那眼睛就會立馬縮進去,一動不動。蝸牛那小的看不見的嘴巴裡竟藏著兩萬多顆牙齒。想想看,那麼小的嘴巴,還要長出那麼多牙齒,那牙齒該有多小呢?
蝸牛生活在潮溼、陰暗的土壤上,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在雨後的菜地裡、草叢裡去尋找蝸牛,準有你想要的那種大蝸牛呢!蝸牛通常喜歡吃軟樹葉和美味的青菜葉。如果餓上它三天三夜,保準會把你給它的青菜葉一掃而光。據說,蝸牛連續4年不吃不喝也餓不死,它的生命力可真強啊!吃飽的蝸牛就會排便,那糞便一團一團的,噁心極了。最有趣的是它走起路來一聳一聳的,像條毛毛蟲,1小時也走不了幾釐米。難怪媽媽說我慢得像只小蝸牛呢!
看了這篇作文,你也愛上科學了吧!那就快去探索吧!
篇三:觀察小蝸牛
今天下午,在放學的回家的路上,我經過車棚時,從牆角那兒捉了一隻小蝸牛。
這隻小蝸牛外殼比人的指甲還要硬,還薄。軟軟的身子在地上挪著挪著,不知不覺動了一點,卻崢不著走了多遠,大概要走十幾分鐘才能看出走了多遠。那一對細細的觸角,總是隨著身子的蠕動而慢慢伸長,然後慢慢縮短——總之,它給人們的印象就是一個慢吞吞,反應遲鈍的傢伙。
我為它準備了一間「小套房」,是一個小塑盒子,墊了一點棉花當被子,幾片菜葉當它的晚餐。小蝸牛似乎不適應周圍的環境,連菜葉都不碰一下。我失望的走開了。一會兒我又過來「問候|」小蝸牛,忽然發現菜葉缺了一個角。哦!我知道了,原來你是不好意思在我面前吃呀!
不久,小蝸牛像是吃飽了,拖著殼慢慢的挪著身子,好像是要散散步。也不知過了多久,小蝸牛沒了蹤影,地上卻有一條閃閃發光的銀帶子。我「順藤摸瓜」在門角處找到了它。突然它停了下來,過了一會兒開始挪動,但是在地上卻留下了兩顆綠球球。我大聲叫道:「不準隨便大小便」。
過了一段時間,小蝸牛煩躁了,在它的「小套房」裡爬來爬去,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燥的,在地板上留下一條又一條的銀絲帶。我心想:小蝸牛也也許在想念家人,我明天就把小蝸牛送回去。「第二天,我把小蝸牛送了回去。還別說我真有點捨不得了。
我喜歡這隻小蝸牛,所以我才把它寫成了觀察作文。
篇四:觀察蝸牛
」蝸牛「是我觀察過的昆蟲中的第一個值得我佩服的蟲子,下面我就給你們,描述一下,他那個地方值得我佩服的吧。
一天,我在樓下玩,玩著玩著,我看到地上有一個東西在一點一點的動,嚇我一跳。認真一看原來是個蝸牛,我很好奇,覺得非常有意思,於是我就開始觀察起來了他。他走走過的路都留下一道粘膠,我覺得是他爸爸媽媽怕她丟了,所給他裝的吧。他走的時候,腳還一動一動的,像海上連綿起伏的波浪,我一路跟著他,走啊走,走了半天,才下了一截樓梯,我等不住了,想幫他一把,可是一模,他卻縮了回去,沒想到蝸牛走得慢吧,多的可夠快的,我覺得還得等,坐在樓梯上等吧。
過了一大會兒,他可終於可出來透透氣了,他可真能夠受的,他左右掃描著,看看旁邊有什麼動靜,幸好我把腳收回去了,要不還得等,他出來了,我可成蝸牛了,唉,沒辦法啊,我找了一根樹棍,用樹根戳了戳他的觸角,它的觸角一下子縮了進去,然後又起來了,我覺得太好玩了,於是我一直摸,最後不小心摸住她的頭了,一下子差點又縮回去了,我看著他下,一直到了傍晚,我該回家了,我和我的小蝸牛告了別,蝸牛的頭也轉回去,看著我,好像不舍的我離開,我也是,我的這一下午也白費了,可是我學到了蝸牛的這種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精神,還交了這個好朋友。
我太佩服蝸牛了,也可以用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來交朋友,可是後來我再也沒有再見到過」它「。
篇五:觀察蝸牛
今天我在樓下的小花園裡捉了兩隻小蝸牛帶回了家。
回到家,我折了一個舒適的小紙盒把它們放進去。兩隻小蝸牛像害羞似的一直躲在它那重重的殼裡不敢出來。我耐心的等了好一會,它們才小心翼翼的鑽出頭來,四根觸角也慢慢的一點一點的伸出來。(它為什麼有四根觸角呢?我特意去網上查了一下,原來它的兩根大觸角是眼睛,小觸角是鼻子,在小觸角下面還有一個我們肉眼看不到像針尖大小的嘴巴。)它們四下觀察了一下感覺很安全,才慢慢地把身子和尾巴也伸出來。於是我放了幾片鮮嫩的葉子進去,它們開始向嫩葉爬去,並津津有味的吃起來。
咦?我突然發現它們爬過的地方留下一條溼溼的痕跡。奇怪,小蝸牛的身上又沒有水它是怎麼弄溼的呢?難道小蝸牛生病了嗎?這一連串的問題從我腦海中浮現出來。我趕緊又上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它們身體分泌的粘液,這樣可以降低摩擦力幫助行走,還可以防止一般昆蟲的侵害。我想這也有利於小蝸牛找到回家的路吧。
我用手輕輕地碰小蝸牛的觸角,觸角馬上收回去,非常靈敏。可我們班的董碩動作更快。有一次,他趁小蝸牛不注意,一下子捉住了小蝸牛的觸角,還沒等小蝸牛反應過來呢,他就把小蝸牛的觸角拔下來了。怎麼樣他比小蝸牛還靈敏吧!哎!可憐的小蝸牛呀!
第二天,我發現有一隻小蝸牛不見了,我很著急,找呀找呀,發現小蝸牛在我家的花盆裡,這隻小蝸牛真頑皮。我把它捉進紙盒裡,並鄭重的告訴它:」以後不許再這樣。「嘻嘻!不知道它們能不能聽懂我的話。
這就是我可愛的小蝸牛,我喜歡我的小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