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21:25:04 1
專利名稱: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能在各種類型粉碎、打砂機安裝使用的,能有效提高粉碎效率的粉刀式高效粉碎機、打砂機屬農用機械領域。
粉碎機或者打砂機是農村常用機械,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安裝在機殼內主軸上的轉輪帶動錘片高速旋轉,需要粉碎的物料從進料口進到機器內,被高速旋轉的錘片打碎,粉碎好的粒度與篩孔相同的物料從篩片中篩孔落下,較大較長的物料留在粉碎機殼內繼續粉碎,對一些纖維較長較結實物料,如稻杆,山草等,其物料會跟著錘片在機內多次旋轉,影響單位時間內粉碎機的粉碎效率。此問題存在於使用高速旋轉錘片(或者錘頭)粉碎物品的各類粉碎機或者打砂機中。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該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上殼體與下殼體接口處內壁至少裝有一把粉刀;其粉刀刀口形狀為直條形、圓鋸齒形、方鋸齒形、三角鋸齒形或者是它們混合不規則形狀的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發明的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中的粉刀與錘片間距離可以自由調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列結構完成的由上殼體,下殼體,進料口,進料鬥,出料口,主軸,轉輪,錘片和篩片組成的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其特徵是在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對接接口側部內壁處裝有至少一把粉刀;粉刀最好安裝上殼體或下殼體對接接口側部內壁處縱向方向;每把粉刀中至少有一條邊為粉刀口,粉刀上可開連接孔;粉刀口形狀為直條形、圓鋸齒形、方鋸齒形、三角鋸齒形或者它們的混合齒形;粉刀的外形可是平板形、折邊形、齒形、直板形或者其它不規則形,粉刀中連接孔可是通孔或腰子孔;粉刀最好安裝在機器主軸右邊下殼體或者安裝在上殼體的接口處。
本裝置工作原理是粉碎機中的上殼體(1)與下殼體(2)是通過螺栓連接,其上殼體(1)與下殼體(2)之間形成一個長方形形狀的時接接口,對接接口的縱向方向是錘片(8)圓周運動方向換句話說,需粉碎物料空轉也只會在粉碎機中相同縱方方向作圓周運動,在對接接口縱向方向安裝至少一把粉刀(6),需粉碎物料在經過粉刀(6)時,被粉刀(6)擋住,經錘片(8)錘打後粉碎,這樣就減少了物料在粉碎機內部空轉的次數,提高了粉碎效率。
本裝置每把粉刀(6)形狀最好為長方形,其中需有一條邊為粉刀的粉刀口(61),粉刀口(61)的形狀為直條形,圓鋸齒形,方鋸齒形,三角鋸齒形和其它不規則形或由它們組合混合齒形。
粉刀(6)可以安裝在上殼體(1)或下殼體(2)對接接口側部內壁縱向方向,則與粉碎機主軸(11)連接的錘片(8)旋轉圓周運動的垂直方向。粉刀(6)可同時安裝在上殼體(1)接口處內壁側邊的兩個縱向方向位置和下殼體(2)接口處內壁側邊的兩個縱向方向位置,則在每臺粉碎機中,有四個縱向方向都可分別安裝有四把粉刀(6)。當然,在一臺粉碎機中只安裝一把粉刀(6),同樣能完成發明目的。當只安裝一把粉刀(6)時,粉刀(6)最好安裝在下殼體(2)接口處內壁縱向方向。
粉刀(6)可採用固定連接方式(焊接)安裝在殼體內,也可採用活動連接方式(直接插入式或者螺栓固定式或者平放式)安裝在殼體內都可。為了保證粉碎機每次粉碎的工作效率,粉刀(6)上可以開有連接孔(64),其目有是便於利用螺栓調節(63)每把粉刀(6)與錘片間的間隙,讓兩者之間間隙距離保持不變。
安裝在粉碎機內一個縱向方向位置的粉刀(6),可是由一把粉刀組成,也可是由多把粉刀(6)共同組成。由於粉碎機主軸(11)是順時針方向旋轉,粉碎機進料口(3)位於主軸(11)左邊上殼體上時,粉刀(6)最好安裝在主軸(11)右邊下殼體或者上殼體接口內壁處,這樣向下高速旋轉(運動)的粉碎機錘片(8)與粉刀(6)將粉碎物料打(擊)到下殼體(2)篩片中,利於提高粉碎機單位時間粉碎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就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做進一步陳述,但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不限於此實施例。
圖1為在粉碎機中安裝有一把粉刀時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粉刀安裝在粉碎機主軸右邊下殼體接口內壁縱向方向處。
圖2為在打砂機中安裝兩把粉刀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有一把粉刀安裝在下殼體主軸右邊接口內壁縱向方向處粉刀盒中,通過調節螺栓可以調節該粉刀與錘片間的間隙尺寸,另一把粉刀安裝在打砂機主軸左邊上殼體接口內壁縱向方向處,通過螺栓與上殼體固定連接。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形狀粉刀的主視圖。這種結構形狀粉刀的兩條邊都是粉刀口,粉刀口選用圓鋸齒形形狀,粉刀下部有一板插板,插板的作用是將粉刀插入到下殼體篩框中。
圖4為圖3所示粉刀的仰視圖。
圖5為圖3所示粉刀的A-A方向的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結構形狀粉刀的主視圖。這種折板結構形狀的粉刀只有一條粉刀口,則粉刀的折邊就是粉刀口,粉刀口採用直條形形狀,螺栓通過粉刀中的連接孔將該粉刀與殼機固定連接。
圖7為圖6所示粉刀B-B方向剖視圖。
實施例1(在粉碎機)粉刀(6)採用插式活動連接方式安裝在下殼體(2)接口內壁縱向方向,粉刀(6)選用圖2所示插式結構,粉碎機進料口(3)位於主軸(11)左邊上殼體(1)上,粉刀(6)插入主軸(11)右邊下殼體(2)接口內壁篩框插口處,放下上殼體(1)後,粉刀則被壓在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粉碎機運轉時,粉刀(6)與粉碎機中的錘片有一定間隙,物料進入粉碎機後,先有部份物料被卡在粉刀與錘片之間打碎,加快粉碎速度,實現高效粉碎目的。
實施例2(在打砂機);同理,如圖2所示結構。在打砂機下殼體接口內壁縱向方向製作一個向外凸出長方形粉刀盒,粉刀盒上部和側部各開有定位孔,將粉刀(6)放到粉刀盒內,讓粉刀口與錘片保持一定間隙後用調節螺栓(62,63)固定,即可正常使用。當粉刀口及錘片(8)磨損,兩者間的間隙增大,粉碎效率下降時,鬆開粉刀盒上部和側部的調節螺栓,將粉刀(6)平推入打砂機機殼內,讓粉刀與錘片之間繼續保持一定間隙尺寸,打砂機又能恢復原來粉碎效率。如果在一臺粉碎機中四個不同縱向部位都裝上四把粉刀,那整臺粉碎機的粉碎效率更高。
本實用新型發明的帶有粉刀的粉碎機、打砂機,其結構安全,使用方便,粉碎物料效率高,不論是破碎礦石或是破碎青飼料及稻杆,都能有效提高粉碎機破碎效率,是一種新型結構高效粉碎、打砂機。
1-上殼體;2-下殼體;3-進料口;31-進料鬥;4-護身板;5-轉輪;6-粉刀;61-粉刀口;62-粉刀縱向調節螺栓;63-粉刀橫向調節螺栓;64-粉刀中開有的連接孔;65-粉刀中的插板;7-篩片;8-錘片;9-篩框;10-打砂機機架;11-主軸。
權利要求1.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主要由上殼體(1),下殼體(2),進料口(3),進料鬥(31),轉輪(5),錘片(8)和篩片(7)組成,其特徵是在上殼體(1)與下殼體(2)之間對接接口側部內壁處裝有至少一把粉刀(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其特徵是粉刀(6)最好安裝上殼體(1)或下殼體(2)對接接口側部內壁處縱向方向。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其特徵是每把粉刀(6)中至少有一條邊為粉刀口(61),粉刀(6)上可開連接孔(64)。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其特徵是粉刀口(61)的形狀為直條形、圓鋸齒形、方鋸齒形、三角鋸齒形或者它們的混合齒形。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其特徵是粉刀口(61)形狀為直條形、圓鋸齒形、方鋸齒形、三角鋸齒形或者它們的混合齒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其特徵是粉刀(6)的外形可是平板形、折邊形、齒形、直板形或者其它不規則形,粉刀中連接孔(64)可是通孔或腰子孔。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其特徵是粉刀(6)的外形可是平板形、折邊形、齒形、直板形或者其它不規則形,粉刀中連接孔(64)可是通孔或腰子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其特徵是粉刀(6)最好安裝在機器主軸(11)右邊下殼體或者安裝在上殼體的接口處。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其特徵是粉刀(6)最好安裝在機器主軸(11)右邊下殼體(2)或者是安裝在上殼體(1)接口處。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其特徵是粉刀(6)最好安裝在機器主軸(11)右邊下殼體(2)或者是安裝在上殼體(1)接口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能在各種類型粉碎機、打砂機安裝使用的,能有效提高粉碎效率的粉刀式高效粉碎、打砂機,屬農用機械領域。本裝置特徵是在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對接接口側部內壁處裝有至少一把粉刀;粉刀最好安裝上殼體或下殼體對接接口側部內壁處縱向方向每把粉刀中至少有一條邊為粉刀口,粉刀上可開連接孔;粉刀口形狀為直條形、圓鋸齒形、方鋸齒形、三角鋸齒形或者它們的混合齒形;粉刀的外形可是平板形、折邊形、齒形、直板形或者其它不規則形,粉刀最好安裝在機器主軸右邊下殼體或者安裝在上殼體的接口處。
文檔編號B02C13/282GK2354663SQ98217009
公開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1998年7月13日
發明者繆文生, 周光強 申請人:繆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