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牆板連接件及牆板的安裝節點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14:54:19 3
本實用新型屬於裝配式建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牆板連接件及牆板的安裝節點。
背景技術:
裝配式建築行業中,預製牆板若為承重牆時,多塊相鄰牆板的豎向縫之間通過現澆混凝土與橫向鋼筋或軟索等連接件相互連接為整體。這種情況下,牆板的抗剪性能強,但施工現場需要進行混凝土澆築,施工速度慢、效率低,且抗震耗能性能不足。預製牆板若為外牆掛板時,多塊相鄰牆板的豎向縫則預留一定間隙互不連接,這種情況下,則牆板抗剪性能欠佳,施工時定位不便,地震時相鄰的豎向預製牆板之間容易發生錯動滑移,造成牆板損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現有技術中,公開了使用連接件固定連接預製牆板的技術,公開的連接件在牆板安裝時雖然起到固定牆板豎向縫的作用,但是其不僅裝配效率低,而且使用此連接件的牆板結構沒有起到「強剪弱彎」的抗震設防要求。
故亟待開發設計一種裝配效率高,且具有良好抗震性能或耗能能力的牆板連接件及牆板安裝節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施工簡便、裝配效率高的牆板連接件及牆板安裝節點,不僅起到固定牆板豎向縫的作用,同時使得牆板結構體系具有良好抗震性能。
上述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牆板連接件,包括橫向設置的連接板和至少兩塊豎向設置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設置在所述連接板的兩端,所述定位板通過連接板固定連接。牆板的裝配過程中,所述連接件設置於預製牆板之間,所述至少兩個定位板分別設置在兩塊相鄰的預製牆板上,所述定位板 可以是預埋在預製牆板上,也可以是後期與連接板作為整體一起安裝在預製牆板上。所述連接件的作為一種減震器,具有一定的耗能能力,在發生地震或在其他外力下,連接板能夠發生彈塑性變形以及剪切變形,同時傳遞牆板間的垂直剪切力,消耗能量。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牆板連接件不僅安裝方便,裝配效率高,而且在遇到地震災害或在其他外力作用下,位於相鄰兩牆板之間的連接件受到剪切力,所述牆板連接件消耗地震能量,減少地震作用對相鄰牆板豎向縫連接節點的破壞,提高了其抗震能力或其他相應的安全係數。
進一步,所述牆板連接件由鋼板製備。
進一步,所述連接板和/或定位板的材質為軟鋼或彈簧鋼。如此設置,有效增加牆板連接件的柔性,即增加其在地震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的彈性形變,有利於吸收和耗散荷載傳播的能量,增加牆體減震的效果。
進一步,所述牆板連接件呈「H」型。牆板連接件設置成「H」型或類「H」型,在遇到地震災害或在其他外力作用下易發生變形,減少地震作用對相鄰牆板豎向縫連接節點的破壞。
進一步,所述定位板通過兩個以上的連接板固定連接。如此設置,所述牆板連接件更為牢固。
進一步,所述牆板連接件整體衝壓成型。如此設置,牆板連接件整體性能更佳,有利於預製牆板的連接,在外力作用下不易損壞,而且安裝更為方便,無需進行定位板和連接板的對接。
進一步,所述牆板連接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盒體上的錨固支腿。錨固支腿的設置增加了牆板連接件的錨固力。
進一步,所述錨固支腿端部設置有錨固增強件。這樣,在錨固支腿端部設置有錨固增強件後,錨固支腿的錨固力得到了大幅度加強,使其在地震災害中只會消耗耗能模塊而不易損壞混凝土牆板。
進一步,所述錨固支腿固定連接在所述定位板上。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牆板安裝節點,包括第一、第二牆板,和上述任意一項的牆板連接件,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牆板相鄰設置,所述牆板連接件位於所述第一、第二牆板之間,所述第一牆板和第二牆板設有安裝槽,所述牆板連接件設置在所述第一牆板和第二牆板的安裝槽內。應當理解,所述牆板連接件位於安裝槽內,所述牆板連接件作為整體一起安裝在預製牆板上時,預製牆板的安裝槽與牆板連接件的形狀一致,如當牆板連接件呈「H」 型時,所述第一牆板和第二牆板兩側均開設「T」型的安裝槽。此結構的牆板安裝節點,易於安裝,僅需在牆板的預製過程中留有安裝槽,安裝時,待牆板落位後,僅需將牆板連接件置於所述安裝槽內,然後在安裝槽內澆灌砂漿或混凝土即可;另一方面,由彈簧鋼或軟鋼製備的接板和/或定位板及其他上述的技術特徵的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安裝節點結構具有較佳的抗震能力。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牆板安裝節點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連接板 2定位板 3第一牆板 4第二牆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範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對本文件中實施例中以及不同實施例中的特徵進行相應組合。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如下,參照圖1,一種牆板連接件,包括橫向設置的連接板1和至少兩塊豎向設置的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設置在所述連接板1的兩端,所述定位板2通過連接板1固定連接。牆板的裝配過程中,所述連接件設置於預製牆板之間,所述至少兩個定位板2分別設置在兩塊相鄰的預製牆板上,所述定位板2可以是預埋在預製牆板上,也可以是後期與連接板1作為整體一起安裝在預製牆板上。所述連接件的作為一種減震器,具有一定的耗能能力,在發生地震或在其他外力下,連接板1能夠發生彈塑性變形以及剪切變形,同時傳遞牆板間的垂直剪切力,消耗能量。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牆板連接件不僅安裝方便,裝配效率高,而且在遇到地震災害或在其他外力作用下,位於相鄰兩牆板之間的連接件受到剪切力,所述牆板連接件消耗地震能量,減少地震作用對相鄰牆板豎向縫連接節點的破壞,提高了其抗震能力或其他相應的安全係數。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牆板連接件由鋼板製備。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所述連接板1和/或定位板2的材質為軟鋼或彈簧鋼。如此設置,有效增加牆板連接件的柔性,即增加其在地震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的彈性形變,有利於吸收和耗散荷載傳播的能量,增加牆體減震的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所述牆板連接件呈「H」型。牆板連接件設置成「H」型或類「H」型,在遇到地震災害或在其他外力作用下易發生變形,減少地震作用對相鄰牆板豎向縫連接節點的破壞。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定位板2通過兩個以上的連接板1固定連接。如此設置,所述牆板連接件更為牢固。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牆板連接件整體衝壓成型。如此設置,牆板連接件整體性能更佳,有利於預製牆板的連接,在外力作用下不易損壞,而且安裝更為方便,無需進行定位板2和連接板1的對接。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牆板連接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盒體上的錨固支腿。錨固支腿的設置增加了牆板連接件的錨固力。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所述錨固支腿端部設置有錨固增強件。這樣,在錨固支腿端部設置有錨固增強件後,錨固支腿的錨固力得到了大幅度加強,使其在地震災害中只會消耗耗能模塊而不易損壞混凝土牆板。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所述錨固支腿固定連接在所述定位板2上。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牆板安裝節點,具體實施方式如下,參照圖1,所述牆板安裝節點包括第一牆板3、第二牆板4和上述任意一項的牆板連接件,其中,所述第一牆板3和第二牆板4相鄰設置,所述牆板連接件位於所述第一牆板3和第二牆板4之間,所述第一牆板3和第二牆板4設有安裝槽,所述牆板連接件設置在所述第一牆板3和第二牆板4的安裝槽內。應當理解,所述牆板連接件作為整體一起安裝在預製牆板上時,預製牆板的安裝槽與牆板連接件的形狀一致,如當牆板連接件呈「H」型時,所述第一牆板3和第二牆板4兩 側均開設「T」型的安裝槽。此結構的牆板安裝節點,易於安裝,僅需在牆板的預製過程中留有安裝槽,安裝時,待牆板落位後,僅需將牆板連接件置於所述安裝槽內,然後在安裝槽內澆灌砂漿或混凝土即可;另一方面,由彈簧鋼或軟鋼製備的連接板1和/或定位板2及其他上述的技術特徵的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安裝節點結構具有較佳的抗震能力。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