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排放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20:02:14 4
專利名稱:液體排放閥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排水閥的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包括有一可自行浮動排放積水的球體的排放閥。
背景技術:
配裝應用在壓縮空氣的管路系統方面,例如空氣壓縮機、儲氣筒或空壓濾器等的液體排放閥,系已為已知技術;它們被用來排放那些高壓氣源中所凝結的液體,以減少使用氣體的潮溼所衍生的使用不良或機具鏽蝕等情形,因此這些液態物質的排除,能大大的減低該氣動設備的損傷。在第91205328號「空壓機之自動排水閥」和第83213798號「空壓機自動排水裝置」專利案等,系揭露了典型的實施例。它們有提供電磁閥來控制該排水閥,或應用彈簧組與連杆裝置的配合來制動該排水閥排放液體的技藝。
不過,就像那些熟習此技藝的人所知悉,這些自動排水閥的構造是比較複雜的,且需常態保持電子組件的待機狀態,顯然尚有過於浪費能源的不經濟情形。
另外在操作的實務上,當空壓機在運轉的狀態中,排放閥被控制因空壓機的壓力,可自動排洩那些產生或凝結在空壓機內部的液體;在空壓機停止運轉時,通常可由操作者手動操作排放閥排除殘餘的液體。但實務上,操作人員通常會在工作結束時,忘記釋放最後殘存於儲氣器具中的液體,而這情形並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因此,就這排放系統或分離裝置的液體排放閥而言,需要一種簡單的閥體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構造簡單的液體排放閥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可鎖接在儲氣裝置的液體排放口的軸管、閥本體及球體,閥本體連結該軸管,閥本體界定有腔室和排放管,與該軸管相通,排放管設置在閥本體的一邊,所述用以封閉該軸管通往腔室和排放管的路徑的球體系被配置在該腔室裡面。
藉以該球體可響應進入腔室的液體而自行產生浮動位移,以自行解除對上述路徑的封閉狀態,使液體可非使用的無高壓狀態下從排放管自動排出;改善舊法手動操作排洩液體或因操作者忘記操作排放的缺點。
同時閥本體相對排放管的另一邊設有手動操作開關。所述排放管與閥本體一水平參考軸之間還可具有一傾斜角度。可用以增加該排放管排洩液體的速度。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2是圖1的立體分解結構圖。
圖3是圖1所示的液體排放閥與空壓儲氣裝置的組合狀態剖面示意圖。
圖4是圖3所示有壓力操作狀態示意圖。
圖5是圖3所示無壓力操作狀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與空壓儲氣裝置的組合狀態剖面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與空壓儲氣裝置的組合狀態剖面示意圖。
圖8是圖7所示有壓力操作狀態示意圖。
圖9是圖7所示無壓力操作狀態示意圖。
圖號說明10儲氣裝置 11液體排出口20液體排放閥21軸管22閥本體23腔室24排放管接頭241 快速接頭25球體 26手動操作開關
27平衡彈簧 28 液體y 水平參考軸θ 角度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請參閱圖1至圖3,液體排放閥20可裝設在一例如空壓機的汽缸或高壓空氣儲氣裝置10上,它包括一可鎖接在該儲氣裝置10的液體出口11的軸管21。閥本體22系連結該軸管21;閥本體22界定有一腔室23和與一排放管接頭24,與該軸管21相通。一球體25可為浮水性或非浮水性材料製成,系被配置在該腔室23裡面,用以封閉該軸管21通往腔室23和排放管接頭24的路徑;如圖3所示。
請參考圖4,一個手動操作開關26系可設置在閥本體22的另一邊,相對該排放管接頭24。當儲氣裝置10內部有凝結液體28時,它允許操作人員操作該開關26往後退或向圖中的左邊移動,使軸管21、腔室23與該排放管接頭24形成通路狀態,讓液體28如圖4所示的情形,從排放管24排出。
請參閱圖5,當該儲氣裝置10在一個非運轉的狀態,如果操作人員忘記排除儲氣裝置10的內部殘餘液體時,該球體25可響應該進入腔室23的液體28,產生自體浮動位移作用,以解除上述的路徑封閉狀態,使液體28可在無受壓狀態從腔室23進入排放管接頭24自動排除;以改善舊法中操作人員容易在工作結束時,忘記排放殘餘液體的情形。
實施例2,在圖6中,該排放管接頭24系與閥本體22一水平參考軸y之間具有一角度θ;使排放管接頭24這端向圖中下方傾斜,有助於增加該排放管接頭24排洩液體28的速度。
實施例3,請參見圖7-圖9所示,其系特別在球體25,尤指非浮水性材料製成,與閥本體22的腔室23出口間設置一平衡彈簧27,利用該平衡彈簧27可設定撐持於球體25的下方,使在常態下可抵消大部份的球體25重量,於是,在儲氣裝置10內產生輕微壓力時,即可令該球體25向下動作以封閉上述腔室23出口;反之,若在無壓力狀態,只需儲氣裝置10及腔室23內蓄積有少許凝結液體28,即可輕易推動球體25釋放對上述出口的阻卻,對於極少數之餘水仍可有效排放,確保儲氣裝置10內的乾燥;如此,將可使球體25動作更為靈敏有效。
另在前述說明中,其中出水端所裝置的排放管接頭24,為求接續之方便快速,可直接運用圖7-圖9所示的快速接頭241,以利使用。
代表性地來說,這液體排放閥之結構在可改善上述的缺點的條件下,系同時具備了一個構造簡單的作用,而提供了一有效的改良,其空間型態系不同於已知,且具有舊法中所未有的機能,系展現了相當大的進步。
權利要求1.一種液體排放閥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可鎖接在儲氣裝置的液體排放口的軸管、閥本體及球體,閥本體連結該軸管,閥本體界定有腔室和排放管,與該軸管相通,排放管設置在閥本體的一邊,所述用以封閉該軸管通往腔室和排放管的路徑的球體系被配置在該腔室裡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排放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閥本體相對排放管的另一邊設有手動操作開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排放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放管與閥本體一水平參考軸之間具有一傾斜角度。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體排放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放管與閥本體的水平參考軸之間具有一傾斜角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液體排放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球體與腔室的排放路徑間設有一藉以朝開放方向抵消至少大部份的球體重量的平衡彈簧。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液體排放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球體為浮水性材料所製成。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體排放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球體為浮水性材料所製成。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體排放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球體為非浮水性材料所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液體排放閥結構,系可裝設在例如空壓機汽缸或高壓空氣儲氣裝置等,它包括連接該等儲氣裝置的軸管和閥本體;閥本體界定有腔室和排放管,與該軸管相通,排放管設置在閥體體的一邊;以及球體系被配置在該腔室內,用以封閉該軸管通往腔室和排放管的路徑;該球體可響應進入腔室的液體而自行產生一浮動位移,以解除上述的路徑封閉狀態,使上述液體可在非使用的無高壓狀態,從排放管自動排出;而得以改善舊法需仰賴手動操作排洩液體,操作者容易忘記操作排放的缺點。
文檔編號F16T1/20GK2736632SQ20042006881
公開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26日
發明者張仁本 申請人:張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