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壓入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29 16:04:29 3

本實用新型涉及印表機配件組裝技術領域,特指一種高效壓入機。
背景技術:
:
印表機中的進紙輪(膠輪)均是安裝於在一軸體上,在裝配時,進紙輪(膠輪)內壁一般都是需要注油,以便軸體可快速穿設於進紙輪(膠輪)的軸孔中。
現有技術均以人工組裝方式將多個膠輪套接於軸體上,此裝配方式勞動強度大,而且人為因素影響組裝精度的穩定性,導致組裝效率極低。還有就是,由於膠輪內壁注油,以致人工將膠輪套接於軸體上時,極易出現膠輪歪斜的現象,以致無法保證產品質量,對生產者造成極大的困擾。
因此,為了避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作出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效壓入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下述技術方案:該高效壓入機包括:機座;膠輪送料裝置,其包括安裝於機座上的振動盤以及安裝于振動盤旁側的膠輪夾取機構;壓入裝置,其包括安裝於膠輪夾取機構旁側並用於將若干膠輪定位成一排的膠輪定位機構和安裝於膠輪定位機構旁側並用於將軸體推進膠輪定位機構中並且使軸體穿設於膠輪上的推送壓入機構;軸體送料裝置,其安裝於推送壓入機構旁側;清洗去油裝置,其包括安裝於機座上的料槽、安裝於料槽中的第一、第二承載座以及安裝於料槽旁側並朝向料槽內部的噴頭和用於驅動該噴頭移動的驅動氣缸,該第一、第二承載座上均設置有承載槽;用於檢測軸體上的膠輪是否歪斜的視覺檢測裝置,其安裝於清洗去油裝置旁側;出料裝置,其包括安裝於視覺檢測裝置旁側並呈上下層分布的第一、第二料架和用於將穿設有膠輪的軸體傳送至第一料架或第二料架中的中轉送料機構;所述中轉送料機構包括通過第一升降氣缸安裝於機座上的第一升降座、安裝於第一升降座上的支承座以及用於驅動該支承座前後移動的第七氣缸,該支承座上設置有呈傾斜狀態並用於支承軸體的支承槽;用於將壓入裝置中穿設有膠輪的軸體夾取並傳送至清洗去油裝置的料槽中,或者是將經過清洗去油裝置清洗後的穿設有膠輪的軸體夾取並傳送至視覺檢測裝置中,或者將經過視覺檢測裝置檢測後的穿設有膠輪的軸體夾取並傳送至中轉送料機構中的搬運裝置,其安裝於機座上。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膠輪夾取機構包括安裝於機座上的第一支架、安裝於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滑動座以及安裝於第一支架上並用於驅動該第一滑動座在第一支架上移動的第一電機絲杆組件和安裝於第一滑動座上的夾子,該夾子上設置有若干用於夾取膠輪的夾取位。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膠輪定位機構包括安裝於機座上的基座、安裝於基座上的傾斜板、安裝於基座上的底座和安裝於底座是並可相互張開或夾緊的左、右夾座以及安裝於傾斜板上的移料座和用於驅動該移料座移動的第一氣缸,該底座上設置若干用於支撐膠輪的槽體,左、右夾座相對的面分別設置有用於夾緊膠輪的左、右夾槽,且左、右夾座相對的面還設置有供軸體穿設的左、右弧形槽;該左夾座具有傾斜面以與傾斜板對接,所述移料座上設置有若干用於承載膠輪的孔位;且基座上設置有用於驅動左、右夾座張開或夾緊的第二氣缸和第三氣缸。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推送壓入機構包括安裝於機座上並用於承載由軸體送料裝置傳送過來的軸體的料軌、安裝於料軌旁側的平移座以及用於驅動該平移座水平移動的第四氣缸和安裝於平移座上的推料板,該推料板落入所述的料軌中以用於推送軸體。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軸體送料裝置包括安裝料軌旁側並用於盛放軸體的料盒、安裝於料盒中並用於頂起料盒中的軸體以使軸體落在料軌中的頂板及用於驅動頂板升降的第五氣缸,該料盒底部朝頂板方向向下傾斜。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料盒中還設置有可調節相對位置的分隔板,該料盒底部設置有兩排調節孔,分隔板通過螺釘緊固於該調節孔上。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視覺檢測裝置包括安裝於清洗去油裝置旁側並用於支撐並夾緊穿設有膠輪的軸體的支撐夾緊機構以及安裝於支撐夾緊機構旁側的第二支架、安裝於第二支架上的移動架以及用於驅動該移動架移動的第二電機絲杆組件和若干安裝於移動架上的CCD相機,該CCD相機由上至下朝向支撐夾緊機構。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支撐夾緊機構包括第三支架、安裝於第三支架上並用於支撐軸體的第三、第四承載座以及分別安裝於第三、第四承載座旁側的第一、第二夾緊杆,該第二夾緊杆由第六氣缸驅動移動,該第三、第四承載座上均設置有承載槽。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搬運裝置包括安裝於機座上的第四支架、安裝於第四支架上的平移架體和用於驅動該平移架體在第四支架上移動的第三電機絲杆組件、安裝於平移架體上的第二升降氣缸、安裝於第二升降氣缸下端並由第二升降氣缸驅動以升降的框架以及框架下端的第一、第二料夾組。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採用機械自動化控制完成對膠輪及軸體進行送料、將軸體穿設壓入膠輪中、去油清洗處理、檢測膠輪歪斜情況、搬運、出料等工作,基本無需人工手動操作,有效降低勞動強度,且其工作效率極高,並可保證組裝質量,令本實用新型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膠輪定位機構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軸體送料裝置的立體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膠輪定位機構的局部分解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推送壓入機構的立體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清洗去油裝置及視覺檢測裝置的裝配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中中轉送料機構的立體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中搬運裝置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見圖1-9所示,為一種高效壓入機,其包括:機座1以及安裝於機座1上的膠輪送料裝置2、壓入裝置3、軸體送料裝置4、清洗去油裝置5、用於檢測軸體上的膠輪是否歪斜的視覺檢測裝置6、出料裝置7和用於將壓入裝置3中穿設有膠輪的軸體夾取並傳送至清洗去油裝置5的料槽51中,或者是將經過清洗去油裝置5清洗後的穿設有膠輪的軸體夾取並傳送至視覺檢測裝置6中,或者將經過視覺檢測裝置6檢測後的穿設有膠輪的軸體夾取並傳送至中轉送料機構73中的搬運裝置8。
所述膠輪送料裝置2包括安裝於機座1上的振動盤21以及安裝于振動盤21 旁側的膠輪夾取機構22,該膠輪夾取機構22用於將振動盤21傳送出來的膠輪夾取並移動至壓入裝置3中。
所述膠輪夾取機構22包括安裝於機座1上的第一支架221、安裝於第一支架221上的第一滑動座222以及安裝於第一支架221上並用於驅動該第一滑動座 222在第一支架221上移動的第一電機絲杆組件223和安裝於第一滑動座222上的夾子224和用於驅動該夾子224升降的第四升降氣缸225,該夾子224上設置有若干用於夾取膠輪的夾取位,以致使該膠輪夾取機構22一次性可夾取多個膠輪。
所述壓入裝置3包括安裝於膠輪夾取機構22旁側並用於將若干膠輪定位成一排的膠輪定位機構31和安裝於膠輪定位機構31旁側並用於將軸體推進膠輪定位機構31中並且使軸體穿設於膠輪上的推送壓入機構32。
所述膠輪定位機構31包括安裝於機座1上的基座311、安裝於基座311上的傾斜板312、安裝於基座311上的底座313和安裝於底座313是並可相互張開或夾緊的左、右夾座315、316以及安裝於傾斜板312上的移料座317和用於驅動該移料座317移動的第一氣缸318,該底座313上設置若干用於支撐膠輪的槽體301,左、右夾座315、316相對的面分別設置有用於夾緊膠輪的左、右夾槽 302、303,且左、右夾座315、316相對的面還設置有供軸體穿設的左、右弧形槽304、305;該左夾座315具有傾斜面以與傾斜板312對接,所述移料座317 上設置有若干用於承載膠輪的孔位307;且基座311上設置有用於驅動左、右夾座315、316張開或夾緊的第二氣缸和第三氣缸319。
所述推送壓入機構32包括安裝於機座1上並用於承載由軸體送料裝置4傳送過來的軸體的料軌321、安裝於料軌321旁側的平移座322以及用於驅動該平移座322水平移動的第四氣缸323和安裝於平移座322上的推料板324,該推料板324落入所述的料軌321中以用於推送軸體。
所述壓入裝置3工作時,膠輪定位機構31中的第一氣缸318驅動移料座317 移動至左、右夾座315、316處,此時左、右夾座315、316相互張開一定距離,使移料座317的孔位307中承載的膠輪落入左、右夾座315、316之間,並由左、右夾座315、316相互閉合以夾緊;推送壓入機構32中的第四氣缸323驅動推料板324移動,以致使推料板324將料軌321中的軸體推送至膠輪定位機構31中,具體而言,軸體由推送壓入機構32推送以穿過若干由膠輪定位機構31夾緊定位的膠輪的軸孔,以致使軸體一次性穿設於若干膠輪中,其工作效率極高。
所述軸體送料裝置4安裝於推送壓入機構32旁側;具體而言,所述軸體送料裝置4包括安裝料軌321旁側並用於盛放軸體的料盒41、安裝於料盒41中並用於頂起料盒41中的軸體以使軸體落在料軌321中的頂板42及用於驅動頂板 42升降的第五氣缸43,該料盒41底部朝頂板42方向向下傾斜。其中,所述料盒41中還設置有可調節相對位置的分隔板44,該料盒41底部設置有兩排調節孔,分隔板44通過螺釘緊固於該調節孔上,以此可滿足傳送不同長度大小的軸體。
所述清洗去油裝置5包括安裝於機座1上的料槽51、安裝於料槽51中的第一、第二承載座52、53以及安裝於料槽51旁側並朝向料槽51內部的噴頭54和用於驅動該噴頭54移動的驅動氣缸55,該第一、第二承載座52、53上均設置有承載槽;該清洗去油裝置5通過噴頭54水平移動以噴灑酒精以去油,達到清洗的目的。
所述視覺檢測裝置6安裝於清洗去油裝置5旁側;具體而言,所述視覺檢測裝置6包括安裝於清洗去油裝置5旁側並用於支撐並夾緊穿設有膠輪的軸體的支撐夾緊機構61以及安裝於支撐夾緊機構61旁側的第二支架62、安裝於第二支架62上的移動架63以及用於驅動該移動架63移動的第二電機絲杆組件64和若干安裝於移動架63上的CCD相機65,該CCD相機65由上至下朝向支撐夾緊機構61。其中,所述支撐夾緊機構61包括第三支架611、安裝於第三支架611上並用於支撐軸體的第三、第四承載座612、613以及分別安裝於第三、第四承載座612、613旁側的第一、第二夾緊杆614、615,該第二夾緊杆615由第六氣缸 616驅動移動,該第三、第四承載座612、613上均設置有承載槽。
所述出料裝置7包括安裝於視覺檢測裝置6旁側並呈上下層分布的第一、第二料架71、72和用於將穿設有膠輪的軸體傳送至第一料架71或第二料架72中的中轉送料機構73;其中,所述中轉送料機構73包括通過第一升降氣缸731安裝於機座1上的第一升降座732、安裝於第一升降座732上的支承座733以及用於驅動該支承座733前後移動的第七氣缸734,該支承座733上設置有呈傾斜狀態並用於支承軸體的支承槽735。
所述搬運裝置8包括安裝於機座1上的第四支架81、安裝於第四支架81上的平移架體82和用於驅動該平移架體82在第四支架81上移動的第三電機絲杆組件83、安裝於平移架體82上的第二升降氣缸84、安裝於第二升降氣缸84下端並由第二升降氣缸84驅動以升降的框架85以及框架85下端的第一、第二料夾組86、87。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工作時,膠輪送料裝置2不斷為壓入裝置3中的膠輪定位機構31傳送膠輪,而該膠輪定位機構31則將膠輪夾緊定位;與此同時,軸體送料裝置4不斷為壓入裝置3中的推送壓入機構32傳送軸體,以致使該推送壓入機構32則將軸體一次性穿設於若干由膠輪定位機構31夾緊定位的膠輪中;隨後,搬運裝置8將壓入裝置3中穿設有膠輪的軸體夾取並傳送至清洗去油裝置 5的料槽51中,並由清洗去油裝置5對該穿設有膠輪的軸體進行去油清洗處理,而後再由將經過清洗去油裝置5清洗後的穿設有膠輪的軸體夾取並傳送至視覺檢測裝置6,並由視覺檢測裝置檢測軸體上的膠輪知否歪斜,然後再由搬運裝置 8將經過視覺檢測裝置6檢測後的穿設有膠輪的軸體夾取並傳送至中轉送料機構 73中,最後由中轉送料機構73根據視覺檢測裝置6檢測為不良品的穿設有膠輪的軸體傳送至出料裝置7的第一料架71,或者由中轉送料機構73根據視覺檢測裝置6檢測為良品的穿設有膠輪的軸體傳送至出料裝置7的第二料架72,工作完成。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採用機械自動化控制完成對膠輪及軸體進行送料、將軸體穿設壓入膠輪中、去油清洗處理、檢測膠輪歪斜情況、搬運、出料等工作,基本無需人工手動操作,有效降低勞動強度,且其工作效率極高,並可保證組裝質量,令本實用新型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
當然,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非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