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米碗的製作方法
2023-10-29 02:29:52 2
專利名稱:淘米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淘出食用米中砂粒的器具。因形似飯碗,定名為淘米碗。
在專利文獻中可以查到許多各具特色的淘米器具。但目前普通家庭及食堂仍多採用古老的傳統方法淘米。現有淘米器具未能推廣應用的原因可歸於兩個方面一是本身結構未達最簡程度,售價難以降低;二是使用不夠方便,普通家庭及食堂不願採用。
以下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附圖2是局部視圖。由附圖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由淘米容器(1)及集砂底蓋(2)組成,二者用螺紋連接。陶米容器呈碗形,內表面有凸起的筋(6),底部有孔(3),孔內有欄米柵(4)。攔米柵的作用是阻止集砂底蓋卸下後潮溼米粒自底孔下落。柵孔的邊長或孔徑為5~15毫米。集砂底蓋的側面下部有多個排水小孔(5),稍稍擰松集砂底蓋,淘米水即可自小孔排出。
本實用新型的操作如下擰緊集砂底蓋,將米與水加入淘米容器,水面較高。用木棍、筷子等物攪動米與水,數分鐘後砂粒即沉入集砂底蓋。先倒掉部分淘米水,再擰松集砂底蓋排出餘水,最後卸下集砂底蓋,砂粒即在蓋內。與砂粒相混的米粒可挑出供食用。如果在攪動米與水的過程中從淘米容器上部分層取米,然後卸下集砂底蓋除去砂粒,淘米效果更好。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淘米用水少。在城市、農村都可推廣應用。
權利要求1.由淘米容器(1)及集砂底蓋(2)組成的淘米碗,其特徵在於碗形的淘米容器底部有孔(3),孔內有攔米柵(4),集砂底蓋側面下部有多個排水小孔(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淘米碗,其特徵在於底孔(3)的直徑為淘米容器上口直徑的1/5~1/10,高度為2~8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淘米碗,其特徵在於攔米柵的柵孔邊長或孔徑為5~15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淘米碗,其特徵在於淘米容器內表面有凸起的筋(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淘出食用米中砂粒的器具。它由淘米容器及集砂底蓋組成,二者用螺紋連接。淘米容器呈碗形,底部有孔,孔內有攔米柵阻止潮溼米粒下落。集砂底蓋的側面下部有多個排水小孔,擰松集砂底蓋,淘米水即可自小孔排出。將米與水加入淘米容器內攪動後,砂粒即沉入集砂底蓋。擰松集砂底蓋排出淘米水,再卸下集砂底蓋即可除去砂粒。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淘米用水少,城市、農村均可應用。
文檔編號B03B5/00GK2136696SQ9223657
公開日1993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1992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1992年10月20日
發明者武永昌 申請人:武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