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肘部褥瘡的中藥洗劑製備方法
2023-10-07 22:09:49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肘部褥瘡的中藥洗劑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 明涉及中藥製備方法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治療肘部褥瘡的中藥洗劑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治療肘部褥瘡,一般採用磺胺類及抗菌素。①採用磺胺甲惡唑患者引起胃腸道反應、結晶尿、血尿、皮疹、藥熱及白細胞減少。②羧苄西林可出現各種類型的變態反應。 大劑量給藥後可引起神經毒反應、肺水腫;用藥期間可出現短暫性氨酶升高與粒細胞減少。 ③採用青黴素用前必須做皮試,陽性者禁用。因為青黴素易發生變態反應,特別是過敏性休克(最危險的過敏性休克,可發生在做皮膚試驗的當時,極少數可發生在連續用藥的過程中,後者稱遲發生過敏性休克),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④應用卡那黴素對聽神經和腎臟均有毒性,前者表現為耳鳴、聽力減退,甚至永久性耳聾,後者表現為蛋白尿、管型尿寸。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發明一種治療肘部褥瘡的中藥洗劑製備方法。 肘部褥瘡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受到障礙,不能適當供給皮膚和皮下組織所需營養,以致局部組織失去正常機能而形成潰爛和組織壞死。褥瘡發生的原因1、病員長期臥床,經久不改變體位,使局部組織受壓過久,導致血液循環障礙而發生組織營養不良, 常見於昏迷、癱瘓、極度消瘦、年老、體弱、營養不良、水腫等。2、皮膚經常受潮溼、磨擦等物理性刺激(如大小便失禁、床單皺摺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膚抵抗力降低。3、使用石膏繃帶、夾板時,襯墊不當,鬆緊不適宜,致使局部血液循環不良。4、全身營養缺乏,如年老、體弱、營養不良、長期發熱及惡病質等。病因病機由於肘部受壓或摩擦,血液運行緩慢或受阻,而發本病。臨床表現肘部受壓後局部皮膚暗紅,繼而出現一破損面,很快形成黑色潰瘍,四周的皮膚腫勢平塌散漫,腐肉脫落,形成潰瘍,經久不斂,有的自覺疼痛,有的不痛。舌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它的技術方案為取鹿耳翎8重量份、鋪地娛蚣6重量份、路路通6重量份、豨薟6 重量份、樟木9重量份、薜荔9重量份、天香爐6重量份、艾葉9重量份、仙人掌6重量份、仙鶴草6重量份、白及6重量份、伏龍肝9重量份、血餘6重量份、羊蹄1重量份、花蕊石6重量份、苧麻根3重量份、茜草根6重量份、荔枝草6重量份、蜀葵花6重量份、墨旱蓮6重量份、羌活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將以上22味中藥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鐘,然後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藥液36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肘部褥瘡的中藥洗劑。該發明的優點是本方22味中藥,在藥店均能買到,製作簡單,製成的中藥液毒副作用小,療程短,治癒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處。應用中藥的同時,避免了西藥引起的不良反應、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鹿耳翎、鋪地娛蚣、路路通、豨薟、樟木、薜荔,以上6味藥具有祛風止癢、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祛風散寒、除溼化滯、活血止血、通經活絡之功效。在治療肘部褥瘡的過程中,起主要治療作用,故為君藥。天香爐、艾葉、仙人掌、仙鶴草、白及、伏龍肝、血餘、羊蹄、花蕊石、苧麻根、茜草根、荔枝草、蜀葵花、墨旱蓮,以上14味藥具有活血止血、健脾消積、活血消腫、散瘀止痛、散寒止痛、和胃止嘔之功效,在治療肘部褥瘡的過程中, 能輔助主藥發揮治療作用,故為臣藥。羌活辛、苦,溫。入膀胱、腎二經。解表散寒、祛風勝溼、散風止痛。這味藥能引領諸藥到達病灶部位,發揮治療作用,故為佐藥。甘草甘,平。 入十二經。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藥性。既能糾諸藥之偏性,又能緩解諸藥之毒性,故為使藥。鹿耳翎、鋪地娛蚣、路路通、豨薟、樟木、薜荔、天香爐、艾葉、仙人掌、仙鶴草、白及、伏龍肝、血餘、羊蹄、花蕊石、苧麻根、茜草根、荔枝草、蜀葵花、墨旱蓮、 羌活、甘草,這22味藥配伍應用,共同起到祛風除溼、益腎強筋、消腫止痛、風寒溼痺、利水通淋、祛風除溼、散寒止疼、活血散風、祛風止癢、解毒療瘡、活血解毒之功效。君臣佐使,配伍得當,是治療肘部褥瘡的最佳配方。鹿耳翎辛、苦,溫。入肺、脾、膀胱三經。祛風散寒、 除溼化滯、活血化瘀、毒蛇咬傷。鋪地娛蚣辛、甘,微苦,溫。入肝、脾、腎三經。祛溼通絡、 活血止血、解毒止痢、補虛治遺。路路通辛、苦,平。入十二經。祛風通絡、疏肝解鬱、利水除溼。豨薟苦,寒。入肝、脾、腎三經。祛風除溼,通經活絡、截瘧、退黃、平肝降壓、疔瘡腫毒、洩瀉。樟木辛,溫。入肺、脾、肝三經。祛風散寒通絡、行氣導滯、祛風除溼殺蟲止癢、活血止痛。薜荔酸、苦,涼。入心、肝、腎三經。祛溼利尿、補腎固精、活血通絡、清熱解毒、固澀止瀉。天香爐辛,平。入肺、大腸、肝經。止血消瘀、清熱化溼、止咳平喘、祛風通痺。艾葉辛、苦,溫。入肝、脾、腎經。溫經止血、散寒止痛、調經安胎、除溼止癢、通經活絡。仙人掌苦,寒。入心、肺、胃經。行氣活血、清熱解毒、排膿生肌、涼血止血、清肺止咳。仙鶴草 苦、澀、微甘,平。入肺、肝、脾、大腸經。收斂止血、補虛止痢、殺蟲解毒、截瘧、活血消腫。白及苦、甘、澀,微寒。入肺、肝、胃經。收斂止血、清腫生肌、殺蟲斂瘡。伏龍肝辛,微溫。入脾、胃、肝經。溫中止血、和胃止嘔、溫脾澀腸。血餘苦,平。入肝、胃經。止血散瘀、補陰利尿、生肌斂瘡。羊蹄苦,寒,小毒。入脾、肝、大腸、膀胱經。涼血止血、殺蟲療癬、洩熱通便。花蕊石酸、澀,平。入肝經。收斂止血、祛瘀止血。苧麻根甘,寒。入心、肝經。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清熱安胎、清熱利尿。茜草根苦、鹹、酸,寒。入肝、心、脾、胃、肺經。涼血止血、活血祛瘀、疏風通絡、清熱退黃、止咳祛痰。荔枝草辛、苦,涼。入心、肝、腎經。涼血止血、利水消腫、解毒殺蟲。蜀葵花甘、鹹,寒,無毒。入脾、胃、腎經。活血止血、清熱利溼、 潤燥通便、解毒散結。墨旱蓮甘、酸,涼。入肝、腎、胃、大、小腸經。涼血止血、養陰烏髮、祛溼止癢。羌活辛、苦,溫。入膀胱、腎二經。解表散寒、祛風勝溼、散風止痛。甘草甘,平。 入十二經。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藥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取鹿耳翎8克、鋪地娛蚣6克、路路通6克、豨薟6克、樟木9克、薜荔9克、天香爐6克、艾葉9克、仙人掌6克、仙鶴草6克、白及6克、伏龍肝9克、血餘6克、 羊蹄1克、花蕊石6克、苧麻根3克、茜草根6克、荔枝草6克、蜀葵花6克、墨旱蓮6克、羌活6克和甘草9克,以上22味藥一起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鐘,然後文火煎制30 分鐘,過濾去渣,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肘部褥瘡的中藥洗劑。共煎藥液360毫升,當肘部褥瘡的病人需要治療時,使藥液溫度為36°C,每次120毫升,擦洗患處,每日三次,二日為一療程,若症狀仍存,再洗第二療程,以至痊癒。
273例肘部褥瘡患者中,男性151例,佔55. 31% ;女性122例,佔44. 69%。男性多於女性。表一、273例肘部褥瘡患者年齡範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肘部褥瘡的中藥洗劑製備方法,其特徵是取鹿耳翎8克、鋪地娛蚣6克、 路路通6克、豨薟6克、樟木9克、薜荔9克、天香爐6克、艾葉9克、仙人掌6克、仙鶴草6 克、白及6克、伏龍肝9克、血餘6克、羊蹄1克、花蕊石6克、苧麻根3克、茜草根6克、荔枝草6克、蜀葵花6克、墨旱蓮6克、羌活6克和甘草9克,將以上22味中藥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鐘,然後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藥液360毫升,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肘部褥瘡的中藥洗劑。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肘部褥瘡的中藥洗劑製備方法,屬於中藥製備方法技術領域。目前治療肘部褥瘡,一般採用磺胺類及抗菌素。但容易引起一些不良反應。該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取鹿耳翎、鋪地娛蚣、路路通、豨薟、樟木、薜荔、天香爐、艾葉、仙人掌、仙鶴草、白及、伏龍肝、血餘、羊蹄、花蕊石、苧麻根、茜草根、荔枝草、蜀葵花、墨旱蓮、羌活和甘草,將以上中藥放入水中浸泡,然後文火煎制過濾去渣,煎出的藥液即為治療肘部褥瘡的中藥洗劑。它的優點是製作簡單,製成的中藥液毒副作用小,療程短,治癒率高。應用中藥的同時,避免了西藥引起的不良反應、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
文檔編號A61P17/00GK102327483SQ20111029477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8日
發明者隗淑新 申請人:隗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