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排旱冰鞋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07:14:44 2
一種雙排旱冰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排旱冰鞋,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繩子,其特徵在於:在第一手柄的兩端設有卷繩子的凹槽和凸槽,第二手柄設有放置第一手柄卷上繩子後的存放槽,第一手柄的凹槽壁、凸槽壁與第二手柄的存放槽壁相配合,本發明在於:將繩子卷在一個手柄上,並放置在另一手柄內,繩子和手柄收納為一體,方便攜帶,而且取放也十分容易。
【專利說明】一種雙排旱冰鞋【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旱冰鞋,特別涉及一種雙排旱冰鞋。
【背景技術】
[0002]輪滑鞋俗稱旱冰鞋,也稱溜冰鞋,不僅是一種利用特別的輪滑鞋為比賽工具的競賽項目,也是一種日常休閒的玩意兒。但旱冰鞋多數都只能進行滑行,而不能進行行走,當我們在不使用旱冰鞋滑行時,還需要必備一雙行走的鞋子,雖然現有技術中有通過旋轉滑輪來行走的,但是在滑行時,容易在側滑時或其他方式滑行時,導致滑輪旋轉,從而帶來危險,雖然有的將滑輪設置鞋面外,然後通過限位板限制滑輪滑動,但滑輪設置在鞋面外,在滑行時會導致滑行者難以控制滑行的方向或轉彎等。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針對上述現在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雙排旱冰鞋,在不影響正常的滑行設置下,對滑輪進行了限位設置,使旱冰鞋可以滑行和行走,為使用者帶來了方便。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雙排旱冰鞋,包括鞋底、鞋面以及鞋底轉軸上的前排滑輪和後排滑輪,其特徵在於:前排滑輪和後排滑輪之間,鞋底的前部和後部分別設有前排滑輪限位槽和後排滑輪限位槽,前排滑輪限位槽和後排滑輪限位槽分別通過復位彈簧與鞋底連接。
[0005]作為優選,所述復位彈簧與鞋底滑動連接。
[0006]作為優選,所述前排滑輪限位槽和後排滑輪限位槽與鞋底之間分別設有扣件。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於:前排滑輪和後排滑輪之間,鞋底的前部和後部分別設有前排滑輪限位槽和後排滑輪限位槽,前排滑輪限位槽和後排滑輪限位槽分別通過復位彈簧與鞋底連接,在不影響正常的滑行設置下,對滑輪進行了限位設置,使旱冰鞋可以滑行和行走,僅合理的利用了鞋底下的空間,還為使用者帶來了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
[0009]圖中:1-鞋底、2-鞋面、3-前排滑輪、4-後排滑輪、5-前排滑輪限位槽、6-後排滑輪限位槽、7-復位彈簧、8-扣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1]參閱圖1,一種雙排旱冰鞋,包括鞋底1、鞋面2以及鞋底I轉軸上的前排滑輪3和後排滑輪4,前排滑輪3和後排滑輪4之間,鞋底I的前部和後部分別設有前排滑輪限位槽5和後排滑輪限位槽6,前排滑輪限位槽5和後排滑輪限位槽6分別通過復位彈簧7與鞋底I連接,可通過前排滑輪限位槽5和後排滑輪限位槽6對滑輪3進行限位,就可以行走,而為了避免復位彈簧7拉得很長,所述復位彈簧7與鞋底I滑動連接,在未使用時,所述前排滑輪限位槽5和後排滑輪限位槽6與鞋底I之間通過扣件8固定。
[0012]當要行走時,打開扣件8,拉下前排滑輪限位槽5和後排滑輪限位槽6,分別套在前排滑輪3和後排滑輪4上即可行走。
[0013]以上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一種雙排旱冰鞋進行了解釋,但是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局限於此,凡基於以上實施例所作出的改動或變形均屬於本發明要求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雙排旱冰鞋,包括鞋底(I)、鞋面(2)以及鞋底(I)轉軸上的前排滑輪(3)和後排滑輪(4),其特徵在於:前排滑輪(3)和後排滑輪(4)之間,鞋底(I)的前部和後部分別設有前排滑輪限位槽(5)和後排滑輪限位槽(6),前排滑輪限位槽(5)和後排滑輪限位槽(6)分別通過復位彈簧(7)與鞋底(I)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排旱冰鞋,其特徵在於:所述復位彈簧(7)與鞋底(I)滑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排旱冰鞋,其特徵在於:所述前排滑輪限位槽(5)和後排滑輪限位槽(6)與鞋底(I)之間分別設有扣件(8)。
【文檔編號】A63C17/20GK103611285SQ201310523589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0日
【發明者】高靜, 袁代華, 鄧金智 申請人: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