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二月二龍抬頭"系列活動簡報
2023-10-07 10:02:24 2
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月二龍抬頭"系列活動簡報,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20xx舉辦"二月二龍抬頭"系列活動簡報一:
「二月二」啟動春耕序幕,「龍抬頭」送來潤物春雨。集鄉土民俗、中國龍文化和生態旅遊為一體的第六屆崇明區「二月二龍抬頭」文化旅遊節,將於2月27日(農曆二月初二)在崇明島江南三民文化村景區熱鬧上演。
據介紹,第六屆崇明區「二月二龍抬頭」文化旅遊節將進一步融合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理念和海派文化的發展趨勢,突出「金雞報曉•龍鳳呈祥」主題,在貫徹踐行國務院《「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要求的同時,努力營造具有地標性節慶活動的濃鬱氛圍,推進崇明區世界級生態文化旅遊業的發展。
崇明建制於唐神龍元年(705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世界第一大河口衝積島,國家地質公園。農曆二月初二前後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據說經過冬眠的龍,到了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驚醒,便抬頭而起,有春季來臨,萬物復甦、龍降祥瑞之意。所以古人稱農曆二月初二為春龍節。對於中國百姓而言也意味著正月的結束,新的一年農事的開始。在崇明寶島舉行的崇明區二月二龍抬頭文化旅遊節,祈福崇明風調雨順,人民安康長壽,祝福祖國繁榮富強,社會文明和諧,百姓幸福吉祥。
據悉,2月27日的開幕式上,將舉行各種精彩紛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其中有舞龍表演、踩高蹺表演、蕩湖船巡演、打蓮香表演、崇明扁擔戲表演、崇明土布紡織技藝表演、傳統食俗演繹等。同時還將舉行傳統文化論壇,由上海專家學者主講「龍之精神——上海建設全球城市的力量支撐」、「農耕文明與龍文化關係」、「崇明本土民俗文化與龍的情緣」、「崇明世界級生態島規劃發展與龍文化精神的導向」等話題。
據了解,崇明區二月二龍抬頭文化旅遊節迄今已成功舉辦五屆,取得了良好的積極成效,聚集了大量的人氣,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品牌節目,已初步成為具有崇明地標文化特色的品牌旅遊節慶活動之一。今年的活動為期一周,將於3月5日落幕。
20xx舉辦"二月二龍抬頭"系列活動簡報二:
)「我們過『二月二』比過元宵節還熱鬧,除了吃飯有講究,這一天的活動也非常豐富。」10日上午,左臂帶著紅袖標在舞龍現場維持秩序的王俊文對記者說。
今年53歲的王俊文是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公喇嘛村村民。他說,從他記事起,村裡每年農曆二月初二都會「辦紅火」,今年也不例外。
「辦紅火」是當地方言,意思是組織舉辦傳統熱鬧的慶祝活動,包括扭秧歌、遊九曲、舞龍、焰火晚會等。而這樣的活動全部都是村民自發組織,有的人出錢,有的人出力。
除此之外,在二月初二這一天,當地及周邊農村會「嚴格按照要求」來安排自己的三餐,誰也說不清這個傳統延續了多少年。
「早晨吃餃子,叫『安龍宴』,中午吃燉骨頭,叫『剔龍骨』,晚上吃麵條,叫『扯龍皮』。總之就是希望這一年風調雨順。」公喇嘛村副支書秦根柱如是說。
據了解,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通過舉辦各種祭祀活動,祈望神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正如一首民謠所云:「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上午10時許,記者驅車進入村莊的主街道,敲鑼打鼓的聲響漸漸清晰,讓人清楚地感覺到了節日的氣氛。
越往村裡行進,車行越緩慢,直至道路被車流、人流完全堵塞。原來在村莊中心地帶,秧歌隊已經「扭」了出來,十裡八鄉的村民們都聚集在這裡,有年輕父母領著小孩兒,也有老年人三五相攜,隨著秧歌隊的前進一路向盛和寺(原名盛元寺)挺進。
盛和寺寬闊的廣場前,舞龍隊和舞獅隊在這裡聚集,為圍觀的群眾獻上精彩的表演。記者發現人群裡有不少衣著時尚、口音與當地人不同的外來遊客。
「我從呼和浩特市來的,聽說這裡的『二月二』挺熱鬧,就想來看看。」遊客範女士告訴記者,她還想中午找一家農戶嘗試一下當地的「二月二特餐」。
「這兩年來我們這兒過『二月二』的人特別多,我們村裡常住人口4000多人,去年這時候來了10000多人。」秦根柱告訴記者,現在村裡人也越來越清楚地了解傳統習俗文化的重要性,他們會好好注意保護髮掘。
20xx舉辦"二月二龍抬頭"系列活動簡報三:
3月10日(農曆丙申年二月初二),以「金猴獻瑞,龍祥瀛洲」為主題的第五屆崇明縣二月二龍抬頭文化旅遊節在江南三民文化村景區開幕。
本屆旅遊節推出了中華龍祈福、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民俗文化與現代教育研討會、民間文藝演出、龍文化展示演繹、民間茶藝表演、三民村畫龍、寫龍、崇明特色長壽食品展銷、民俗風情系列展覽館展示、瀛洲傳統民間遊藝活動、市民廣場舞大賽及閉幕式等13項系列活動,讓廣大遊客體驗原汁原味的崇明地方民俗。整個活動將持續至13日。
二月二龍抬頭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也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一日。在崇明寶島連續五屆龍抬頭文化旅遊節的舉辦,不僅展示了崇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藝術魅力,而且營造出濃厚的民俗傳統節慶氛圍,有力推動了崇明節慶文化和節慶旅遊的發展和繁榮,成為新年伊始廣大遊客感受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