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裝飾牆面的椰殼板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5:16:14 2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裝飾牆面的椰殼板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椰殼板結構,具體涉及一種可用於裝飾牆面的椰殼板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上,椰殼板的安裝通常在施工現場全程施工進行,其主要步驟是首先在工作面上製作龍骨,也可以加墊襯板,再將12mm環保多層板以槍釘方式固定於龍骨或襯板上,最後粘貼已拼接好的椰殼板,實現椰殼板的最終裝飾效果。但是,上述安裝流程存在以下問題和缺陷(I)現場施工工藝較為複雜繁瑣,且周期過長,人工成本耗費大;(2)椰殼板的規格受設計限制,通常僅採用30X10mm的規格,無法滿足快速施工的需要;(3)如在現場實施油漆噴(塗)工序,容易產生環境汙染和交叉汙染;(4)現場噴(塗)油漆質感欠佳,在飽滿度、色澤和光澤度方面較工業化生產的椰殼板有很大差距;(5)現場製作的椰殼板容易鼓皮變形,在質量控制,例如耐用度方面不及工業 化生產的產品;(6)難以更換或再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目前現場拼裝椰殼板的施工方法中存在的工藝複雜繁瑣、效率不高以及裝飾效果不足等缺陷,提供一種現場施工簡單、裝飾性更佳、耐久性更好的可用於裝飾牆面的椰殼板結構。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用於裝飾牆面的椰殼板結構,該結構包括椰殼板I和至少一個固定在所述椰殼板上的掛件2,其中,所述椰殼板I通過掛件2固定在所述主體結構3上。本實用新型的椰殼板可以是樹脂椰殼板。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椰殼板I的厚度可以為12 18mm。發明人發現,當椰殼板在該厚度範圍內時,椰殼板不易變形,並且可以獲得更自然的美化裝飾效果。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椰殼板I的外表面可以粘接有30 X IOmm的椰殼皮4。本實用新型仍然可以利用現有規格的椰殼皮進行施工,適用性好。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椰殼板I中可以包括玻鎂板5和至少一層的膠合板6。玻鎂板是較通用的中間材料,具有耐高溫、阻燃、防水防潮等優良特性;膠合板也屬於常用的裝飾材料,可以更好地利用木材、改善木材的物理性能;玻鎂板和膠合板作為椰殼板的組成部分,可以提高椰殼板在許多方面的物理特性。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椰殼板I的陽角內側可以設置有加固木方。當在轉角處使用椰殼板時,可以把椰殼板製作為L形等適合的形狀,此時在陽角內側設置加固木方可增加其穩定性和耐用性。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椰殼板I的邊緣為榫槽結構,使相鄰的椰殼板之間通過榫槽結構相互連接。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椰殼板I的外表面粘接至少一層的防潮層。[0013]本實用新型的椰殼板結構具有但不限於以下有益效果I、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現場施工工藝簡單,並且縮短了項目工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實用新型的椰殼板由提前設計和工廠按需生產來提供,其規格和尺寸不受市面上普通供貨的制約,靈活性更高,且工業化生產能夠有效降低成本,節省材料。3、工廠生產的椰殼板更容易進行質量控制,因而耐用度較高,不易變形,且裝飾效果更好,美觀又實用;同時也避免了施工現場噴(塗)油漆易產生的環境汙染和裝飾面的交叉汙染等問題。
以下,結合附圖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其中 圖I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椰殼板結構的正面觀察圖;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椰殼板結構的縱剖結構示意圖。其中1.椰殼板2.掛件3.主體結構4.椰殼皮5.玻鎂板6.膠合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但是,應當理解為,這些實施例僅僅是用於更詳細具體地說明之用,而不應理解為用於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部分對本實用新型試驗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試驗方法進行一般性的描述。雖然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所使用的許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領域公知的,但是本實用新型仍然在此作儘可能詳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清楚,在上下文中,如果未特別說明,本實用新型所用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領域公知的。圖I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椰殼板結構的正面觀察圖。本實用新型的椰殼板的外表面可以粘接椰殼皮,例如可以為多個30X IOmm的小規格椰殼皮,這樣每平方米的椰殼板上大約可粘接6000塊椰殼皮。根據裝飾需要,可以是手工拼接而成。在現場安裝之前,可以先根據設計確定所需規格和顏色以進行工廠化生產。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椰殼板結構的縱剖結構示意圖。該椰殼板結構包括椰殼板I和至少一個固定在所述椰殼板I背面的掛件2。該椰殼板可以是樹脂椰殼板。椰殼板的外表面(正面)粘接有數個椰殼皮4,其中間可以包括玻鎂板5和至少一層的膠合板6而組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採取常用方法將該椰殼板結構固定在主體結構3上。例如,可以在主體結構的對應位置處構造與掛件相配合的結構,或者安裝與掛件相配合的部件,使掛件以及其上的椰殼板得以固定到主體結構(如牆面)上。更具體的例子是,可以在牆面上安裝與椰殼板上的掛件相配合的掛件,使兩者相互咬合固定;還可以在牆面上先安裝基架(如木龍骨、鋼龍骨等),然後在所述基架上安裝掛件,使其與椰殼板上的掛件相互配合併固定。安裝完成後,每塊椰殼板結構佔用牆面空間的厚度約為50 60mm。儘管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描述,明顯地,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條件下,可進行各個條件的適當變化。可以理解,本實用新型不限於所述實施方案,而歸於權利要求的範圍,其包括所述每個因素的等同替換。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裝飾牆面的椰殼板結構,該結構包括椰殼板(I)和至少一個固定在所述椰殼板上的掛件(2),其特徵在於,所述椰殼板(I)通過掛件(2)固定在所述主體結構(3)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椰殼板⑴的厚度為12 18mm。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椰殼板(I)的外表面粘接有30 X IOmm的椰殼皮⑷。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椰殼板(I)中包括玻鎂板(5)和至少一層的膠合板(6)。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椰殼板(I)的陽角內側設置有加固木方。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椰殼板(I)的邊緣為榫槽結構,使相鄰的椰殼板之間通過榫槽結構相互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椰殼板(I)的外表面粘接至少一層的防潮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裝飾牆面的椰殼板結構,該結構包括椰殼板1和至少一個固定在所述椰殼板上的掛件2,其中,所述椰殼板1通過掛件2固定在所述主體結構3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現場施工工藝簡單,且縮短了項目工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靈活性更高,可減少或避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尺寸誤差;工廠生產的椰殼板更容易進行質量控制,因而耐用度較高,不易變形,且裝飾效果更好,美觀實用。
文檔編號E04F13/21GK202767430SQ20122040481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
發明者王欣, 宋蕾, 杜小軍 申請人:深圳市建築裝飾(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