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2023-10-16 20:57:19 3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通過典型人物跌宕起伏的十年人生,完成了一個時代的蛻變。下是為大家帶來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於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這一部偉大的巨著,為我們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裡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是喜劇?悲劇?正劇?也許都有一點。在這本書裡,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正如我們考到大學的時候,在學習方面,我們沒有太多的差別。然而,經歷了三年的大學生活之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劉羅鍋在和紳臨終前對他說:「其實,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設計的。」當我們讀到這裡的時候,我們都應當好好想想,我們是怎樣對待勞動的。
孫少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
我們要向孫少平一樣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什麼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孫少平這樣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稱之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偉大的平凡。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經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一天過這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演繹著一幕幕平凡的戲劇。擦亮我們的眼睛,仔細瞧一瞧,那一位是孫少平呢?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2:
小說的背景是陝西省的一個貧困的地區,故事就是從那個貧困的地區發生並展開的,可是我們透過小說的故事情節,卻看到了在中國的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包括沿海發達地區,有數不清的孫少平的影子。面對殘酷的艱苦的生活現實,他不逃避,不畏縮,勇敢地面對艱難困苦的環境並向命運挑戰。
我國從文革的結束以後進入改革更開放以來的三十多年裡,農村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村的經濟有了史無前例的發展,農民的生活有了歷史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不可否認,隨著經濟制度以及方方面面的經濟環境的變化,農業、農村、農民依然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沉重的話題,就國內而言,農民的生產、生活水平依然是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之下,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政治、經濟以及精神面貌也亟待進一步去探索和改造。我國是以農業為主的大國,農民是我國人口的主流,也是建設和改造我們國家的主力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問題不解決,說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那只能是一個口號而已。
如何解決我國的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似乎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深刻的思考,作家英年早逝,他生前已經深深地感悟到了這個問題。像小說中的男主人公孫少平這樣的人,這是我們農村需要的幹將,他雖然也是一位打工者,但是面對現實他不逃避,他對自己出生的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有著一個改造自己家鄉的夢想,他拒絕了妹妹幫他留省城的好意,拒絕了金秀的愛情,毅然回到日夜思念的煤礦,那裡有他的親人和事業。
目前,我國的農民紛紛進城打工,說到底,這僅僅是解決農村和農民問題的燃眉之急,絕不是解決農業和農村問題的最好辦法和長遠之計。農民歸根結底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去改造自己的家鄉面貌,才能使我國的農村實現現代化,才能徹底地擺脫自己貧困的命運。然而,面對我國的古老的農村、古老的農業和古老的農民思想,要解決「三農」問題談何容易!我渴盼著能有千千萬萬的像孫少平這樣的農村青年,能夠勇敢地面對現實,能夠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立志於改變自己的命運,立志於改造生養自己的土地,對社會對生養自己的農村有強烈的責任感,成為我國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的剛強的漢子。哪怕就像孫少平那樣有個美好的夢想——回去箍幾口新窯洞,讓自己的父親不再受屈辱,能夠挺起胸脯在相親們面前說話,唾沫星子噴在鄉親們的臉上,他也覺得那是用自己的能力創造出來的業績。當然小說寫到這裡絕不在於孫少平去箍幾口窯洞,而在於他作為一條農村長大的男子漢,有改變自己家鄉面貌,讓像父親那樣的中國農民能夠過上好日子的雄心壯志。正是這樣的農村漢子,才是我國農村未來的希望。
俗話說,良園雖好不是久戀之鄉。農民到城裡去打工,得到的是暫時的眼前微乎其微的利益,也只能並且永遠只能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都市畢竟不會是農民的天地。農民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的農村家園去,要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都過上好日子,就必須想方設法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大廈,這就需要農民尤其是農村青年向《平凡的世界》裡的主人公孫少平學習,做一個錚錚鐵骨的中國農村的漢子。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3:
每一個靈魂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孤獨的。很快就成為了這片熱土上寂寞的行者,一步一步的向前走著!!!
少安在故事裡是以生產隊隊長的身份出場的,這就註定了作者給以了他最高的讚揚。因為這是一部以底層勞動者為背景的作品,生產隊長是最基層最實在的勞動領導者。因為在那個年代,一個小隊村民生計幾乎是由生產隊長決定的,如果隊長領導有方那麼這一組的人們在冬季至少不會挨餓受凍了。在那個把溫飽放在第一位的時代裡,由此可見作者對於少安的定格是予以最高讚揚的。很肯定的說這個故事裡的第一主角就是孫少安了。
在這裡筆者是按著時間的順序介紹的孫少安這個角色。。。。。
少安出生在一個黃土高原雙水村貧苦的農民家庭,在他六歲之前過著無憂無慮的幸福童年生活。因為他有著一個非常好的玩伴,那就是這個故事裡的一個女性角色-----田潤葉。正所謂人如其名,她在故事裡是一位具有先進思想的新時代女性。她善良樸實,人如其名的用自己的愛滋潤著每一個她愛著的人。當然,毫不例外的她深深愛著孫少安這位青梅竹馬的男人。(這裡是少年孫少安暫且不講述他們的愛情故事)在他們的童年裡不分你我的過著每一個孩子應有的幸福快樂的生活----春天他們到陽土坡上刨刨發芽的「蠻蠻草」根,這草根嚼在嘴裡又麻又辣,也是他們春天裡嘗到的第一口鮮物;夏天裡就光著屁股在哭咽河裡戲水;秋天,是黃土高原的黃金季節。他們一群孩子就在野外尋找一切可以吃的東西,常常把肚皮撐得回家連飯也不好好吃,在這個季節反而都消瘦下來;冬天一起貓冬,一起去冰上撿別人扔的花瓷片,這也是那個窮苦歲月裡他們唯一的玩具。正是兩小無猜的年紀,他們像一家的親兄妹一樣形影不離。
直到有一天,父親給他契起一把小钁頭,又給他盤了一根小繩,說:「少安,你也大了,應該出去幹點活了。跟爸砍柴去吧!」然而最為懂事的少安,在六歲的那年以一個小男人的姿態結束了這一切。之後他就默默的為這個家奉獻著自己小男人的力量。母親不忍心燒他砍得柴,在家裡垛起了一座小柴山,也引來了友鄰們對他的讚揚。因為在這種地方能勞動就是好樣的!!!
後來村裡有了小學,在潤葉的幫助下,他們一起進了小學。上了小學以後,由於他二叔結婚。導致家裡一貧如洗,課間孩子們都做遊戲。唯獨她一個人,不敢加入。因為他穿的棉庫已經漏肉了,同時又遭到調皮同學的捉弄。放學後他躲在金家祖墳的後面大哭一場,這時懂事的小潤葉,正好在家裡拿了針線幫他縫上了壞掉的褲子。就這樣他們又歡聲笑語的回家去了。他的成績一直很好,總是班裡的前兩名。之後他們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石圪節高小,全公社的考生中他名列第一,那時候家裡就勉強的支付著他可憐的費用。
但是當他上完兩年高小,卻再不能去縣城上中學了。那時石圪節還沒有中學,要上初中就得到縣城去。到那裡去上學,對一個農民家庭來說,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再不能跑回家吃飯了,要月月交硬正糧食,還要買菜票,更不要說其它花費也大多了。而同時,弟弟少平也在村裡上了學。他父親再也供不起他了。他已經十三歲,不用父親說,自己也知道不能去城裡讀書了。他對父親說:「爸爸,我回來勞動呀。我已經上到了高小,這也不容易了,多少算有了點文化。就是以後在村裡勞動,也不睜眼睛受罪了。我回來,咱們兩個人勞動,一定要把少平和蘭香的書供成。只要他兩個有本事,能考到哪裡,咱們就把他們供到哪裡。哪怕他們出國留洋。咱們也掙命供他們吧!他們念成了,和我念成一樣。不過,爸爸,我只是想進一回初中的考場;我要給村裡村外的人證明,我不上中學,不是因為我考不上!」
他父親在他面前抱住頭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見剛強的父親在他面前流淚。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將要和學校的大門永遠地告別了。他多麼不情願啊!他理解父親的痛苦——爸爸也不願意斷送他的前程……就這樣,他參加了全縣升初中的統一考試。在全縣幾千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三被錄取了。他的學生生涯隨著這張錄取通知書的到來,也就完全終結了!儘管潤葉跑到他家來,又象他上小學時一樣,哭著讓他到城裡去報名。但這回用不著父母親給她解釋,他自己就象一個成熟的大人那樣,給潤葉說明他為什麼不能再上學了……當潤葉坐著金俊海的汽車離開村子的時候,他一個人偷偷地躲在公路上面的土圪嶗裡,淚流滿面地看著她出了村。別了,我童年的朋友!我們將各走各的路了,我會永遠記著我們過去的一切……
年少的少安以果敢堅毅,熱情的執著開始了他務農生涯。也就這樣他正式淪為黃土高原上的一位寂寞的行者,但是它卻用自己不斷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澆灌著這段旅程,盡力讓他顯得精彩而與眾不同。不錯,在他後來的努力中用最切實的拼打證明了這一切。好男兒不枉人世走一遭,他的存在也描述了每一位樸素農民的窮苦生活。他們靠大自然的寵愛生存,敬天愛地!!!在困難面前卻從未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