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
2023-10-17 07:16:54 1
專利名稱: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尤指一種桿頭構件的表面先形成一金屬層,再進行陽極處理,最後進行染色處理,以達到發色多樣性的發色方法。
背景技術:
習用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如臺灣公告第592749號「高爾夫鐵系金屬球桿頭髮色方法」發明專利所示,是將完成熱處理後的鐵系金屬球桿頭放置於加熱爐中進行加熱,並控制加熱溫度,使該鐵系金屬材料晶粒於變化線之下,並加熱一預定的時間,使該鐵系金屬材料表面與爐內空氣發生反應而產生顏色變化。接著,對該球桿頭施以油淬步驟,再對油淬後的球桿頭表面進行清潔的步驟,而完成該鐵系金屬球桿頭的發色處理。藉此,使該鐵系金屬球桿頭表面呈現古銅的金屬色澤。
雖然上述鐵系金屬球桿頭髮色方法,已克服習用技術中,使用單純電鍍的處理方式無法呈現古銅般的古樸金屬原色的缺點;其亦不同於烤漆的方式,烤漆雖可透過顏色的調配以及噴覆技術控制以達到一預定的顏色,但是其屬於外表披覆的技術手段,因而該烤漆的黏附性會因長期使用而逐漸衰減,而最終造成該烤漆層逐漸剝離,而有損於球桿頭本體的美觀及使用性能。雖然上述鐵系金屬球桿頭髮色方法能夠避免單純電鍍及烤漆的各項缺點,但是,由於其僅可產生古銅色的單一色澤,其在顏色的變化上有所限制,導致可應用的選擇性相對減少。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改良上述習用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中一桿頭構件先於表面形成一金屬層,接著進行陽極處理,最後進行表面染色處理,使該桿頭構件的外觀產生顏色變化,而使本發明具有增加成色多樣性及提升染料附著強度的功效。
本發明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中一桿頭構件先於表面形成一金屬層,接著將該桿頭構件的表面進行部分遮蔽處理後才進行陽極處理及表面染色處理,以同時產生兩種以上搭配顏色,而使本發明具有增加成色多樣性的功效。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在該桿頭構件表面形成一金屬層;對該桿頭構件表面的金屬層進行陽極處理,使該金屬層產生微孔洞;及將該桿頭構件表面的金屬層進行染色處理,使該桿頭構件的外觀產生至少一種預定的顏色。
其中所述金屬層的形成方式為沉積處理;所述金屬層的沉積處理方式選自電解電鍍、無電解電鍍、物理氣相沉積的蒸鍍、濺鍍。所述金屬層可選自鋁金屬層、鎂金屬層及鈦金屬層。在形成該金屬層前,該桿頭構件表面進行前處理;所述前處理的方式選自表面研磨、噴砂、清潔及熱處理;在形成該金屬層前,該桿頭構件表面選擇進行超聲波清洗;在進行陽極處理前,該桿頭構件表面的金屬層選擇進行部分遮蔽處理,以便後續同時產生兩種以上搭配顏色。在進行染色處理前,該桿頭構件表面的金屬層選擇進行部分遮蔽處理,以便後續同時產生兩種以上搭配顏色。
所述桿頭構件選自鐵桿型、木桿型、多用途杆型、推桿型的桿頭。所述染色處理的顏色選自紅、黃、藍、綠、紫、灰、黑、金。
有鑑於此,本發明改良上述的缺點,由於將一桿頭構件表面形成一金屬層,接著進行陽極處理成微孔洞,最後進行表面染色處理,因此能提升外觀顏色的選擇自由度及提升染料附著強度。此外,若配合一遮蔽處理,更能進一步使外觀同時產生兩種以上的顏色。藉此,本發明確實能相對增加高爾夫桿頭發色的多樣性。
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方塊圖。
圖2為本發明中桿頭構件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進行沉積處理的示意圖。
圖4為圖3中3a完成沉積處理後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5為本發明使用部分遮蔽處理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進行陽極處理的示意圖。
圖7為圖6中5a完成陽極處理後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8為本發明進行染色處理的示意圖。
圖9為圖8中6a完成染色處理後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符號說明10桿頭構件 11第一區域 12第二區域20金屬層 21微孔洞 21』微孔洞30遮蔽層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確被了解,下文將特舉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圖1、2所示,一種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第一步驟準備一桿頭構件10,將該桿頭構件10表面進行前處理。該桿頭構件10選自鐵桿型、木桿型、多用途杆型(utility)或推桿型等各式桿頭。該桿頭構件10可選擇利用一體成型方式或多件組合方式製造,例如精密鑄造、鍛造、機械加工、焊接、嵌入壓合、黏著、硬焊、螺設等方式。該桿頭構件10較佳取材自碳鋼(如S20C、AISI 4130、AISI 8620)、不鏽鋼(如17-4PH不鏽鋼)、合金鋼、低合金鋼、鐵錳鋁合金、鑄鐵、鎳基合金、超合金鋼或鈦合金(如6鋁-4釩的鈦合金,Ti-6A1-4V)等材質。再者,在進行第二步驟前,該桿頭構件10亦可先選擇進行去毛邊(deburring)、去餘料、去鏽、調角等步驟,接著再預先進行研磨、噴砂(sand blast)、清潔及熱處理等表面處理。再者,該第一步驟屬一選擇性步驟,本發明可依產品需求選擇實施或不實施該第一步驟。
請再參照圖1、2所示,本發明的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的第二步驟將該桿頭構件10表面進行超聲波清洗。本發明藉由超聲波的高頻振蕩以去除該桿頭構件10表面的汙物及雜質。在進行超聲波清洗時,首先將完成表面前處理的桿頭構件10置入一超聲波機臺內(未繪示),該超聲波機臺利用一液體清洗該桿頭構件10的全部表面,該液體可為軟水、醇類或有機溶劑,如甲醇、乙醇、甲苯、丙酮或溴丙烷。該超聲波機臺所使用的頻率較佳介於16kHz至60kHz之間,以達到較佳的清洗效果。藉此,可初步去除該桿頭構件10表面附著的較大汙物,以便進行沉積(deposition)處理。再者,該第二步驟亦屬一選擇性步驟,本發明可依產品需求選擇實施或不實施該第二步驟。
請參照圖1、3、4所示,本發明的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的第三步驟在該桿頭構件10表面形成一金屬層20。該金屬層20較佳選自具高硬度及/或耐鏽蝕特性的金屬材料,例如鋁金屬、鎂合金或鈦合金,因其於後續進行陽極處理時能達到較均勻的微孔洞化。該金屬層20的沉積方式可選自電解電鍍(圖3)、無電解電鍍、物理氣相沉積(PVD,包含蒸鍍evaporation及濺鍍sputtering等方式。如此,可在該桿頭構件10的表層形成一薄層的金屬層20,且該金屬層20的厚度介於1μm至1mm之間,較佳介於10μm至150μm之間。
請參照圖1、5所示,在完成上述沉積步驟後,本發明的桿頭構件10可進一步選擇進行一第四步驟,是對該桿頭構件10表面的金屬層20進行部分遮蔽處理,以利同時產生兩種以上的搭配顏色。本步驟依產品需求,可選擇實施或不實施,若此步驟不實施,亦可選擇於該桿頭構件10進行陽極處理的後及染色處理的前實施。該遮蔽處理的實施方式使用一遮蔽層30,以遮蔽該桿頭構件10的部分金屬層20的表面。該遮蔽層30較佳選自膠帶,其可使該桿頭構件10不欲進行陽極處理及染色處理的部分表面得到遮蔽,而不致遭受染色。因此,依產品需求,若該產品需要同時產生二種以上的顏色於一桿頭構件10時,則可重複此一遮蔽處理的步驟;亦即,若將該桿頭構件10分為第一區域11及第二區域12,且該第一區域11及第二區域12欲進行不同顏色的染色時;則可先行遮蔽該桿頭構件10的第一區域11;該桿頭構件10在分別進行完陽極處理及染色處理後,該第二區域12則可形成一預定顏色,且該第一區域11在移除該遮蔽層30後仍然能保有原本的顏色;或可再一次遮蔽該桿頭構件10的已經染色的第二區域12,並針對該桿頭構件10再一次進行陽極處理及染色處理,則可於該第一區域11形成一預定的不同顏色,如此即可達成在一桿頭構件10同時產生二種以上的顏色,使本發明具有搭配不同顏色於一桿頭構件10的功效。
請參照圖1、6、7所示,本發明的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的第五步驟對該桿頭構件10表面的金屬層20進行陽極處理,使該金屬層20產生微孔洞21。本步驟的目的為使已鍍於該桿頭構件10的金屬層20具有該微孔洞21,以便於上染料時具有較佳吸附染料的效果。如圖6所示,在進行陽極處理時,該金屬層20內則因其金屬離子(未標示)會一部分解離至該陽極處理液(未標示)中,因而在該金屬層20的表面及其淺層內部形成無數的微孔洞21(圖7),該微孔洞21在進行染色處理時可用以有效吸附染料,而使得染料的附著能力相較於未進行陽極處理的金屬層20,具有顯著的大幅提升。而且由於對於染料的吸附量相對較未進行陽極處理的金屬層20大,亦能使得桿頭構件10的表面呈色較為鮮豔及飽和。
請參照圖1、8、9所示,本發明的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的第六步驟將該桿頭構件10表面的金屬層20進行染色處理,使該桿頭構件10的外觀產生顏色變化。本步驟將已完成陽極處理的桿頭構件10置於一染色槽內(未標示),該金屬層20的微孔洞21則能夠有效吸附染料,進而形成一已吸附染料的微孔洞21』,並形成一預定顏色的外觀型態,其染料顏色可選擇自紅、黃、藍、綠、紫、灰、黑、金等顏色,並能達成雙色甚至多色的顏色分布效果。藉此,使得本發明的發色方法具有眾多的顏色選擇性及搭配性。
如上所述,相較於習用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受限於鐵系金屬球桿頭的鐵基材種類,而僅能呈現單一古銅色的單一色澤,其在顏色的變化上有其限制等缺點,圖1的本發明藉由將該高爾夫桿頭表面形成一金屬層20,接著進行陽極處理,最後進行表面染色處理,因染料的顏色選擇性眾多,因此能提升外觀顏色的選擇自由度,同時可提高顏色的耐久性。藉此,本發明確實能相對增加高爾夫桿頭發色的多樣性及提升染料附著強度。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前述較佳實施例詳細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所作各種的更動與修改,皆應包涵在本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在該桿頭構件表面形成一金屬層;對該桿頭構件表面的金屬層進行陽極處理,使該金屬層產生微孔洞;及將該桿頭構件表面的金屬層進行染色處理,使該桿頭構件的外觀產生至少一種預定顏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層的形成方式為沉積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層的沉積處理方式選自電解電鍍、無電解電鍍、物理氣相沉積的蒸鍍、濺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層可選自鋁金屬層、鎂金屬層及鈦金屬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形成該金屬層前,該桿頭構件表面進行前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前處理的方式選自表面研磨、噴砂、清潔及熱處理。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形成該金屬層前,該桿頭構件表面選擇進行超聲波清洗。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進行陽極處理前,該桿頭構件表面的金屬層選擇進行部分遮蔽處理,以便後續同時產生兩種以上搭配顏色。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進行染色處理前,該桿頭構件表面的金屬層選擇進行部分遮蔽處理,以便後續同時產生兩種以上搭配顏色。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桿頭構件選自鐵桿型、木桿型、多用途杆型、推桿型的桿頭。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染色處理的顏色選自紅、黃、藍、綠、紫、灰、黑、金。
全文摘要
一種高爾夫桿頭的發色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在一桿頭構件表面形成一金屬層;對該桿頭構件表面的金屬層進行陽極處理,使該金屬層產生微孔洞;及將該桿頭構件表面的金屬層進行染色處理,使該桿頭構件的外觀產生顏色變化,以製成一高爾夫桿頭的成品。
文檔編號C23C22/82GK1903396SQ20051008706
公開日2007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26日
發明者黃峻勇 申請人:楠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