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7:35:14
專利名稱: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它解決了現有技術設計不夠合理等問題。包括架體,架體上設有第一驅動杆與第二驅動杆,第一驅動杆的中部與第二驅動杆的中部相互交叉設置,第一驅動杆上分別設有第一移動套體和第二移動套體,第二驅動杆上分別設有第三移動套體和第四移動套體,第一移動套體、第二移動套體、第三移動套體與第四移動套體上均設有拉絲塊,第一驅動杆與第二驅動杆均連接有一個驅動組件,第一驅動杆上設有第一連接結構,第二驅動杆上設有第二連接結構。優點在於:結構簡單,穩定性好,能保證拉絲過程中各個方向的一致性,成品內絲胎厚度均勻,生產效率高,成本低。
【專利說明】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絲綢製品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0002]蠶絲被是一種以蠶繭的天然蛋白長纖維為主要原料製成內胎的被子,作為內絲胎的蠶絲被更具有貼身保暖、蓬鬆輕柔、透氣保健等品質和優點。蠶絲被的內絲胎的製作主要是將經多次拉伸蠶繭製成的片狀體進行拉絲再層層疊加,然後經過翻被、定位等工序製成。常見的蠶絲被的內絲胎的拉絲多通過人工進行,即需要四個人分別拉住片狀體的四角同時進行拉絲,這種方式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成本高,且無法保證同時拉絲的一致性,易導致蠶絲棉層厚度不均勻,這些都極大地制約了蠶絲被絲內胎的加工生產。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製備蠶絲被的方法[申請號:200910186391.X],包括從蠶繭中拉絲,形成蠶絲纖維條,將蠶絲纖維條拉伸,得到多塊所需規格的蠶絲棉,將所述多塊蠶絲棉層疊放置,裝入外套中,即得到所述的蠶絲被,在層疊放置所述多塊蠶絲棉時,上面一塊蠶絲棉與下面一塊蠶絲棉相垂直放置。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例如蠶絲被內絲胎厚度不均勻的問題,但是該方案依然存在著?.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成本高,且無法保證同時拉絲的一致性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穩定性好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包括架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架體上通過安裝結構設有呈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一驅動杆與第二驅動杆,所述的第一驅動杆的中部與第二驅動杆的中部相互交叉設置,所述的第一驅動杆上分別設有位於第二驅動杆兩側的第一移動套體和第二移動套體,所述的第二驅動杆上分別設有位於第一驅動杆兩側的第三移動套體和第四移動套體,所述的第一移動套體、第二移動套體、第三移動套體與第四移動套體上均設有拉絲塊,所述的第一驅動杆與第二驅動杆均連接有一個能驅動第一驅動杆和第二驅動杆同步轉動的驅動組件,所述的第一驅動杆上設有當第一驅動杆周向轉動時能驅動第一移動套體和第二移動套體相互同步靠近或遠離的第一連接結構,所述的第二驅動杆上設有當第二驅動杆周向轉動時能驅動第三移動套體和第四移動套體相互同步靠近或遠離的第二連接結構。通過驅動組件使得第一驅動杆與第二驅動杆同步轉動且通過第一連接結構與第二連接結構使得第一移動套體、第二移動套體、第三移動套體與第四移動套體同步靠近或遠離從而達到將片狀體四角同時拉伸的作用。
[0006]在上述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中,所述的第一連接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驅動杆上的第一外螺紋段與第二外螺紋段,所述的第一驅動杆通過第一外螺紋段與第一移動套體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一驅動杆通過第二外螺紋段與第二移動套體螺紋相連,且所述的第一外螺紋段與第二外螺紋段螺紋方向相反。
[0007]在上述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中,所述的第二連接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二驅動杆上的第三外螺紋段與第四外螺紋段,所述的第二驅動杆通過第三外螺紋段與第三移動套體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二驅動杆通過第四外螺紋段與第四移動套體螺紋相連,且所述的第三外螺紋段與第四外螺紋段螺紋方向相反。
[0008]在上述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中,所述的驅動組件包括設置在架體上且位於第一驅動杆與第二驅動杆之間的雙軸電機,所述的雙軸電機的兩根輸出軸分別與第一驅動杆和第二驅動杆相連。
[0009]在上述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中,所述的安裝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架體上且分別位於第一驅動杆兩端以及分別位於第二驅動杆兩端的安裝座,所述的第一驅動杆與第二驅動杆均穿設於安裝座內。
[0010]在上述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中,所述的第一驅動杆與第二驅動杆長度相等且呈十字形或X形分布設置。
[0011]在上述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中,所述的拉絲塊呈弧形,且所述的拉絲塊周向均勻設置從而合圍呈環形結構。
[0012]在上述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中,所述的架體呈矩形,且所述的架體連接有能驅動架體上下移動的升降驅動機構。
[0013]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的優點在於:結構簡單,穩定性好,能保證拉絲過程中各個方向的一致性,成品內絲胎厚度均勻,生產效率高,成本低。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架體1、安裝座11、第一驅動杆2、第一移動套體21、第二移動套體22、第一外螺紋段23、第二外螺紋段24、第二驅動杆3、第三移動套體31、第四移動套體32、第三外螺紋段33、第四外螺紋段34、拉絲塊4、驅動組件5、雙軸電機51。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7]如圖1所示,本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包括架體I,架體I上通過安裝結構設有呈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一驅動杆2與第二驅動杆3,第一驅動杆2的中部與第二驅動杆3的中部相互交叉設置,第一驅動杆2上分別設有位於第二驅動杆3兩側的第一移動套體21和第二移動套體22,第二驅動杆3上分別設有位於第一驅動杆2兩側的第三移動套體31和第四移動套體32,第一移動套體21、第二移動套體22、第三移動套體31與第四移動套體32上均設有拉絲塊4,第一驅動杆2與第二驅動杆3均連接有一個能驅動第一驅動杆2和第二驅動杆3同步轉動的驅動組件5,第一驅動杆2上設有當第一驅動杆2周向轉動時能驅動第一移動套體21和第二移動套體22相互同步靠近或遠離的第一連接結構,第二驅動杆3上設有當第二驅動杆3周向轉動時能驅動第三移動套體31和第四移動套體32相互同步靠近或遠離的第二連接結構,通過驅動組件5使得第一驅動杆2與第二驅動杆3同步轉動且通過第一連接結構與第二連接結構使得第一移動套體21、第二移動套體22、第三移動套體31與第四移動套體32同步靠近或遠離從而達到將片狀體四角同時拉伸的作用。
[0018]具體地,本實施例中的第一連接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驅動杆2上的第一外螺紋段23與第二外螺紋段24,第一驅動杆2通過第一外螺紋段23與第一移動套體21螺紋相連,第一驅動杆2通過第二外螺紋段24與第二移動套體22螺紋相連,且第一外螺紋段23與第二外螺紋段24螺紋方向相反。同樣地,這裡的第二連接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二驅動杆3上的第三外螺紋段33與第四外螺紋段34,第二驅動杆3通過第三外螺紋段33與第三移動套體31螺紋相連,第二驅動杆3通過第四外螺紋段34與第四移動套體32螺紋相連,且第三外螺紋段33與第四外螺紋段34螺紋方向相反。
[0019]進一步地,驅動組件5包括設置在架體I上且位於第一驅動杆2與第二驅動杆3之間的雙軸電機51,雙軸電機51的兩根輸出軸分別與第一驅動杆2和第二驅動杆3相連。這裡的安裝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架體I上且分別位於第一驅動杆2兩端以及分別位於第二驅動杆3兩端的安裝座11,第一驅動杆2與第二驅動杆3均穿設於安裝座11內。另夕卜,這裡的第一驅動杆2與第二驅動杆3長度相等且呈十字形或X形分布設置。這裡的拉絲塊4呈弧形,且拉絲塊4周向均勻設置從而合圍呈環形結構。優選地,這裡的架體I呈矩形,且架體I連接有能驅動架體I上下移動的升降驅動機構。
[002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0021]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架體1、安裝座11、第一驅動杆2、第一移動套體21、第二移動套體22、第一外螺紋段23、第二外螺紋段24、第二驅動杆3、第三移動套體31、第四移動套體32、第三外螺紋段33、第四外螺紋段34、拉絲塊4、驅動組件5、雙軸電機51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包括架體(I),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架體(I)上通過安裝結構設有呈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一驅動杆(2)與第二驅動杆(3),所述的第一驅動杆(2)的中部與第二驅動杆(3)的中部相互交叉設置,所述的第一驅動杆(2)上分別設有位於第二驅動杆(3)兩側的第一移動套體(21)和第二移動套體(22),所述的第二驅動杆⑶上分別設有位於第一驅動杆⑵兩側的第三移動套體(31)和第四移動套體(32),所述的第一移動套體(21)、第二移動套體(22)、第三移動套體(31)與第四移動套體(32)上均設有拉絲塊(4),所述的第一驅動杆(2)與第二驅動杆(3)均連接有一個能驅動第一驅動杆(2)和第二驅動杆(3)同步轉動的驅動組件(5),所述的第一驅動杆(2)上設有當第一驅動杆(2)周向轉動時能驅動第一移動套體(21)和第二移動套體(22)相互同步靠近或遠離的第一連接結構,所述的第二驅動杆(3)上設有當第二驅動杆(3)周向轉動時能驅動第三移動套體(31)和第四移動套體(32)相互同步靠近或遠離的第二連接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連接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驅動杆(2)上的第一外螺紋段(23)與第二外螺紋段(24),所述的第一驅動杆(2)通過第一外螺紋段(23)與第一移動套體(21)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一驅動杆(2)通過第二外螺紋段(24)與第二移動套體(22)螺紋相連,且所述的第一外螺紋段(23)與第二外螺紋段(24)螺紋方向相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連接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二驅動杆(3)上的第三外螺紋段(33)與第四外螺紋段(34),所述的第二驅動杆(3)通過第三外螺紋段(33)與第三移動套體(31)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二驅動杆⑶通過第四外螺紋段(34)與第四移動套體(32)螺紋相連,且所述的第三外螺紋段(33)與第四外螺紋段(34)螺紋方向相反。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驅動組件(5)包括設置在架體(I)上且位於第一驅動杆(2)與第二驅動杆(3)之間的雙軸電機(51),所述的雙軸電機(51)的兩根輸出軸分別與第一驅動杆(2)和第二驅動杆(3)相連。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安裝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架體(I)上且分別位於第一驅動杆(2)兩端以及分別位於第二驅動杆(3)兩端的安裝座(11),所述的第一驅動杆(2)與第二驅動杆(3)均穿設於安裝座(11)內。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驅動杆(2)與第二驅動杆(3)長度相等且呈十字形或X形分布設置。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拉絲塊(4)呈弧形,且所述的拉絲塊(4)周向均勻設置從而合圍呈環形結構。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蠶絲被內絲胎的拉絲驅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架體(I)呈矩形,且所述的架體(I)連接有能驅動架體(I)上下移動的升降驅動機構。
【文檔編號】B68G3-06GK204281293SQ201420719828
【發明者】於杏興 [申請人]湖州絲藝絲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