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輝煌讀後感
2023-10-13 18:22:54 3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一段視頻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後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
苦難輝煌讀後感【篇一】
近日讀了《苦難輝煌》一書,受益匪淺,感慨良多。回顧歷史,是為了心靈更好的共響。列寧講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不能深刻感觸過去,怎能獲得騰飛的翅膀?我們是新時期的共產黨人,在和諧安寧的環境中,在舉世矚目的成就面前,我們更要看到今天面臨的挑戰,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忘卻曾經的苦難,以更加堅定的理想信念,艱苦奮鬥的精神,去面對任何險阻艱難,去鑄造新的輝煌。
《苦難輝煌》最根本特色就是進一步還原歷史,讓史實說話,讓真實的中國共產黨早期成長史展現在人們面前,絲毫沒有掩飾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幼稚與單純,也沒有遮掩早期共產黨人的大量背叛與退縮,但一切都是成長的必然階段,大浪淘沙,方顯英雄本色,苦難的歷程換來了革命的真諦和最後的成功。作者不想讓文革中的那些高大全、那些造神式的描述再次重複出現,以「重新思考」的姿態,不斷發現歷史的價值,這恐怕是本書成功的根本原因。
我們黨和軍隊一路走來,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贏得了無數輝煌勝利。《苦難輝煌》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歷史性問題,表現了可貴的問題意識。從問題開始,將以肯定結束;從肯定開始,將以問題告終。問題是時代的口號,是時代表現自己精神狀態最實際的呼聲。有一種說法:不滿現狀就是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開始。《苦難輝煌》這本書提出的問題比較好,提煉的思想也很深刻,這也是我們當前需要大力提倡的治學態度,要不斷地提出問題,給自己提問題,給別人不斷地提出問題,才能激活我們的思想,才能做好學問,培養一流人才。
《苦難輝煌》這本輸的客觀性讓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從這本書詳細,生動地描繪了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前後的歷史畫卷,描繪了眾多我們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澤東、陳毅、彭德懷、李立三、蔣介石等,同時也描寫了眾多迄今任默默無聞的英雄,這讓我更加敬重歷史的偉人,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從苦難走向輝煌,而不是從苦難跌入深淵,就是以為他們能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遵循並堅持了實事求是的原則。在艱苦中不懈奮鬥,自主創新才有今天,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只有探尋這些歷史,才能讓我們真正聆聽生命的真諦,汲取前進的動力。所以,不要為自己籍籍無名而憂傷,卻要樹立起崇高的理想,把自己極其有限的生命融入永恆的人民的事業中去。
歷史是相對的,辯證的。過去相對未來是歷史。我們作為後來人,正在續寫著歷史,必須接過先輩們的接力棒,跑好屬於自己的一程,做好歷史的傳承者,創造者。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在人的一生中,一個人雖然不能把握自己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通過揚起目標的風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發揚長徵精神,讓生命的航船成功遠航,從而增加生命的寬度和厚度。待以後回首往事的時候,我們會說:我奮鬥過,我拼搏過,我不後悔。
我們是自然人,但是首先是社會人。我們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性時刻,個人的命運不可能不和國家的崛起緊密相連。一個人一生不僅在為自己,更是在為他人的幸福、民族的強盛拼搏奮鬥,這樣的人生會更充實、更有意義,也定會更加絢麗多彩。今天,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需要前僕後繼的事業依然在繼續,不論我們前進的道路如何艱難,都要永遠記住國際歌中的一句話:「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們自己。」
苦難輝煌讀後感【篇二】
以前,曾在電視「百家講壇」欄目聽過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的講座,講的是我黨主要領導人,特別是毛澤東、周恩來等,在兩萬五千裡長徵前夕的思想鬥爭和長徵的深遠意義,獨特的視角,新鮮的史料,生動的語言,金一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當認監委黨辦給各支部發下一摞圖書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金一南著的《苦難輝煌》。
《苦難輝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歷史放在國際大背景下解讀的書,是第一本用戰略思維、戰略意識點評歷史的書,是第一本可以作為大散文欣賞的歷史圖書。這本書必須細細品讀,慢慢回味,不可以一蹴而就,一目十行,因為,字裡行間的信息量太大了,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歷史事件犬牙交錯,是非對錯翻雲覆雨。
這本書的客觀性讓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以前讀過的一些歷史書籍往往對某些歷史事件和人物賦予了片面或單一的主觀色彩,雖然讀起來省事,但是並不見得符合歷史的真相。金一南認為,歷史的真相也許沒有人可以說得清楚,沒有辦法用三色、六色或十二色,甚至二十四色來描繪,我們只能儘量還原歷史的真實,儘管這真實可能很殘酷、很費解或者很令人尷尬,但歷史就是個複雜的多面體。《苦難輝煌》這本書詳細、生動地描繪了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前後的歷史畫卷,描繪了眾多我們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澤東、陳毅、彭德懷、李立三、張國燾、蔣介石等等,同時也描寫了眾多迄今仍默默無聞的英雄。掩卷而思,不禁感嘆:偉人其實也是凡人,沒有神的智慧與力量,不會天生正確,他們也會犯錯誤,他們也會打敗仗,他們也會發脾氣,他們也會出爾反爾,他們也會拉幫結派,只是被太多的影視文學作品美化、提純或剪切了,反倒給人一種距離感、模糊感、平面感;我更加感嘆:這些偉人的的確確又不是凡人,無數次歷史長河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真正具有鋼鐵般意志和體魄的人,有人曾沿當年紅軍長徵路線體驗了一把,但是只能體驗險惡的地理環境,卻無論如何體驗不了當年險惡的人文環境,頭上數十架飛機轟炸,數十萬敵人圍追堵截,隨時需要做出抉擇,而這抉擇隨時可能導致全軍覆沒,生理與心理始終處於極限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犧牲的、掉隊的、逃跑的、叛變的佔了絕大多數,最後堅持下來的只有幾千人,而就是這幾千人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這本書讓我更加敬重歷史的偉人,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這本書裡闡述的洋為中用的道理讓我也頗有啟發。白求恩也好,李德也好,這些外國人來到中國,真心實意地幫助中國革命,難免在不了解情況,甚至在根本就不理解情況的情況下,從他們原有的條件、環境,從他們原來接受的知識和受到的訓練出發,發出一些對我們革命情況不盡適合的命令與指令來。關鍵是我們的態度,我們是學習他們的經驗、發揮他們的長處,引導他們認識中國國情,還是把他們的經驗奉若神明,把他們的話語當作指示,「一句頂一萬句」?不把握這一點,不引導他們學習和了解中國革命具體實踐,不用事實向他們證明他們某些東西與中國實際的脫節,結果反而限制了他們本來應該發揮的作用。結合我們的認證認可工作不也是這個道理嗎?像馬克思列寧主義一樣,認證認可也是「泊來品」,是洋玩意,需要洋為中用,無論是模式、程序,還是標準,甚至名詞術語,不能照搬照抄,要結合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要結合中國人的心理、教育和接受程度,在深刻理解認證認可精髓的前提下,靈活運用,進行適當的調整和豐富。如果當初我們引入ISO9000的時候,能夠做到這一點,恐怕不會造成現在「濫」的局面。所以,我們在設計新制度的時候,如當前緊迫需要研究建立的碳評價制度,一定要融入中國的國情,無論是管理措施還是技術指標,直接拿來主義的懶漢做法要不得。如果我們做成功了,對國際認證認可活動也是推動和發展。
金一南撰寫這本書的精神更加為我所感動。從網上資料獲知,金教授曾當過工人,被贊為「天生就是個好工人」,他曾當過兵,被譽為「天生就是個好戰士」,他現在是大學教授,又被嘆為「天生就是個教書的料」。金教授自己說,沒有天生的事情,只是做什麼就要用心、盡全力,熱愛生活就要幹好工作;創新貴在堅持,只是把別人打牌、看電視的時間用來搞研究了;人與人的差別主要在八小時以外。通過他的這些話,我明白了這本幾十萬字的巨著來源於他經年累月積累的二百多萬字的讀書筆記和常年獨立縝密的思考。因而我想,做人要做個有心的人,做事要做出個結果,不能半途而廢;做事要做出自己的風格,不能機械照搬。人活一輩子要有熱情、有想法,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見異思遷,不要說的多,幹的少,不要做批評家和空想家,要做實幹家。
人間的苦難很多,但不一定都創造輝煌,只有鳳凰涅盤式的苦難才最終創造輝煌。願我們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在富國強民的道路上創造新的輝煌。
苦難輝煌讀後感【篇三】
《苦難輝煌》告訴我們:其實沒有神,中國工農紅軍從領袖到戰士,都是一個個鮮靈活現的人。人最不能免得是失誤,人最可貴的也就是改正失誤。我們黨也走過彎路,也受到左傾、右傾思想的影響,但最終能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正是能夠實事求是的面對黨內、黨外形勢,不調整和變更戰略,將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紅軍長徵由初期陷入困局到後來踏上坦途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戰勝並最終取代教條主義的過程。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覆才能完成。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毛澤東等同志領導紅軍正確把握客觀規律,堅持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把「打」與「走」有機結合起來,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觀。
在和平和發展能為主旋律的今天,我們國家目前面臨的問題是紛繁複雜,變化多端的,實際中不斷湧現出新的問題,我們前面並沒有一條灑滿鮮花的道路,需要踏過一片片荊棘,邁過一道道門檻。甚至是前人從未遇見過的問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責任,依然是帶領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更大勝利,從輝煌走向更加輝煌。這就要求人們像列寧、毛澤東、鄧小平那樣,善於開動腦筋,善於總結經驗,針對客觀現實。大到建設好國家,小到做好個人工作都離不開實事求是的精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正是傳承了這一精神,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成績,先烈們用生命為我們開創了新的天地,我們作為後來人,正在續寫著歷史,必須接過先輩們的接力棒,跑好屬於自己的一程,做好歷史的傳承者、創造者。
金將軍著手寫這本書前,僅整理資料就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其間,他讀了500多本書,整理了200多萬字的筆記,歷時15年時間最後形成52萬餘字的作品《苦難輝煌》,在充斥這學風浮誇,學術造假,急功近利的社會現實中,金將軍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事實求是,尊重歷史真相的態度也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我們的一生並不一定經歷多大的苦難,也並不一定會取得多大的輝煌,但是踏踏實實的走好我們的每一步,每個平凡人堅實的每一步將成就我們國家的最終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