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文化覺醒中國崛起讀後感

2023-10-13 18:01:14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一段視頻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後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

  文化覺醒中國崛起讀後感【篇一】

  我們中國文化在很多領域是引領世界的。比如剛才有人告訴我,這是唐代的美女、這是宋代的美女。每個人都知道,唐代的美女以胖為美,世界各國都學我們胖。我相信日本的和服是當時看到我們唐代的美女拖了個背影,他看錯了,回去學了個和服。我說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唐代的文化引領世界。日本學的最好,在日本會看到很多唐代的建築。日本有很多缺點,但是它有一點做得很好,就是把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結合的非常好,但傳統文化的根本是我們中國的唐漢文化。

  從歷史來看,我們的文化在唐、宋,包括明朝都是在世界領先的。十七世紀的歐洲,拿破崙時代的貴族階層以收購中國的瓷器、使用絲綢和飲茶為榮,就像我們現在用了蘋果電腦和開著奔馳600的感覺一樣。如果當時拿破崙享受一下我們剛才一開始的茶道,他一定會很震撼。其實今天我還忘了一點,今天我喝了一段人生中最美味的文化茶。今天這個文化茶很少見,其實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很多一定階層的人家裡都是這樣喝茶的,你看看我們中國人是不是有文化。

  到了1860年,我看到的數據是,英國人開始文化領先,靠他們的文藝復興,靠他們的工業革命產生了現代的機械工業,形成了日不落國家。英國領先世界靠的是什麼?工業革命是後來的,首先靠的是宗教,第二靠的是英語、法制、軍艦。你會發現,最後它的軍艦沒了、日不落國家沒了,但是它的文化依然引領世界,它的英語、法制依然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使用。看看文化是多麼的厲害,影響世界、影響人類多麼偉大的一項工具。

  到1900年,美國成為了世界GDP第一,而且是從1900到今天一直是世界第一,它是靠什麼引領第一呢?靠巨大的包容、平等文化。這種文化吸引了世界上最偉大傑出的創造家、科學家在美國的舞臺上創造了一個個引領世界的科技。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數引領世界的科技絕大多數出現在美國,不論是蘋果、谷歌、微軟、戴爾、Facebook,連科技含量不怎麼高的西方家庭食品,像披薩、麥當勞,其實就跟我們家裡吃的包子餃子一樣,美國來個新的商業模式創新,一下開遍了全世界。它的創新無處不在,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還有它們的化創新,包括好萊塢大片、迪士尼。美國的文化引領了世界。美國還靠什麼?靠它的金融文化,華爾街沒有不可以做的事情,包括技術的創新。

  很多專家預測,從2025年到2035年這十年之間,如果不出意外,中國的GDP一定是世界第一,前提是我們國家不能發生大的動亂。中國又重新回到了世界第一,那麼中國在歷史上不是第一有多少年?如果2025年重回第一,我們是165年;如果2035年第一,那就是175年。所以中國在人類歷史上,只有165到175年這段時間不是世界第一。明朝的時候,我們一個景德鎮的產值相當於四個蘇格蘭,你想想那時候中國的GDP是多大?

  除了中國的四大發明,我們的傳統文化還有中醫藥文化。應該說,在中醫學,經絡只是發現,但中醫學理論是發明。還有道教文化,是傳統文化根本的基因,包括中醫藥、茶道,中國人有一些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包括對宇宙的理解,天人合一的理解。

  中國古代形成的文化引領了世界,但還有三個文化,我們老不講。秦朝建立了現代郡縣制和中央集權制,中央集權制背後有它的制度,秦朝以前都是分封制,歐洲也是分封制,秦朝建立了現代企業的核心機制:股東會、董事會、管理層。國家是皇帝的,大股東代表董事長、皇帝,宰相是職業經理人,派去各地的州府縣令也都是職業經理人,可以隨機派,這樣就建立了龐大的中央集權制。這套東西是現代企業的1.0的版本,其實西方的現代管理,包括跨公司的管理,都是在這個基礎上2.0、3.0舶來的,老祖宗在中國,中國是最早發明這套東西的。

  隋朝的科舉制度。在隋朝之前,當官的都是皇親國戚推薦的,寒門子弟不可能去擔任重要職務。隋朝開始,寒門子弟通過學習和科舉制度選拔來和皇親國戚一起治理天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你讀了書,就是天下最高尚的。我們的官場文化形成了把平民中的精英選拔出來的一種制度,我們當時有武狀元、文狀元,有狀元、探花、榜眼,這一套演變到歐洲,就變成他們的學術學位:博士、碩士。我講這個東西,意思是我們古代在世界是很領先的,各個國家來學習。

  春秋戰國的500年,西方的哲學家起來了,東方也出現了很多偉大的哲學家,孔子、老子、韓非子等等,包括管仲、孫子兵法都是在這個時代產生的。但是在漢朝以來,中國獨尊儒術,這個儒術不得了,形成了我們的儒釋道。但儒是第一,因為儒是我們國家的宗教,它使社會的秩序有序,這是第一點。第二它講人和人的相處,講人的作為和使命感,所以古代形成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等等,是我們國家的精神文化。它還講究皇帝要以德治天下、愛民如子、要仁政。它還講究老百姓對皇帝要忠,對國家要忠,這對國家民族的穩定起了很大作用。

  當然,我們傳統文化也其糟粕的一面,阻礙了近代的工業革命。從明代的中後期開始落後,沒有趕上西方工業革命時期。清代的時候,我們看到西方科技革命的領先,自己的落後,然後應該叫「糾枉過正」,否定了我們過去的文化,把優秀的也否定了。新文化運動,一直到文革期間的砸爛孔家店,到批林批孔,我們的精神信仰沒了。中國人過去還信儒釋道,還信神理和輪迴,做事還有規範,抬頭三尺有神靈,我不能做壞事。就像今天的西方人,凡是有信仰的都不大做壞事,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包括正統伊斯蘭教。基督教的人天天在懺悔,我今天做了件不好事情,請求上帝原諒我,我要改正。在西方、包括我們的西藏,信佛教的都很善良,講不殺生、不傷害他人,佛教是社會的平衡器和潤滑劑。

  一個成熟的社會是三角形,一個是法制,約束人性,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能損害他人和社會;第二就是人性大暴露,人性都是自私的,損害他人的,有的人是性本善以後發展到性本惡;還有一個是宗教。所以一個成熟的社會一定是三角形:法制、人性大暴露和宗教信仰。我們在傳統2000年有儒釋道、有自由文化,約束了中國人,讓我們做事有底線,形成儒商精神和中國人的有序。在近代,我們覺得自己的落後是因為封建,這句話講對了一半。我們有糟粕的地方,但也有優秀的地方,日本就做的很好,它把傳統的東西改造,把西方的東西結合。客觀的講,我不是講日本全好,它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這一點做的真的好。

  今天我說,看唐朝去日本;看明朝去韓國;民國時期去中國臺灣。那中國看什麼呢?中國好像沒有談到看什麼,中國可以看到未來中國人的景象。過去我們是夜郎自大,以為自己是天朝,周圍都是蠻夷之地,你要給我進貢,當然這個貢是會還禮的,我不欺負你,你給我供一個,我給你回兩個回十個,中國過去的皇帝都是大國的心態。後來我們從夜郎自大突然變成夜郎自卑了,覺得外面的月亮比我們大,外面的什麼都比我們的好,形成了今天的這種文化。到文革期間,我們徹底砸爛了傳統文化,變成我們這一代三十年來,經濟發展高速,GDP世界第二,但是這三十年是中國、中華民族文化最低落的時代:商人沒有道德,官場沒有道德,人和人之間很冷漠。我們這代企業家恰恰是遇到了中國從低谷演變成升起,馬上變成世界第一的時期,是受儒學文化影響的,骨子裡依然保存儒學。我們的責任感是什麼?就是中國的GDP成為世界第一時,我們靠什麼受世界尊重?空中商院提什麼?提的是做一個弘揚傳統文化、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結合現代西方成熟文明的制度建立新時期的中國文化,做一個受世界尊重的中國人,這就是我們空中商學院。

  我們這批企業家,在這個時代賺到錢了,是這個時代給予我們的恩惠,早三十年是沒戲的,因為時代不給你機會,晚三十年也沒戲,因為機會都沒有,除非你搞新的經濟,所以我們這一代企業家帶著很大的感恩心態,有責任讓中國人在這個世界受人尊敬,有責任來影響世人,讓他們在傳統文化中吸引精髓,特別是商人精髓,仁義禮智信,利義兼顧,從禮儀上,從商業規則上,從我們的奉獻精神上,讓世界人覺得這就是中國人的素質。同時也希望建立新時期的中國文明。

  空中商學院還有一個理念就是愛黨愛國愛家。很多人跟我交流,說愛國愛家我贊成,我們不愛黨,我客觀的講一下,在今天這個時代,過去三十年的發展,共產黨是人類歷史上最嚴密的組織,它吸收了中國上下五千年最精髓的軍事、政治、管理哲學。我們可以看到在解放戰爭中,共產黨的軍隊個別將領的叛變有,整編制叛變的是沒有的,但是你看看國民黨的軍隊,整團整師整集團軍叛變的都有。我們的制度很嚴密,最早我們把支部建在連隊,是雙首長負責制,嚴密的組織保證了我們的戰鬥力很強,所以能取得戰勝國民黨八百萬軍隊以小勝多的案例。第二,我們的破壞力也很強,文革期間的破壞力。但是改革開放這三十年我們取得的成就也很大。我看了一組數據,1978年,我國的人均GDP是印度的三分之二,2014年我們的GDP人均是印度的四倍。印度是一個多黨制國家,我們是一黨和多黨合作制,過去三十年充分看到了我們體制的優越性,使中國人能夠迅速的富裕。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座的今天能夠談文化一定是有物質基礎的,沒有物質基礎、還在生活奮鬥哪裡談得上榮辱?充分說明共產黨這種體系在過去三十年讓中國人富起來了

  文化覺醒中國崛起讀後感【篇二】

  <>是一部近代全球的發展史,它以歷史和全球的視野解讀了15世紀以來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和美國。這九個先後崛起的大國適時出發、各領風騷,演繹出大國風採的歷程。深入文脈,縱觀列強的發展史。我們不免會發現,看似偶然的崛起,似乎都是必然的歷史結局。歷史的長河仍在緩緩的流動,認真學習總書記所提出的:把握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規律,認識和把握時代發展的趨勢,提高治國、理政的才幹。是每一個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願望的國人所需要的。

  上世紀,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毛主席曾精煉而深刻的總結了中華民族的特性: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八年艱苦抗戰,向世人證明了中華民族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民族氣概,30年改革開放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向世人展現了我們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巨大成就。隨著「中國崛起」「當中國統治世界」等言論不斷湧現世界舞臺時,我們亦感到: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亦將來臨。能否擔負起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經受住世界體系對我們的考驗,是當代中華兒女必然要面對的挑戰。

  孫子兵法說:「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以史為鑑,學習崛起國家的成功經驗和末落教訓。面向未來、自力更生、開創中華進步的嶄新篇章,以下是通讀《大國崛起》後的幾點小感悟,願與大家分享交流。

  (一)民族的自我批判意識

  對於一個面臨歷史機遇與挑戰的民族而言,一個有影響力決策的好壞往往決定了一個民族在一定時期內的國際地位。對於一個崛起的民族而言,選擇一條發展的道路並不難,難得是選擇一個符合歷史發展規律、一個正確的道路,渴望崛起的德意志民族正是被法蘭西政權誤導走上一條不歸的戰爭路而落寞,而以大和民族號稱的日本在面臨西方列強威逼時,正是在一種自我的批判和反省中通過「明治維新」走上了一條「布國威於天下的強國道路。」由此可見一個民族只有具有用於解剖自己和進行自我反思反省的精神,才能在民族發展的道路上不斷的取得成就。

  正所謂「盛世之下有隱憂」記得晚唐詩人杜葡鶴的一首《涇溪》:「涇溪人險人兢慎,終安不聞傾履人。倒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這首詩反映的就是一種居安思危和不斷審視的態度。透過九大強國崛起的歷程,尤其是其沒落的原因,我們就會有一種認同的觀點: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應隨時審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要有用於解剖自己和進行反思自省的勇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而這正是一個民族尋求自強和超越的真正能力所在。

  (二)求知識於世界的民族學習精神

  「求知識於世界」的口號是日本在戊辰戰役結束,日本百廢待興之時的一種學習口號,在此倡導下,日本國內掀起了一場上下一致學習西方的熱潮,日本派出使節團、留學生到各國學習治國經驗和各種優長。在這種學習的氛圍中,日本在教育、制度、科技、經濟等領域都有了較長足的發展,為民族崛起奠定了基礎。聞名於世的俄國沙皇彼得一世曾匿名到歐洲學習,由此可見:民族的學習精神對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程度是不容忽視的。

  世界的交流越來越廣泛,經濟全球化的市場背景下,只有向世界學習各領域的頂尖技術、思想、理論。在不斷學習、消化、吸收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形成自己獨特的優勢。只有集優勢於一身的民族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列。

  三)創新的騰飛力

  科技的每一次發展都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飛躍,縱覽九個國家崛起的因素,科技無疑是重中之重。西班牙和葡萄牙較早的掌握了航海技術,成為第一批殖民強國;荷蘭擁有當時世界上一流的造船技術,並且不斷的進行技術革新,造船業十分發達,其領先的航運船舶,使其成為海上馬車夫;英國因為引領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美國因為領先電氣革命,而成為世界一強。當然,強國未必是技術革命最早領先的國家,例如以善於模仿、創新著稱的日本,就是通過重視對先進文化、技術等的學習引進,並最終走上了科技強國的道路。

  國際金融危機以後,許多國家把科技創新和培育新興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如:美國的綠色經濟復甦計劃、歐盟的「綠色技術」研發計劃、日本的「數字日本」計劃、俄羅斯組建了由總統親自負責的經濟現代化和技術發展委員會,並將節能技術、航天通信、生物醫療戰略信息技術作為發展新經濟的五大支柱。十二五規劃中,我國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設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確立為戰略新興產業。

  創新是國家發展的命脈和動力,在能源轉型的時代,科技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科學技術取得了飛速發展,兩彈一星的巨大成就、神舟飛船的航空探索、水稻、人類基因探索等領域都達到了較高水平,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與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德國等,還存在較大的技術差距,很多前沿的技術受限於發達國家,因此只有發揮全民族的創新精神,不斷的發展科學技術,才能為國家的崛起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四)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德意志民族在歷經世界大戰後的敗北後,並遭受不公正待遇後,能再次崛起的原因正是其團結的民族精神,正如文中所評說的:德意志民族之所以經歷了如此多的歷史曲折和災難之後,仍能像不死鳥一樣獲得重生,並奇蹟般的再度崛起,所依靠的也正是由其民族心理而衍生出的這樣一種民族精神,一種勇於進取的、不屈不撓的並且勇於爭先的民族再生力。我想這種民族精神內涵裡所包含的正是一種爭取民族統一和強大的民族親和力。

  正如自由勝利女神之於美國民眾是:自由、平等、民主的化身,孔子像之於中國人則是「仁義禮智信」的價值觀外化,儒家文化自古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量的一部分,對於所有的華夏兒女而言:團結統一的中華民族是中華兒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海內外華夏兒女共同的夢。只有把這種民族的凝聚力深入到民族的精神內涵裡,我們才能在民族的大旗下不斷前行。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有擔當的民族,中華民族的崛起絕不會採用殖民統治和暴力擴張的形式。孔子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時代發展到今天,平天下的含義可以概述為:引導、推動和幫助所有的國家都拋棄霸權主義,實現國際民主、構建和諧世界。鄧小平曾講:「如果十億人的中國不堅持和平政策,不反對霸權主義,或者是追隨著經濟的發展,自己搞霸權主義,那對世界也是一個災難,也是歷史的倒退」所以,我相信祖國的崛起走的必然是和平崛起的道路,但正如書中所提到的:和平是乞求不來的,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從來沒有那個霸權強國的實力強大到可以呀知道所有的真理和正義,要推動中國與國際體系的良性互動並有效維護國家安全,不僅要依賴或者越來越依賴強化相互信任和合作,而且也需要必備的戰略威懾力,甚至具備打贏合法性戰爭的能力。

  外國人曾驚嘆:中國這個國度是一個敢於並善於創造人間奇蹟的地區。是的,

  那時因為我們有博大深邃的五千年文化的滋養、有古老文明的智慧、又有現代的超前的思維發展,只要我們努力:下一個輪迴必是我中華強盛的時代。

  文化覺醒中國崛起讀後感【篇三】

  看完這部史詩式的紀錄片,雖然是浮光掠影,但對世界大國的崛起歷程有了全景式的了解。雖然每一個國家所處的地理環境不一樣,走的道路不一樣,它們都有許多相似之外:如以開放的心態來迎接世界的變化,及時的把握住歷史發展的機遇,政治體制的改革,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歸根結底主導國家崛起的力量,還是文化。如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以「開放、冒險、勇敢」的海洋文化,贏得了發展的先機。崇尚自由帶有濃厚的浪漫思想的文化特質成為法國崛起的動力。日本民族以其善於學習、快速適應的文化特點,成為後起的大國。是文化的力量,把這個國家的人民凝聚起來,一起投入到了國家崛起的進程中。作品以隱喻的形式,在向我們提出一個嚴肅的現實課題:中國如何實現自己的民族復興,中國的大國之夢需要怎樣的文化動力――也許這才是這部紀錄處真正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中國的崛起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中國的落後卻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但中國的落後的基因卻潛藏了兩千年,現在依然存在。這種基因潛藏在我們的文化裡,潛藏在被封建專治主導的扭曲變異了的儒家文化中,更潛藏在我們的思想裡。

  在中華民族性格的形成過程中,儒家文化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應當說儒家文化中有許多積極的成份:"忠恕"之道對於敬業精神博愛思想的培養產生過積極的作用;"仁義"對於人生價值的實現有著積極的影響;"君子達則兼濟天下,不達則自善其身",顯出了這種文化的積極和豁達;"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顯示出這種文化的剛勁和執著;至於"三綱八目"更為人格的修煉提供了一個規範化的過程。

  但是封建統治階級選擇儒家文化作為主導文化,絕不是因為它有這些積極的因素而加以推崇。而是他們看到了儒文化中所倡導的倫理觀念很有利於他們的統治。以"孝悌"為基礎的倫理觀念對家庭倫理、社會倫理,對於個人的道德定位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這種倫理一旦和統治階級嫁接在一起,就會走向偏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責任和義務同在的上下關係,演化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絕對服從關係;至於儒家本身所倡導的"忠君"思想,更為君王權位的無限擴大提供了思想依據。在儒學發展中有幾件大事值得我們回顧一下:一件事是漢代的懂仲舒提出了"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的思想,從而把王權神化,使儒學成為封建統治階級統治人民的思想工具;宋時的理學,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也就是要把人培養成一個毫無「人」性的「社會人」,從而使人退縮成俯首帖耳的順民;隋唐之後又把儒家精典做為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成為教育的主導教材,對於人思想的影響是空前的。許多人一輩子鑽在那幾本破書裡尋章摘句,皓首窮經,出現了多少像孔夫子、範進似的人物。更主要的是在這種正統文化的影響下,造成了中華民族性格的弱化。儒家文化先前所洋溢的剛勁之氣開始消弱,人們思想中那種安於天命、逆來順受的意識開始增強。儒學文化本身的倫理特點,加上統治者把這種倫理特點加以強化,使中國人套上層層的道德枷索,使人的個性受到了壓抑,靈性受到摧殘,創造力趨於萎縮。

  有的人要說了,既然在儒學的影響下人的創造性趨於萎縮,那麼,我們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該做何解釋呢?但我要說的是我國古代那些偉大發明和輝煌成就的創造者大都是受儒家文化影響很小的人,或者說就沒有受儒家文化的影響。火藥的發明源於"道士的煉丹術";紙的發明源於民間;印刷術的發明是一個技術工人;指南針的發明更不是在儒家文化居主導地位的時代。

  等級森嚴的封建制度和尊卑觀念極強的儒家文化的結合,使中華民族的性格趨於卑弱。造就兩種卑弱性格的人,一種是"獨夫"性格,中國皇帝居有至高無尚的權力(是西方封建王朝的君主們所無法比擬),身為一州一郡的地方官也是一手遮天,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率土之民莫非王臣"、"只須州官放火,不須百姓點燈"就是對這種"獨夫的"的形象描述。而另一種則是順民性格,我們稱之為"奴隸性格"。魯迅在他的《燈下漫筆》中尖銳的指出:"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然而下於奴隸的時候,卻是數見不鮮的。"他把中國人的命運歸納出兩個反覆出現的時代:"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在沒有外患的時候,獨夫們往往變成狼對所統治下的羊進行敲骨剝髓的壓榨和剝削;當外患來臨,國家將破的時候,這些獨夫就又變成了羊,成了外部勢力左右的羊。說的更直接一些:所謂的獨夫,他們的血管裡流的也是羊血。宋王朝和滿清政府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狼圖騰》的作者姜戎先生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儒家文化造就了一隻文明的羊。理解了我們漢民族性格中的這種特點,我們就不難理解宋王朝的軟弱無能,清王朝的屈辱求和,我們也不難理解抗戰之時會有那麼多的漢奸,也不難理解兩三個日本鬼子就能押送1000多中國老百姓去赴死。

  今天,我們不難發現這種扭曲了的文化仍在影響著我們,阻礙著我們的改革進程,成了中國實現大國之夢的羈絆。公民權利被隨意剝奪的事情屢屢發生,政府權利的運行得不到有效的監督,官員貪汙腐敗達到了另人髮指的程度(微笑局長的渾身的珠光寶器)。最讓人擔憂的這種以培養順民為特色的弱質文化依然主導著我們的教育——牢籠似的學校在培養著一批批弱不禁風、綿羊式的學生。中日學生多次夏令營的體能較量中,我們的學生一敗塗地。泱泱在國至今還沒有一位中國培養出的諾貝爾獲獎者,這不是民族的悲哀嗎?今天我們無論如何痛恨曾給我們帶來深重災難的日本軍國主義,但是日本民族的「自強堅韌、團結創新」的優秀品質正是我們所欠缺的。謙虛好學是日本人的傳統,朝鮮半島的百濟王朝就是他的老師,當唐朝滅亡了百濟之後,他反而向唐朝學習;當美國的堅船利炮扣開日本國門的時候,他又向美國學習,向西方列強學習。強烈的變革意識更是日本人的優點,中國歷史上的改革鮮有成功的,而日本歷史上兩次著名的改革促成了日本民族的兩次騰飛――公元七世紀的大化革新使日本走上了封建社會,公無十九世紀的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社會。即使是二戰後遭受毀滅性打擊的日本,在短短的一二十年又成為了世界強國。「九一八」國恥紀念日,我想我們的「保釣遊行」會上演的更加激烈。但是在國恥日,我們是需要的是冷靜的思考,思考我們的國家如何才能變得更強大,思考我們曾經以引自豪的文化的需要如何的改造。

  今天的中國在貌似強大的表面之下還隱藏著許多問題,需要我們有清醒的認識,更需要我們付出改革的行動。如民主政治的進程,官僚體制的改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都需要儘快的改革。這些改革的根本動力是什麼?靠幾個政治精英,靠國家領導人,都不現實,靠得是十三億公民意識覺醒的每一個人。當你真正的成為一個公民的時候,你才真正的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你就會自覺的投入到社會的變革中,自覺的捍衛憲法所賦予你的權利,自覺的與妨害公民權利的一切行為做鬥爭,自覺的履行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而以「法制和民主」為核心的公民思想,正是我們傳統文化所缺失的內容。

  今天我們要完成民族復興的偉大的事業,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是艱巨的,我們既要完成未走完的工業化進程,還要積極的面對信息革命的挑戰。要想完成這一偉大復興的任務,除了借鑑外國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外,尤其需要一種強大的文化力量。不斷挖掘傳統文化中符合時代潮流的思想,特別是做好對儒家文化的揚棄,同時大膽的吸取國外的先進文化,為我們的民族文化不補充新鮮的血液。用再生的文化力量,重新鍛造民族的性格,以自豪的公民的姿態,奮發有為的精神,投入到中化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