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海軍將領楊用霖簡介 楊用霖是怎麼死的?
2023-10-14 09:11:44 2
楊用霖生於公元1854年,去世於公元1895年,清朝末年海軍將領,字雨臣,福建閩縣人。楊用霖是一位非常喜歡學習的人,雖然他少年的時候失學,但是長大之後卻表現出了對學習的十足熱情。
公元1871年,楊用霖參加海軍,投「藝新」炮艦為船生,從管帶許壽山學習英語及槍炮、駕駛技術。在當時楊用霖就已經展現出了對學習的熱愛,他學習用心刻苦,很快便脫穎而出。「夕勤劬,寒暑不輟,而穎悟銳進,於航海諸藝日益精熟」,「公暇益肆力於書籍,手不釋卷,才識遂日以增進,長官鹹倚重之。」
吃水不忘挖井人,蒼天不負苦心人。正是因為楊用霖的努力學習,他才能被長官看重,因此步步高升。等到對航海諸藝日益精熟之後,他便補為「振威」炮艦管炮官,又升為「藝新」炮艦二副。當時的總教習姻緣對楊用霖讚譽有加,認為他將來在海軍方面的前途不可限量,大肆稱讚楊用霖「有文武才,進而不止者,則亞洲之納爾遜也」
公元1879年,楊用霖加入北洋水師,充「飛霆」、「鎮西」各艦二副。公元1880年,丁汝昌赴英國接待「超勇」、「揚威」,楊用霖又充任兩艦二副。回國之後,因接艦有功,升為「超勇」大副。
公元1885年,調升「鎮遠」鐵甲艦大副,又升幫帶大副。三年之後,北洋水師正式成軍,定海軍軍制,楊用霖被李鴻章推薦為右翼中營遊擊。後來李鴻章檢閱水師,楊用霖因為訓練有加,一次你升為參將,賞加副將軍銜。
楊用霖在北洋水師之中,是一位非常合格而有衛星的 將領。為人公正嚴明,治軍有度,讓眾將士信服。他待將士猶如自己的家人子弟,「疾苦勞頓必親臨慰問」。真心換真心,楊用霖真心對待自己的將士,將士們自然也就真心擁戴自己的統帥,「以故士鹹為用」。
公元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師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展開大戰。當戰爭打響之時,楊用霖激勵自己的部下說:「戰不必捷,然此海即餘死所!」,「時至矣!吾將以死報國」。其麾下將士,聽聞楊用霖的話語都流著淚說:「公死,吾輩何以為生?赴湯蹈火,惟公所命!」
衰弱的新中國與強勢崛起的日本決戰,戰爭十分慘烈。楊用霖協助管帶左翼總兵林泰曾作戰,戰爭中,旗艦「定遠」中彈起火,烈焰洶騰,向全艦蔓延。危急關頭,楊用霖調轉「鎮遠」矛頭,擋在「定遠」之前,與日軍交火。「定遠」號由此獲得時間撲火整修,再次加入戰場,使得日本聯合艦隊逃離戰場。此戰之後,楊用霖補副將,賞加「捷勇巴圖魯」勇號。
公元1894年,「鎮遠」巡海回威海,艦底觸礁進水,管帶林泰曾引咎自盡。林泰曾去世之後,楊用霖升護理左翼總兵兼署鎮遠管帶。當時因為旅順已經失陷,「鎮遠」無法進塢修理。楊用霖只能帶領人員,想盡辦法,抓緊時間搶修,終於將艦艇修好。
公元1895年,日本進攻威海,威海戰役爆發。楊用霖協助丁汝昌、劉步蟾等人八次擊退日軍進攻,然而卻傷亡慘重。丁汝昌和劉步蟾先後自殺,懦弱的清王朝,開始打起了議和投降的心思。當時牛昶昞推薦楊用霖前去接洽,卻遭到楊用霖的嚴詞拒絕。
在劉公島一片乞降逃生的悽涼氣氛裡,楊用霖口誦文天祥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手槍自戕。
楊用霖的部下聽到槍響,進入其住艙時,楊用霖頭顱低垂,血液從鼻孔汨汨地流向胸襟。楊用霖就這樣不如丁汝昌和劉步蟾的後塵,發出了北洋海軍的最後一槍。作為一名軍人,楊用霖死的悽絕死的壯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