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室外的製造方法
2023-09-23 08:43:15 2
空調室外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外機,包括:電控組件、壓縮機、四通閥、室外換熱器、液側截止閥、氣液分離器、氣側截止閥和熱管,四通閥的排氣埠與壓縮機的排氣口相連通;室外換熱器與四通閥的冷凝埠相連通;液側截止閥與室外換熱器通過節流閥相連通;氣液分離器的進口與四通閥的吸氣管埠相連通,出口與壓縮機的回氣口相連通;氣側截止閥與蒸發器埠相連通;熱管包括蒸發段和冷凝段,蒸發段固定在電控組件上,用於電控組件的散熱。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電控組件通過熱管散熱,與現有技術使用的金屬型材料的散熱裝置相比,熱管的體積小、成本低,並能夠使電控組件均勻散熱。
【專利說明】空調室外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空調室外機。
【背景技術】
[0002] 變頻空調因節能、安靜等優勢,正逐步取代定頻空調,隨著大功率變頻空調的不斷 普及,其室外機電控板上的電器元件的發熱量也在不斷增大,尤其是電控組件等大功率器 件,工作時會發出大量的熱量,其溫度會迅速升高,如果不及時散熱,會導致電控組件等大 功率器件的性能降低甚至燒毀,因此需要配置散熱裝置,對這些電氣元件進行有效的散熱。
[0003] 現有技術對室外機的電控組件的散熱方式為:將室外機電控板固定在散熱器的底 座上,通過底座進行熱傳導,再通過強制排風來散熱。但散熱器為金屬型材料,金屬型材料 熱阻大,熱傳導慢,而導致變頻空調的電控組件散熱不均勻,且耗材多,體積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0005]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體積小,成本低,並能夠保證電控組件散 熱均勻的空調室外機。
[0006]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外機,包括:電控組件;壓縮機, 所述壓縮機設置有排氣口和回氣口;四通閥,所述四通閥設置有排氣埠、冷凝埠、蒸發 器埠和吸氣管埠,所述排氣埠與所述排氣口相連通;室外換熱器,所述室外換熱器與 所述冷凝埠相連通;液側截止閥,所述液側截止閥與所述室外換熱器通過節流閥相連通; 氣液分離器,所述氣液分離器設置有進口和出口,所述進口與所述吸氣管埠相連通,所述 出口與所述回氣口相連通;氣側截止閥,所述氣側截止閥與所述蒸發器埠相連通;和熱 管,所述熱管包括蒸發段和冷凝段,所述蒸發段固定在所述電控組件上,用於所述電控組件 的散熱。
[0007]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電控組件通過熱管散熱,與現有技術使用的金屬 型材料的散熱裝置相比,熱管的體積小、成本低,並能夠使得電控組件均勻散熱,具體來說, 熱管的蒸發段固定在電控組件上,當熱量從蒸發段傳入時,管內工質受熱蒸發,在壓差的作 用下流向冷凝段,可將冷凝段安裝在空調室外機流通低溫冷媒處,使熱管內工質與該處的 低溫冷媒進行換熱,放出熱量並冷凝成液態工質,在毛細力的作用下流回熱端,如此不斷循 環,熱量即由蒸發段傳至冷凝段,實現了對電控組件的均勻散熱,並有效提升了空調室外機 的品質。
[0008]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徵:
[0009]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冷凝段與所述氣液分離器相連接。
[0010]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冷凝段安裝在所述氣液分離器內,或者盤繞 在所述氣液分離器的外表面上。
[0011]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進口與所述吸氣管埠通過第一管路相連 通,所述冷凝段與所述第一管路相連接。
[0012]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冷凝段貼覆在所述第一管路的外表面,或者 盤繞在所述第一管路的外表面。
[0013]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節流閥與所述液側截止閥通過第二管路相連 通,所述冷凝段與所述第二管路相連接。
[0014]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冷凝段貼覆在所述第二管路的外表面,或者 盤繞在所述第二管路的外表面。
[0015]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出口與所述回氣口通過第三管路相連通,所 述冷凝段與所述第三管路相連接。
[0016]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冷凝段貼覆在所述第三管路的外表面,或者 盤繞在所述第三管路的外表面。
[0017]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熱管的蒸發段具有多個彎折部。
[0018]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 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 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空調室外機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1]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空調室外機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0022]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空調室外機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0023]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空調室外機的第四種結構示意圖;
[0024] 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空調室外機的第五種結構示意圖;
[0025] 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空調室外機的第六種結構示意圖;
[0026] 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空調室外機的第七種結構示意圖;
[0027] 圖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空調室外機的第八種結構示意圖。
[0028] 其中,圖1至圖8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係為:
[0029] 10電控組件,20壓縮機,30四通閥,40室外換熱器,50液側截止閥,51節流閥,60 氣液分離器,70氣側截止閥,80熱管,91第一管路,92第二管路,93第三管路,D、C、E、S分 別為排氣埠、冷凝埠、蒸發器埠和吸氣管埠。
【具體實施方式】
[0030]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 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 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0031]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 新型還可以採用其他不同於在此描述的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受 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32] 下面參照附圖1至圖8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提供空調室外機。
[0033] 如圖1至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包括:電控組件 10、壓縮機20、四通閥30、室外換熱器40、液側截止閥50、氣液分離器60、氣側截止閥70和 熱管80。
[0034] 其中,壓縮機20設置有排氣口和回氣口;四通閥30設置有排氣埠 D、冷凝埠 C、蒸發器埠 E和吸氣管埠 S,排氣埠 D與排氣口相連通;室外換熱器40與冷凝埠 C相連通;液側截止閥50與室外換熱器40通過節流閥51相連通;氣液分離器60設置有進 口和出口,進口與吸氣管埠 S相連通,出口與回氣口相連通;氣側截止閥70與蒸發器埠 E相連通;熱管80包括蒸發段和冷凝段,蒸發段固定在電控組件10上,用於電控組件10的 散熱。
[0035] 本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電控組件10通過熱管80散熱,與現有技術使用的金 屬型材料的散熱裝置相比,熱管80的體積小、成本低,並能夠使得電控組件10均勻散熱,具 體來說,熱管80的蒸發段固定在電控組件10上,當熱量從蒸發段傳入時,管內工質受熱蒸 發,在壓差的作用下流向冷凝段,冷凝段安裝在四通閥30與液側截止閥50之間,即冷凝段 安裝在空調室外機流通低溫冷媒處,熱管80內工質與該處的低溫冷媒進行換熱,放出熱量 並冷凝成液態工質,在毛細力的作用下流回熱端,如此不斷循環,熱量即由蒸發段傳至冷凝 段,實現了對電控組件10的均勻散熱,並提升了空調室外機的品質。
[0036] 優選地,熱管80的蒸發段具有多個彎折部。
[0037] 多個彎折部的設置,有效地增大了蒸發段與電控組件10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有 效地提升了熱管80對電控組件10的散熱效率,進而有效地提升了空調室外機的品質。
[0038] 需要說明的是,在圖1至圖8中,為了清楚地表示熱管80的蒸發段結構,使用虛線 框表示電控組件10,以表示透過電控組件10看熱管80的蒸發段。
[0039] 如圖1至圖8所示,空調在製冷運行時,冷媒在壓縮機20內被壓縮後成高溫高壓 的氣態冷媒,高溫高壓的氣態冷媒經過四通閥30進入室外側換熱器進行換熱,冷凝後變為 中溫高壓冷媒,中溫高壓冷媒經過節流閥51節流降壓成為中溫中壓冷媒,中溫中壓冷媒從 液側截止閥50流至室內機(圖中未示出),蒸發後從氣側截止閥70回到室外機中成為低溫 低壓冷媒,低溫抵壓冷媒經過四通閥30進入氣液分離器60回到壓縮機20,完成一次製冷循 環。
[0040] 制熱運行時,冷媒在壓縮機20內被壓縮後成高溫高壓的氣態冷媒,高溫高壓的氣 態冷媒經過四通閥30從氣側截止閥70流至室內機(圖中未示出),冷凝後從液側截止閥 50回到室外機中成為中溫高壓冷媒,中溫高壓冷媒通過節流閥51節流降壓成為低溫低壓 冷媒,低溫低壓冷媒進入室外側換熱器進行換熱,蒸發後的冷媒再通過四通閥30流入氣液 分離器60回到壓縮機20,完成一次制熱循環。
[0041] 具體地,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第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熱管80的冷凝段盤繞在 氣液分離器60的外表面上。
[0042] 或者,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的第二個具體實施例中,熱管80的冷凝段安裝在氣 液分尚器60內。
[0043] 將熱管80的冷凝段盤繞在氣液分離器60的外表面或者內部,當熱量從電控組件 10傳入時,管內工質吸收電控組件10的熱量並蒸發成氣態工質,在壓差的作用下流向冷凝 段,與氣液分離器60進行熱交換後,釋放出熱量並冷凝成液態工質,在毛細力的作用下流 回熱端,如此不斷循環,熱量即由熱端傳至冷端,實現了對電控組件10的散熱,同時可以對 氣液分離器60進行加熱,防止冷媒過多地沉積在氣液分離器60內,造成壓縮機20回液。
[0044] 可選地,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的第三個具體實施例中,進口與吸氣管埠 S通 過第一管路91相連通,熱管80的冷凝段盤繞在第一管路91的外表面。
[0045] 或者,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的第四個具體實施例中,進口與吸氣管埠 S通過 第一管路91相連通,熱管80的冷凝段貼覆在第一管路91的外表面。
[0046] 將熱管80的冷凝段放在四通閥30與氣液分離器60之間的管路上,其連接方式可 以為管外纏繞式或貼管式,當熱量從電控組件10傳入時,管內工質吸收電控組價的熱量並 蒸發成氣態工質,在壓差的作用下流向冷凝段,與管路中的低溫冷媒進行熱交換後,釋放出 熱量並冷凝成液態工質,在毛細力的作用下流回熱端,如此不斷循環,熱量即由熱端傳至冷 端,實現了對電氣元件的散熱。
[0047] 可選地,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的第五個具體實施例中,節流閥51與液側截止閥 50通過第二管路92相連通,熱管80的冷凝段盤繞在第二管路92的外表面。
[0048] 或者,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的第六個具體實施例中,節流閥51與液側截止閥50 通過第二管路92相連通,熱管80的冷凝段貼覆在第二管路92的外表面。
[0049] 將熱管80的冷凝段放在節流閥51與液側截止閥50之間的管路上,其連接方式可 以為管外纏繞式或貼管式,當熱量從電控組件10傳入時,管內工質吸收電控組件10的熱量 並蒸發成氣態工質,在壓差的作用下流向冷凝段,與管路中的中溫中壓冷媒進行熱交換後, 釋放出熱量並冷凝成液態工質,在毛細力的作用下流回熱端,如此不斷循環,熱量即由熱端 傳至冷端,實現了對電氣元件的散熱。
[0050] 可選地,如圖7所示,在本實施例的第七個具體實施例中,出口與回氣口通過第三 管路93相連通,熱管80的冷凝段盤繞在第三管路93的外表面。
[0051] 或者,如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的第八個具體實施例中,出口與回氣口通過第三管 路93相連通,熱管80的冷凝段貼覆在第三管路93的外表面。
[0052]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電控組件通過熱管散熱,與現有技術使 用的金屬型材料的散熱裝置相比,熱管的體積小、成本低,並能夠使得電控組件均勻散熱, 具體來說,熱管的蒸發段固定在電控組件上,當熱量從蒸發段傳入時,管內工質受熱蒸發, 在壓差的作用下流向冷凝段,冷凝段安裝在空調室外機流通低溫冷媒處,熱管內工質與該 處的低溫冷媒進行換熱,放出熱量並冷凝成液態工質,在毛細力的作用下流回熱端,如此不 斷循環,熱量即由蒸發段傳至冷凝段,實現了對電控組件的均勻散熱,並提升了空調室外機 的品質。
[0053]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 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 "固定"等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 連接;"相連"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 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0054]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 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 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 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 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55]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 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 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包括: 電控組件; 壓縮機,所述壓縮機設置有排氣口和回氣口; 四通閥,所述四通閥設置有排氣埠、冷凝埠、蒸發器埠和吸氣管埠,所述排氣 埠與所述排氣口相連通; 室外換熱器,所述室外換熱器與所述冷凝埠相連通; 液側截止閥,所述液側截止閥與所述室外換熱器通過節流閥相連通; 氣液分離器,所述氣液分離器設置有進口和出口,所述進口與所述吸氣管埠相連通, 所述出口與所述回氣口相連通; 氣側截止閥,所述氣側截止閥與所述蒸發器埠相連通;和 熱管,所述熱管包括蒸發段和冷凝段,所述蒸發段固定在所述電控組件上,用於所述電 控組件的散熱。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冷凝段與所述氣液分離器相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冷凝段安裝在所述氣液分離器內,或者盤繞在所述氣液分離器的外表面上。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進口與所述吸氣管埠通過第一管路相連通,所述冷凝段與所述第一管路相連 接。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冷凝段貼覆在所述第一管路的外表面,或者盤繞在所述第一管路的外表面。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節流閥與所述液側截止閥通過第二管路相連通,所述冷凝段與所述第二管路相連 接。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冷凝段貼覆在所述第二管路的外表面,或者盤繞在所述第二管路的外表面。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出口與所述回氣口通過第三管路相連通,所述冷凝段與所述第三管路相連接。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冷凝段貼覆在所述第三管路的外表面,或者盤繞在所述第三管路的外表面。
10. 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熱管的蒸發段具有多個彎折部。
【文檔編號】F24F1/24GK203837144SQ201420212872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8日
【發明者】梁伯啟, 卜其輝 申請人: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 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