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勾安全內把手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01:55:20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門窗技術領域,具體的來說涉及一種防勾安全內把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門窗等設施,通常都會設置內把手,當從門窗內開門時,轉動內把手,就可以打開門。當門窗鎖著的時候,從門窗內轉動內把手,可以打開門窗。
對於門窗等設施,雖然門窗鎖著,非法入侵者通過貓眼孔,插入一根專門的鐵桿,就可以在門外下壓房內把手,從而輕鬆的打開房門。
本實用新型對門窗的內把手做了改進,可以安全可靠地防止從房門外通過內把手打開房門,避免非法入侵。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一種防勾安全內把手,可以安全可靠地防止從房門外通過內把手打開房門,避免非法入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
一種防勾安全內把手,包括把手和面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把手包括把手柄和按鍵,所述把手柄和按鍵收容在所述面板的孔內,按鍵有至少一個凸起,把手柄有至少一個凹口,在初始位置,按鍵的凸起與把手柄的凹口有一定的距離,當轉動把手柄,把手柄帶動按鍵轉動,把手柄只有在轉過了一定角度滯后角才能使把手柄的凹口一邊接觸到凸起的一邊,最終帶動按鍵一起轉動,按鍵轉動角度小於需要轉動的開門角度,不能開門。
按鍵設置成有斜角度的凸起,把手柄設置成有同樣斜角度的凹口,所述凹口與所述凸起的齒形之間在所述初始位置設置成有較大的間隙,所述把手柄在轉過了一定角度滯后角後,所述把手柄的凹口接觸到所述按鍵的凸起並帶動所述按鍵一起轉動。
按鍵有多個有斜角度的齒形的凸起,把手柄有多個有斜角度的齒形的凹口,在初始位置,按鍵的凸起與把手柄的凹口有一定的距離,使凹口與凸起的齒形間有較大的間隙。
把手柄帶動按鍵一起轉動的一定角度滯后角為10到25度。
把手柄帶動按鍵一起轉動,把手柄轉動30度到50度,只能帶動按鍵轉動20度到35度。
需要轉動的開門角度30~35度。
本發明提出一種防勾安全內把手,以簡單的結構,通過防勾安全內把手的按鍵與把手柄的配合,防止從房門外通過內把手打開房門,使房門鎖安全可靠,並便於製造。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防勾安全內把手分解示意圖,圖中所示也包含面板。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防勾安全內把手與面板組裝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的防勾安全內把手的按鍵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所述的防勾安全內把手的把手柄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所述的防勾安全內把手的按鍵與把手柄的配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防勾安全內把手分解示意圖,圖中所示也包含面板6。參看圖1,根據本發明的防勾安全內把手1,可以插入面板6的孔內,用於從門內開門和鎖門。所述把手1包括把手柄11和按鍵14。當按下按鍵14,轉動把手柄11,把手柄11帶動按鍵14轉動。把手柄11包括柄杆111和柄體112,柄體112插入面板6的孔61內,柄杆111可供握住。
並參見圖2~圖5,按鍵14有多個有斜角度設計的齒形的凸起41,把手柄11有多個有斜角度設計的齒形的凹口113,凹口113與凸起41相配合。在初始位置,按鍵14的凸起41與把手柄11的凹口113有一定的距離,使凹口113的齒形與凸起41的齒形之間有較大的間隙,把手柄11隻有在轉過了一定角度,一定角度稱為滯后角,才能使把手柄11的凹口113一邊接觸到凸起41的一邊,最終帶動按鍵14一起轉動。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一定角度滯后角為15度。
結合圖2,把手1還包括方棒19,旋轉盤17和定位塊10。方棒19插入按鍵14,按鍵14轉動時,按鍵14可以帶動方棒19轉動。旋轉盤17和定位塊10安裝在把手柄11的柄體112上。旋轉盤17上開設了弧形孔,定位塊10上設置了凸塊,凸塊可以放進弧形孔中,與弧形孔配合。方棒19插入按鍵14,可以帶動按鍵14轉動。方棒19的一端插入門鎖的撥孔內,可以撥動撥孔。按鍵14的孔42為方孔,可以帶動方棒19轉動,把手柄11的孔114為圓孔,不能直接帶動方棒19轉動,只能通過把手柄11帶動按鍵14間接的帶動方棒19。
安裝時,例如可以採用固定元件,例如彈簧銷12等,把按鍵14安裝到把手柄11的柄體112內。還可以採用內六角螺絲13等進一步進行固定按鍵14。本發明在按鍵14的一端安裝了按鍵復位彈簧15。按鍵14插入把手柄11的孔114內,按鍵復位彈簧15置於按鍵14與把手柄11之間。
參見圖2,當釋放按鍵14的被按壓的一端時,在按鍵14另一端的按鍵復位彈簧15對按鍵14施力,使按鍵14向上滑動,退回到初始位置。而彈簧銷12是橫向插入把手柄11的柄體112內,並穿過按鍵14的孔42,使按鍵14不能從把手柄11的柄體112內的孔114掉出。定位塊10和旋轉盤17安裝到把手柄11的柄體112上。旋轉盤17例如是利用固定螺絲18與把手柄11的柄體112剛性裝配。把手柄11插入面板6的孔61內,把手柄11與旋轉盤17一起,只能相對於面板6做旋轉運動。旋轉盤17在定位塊10配合下可以限制把手柄11的轉動角度。方棒19從外側插入把手柄11的柄體112的內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方棒19的一端並伸入安裝在把手柄11的柄體112內部的按鍵14內。方棒19的截面外形為四邊形,按鍵14內部的孔也是四邊形的外形,與方棒19的截面外形相配合。方棒19另一端插入鎖體的撥孔中,轉動一定角度,即開門角度,後便打開了鎖。一般鎖體需要轉動30~35度,方棒19要轉動30~35度打開鎖。
按鍵14隻能在把手柄11的孔內做滑動和小角度的旋轉運動。按鍵的凸起設置成有斜角度的齒形,把手柄的凹口設置成有同樣斜角度的齒形,所述凹口與所述凸起的齒形之間在所述初始位置設置成有較大的間隙。當按下按鍵14後,按鍵14的凸起41與把手柄11的凹口111緊密接觸,轉動把手1,把手1的把手柄11可以立即帶動按鍵14進行一起轉動,沒有滯后角。也就是說,把手柄11轉動40度,帶動按鍵14轉動40度。方棒19插入按鍵14的方孔內,當按鍵14轉動時,方棒19與其一起轉動。方棒19另一頭插入鎖體的撥孔中,轉動一定角度開門角度後便打開了鎖。一般鎖體需要轉動30~35度,一定角度開門角度可以是30~35度。按鍵14帶動方棒19轉動,轉動角度為40度,大於方棒需要轉動30~35度的開門角度,才能開門。
當釋放掉按鍵14後,按鍵14在彈簧15的作用力下,回到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按鍵14的凸起41與把手柄11的凹口111有一定的距離,使凹口111與凸起41的齒形間有較大的間隙,把手柄11隻有在轉過了滯后角15度才能使把手柄11的凹口111一邊接觸到凸起41的一邊,最終帶動按鍵14一起轉動。把手柄11轉動40度,轉過了滯后角15度,帶動按鍵14轉動25度。按鍵14帶動方棒19轉動,轉動角度為25度,小於方棒19需要轉動30~35度的開門角度,不能開門。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把手柄帶動按鍵一起轉動的一定角度滯后角為10度到25度。把手柄帶動按鍵一起轉動,把手柄轉動30到50度,只能帶動按鍵轉動20度到35度。需要轉動的開門角度30~35度。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防勾安全內把手,結構簡單,通過防勾安全內把手的按鍵與把手柄的配合,提供按鍵與把手柄的間隙,產生滯后角。可以防止從房門外通過內把手打開房門,使房門鎖安全可靠,並便於製造。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例的限制,上述實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