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候性的光學記錄媒體及其製作方法
2023-09-23 00:19:45 3
專利名稱:高耐候性的光學記錄媒體及其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光學記錄媒體及其製作方法,特別是有關高耐候性的光記錄媒體及其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由於影視龐大資料量的需求,近年來可記錄一次式的光碟片CD-R(Compact Disc Recordable)的容量已不敷需求,因此數字影視光碟片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已成為新一代的光記錄媒體。
在製造上,兩者均是將螺旋溝軌預先刻置在母模上,然後利用射出成型法大量製造具有螺旋溝軌的基板。基板射出成形後,其可記錄一次數字影視光碟片DVD-R的製造方法如
圖1所示,利用旋轉塗布法形成記錄層102於基板100上,其厚度約在50nm~200nm之間。其後以射濺法形成反射層104於記錄層102上,再覆蓋塗布粘合層106,並藉由粘合層106將蓋板108粘合於反射層104上。其中在CD-R與DVD-R的旋轉塗布工藝主要是將染料均勻的塗布在基板上,並藉由塗布參數的調整來控制染料落在溝軌內和溝軌與溝軌間的凸軌(Land)上的量,以達到控制溝軌與陸地間光程差(Ld)的目的,其可透過控制光程差達到控制光碟片所產生的循軌信號,旋轉塗布工藝的優劣將影響到碟片記錄的品質甚鉅。
如圖1所示,在可記錄一次數字影視光碟片DVD-R或DVD+R的記錄層102上鍍一層反射層104的目的為增加碟片的反射率。此外,反射層104的設置亦可增加碟片的壽命。一般來說,可記錄一次數字影視光碟片的反射層104是使用銀合金或是銀。銀合金形成反射層104的光記錄媒體具有較佳的特性,但由於銀合金靶材價格昂貴,無法進一步降低碟片成本。若使用成本較低廉的銀做為射濺靶材,所形成的反射層104經耐候測試後,水氣容易進入破壞記錄層102,造成表面粗糙變形。再者,構成記錄層102的染料一般具有吸水性,其所含的水亦容易滲入反射層104,進而影響碟片的特性。
發明內容
有鑑於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在可記錄一次光碟片的反射層和記錄層間提供水氣隔絕層,該層為具有穩定特性的防水(moisture proof)薄膜,以防止存在於大氣中的水氣滲入反射層與有機染料記錄層。此外,本發明提供的水氣隔絕層亦可以增加記錄層表面的平坦性,並使外部環境的水氣不易滲入此光學記錄媒體,避免水氣破壞記錄層或是反射層。如此,可改善以價格較低廉的銀金屬做為反射層的光學記錄媒體耐候特性,以降低碟片製作的成本。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高耐候性的光學記錄媒體,包括基板、設置於基板上的記錄層,其中記錄層是由有機染料形成、設置於記錄層上的水氣隔絕層、設置於水氣隔絕層上的反射層,及設置於反射層上的粘合層。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高耐候性光學記錄媒體的製作方法。首先,提供基板,並旋塗記錄層於基板上。接著,形成水氣隔絕層於記錄層上。再於水氣隔絕層上形成反射層。最後,形成粘合層於反射層上,並提供蓋板,其中蓋板經由粘合層附著於反射層上。
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示,作詳細說明如下圖式簡單說明圖1是顯示已知可記錄一次數字影視光碟片的膜層示意圖。
圖2是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可記錄一次數字影視光碟片的膜層示意圖。
圖3是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應用在可記錄一次光碟片CDR的膜層示意圖。
符號說明已知技術基板~100; 記錄層~102;反射層~104;粘合層~106;蓋板~108;
本發明技術基板~200; 記錄層~202;水氣隔絕層~204;反射層~206;粘合層~208;蓋板~210;基板~300; 記錄層~302;水氣隔絕層~304;反射層~306;保護層308。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如圖2所示,以下特舉應用在可錄一次DVD的實例為本發明的具有提高光碟耐候性的一具體實施例,其中,可錄一次DVD可以是DVD+R或是DVD-R。本實施例中提供基板200,此基板200可以是高分子基板,其較佳的組成材料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
接著,形成記錄層202於基板200上,此記錄層202為例如具有吸水性的有機熔劑TFP及染料所組成,並以旋轉塗布法形成在基板200上。其後,以例如是反應性射濺方法,形成水氣隔絕層204於記錄層202上。在此,水氣隔絕層(moisture barrier)204較佳為具有穩定特性,且吸光係數不高的陶瓷材料層,例如氧化物或氮化物,其氧化物是包括但不限於氧化矽(SiO,SiO2)、氧化鋁(Al2O3)、氧化鉬(MoO3)、氧化碲(TeO2)、氧化鉛(Pb2O3)、氧化鉛(Cu2O)、氧化鉍(Bi2O3)、氧化鋯(ZrO2)、氧化鋅(ZnO2)、氧化鉭(Ta2O5)及硫化鋅與氧化矽混合物(ZnS-SiO2)或前述的組合,其氮化物是包括但不限於氮化錫(SnN)、氮化鋅(ZnN)、氮化鉛(PbN)、氮化鉍(BiN)、氮化鈦(TiN)、氮化硫(SN)、氮化鍺(GeN)、氮化鎘(CdN)、氮化矽(SiN)、氮化鋁(AlN)、氮化錫(SnN)、氮化銦(InN)、氮化銅(CuN)、氮化鈷(CoN)、氮化鉬(MoN)、氮化碘(IN)或前述的組合。
在本實施例中,較佳為以反應射濺法形成氧化鋁做為水氣隔絕層204形成在記錄層202上。亦即,本發明的水氣隔絕層204是為在沉積室中置入鋁靶,在低真空下(大體壓力為10-6~10-9Torr),通入氬氣及氮氣,使氮氣與氬氣濺擊出的鋁原子或鋁離子反應,形成鋁的氮化物沉積於記錄層202上。將上述碟片的反射層206以原子力顯微鏡(AFM)測試其平滑性,粗糙度小於50μm。
之後,以例如射濺方法,形成反射層206於水氣隔絕層204上。在本實施例中反射層206較佳為具有較高反射係數且價格不昂貴的金屬,例如銀或銀合金。以銀金屬做為反射層206的材料為例,厚度較佳控制在70nm~80nm,以使光記錄媒體可以具有足夠的反射率。後續,以例如旋轉塗布法塗布粘合層208,並將蓋板210經由粘合層208粘著於反射層206上。
請參照圖2,本發明高耐候性的光學記錄媒體的一具體實施例中,光學記錄媒體是包括基板200、記錄層202位於該基板200上,記錄層202是由有機染料形成、水氣隔絕層204位於記錄層202上、反射層206位於水氣隔絕層204上及粘合層208位於反射層206上,其中粘合層208可以是高分子材料以塗布及硬化的方式形成。
因此,經由本發明在可記錄一次光碟片的反射層206和記錄層202間提供具有穩定特性的隔絕薄膜的水氣隔絕層204,以防止水氣由外部環境滲入,藉此增加光記錄媒體的抗腐蝕性,及改善光記錄媒體的耐候特性。同時,藉由本發明提供的水氣隔絕層204,本發明可以應用價格較低廉的銀金屬做為反射層206,並藉以降低碟片的製作成本。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亦即本發明提供的水氣隔絕層可以形成在任何光記錄媒體吸水性染料記錄層和反射層之間。舉例來說,如圖3所示,可記錄一次光碟片CDR依序包含有基板300、記錄層302、反射層306、及保護層308。本發明的水氣隔絕層304可以應用在上述CDR的反射層306與記錄層302之間。任何熟習此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所附的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高耐候性的光學記錄媒體,包括基板;記錄層,設置於該基板上;水氣隔絕層,設置於該記錄層上;反射層,設置於該水氣隔絕層上,及粘合層,設置於該反射層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性的光學記錄媒體,其中該水氣隔絕層為陶瓷材料所組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候性的光學記錄媒體,其中該陶瓷材料為鋁的氮化物。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性的光學記錄媒體,其中該反射層為銀金屬所組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性的光學記錄媒體,其中該反射層為銀合金所組成。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候性的光學記錄媒體,其中該反射層的粗糙度小於50μm。
7.一種高耐候性的光學記錄媒體,包括基板;記錄層,設置於該基板上,其中該記錄層是由有機染料組成;水氣隔絕層,設置於該基板上,其中該水氣隔絕層是由氮化鋁組成;反射層,設置於該水氣隔絕層上,其中該反射層是由銀金屬組成;粘合層,設置於該反射層上;及蓋板,設置於該粘合層上。
8.一種高耐候性光學記錄媒體的製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基板;旋塗記錄層於該基板上,其中該記錄層是由有機染料組成;形成水氣隔絕層於該基板上;形成反射層於該水氣隔絕層上;形成粘合層於該反射層上;及提供蓋板,且該蓋板經由該粘合層粘合於該反射層上。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耐候性光學記錄媒體的製作方法,其中該水氣隔絕層為陶瓷材料所組成。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高耐候性光學記錄媒體的製作方法,其中該陶瓷材料為鋁的氮化物。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耐候性光學記錄媒體的製作方法,其中該反射層為銀金屬所組成。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耐候性光學記錄媒體的製作方法,其中該反射層為銀合金所組成。
13.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耐候性光學記錄媒體的製作方法,其中該反射層的粗糙度小於50μm。
14.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耐候性光學記錄媒體的製作方法,其中該水氣隔絕層為以反應性射濺法形成於該記錄層上。
全文摘要
一種高耐候性的光學記錄媒體,包括基板、有機染料組成的記錄層設置於基板上、水氣隔絕層設置於有機染料記錄層上、反射層設置於水氣隔絕層上、及粘合層設置於反射層上。光學記錄媒體在反射層和記錄層間的水氣隔絕層為具有穩定特性的隔絕薄膜,可防止存在於大氣中的水氣滲入反射層與有機染料記錄層,以提高光學記錄媒體的耐候特性。
文檔編號G11B7/26GK1753092SQ20041001190
公開日2006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24日
發明者林嘉聖, 鍾瑞峰, 黃祥羚 申請人:達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