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纜的絞線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4:40:59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的絞線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電纜的絞線設備。
背景技術:
電纜用於電力傳輸和通信中,電纜的製作需要用到絞線機,但是現有的絞線機製作出來的電纜,內部的導線纏繞的不夠均勻緊實,造成電纜在應用過程中老化速度加快,增大自燃的可能性,危害著人民的人身和財產的安全,同時傳統的電纜線卷製作完成後,半成品電纜的纏繞大多不夠均勻,不方便電纜的下一項製作處理,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電纜的絞線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纜的絞線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纜的絞線設備,包括底板、驅動裝置、絞線裝置、壓緊裝置和集線裝置,底板的上表面左側固定安裝有驅動裝置,且驅動裝置與絞線裝置轉動連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側固定安裝有壓緊裝置和集線裝置,且壓緊裝置位於集線裝置的左側,所述底板的右側豎直開設有兩個滑槽,且兩個滑槽相互平行;
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固定板、櫃體、第一電機和減速器,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與底板相焊接,且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櫃體,所述櫃體的內部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與減速器的輸入端相焊接,且減速器的輸出端穿過櫃體延伸至外部;
所述絞線裝置包括外殼、連接柱、第一捲軸、第一過線通孔、第二捲軸、連接管、分線盤和第二過線通孔,所述外殼的左側面與減速器的輸出端相焊接,所述外殼的內壁左側中心處和四周固定安裝有五個連接柱,且連接柱的右端緊密貼合有第一捲軸,所述外殼的右側面上下左右分別開設有第一過線通孔,所述外殼的右側面固定安裝有四個第二捲軸,且第二捲軸位於每兩個第一過線通孔之間,所述外殼的右側面中心處連通有連接管的一端,且連接管的另一端插接於分線盤的中心處,所述分線盤的左側面邊緣處均勻分布有至少八個第二過線通孔;
所述壓緊裝置包括固定空心柱、活動柱、固定螺栓、固定通孔、第一壓緊空心柱、第二壓緊空心柱和第三壓緊空心柱,所述固定空心柱的下端與底板緊密貼合,所述固定空心柱的上端插接有活動柱,所述固定空心柱的右側壁上方螺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活動柱的左右兩側均勻開設有三個固定通孔,所述三個固定通孔的內部由上至下依次插接有第一壓緊空心柱、第二壓緊空心柱和第三壓緊空心柱,且第一壓緊空心柱、第二壓緊空心柱和第三壓緊空心柱的左側橫截面直徑大於右側橫截面直徑;
所述集線裝置包括滑塊、活動板、低速電動推桿、第二電機和集線捲軸,兩個所述滑塊的下端分別滑動安裝於滑槽中,所述滑塊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活動板,所述活動板的後表面與低速電動推桿的輸出端相焊接,且低速電動推桿的下表面與底板的上表面緊密貼合,所述活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且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外側套接有集線捲軸;
所述第一捲軸的排布分為內、外兩圈,且內圈處的第一捲軸的導線穿過連接管和第二壓緊空心柱與集線捲軸相纏繞,外圈處的第一捲軸的導線穿過第一過線通孔、第二過線通孔和第二壓緊空心柱與集線捲軸相纏繞,所述第二捲軸的絕緣線穿過第二過線通孔和第二壓緊空心柱與集線捲軸相纏繞,且第二捲軸的絕緣線與第一捲軸的導線在八個第二過線通孔中間隔分布。
優選的,所述分線盤的中心處與第二壓緊空心柱在同一水平面上。
優選的,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橫截面為六邊形。
優選的,所述集線捲軸前表面中心處通孔的橫截面為六邊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電纜的絞線設備,把需要絞制的電纜線穿過第二壓緊空心柱後纏繞在集線捲軸上,在絞制的過程中第二電機工作,捲動電纜線,絞制後的電纜線通過左粗右細的壓緊裝置後,被緊緊壓在一起,保證了絞制後電纜線的緊實性,通過上下移動活動柱,使用不同規格的壓緊空心柱,可以對不同規格的電纜線進行壓緊,同時在收集壓緊處理後的電纜線時,低速電動推桿帶動活動板前後運動,集線捲軸隨之前後移動,使絞制壓緊後的電纜線均勻纏繞在捲軸上,方便下一項電纜製作工藝的進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板、10滑槽、2驅動裝置、20固定板、21櫃體、22第一電機、23減速器、3絞線裝置、30外殼、31連接柱、32第一捲軸、33第一過線通孔、34第二捲軸、35連接管、36分線盤、37第二過線通孔、4壓緊裝置、40固定空心柱、41活動柱、42固定螺栓、43固定通孔、44第一壓緊空心柱、45第二壓緊空心柱、46第三壓緊空心柱、5集線裝置、50滑塊、51活動板、52低速電動推桿、53第二電機、54集線捲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電纜的絞線設備,包括底板1、驅動裝置2、絞線裝置3、壓緊裝置4和集線裝置5,底板1的上表面左側固定安裝有驅動裝置2,且驅動裝置2與絞線裝置3轉動連接,驅動裝置2工作,帶動絞線裝置3旋轉,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右側固定安裝有壓緊裝置4和集線裝置5,且壓緊裝置4位於集線裝置5的左側,絞線裝置3絞好的線通過壓緊裝置4壓緊處理後被集線裝置5收集,所述底板1的右側豎直開設有兩個滑槽10,且兩個滑槽10相互平行,用於集線裝置5的前後移動;
所述驅動裝置2包括固定板20、櫃體21、第一電機22和減速器23,所述固定板20的下表面與底板1相焊接,且固定板20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櫃體21,櫃體21保護內部的器件,所述櫃體21的內部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一電機22,所述第一電機22的輸出端與減速器23的輸入端相焊接,且減速器23的輸出端穿過櫃體21延伸至外部,減速器23調節第一電機22的轉速和力矩,更好的帶動絞線裝置3旋轉;
所述絞線裝置3包括外殼30、連接柱31、第一捲軸32、第一過線通孔33、第二捲軸34、連接管35、分線盤36和第二過線通孔37,所述外殼30的左側面與減速器23的輸出端相焊接,減速器23帶動絞線裝置3快速旋轉,所述外殼30的內壁左側中心處和四周固定安裝有五個連接柱31,且連接柱31的右端緊密貼合有第一捲軸32,五個第一捲軸32分別纏繞有不同顏色的導線,所述外殼30的右側面上下左右分別開設有第一過線通孔33,所述外殼30的右側面固定安裝有四個第二捲軸34,且第二捲軸34位於每兩個第一過線通孔33之間,第二捲軸34上纏繞有絕緣線,用於使兩根導線之間相互絕緣,所述外殼30的右側面中心處連通有連接管35的一端,且連接管35的另一端插接於分線盤36的中心處,連接柱35用於通過中心導線,中心導線是電纜線進行絞制的中心,所述分線盤36的左側面邊緣處均勻分布有至少八個第二過線通孔37,上下左右四個方位用來穿過導線,其他四個方位用來過絕緣線,保證每兩個導線之間被絕緣線隔開;
所述壓緊裝置4包括固定空心柱40、活動柱41、固定螺栓42、固定通孔43、第一壓緊空心柱44、第二壓緊空心柱45和第三壓緊空心柱46,所述固定空心柱40的下端與底板1緊密貼合,所述固定空心柱40的上端插接有活動柱41,所述固定空心柱40的右側壁上方螺接有固定螺栓42,旋開固定螺栓42,可以上下移動活動柱41,移動到合適位置後,旋緊固定螺栓42,所述活動柱41的左右兩側均勻開設有三個固定通孔43,所述三個固定通孔43的內部由上至下依次插接有第一壓緊空心柱44、第二壓緊空心柱45和第三壓緊空心柱46,且第一壓緊空心柱44、第二壓緊空心柱45和第三壓緊空心柱46的左側橫截面直徑大於右側橫截面直徑,壓緊空心柱的左端粗右邊細,當其細端插入到固定通孔43中後,向右移動壓緊空心柱,移動一端距離後,因為壓緊空心柱橫截面直徑變大,卡在固定通孔43中,完成壓緊空心柱的固定,第一壓緊空心柱44、第二壓緊空心柱45和第三壓緊空心柱46三種壓緊空心柱,兩端的橫截面直徑不同,用於不同直徑的電纜的壓緊處理;
所述集線裝置5包括滑塊50、活動板51、低速電動推桿52、第二電機53和集線捲軸54,兩個所述滑塊50的下端分別滑動安裝於滑槽10中,所述滑塊50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活動板51,所述活動板51的後表面與低速電動推桿52的輸出端相焊接,且低速電動推桿52的下表面與底板1的上表面緊密貼合,低速電動推桿52工作,緩緩推動活動板51,活動板51利用滑塊50在滑槽10中前後移動,所述活動板51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二電機53,且第二電機53的輸出端外側套接有集線捲軸54,第二電機53帶動集線捲軸54轉動,集線捲軸54隨著活動板51前後運動,把絞制壓緊後的電纜線纏繞在集線捲軸54上,用於下一步處理;
所述第一捲軸32的排布分為內、外兩圈,且內圈處的第一捲軸32的導線穿過連接管35和第二壓緊空心柱45與集線捲軸54相纏繞,外圈處的第一捲軸32的導線穿過第一過線通孔33、第二過線通孔37和第二壓緊空心柱45與集線捲軸54相纏繞,所述第二捲軸34的絕緣線穿過第二過線通孔37和第二壓緊空心柱45與集線捲軸54相纏繞,且第二捲軸34的絕緣線與第一捲軸32的導線在八個第二過線通孔37中間隔分布,導線和絕緣線間隔分布,最後穿過第二壓緊空心柱45與集線捲軸54相纏繞,當絞線裝置3轉動後,第二壓緊空心柱45中的線相互擠壓,並與第二壓緊空心柱45的內壁產生很大的摩擦力,絞線裝置3快速旋轉,把多根導線和絕緣線絞制在一起,同時第二電機53轉動,把絞制好的電纜線慢慢拉出,均勻纏繞在集線捲軸54上。
具體而言,所述分線盤36的中心處與第二壓緊空心柱45在同一水平面上,它們在同一水平面上,方便與電纜的絞制和壓緊,使中心導線沿直線進入到第二壓緊空心柱45中,讓絞制過程中各個導線和絕緣線受力均勻,使絞制出的電纜線更加均勻圓滑,同時也方便電纜線的壓緊。
具體而言,所述第二電機53的輸出端橫截面為六邊形,與橫截面為六邊形的集線捲軸54前表面的中心通孔相匹配,第二電機53的輸出端插接在這個中心通孔中,可以更好的實現兩者的固定,方便第二電機53帶動集線捲軸54轉動。
具體而言,所述集線捲軸54前表面中心處通孔的橫截面為六邊形,與橫截面為六邊形的第二電機53的輸出端相匹配,第二電機53的輸出端插接在這個中心通孔中,可以更好的實現兩個的固定,方便第二電機53帶動集線捲軸54轉動。
工作原理:把內圈處的第一捲軸32的導線穿過連接管35和第二壓緊空心柱45與集線捲軸54相纏繞,外圈的第一捲軸32的導線穿過第一過線通孔33、第二過線通孔37和第二壓緊空心柱45與集線捲軸54相纏繞,把第二捲軸34的絕緣線穿過第二過線通孔37和第二壓緊空心柱45與集線捲軸54相纏繞,給電纜的絞線設備通電,第一電機22和第二電機53開始工作,第一電機22帶動減速器23工作,減速器23調節第一電機22的轉速和力矩,更好的帶動絞線裝置3旋轉,當絞線裝置3轉動後,第二壓緊空心柱45中的電纜線相互擠壓,並與第二壓緊空心柱45的內壁產生很大的摩擦力,絞線裝置3快速旋轉,把多根導線和絕緣線絞制在一起,第二電機53轉動,帶動集線捲軸54轉動,因為導線和絕緣線的一端纏繞在集線捲軸54上,所以集線捲軸54轉動把絞制好的電纜線慢慢拉出,在拉出的過程中絞制好的電纜線從第二壓緊空心柱45的粗端移動到細端,絞制好的電纜線被第二壓緊空心柱45的內壁用力向內側壓緊,達到了壓緊絞制後電纜線的目的,通過旋開固定螺栓42,上下移動活動柱41,使第一壓緊空心柱44或第三壓緊空心柱46與分線盤36的中心處在同一水平面上,旋緊固定螺栓42,使導線和絕緣線穿過使第一壓緊空心柱44或第三壓緊空心柱46,來實現不同直徑大小的電纜線的壓緊處理,同時低速電動推桿52工作,緩緩推動活動板51,活動板51利用滑塊50在滑槽10中前後移動,使絞制壓緊後的電纜線均勻纏繞在集線捲軸54上,方便下一項製作工藝的進行。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