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內飾發光面板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7:01:19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於汽車內部的表面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汽車內飾發光面板,其在不通電時具有一般材料的紋路或圖案,當通電時則可以發光以營造特殊的視覺情境效果。
背景技術:
一般的車輛內部均會在諸如儀錶板、車門內側、排檔座等處設置裝飾用的內飾板,例如核桃木飾板、原木飾板、皮飾板或其他種類的飾板等等,以提升汽車的整體質感與價值。但是,傳統的汽車內飾板僅能呈現材料本身的質感,不能再有其他變化,不免讓人有冷冰冰、毫無生氣的感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內飾發光面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傳統的汽車內飾板僅能呈現材料本身的質感,缺乏變化,給人以冷冰冰、毫無生氣的感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內飾發光面板,包括底座和設於底座上的內飾面板,它還包括導光板和光源,所述導光板和光源設於底座和內飾面板之間,所述內飾面板的材料為可透光材料,所述內飾面板包括第一側面、第二側面,所述導光板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反光面,所述反光面位於底座內部表面上方,所述反光面與出光面位置相對,所述出光面與第一側面位置相對,所述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位置相對,所述第二側面上設有覆蓋該第二側面的一部分的不透光層和未被該不透光層覆蓋的透光部,所述光源設於入光面處,以將光源光線射入導光板傳導,使部分光線從出光面射出,部分光線經由反光面反射後從出光面射出。
進一步地,所述不透光層為完全覆蓋第二側面後,再將不透光層的一部分去除,以形成紋路、圖形、符號或文字形態的透光部。
進一步地,所述不透光層為以不透光油墨印刷於第二側面後,再以雷射鵰刻技術將該不透光層的一部分去除以形成透光部。
進一步地,所述不透光層為以不透光油墨轉印於該內飾面板的第二側面,未被該不透光油墨印刷的部分形成為該透光部。
進一步地,所述導光板的反光面設有用以反射及折射光線的突出部或凹孔。
進一步地,所述光源為LED燈。
進一步地,它還包括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與LED燈電性連接,用以控制LED燈變換顏色,或使LED燈以多種不同的頻率或形態發光、閃爍。
進一步地,所述汽車內飾發光面板上設有固定元件,用以將汽車內飾發光面板固定於汽車內。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元件為彈性扣件或螺絲或熱熔鉚釘。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汽車內飾發光面板,當光源未通電發光時,內飾面板的外表面呈現該內飾面板預設的紋路、圖形、符號或文字,即如同傳統的汽車內飾板的視覺形態;當光源通電發光時,光線通過導光板傳導並射出內飾面板的透光部,使內飾面板通過該透光部呈現發光的圖形、符號或文字,從而營造汽車內部的視覺情境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汽車內飾發光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3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內飾面板的第二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固定元件為彈性扣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固定元件為螺絲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固定元件為熱熔鉚釘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汽車內飾發光面板安裝於汽車內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提供了本實用新型汽車內飾發光面板1的實施例,包括底座11、設於底座 11上的內飾面板13、導光板12和光源14,所述導光板12和光源14設於底座11和內飾面板 13之間。所述底座11可以使用金屬板或塑料材料成型製造,使其具有用來容納前述元件的內空間。
所述內飾面板13是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內飾發光面板1安裝於汽車內部之後外露於汽車內側表面的裝飾用表面元件。所述內飾面板13的材料為可透光材料,所述內飾面板13包括第一側面131、第二側面132,所述第一側面131、第二側面132分別位於相對兩側。
所述導光板12採用具有優異的傳導光線性質的光學材料製造成板狀。所述導光板12包括入光面121、出光面123、反光面122,本實施例中,導光板12為矩形並具有一適當厚度,該導光板12的相對兩側的最大平面分別做為反光面122與出光面123,另外將相對兩側的厚度面做為入光面121,即出光面123與反光面122位於相對的兩側面,且入光面121垂直於反光面122與出光面123。當然,入光面121並不限制於設在相對兩側,也可以設置在相鄰且相互垂直的兩側,或是設置在每一側,或是僅設置在其中一側。
所述反光面122位於底座11內部表面上方,所述反光面122與出光面123位置相對,所述出光面123與第一側面131位置相對,所述第一側面131與第二側面132位置相對,所述第二側面132上設有覆蓋該第二側面132的一部分的不透光層133和未被該不透光層覆蓋的透光部134。所述光源14設於入光面121處,以將光源14光線射入導光板12傳導,使部分光線從出光面123射出,部分光線經由反光面122反射後從出光面123射出。從出光面123 射出的光線進入第一側面131,並經由第二側面132的透光部134射出。該不透光層133可以完全阻擋光線而不使光線穿過,透光部134可供光線穿過。
所述入光面121的數量依據光源14的數量而定,較多的光源14數量需要增加入光面121 數量;相對地,較少的光源141數量可以減少入光面121數量。光源14數量的多寡以及配置於入光面121的位置則依據內飾面板13的面積大小而定,使得光源14發射的光線進入導光板12內傳導時,可以在出光面123產生足夠亮度的發光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側面132的不透光層133和透光部134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為:所述不透光層133為完全覆蓋第二側面132後,再將不透光層133的一部分去除,以形成紋路、圖形、符號或文字形態的透光部134。例如,所述不透光層133為以不透光油墨印刷於第二側面 132後,再以雷射鵰刻技術將該不透光層133的一部分去除以形成透光部134。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側面132的不透光層133和透光部134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為:所述不透光層133為以不透光油墨轉印於該內飾面板13的第二側面132,未被該不透光油墨印刷的部分形成為該透光部134。
所述內飾面板13的第二側面132還可以在不透光層133的表面印刷其他飾紋,例如木紋、石紋等。當光源14沒有通電發光時,內飾面板13的外觀即如同傳統汽車內飾板一般;而當光源14通電發光時,光線經由導光板12傳導後從出光面123、透光部134射出,其他光線則被不透光層133阻擋,通過該透光部134而形成發光的紋路、圖形、符號或文字,以豐富視覺效果,尤其在夜間開車時更能營造車內的浪漫氛圍。
所述導光板12的反光面122設有用以反射及折射光線的突出部或凹孔。例如,該突出部可以是突出反光面122表面的細小半圓點、圓點、角錐體、圓錐體等;該凹孔可以是凹入反光面122表面的細小半圓凹孔、圓凹孔、角錐孔、圓錐孔等。由此,當在導光板12中傳導的光線碰到該突出部或凹部時,光線可以被突出部或凹部的表面反射,或通過突出部或凹部折射,從而使更多光線從出光面123射出而發光。
所述光源14為LED燈。所述汽車內飾發光面板1還包括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與LED 燈電性連接,用以控制LED燈變換顏色,或使LED燈以多種不同的頻率或形態發光、閃爍。該LED燈光源14設於電路板上並且一起安裝於導光板12的入光面121處,當通電時,使LED 燈發出的光線從入光面121射入導光板12並在導光板12內傳導,在導光板12內傳導的部分光線會直接從出光面123射出,部分光線則會被反光面122反射及折射後再射出出光面123。
所述汽車內飾發光面板1上設有固定元件,用以將汽車內飾發光面板1固定於汽車內。所述固定元件為彈性扣件15A或螺絲15B或熱熔鉚釘15C。
圖4為固定元件為彈性扣件的結構示意圖。該彈性扣件15A可以採用彈簧鋼片成型為適當形狀,使得內飾發光面板1被安裝於汽車內部預先留設的飾板安裝孔時,利用該彈性扣件 15A的彈性扣固於安裝孔的周緣內側以完成安裝。
圖5為固定元件為螺絲的結構示意圖。所述汽車內飾發光面板1上設有穿孔並且穿設螺絲15B,使得內飾發光面板1被安裝於汽車內部預先留設的飾板安裝孔時,利用該等螺絲15B 鎖入設置在安裝孔周邊的螺孔以完成安裝。
圖6為固定元件為熱熔鉚釘的結構示意圖。所述汽車內飾發光面板1上設有熱熔鉚釘 15C,使得內飾發光面板1被安裝於汽車內部預先留設的飾板安裝孔時,利用該熱熔鉚釘15C 穿過設置在安裝孔周邊的穿孔後再以專用加熱設備將熱熔鉚釘15C的端部加熱熔融以擴大直徑形成固定頭,讓固定頭卡住穿孔而將內飾面板13固定以完成安裝。
圖7為本實用新型汽車內飾發光面板安裝於汽車內的示意圖。其安裝位置為汽車副駕駛座前面的儀錶板前面位置,當然也可以將其安裝在儀錶板、車門內側、排檔座等位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汽車內飾發光面板,當光源未通電發光時,內飾面板的外表面呈現該內飾面板預設的紋路、圖形、符號或文字,即如同傳統的汽車內飾板的視覺形態;當光源通電發光時,光線通過導光板傳導並射出內飾面板的透光部,使內飾面板通過該透光部呈現發光的圖形、符號或文字,從而營造汽車內部的視覺情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