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青蛙作文350字
2023-10-17 12:18:00 2
篇一:保護青蛙
一個星期天的早晨,風和日麗,春天已不知不覺地來臨了!小剛帶上魚網去小河邊釣魚。
來到小河邊,小剛沒有看見小河裡有小魚,卻看見了許許多多的小蝌蚪。他興奮極了,左一網,右一網,一會兒功夫就撈到了十來條小蝌蚪。
小剛一邊唱著歌一邊提著他的收穫往家跑。加到家,他將小蝌蚪裝進魚缸,便蹺著二郎腿收聽起廣播來。廣播正在播新聞:近日市場內有一些不法商販在兜售青蛙,青蛙是益蟲,一隻青蛙一年內能 消滅15000隻害蟲,是莊稼的好朋友,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請市民們為了環境清新,生態平衡,請自覺保護青蛙,不要再讓不法商販有利可圖。小剛聽了,自言自語道:我要保護人類的好朋友,我要 保護青蛙。
下午,小剛看起了爸爸新買給他的自然百科書,其中有一篇是介紹小蝌蚪的,裡面講到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小蝌蚪是經過長出後腿、前腿和尾巴這個過程才變成和媽媽一樣,造福人類。讀到這裡 ,小剛再也讀不下去了,他的臉紅得賽過大紅蘋果。抱起魚缸,衝出家門,他要把小蝌蚪放回小河,回到它媽媽的懷抱,成為人類和莊稼真正的好朋友,造福社會。
篇二:保護青蛙
星期天,我和媽媽去買菜,我看見一個在叔叔鬼鬼祟祟的賣青蛙。那些青蛙在網裡蹦來蹦去,還「呱呱」的叫,好像在說:「救救我們吧!救救我們吧!」可好多人毫無同情心,好多青蛙被陸陸續 續地買走了並且讓那位叔叔殺青蛙,那位叔叔把青蛙的皮剝了,我感到又氣憤又痛心。它們都將成為人們口中的美味佳餚了。
叔叔、阿姨你們為什麼嘴饞,青蛙可是最出色的「莊稼保護神」,它是一個捕蟲能手,專門吃一些害蟲,比如小飛蛾、蝗蟲、蚊子、蒼蠅……青蛙的眼睛很銳利,可以自由轉動十分靈活,躲在任何 地方的害蟲,都逃不過它那雙銅鈴般的眼睛。舌頭很長並含有黏液。它只要發現食物,就會不動聲色地把舌頭往那裡一伸,目標就會被粘住。一隻青蛙一天可以吃一百多隻害蟲,六隻青蛙八天能吃五千 多隻害蟲,這是多麼大的功勞啊!
青蛙不但是莊稼的保護神,而且是天氣播報員,如果下大雨,它就會呱呱大叫。
青蛙是農民的朋友,田野的歌手,莊稼的保護神,豐收的報喜者,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它們吧!
篇三:保護青蛙
「綠色小英雄,田間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你知道這是誰嗎?對了,就是我們可愛的田園衛士——青蛙。最近,我發現,市場裡有很多賣青蛙的小販,飯店裡餐桌上也出現了青蛙的身影 。我為此感到很心痛。
青蛙愛吃蒼蠅、蚊子、飛蛾等害蟲。一隻青蛙一天大約吃100多隻飛蛾和800多隻蚊子,除此之外,青蛙還大量捕食蛾子、稻飛蝨等農業害蟲。它們一年吃害蟲的數量大約是五萬隻。看,這麼驚人的數字 ,能讓你吃驚好一陣子吧!所以人們稱它們為「莊稼的保護神。」
一方面,人類因為大量捕殺青蛙,致使青蛙的數量越來越少。另一方面,人們為了消滅農田裡的害蟲,就經常往農田裡打農藥,使得莊稼上殘留了很多農藥。那麼,人類吃了這些殘留農藥的莊稼後,身 體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疾病。其實這就是捕殺青蛙的危害啊!
請保護我們的「田間衛士」青蛙吧!
篇四:保護青蛙
一天,天氣晴朗。丁丁哼著小曲,蹦蹦跳跳的來到田邊,他發現了一隻青蛙。這隻青蛙身上披著綠色的袈裟,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嘴巴不停地發出「呱呱」的聲音,丁丁看了可喜歡了,他準備把它 捉回家當寵物養。於是用網兜捕捉了青蛙。
回到家裡,丁丁一邊逗青蛙玩,一邊聽收音機。突然收音機裡傳來一則報導:青蛙是消滅田間害蟲的有益動物,但有不法分子經常去捕捉它,造成青蛙越來越少,所以我們要保護青蛙,指責不法分子。 丁丁聽完了,一下子臉紅了。
第二天,丁丁拿出百科全書看,他看到書上寫到:俗語說得好,蛙滿塘,谷滿倉。一隻青蛙一天可捕食的害蟲達50——200多隻,它是當之無愧的農田衛士。丁丁看完後,想想自己的行為都無地自容了。
丁丁拿著青蛙飛快地向田邊跑去,他把青蛙放回大自然中,讓它永遠生活在那裡。從此丁丁再也沒有捕捉過青蛙,還向別人宣傳:保護青蛙,人人有責。
篇五:保護青蛙
星期天,晴空萬裡陽光明媚我們一家人到公園去玩,到了公園有一位老爺爺在大聲吆喝「賣青蛙嘍、買賣青蛙嘍」老爺爺手裡的青蛙悽慘的叫著,像是在說「救救我,救救我!」不過老爺爺的聲音 也很高把樹上的小鳥都嚇飛了。真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有一位又高又瘦的叔叔走過來和老爺爺討價還價,最後他心滿意足的買了5隻青蛙,口裡還說著:今天晚上能喝到美味的青蛙湯了!我本想走過 去阻擋這一切,可是我沒有勇氣去做,就無可奈何的回家了。
回到家,我寫了關於青蛙的倡議書,一隻青蛙一天捕食害蟲少則五六十隻,多則二百隻,這樣一年大約能捕食15000隻害蟲,青蛙生下的蝌蚪也有吃小蟲的本領,一隻蝌蚪每天吃掉100隻蟲子。俗語 說,青蛙叫大雨降,真是一個小天氣預報員。青蛙不光吃蚊子,蒼蠅,還大量捕食蛾子等農業害蟲。青蛙還被稱為「莊稼的保護神」世界上出現了紅色、藍色竟還有粉色的青蛙,請保護青蛙,維護生態 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