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一日過年和農曆過年區別(農曆一月為何叫)
2023-10-17 19:52:53 2
5日,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民間習慣稱這一天為正月初一。農曆的第一個月不叫一月而叫「正月」,這是為什麼?民俗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我們的祖先在勞動生產實踐中,根據北鬥鬥柄的指向和若干恆星的出沒,發現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時以月亮圓缺為月,將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並以十二地支配十二個月,從而制定出最早的曆法夏曆。但是,每逢朝代的更換,新的朝代以每年的哪一個月作為第一個月是有變化的,也就是說,把每年的哪個月定為一年的第一個月,不同的朝代是不同的。比方說,夏朝的夏曆把一月作為歲首,商朝的殷歷以夏曆的十二月為歲首,周朝的周曆以夏曆的十一月為歲首。若用幹支紀年法來稱謂,一月稱「建寅」之月,十二月稱「建醜」之月,十一月稱「建子」之月,這就是所謂的「三建」說。其中,「建」代表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
在我國,秦至西漢中葉前,歲首一直在夏曆十月,也就是以農曆每年的十月初一為新年。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把歲首之月固定在了「建寅」之月,即農曆正月,此後歷代相沿。
羅澍偉進一步介紹說,「正」字,在漢語中有兩個讀音:一個如「剛正不阿」裡的「正」,有正中、正直、糾正等含義,但用於農曆中的一月,則要讀「萬裡徵途」中「徵」的讀音。這是周秦以來的傳統讀法。也有人認為,把「正」讀為「徵」,是因為秦始皇姓贏名政,「政」與「正」同音,為避諱皇帝名字,遂改讀為「徵」音。
「正月裡來是新年,大年初一頭一天。」民俗專家表示,隨著正月初一的到來,春節的大幕正式開啟,人們走親訪友,互拜新年,表達對新一年的美好祝願。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印新
監製:豔 梅
終審:付 惺
2019年春運,市交管部門確保您安全出行
去年我市破獲各類刑事案件 414 起
我市連續15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
今年羊肉價格不便宜,每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漲4至8元
呼倫貝爾新聞微信平臺
-8252154 聯繫人:小吳商務合作:18047054677 聯繫人:小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