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8:33:59 1
專利名稱: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特別是涉及到在不須改變電源適配器的任一結構的情形下,能以安全、簡便、迅速地將電源適配器使用時所產生的高溫與使用者隔絕,並可作為該電源適配器的防護。
背景技朮目前各種類型的電器產品中無論商業用、工業用、家庭用、甚至個人用,經常都會以一電源適配器來作為電源供應的裝置。例如在目前所普遍使用的手提電腦、計算機外設設備、行動通信設備、測量儀器設備等等,即經常會以該電源適配器經由一電源線插接至交流電源,再由該電源適配器將交流電源轉換成適合該電器設備所需的電壓型態及電壓值的電源。
在該電源適配器的外殼體結構設計中,目前仍大部份以密閉式居多。採用密閉式電源適配器結構體的設計,有其一定的優點,例如通過該密閉式電源適配器結構體可以有效阻隔灰塵、水滴或其它外物侵入至該電源適配器的內部空間,如此可確保該電源適配器內部電路組件的正常工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由於採用了密閉式的結構設計,卻使得該電源適配器內部電路組件在工作時所產生的熱能無法散發,故使得該電源適配器較易產生高熱的現象。尤其是當該電源適配器在供應較高負載時,其產生的高熱現象更是不容忽視。
儘管在電路安全的規範下,該電源適配器所產生的高熱現象仍在容許的安規範圍之內,但是使用者仍不免憂慮及不安心。
為了要避免使用者對該電源適配器產生高熱的憂慮、以及防範可能的安全問題,因此乃有部份業者在該電源適配器的結構體開設數個散熱槽孔或槽道,以使該電源適配器的內部高熱易於散發,亦有其它部份業者在該電源適配器內部加裝散熱風扇、並配合開設的風孔,來達到更佳的降溫效果。然而,此一措施卻破壞了該電源適配器外殼的密閉式結構,也犧牲了該密閉式電源適配器的原有優點。該非密閉式電源適配器結構最常發生的狀況是外界的灰塵、水滴、液體等侵入該電源適配器的內部空間,一旦發生此一狀況,即很容易造成該電源適配器的使用安全。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當一電源適配器正在工作時,通常其工作溫度均在安全規格的上限,為改善此一現象本實用新型將在不須改變電源適配器的任一結構的情形下,直接以安全、簡便、迅速的方式加裝一隔熱殼體,該隔熱殼體包括一隔熱上蓋及一隔熱下蓋,兩者可在上下對合後在兩者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以將該電源適配器容置定位在該容置空間中。
該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在對合以後,有一連結結構固定使電源適配器在隔熱殼體的容置空間中不致鬆動及脫落,此連結結構可為一種卡制結構,其可包括有一卡勾及一扣部,兩者通過對應的卡制關是而可穩固扣合。
該隔熱殼體表面分別布設有若干個貫穿至該容置空間的散熱槽孔,以使該電源適配器在工作時所產生的高溫得以經由該散熱槽孔而散熱,為了求得良好的散熱效果,該電源適配器外殼與隔熱殼體應保持適當的散熱距離,因此本實用新型在隔熱殼體內側壁各面形成有若干個相對應且向著電源適配器的外壁面方向凸伸出的頂制凸部,該頂制凸部可使該電源適配器在該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的容置空間中穩固定位,並使得該電源適配器的外壁面分別與該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的內壁面之間具有一適當散熱距離。
在該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的散熱槽孔除了能提供散熱功能外,亦可設計某些貫穿孔或開槽以配合該電源適配器的特定結構或附屬構件。例如在該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對合的前後兩端側壁,各留有電源適配器的輸入電源插頭及輸出電源插頭貫穿孔,以配合一輸入電源線與一輸出電源線貫穿插接於該電源適配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通過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手段,可使該電源適配器在工作時所產生的高溫利用隔熱殼體與使用者完全隔絕,達到隔熱及防護的原則;在安裝同時不須改變電源適配器的任一結構,也不須擔心灰塵、水滴的雜物滲入造成危險,使用者均可自行安裝增加該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使用的普遍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顯示圖1中A圈示部份的擴大視圖,其顯示本實用新型在隔熱上蓋中配置有卡勾與頂制凸部的結構。
圖3是顯示圖1中B圈示部份的擴大視圖,其顯示本實用新型在隔熱下蓋中配置有扣部與頂制凸部的結構。
圖4是顯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5是顯示圖4中5-5斷面的剖視分解圖。
圖6是顯示圖5中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分離時的剖視圖。
圖7是顯示本實用新型中的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的一對應側邊可通過一連結構件予以連結,而另一側邊則可以卡制結構進行結合或開啟的剖視圖。
圖8是顯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是在不須改變電源適配器1的任一結構、也不影響到原電源適配器的結構的情形下,直接以安全、簡便、迅速的方式套覆結合一隔熱殼體100,以提供該電源適配器1隔熱及防護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隔熱殼體100包括一隔熱上蓋2及一隔熱下蓋3,兩者可在上下對合後在兩者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以將該電源適配器1容置定位在該容置空間中。該隔熱上蓋2及隔熱下蓋3表面分別布設有若干個貫穿至該容置空間的散熱槽孔21、31,以使該電源適配器1在工作時所產生的高溫得以利用該散熱槽孔21、31而散熱。
在該隔熱上蓋2及隔熱下蓋3的散熱槽孔21、31除了能提供電源適配器1的散熱功能之外,亦可設計某些貫穿孔或開槽,以配合該電源適配器1的特定結構或附屬構件。例如在該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對合的前後兩端側壁,各留有該電源適配器1的輸入電源插頭孔22、32及輸出電源插頭孔23、33,以配合一輸入電源線4與一輸出電源線5貫穿插接於該電源適配器1。
為了求得良好的散熱效果,在該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內側壁各面形成有若干個相對應且向著電源適配器1的外壁面方向凸伸出的頂制凸部24、34。當該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對合之後,該頂制凸部24、34可使該電源適配器1在該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所形成的容置空間中穩固定位,並使得該電源適配器1的外壁面分別與該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的內壁面之間具有一適當散熱距離與空氣流通的通道。
在該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對合以後,可設計有一連結結構予以固定,使該電源適配器1在容置空間中不致鬆動及脫落,此連結結構可為一種卡制結構,其可包括有一卡勾25及一扣部35,兩者通過對應的卡制關是而可穩固扣合。
參閱圖2是顯示圖1中A圈示部份的擴大視圖,其顯示本實用新型該隔熱上蓋2設有頂制凸部24及卡勾25。該卡勾25是由該隔熱上蓋2的側壁下緣凸伸出一適當長度,其勾部結構向外側方向凸出。
圖3是顯示圖1中B圈示部份的擴大視圖。由圖式可知,該隔熱下蓋3的上緣處設有一扣部35,且該扣部35與該隔熱上蓋2的卡勾25上下對應,以使該隔熱下蓋3得以與該隔熱上蓋2通過卡勾25與扣部35的扣合而穩固結合,並在兩者之間形成一內部容置空間。
圖4是顯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使用者能夠依照電源適配器1的容置體積,選擇容置空間適合的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以將電源適配器1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隔熱結構。
為使該電源適配器1在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的容置空間中固定結構更為清楚,請參閱圖5是顯示圖4中5-5斷面的剖視圖,圖6是顯示圖5中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分離時的剖視圖。
在前述的實施例中,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之間是以卡勾與扣部對合的卡制結構將兩者穩固扣合而結合。該卡制結構可以是設在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相對應的側邊(例如二長側邊),在結合該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時,只要將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相對準卡制,即可完成兩者的扣合。
另一實施例中,亦可以在該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的其中一對應長側邊設置相對應的卡勾與扣部結構,而在該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的另一對應長側邊以一體相連或是通過一連結構件26以樞連方式予以連結在一起(參閱圖7所示)。如此使得欲將該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結合或開啟時,得以該連結構件26作為操作的連結點,而以該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另一對應長側邊的卡勾與扣部將隔熱上蓋2與隔熱下蓋3予以扣合。由於本實用新型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在不須改變該電源適配器1的任一結構、也不會影響到原電源適配器的結構,故即使灰塵、水滴不慎自散熱槽孔滲入的情形下亦不會侵入該電源適配器的內部而造成危險。
請參閱圖8是顯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此一實施例的大部份結構都與前述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設計相同,其差異僅在於此實施例在該隔熱上蓋2及隔熱下蓋3表面布設了不同造型的散熱孔21a、31a,例如其形狀可配合隔熱上蓋2及隔熱下蓋3的外觀造型而設計成其它造型,例如圓孔形及任何形狀的散熱槽孔,以使使用者無法直接觸及該電源適配器1的表面為原則,該散熱孔21a、31a分別布設的位置可依常態呈輻射狀或整齊均勻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隔熱上蓋2及隔熱下蓋3的製造材質可因應實際需求而選用耐熱且又隔熱的材質,例如塑料、電木等低導熱材質。
本實用新型在應用方面,可廣泛適用於如手提電腦、手機、量測儀器設備、或其它需要配置電源適配器的場合,當然更可利用於其它電器設備的電源分離配接處理案例中。
權利要求1.一種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包括有一隔熱殼體,其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以套覆結合一電源適配器,其特徵在於該隔熱殼體包括有若干個散熱槽孔,該散熱槽孔布設於該隔熱殼體,並貫穿該隔熱殼體至容置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隔熱殼體在套覆結合於該電源適配器後,其內壁面與電源適配器的外壁之間具有一散熱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隔熱殼體的內側壁形成有若干個相對應且向著電源適配器的外壁面方向凸伸出的頂制凸部,當該隔熱殼體套覆結合於該電源適配器後,其頂制凸部恰頂制於電源適配器的外壁面,使該隔熱殼體與電源適配器間形成所述的散熱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隔熱殼體包括一隔熱上蓋以及一隔熱下蓋,兩者對合形成該容置空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是通過一連結結構予以結合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其特徵在於連結結構是一卡制結構,其包括有至少一設置在該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相對應側邊的卡勾及扣部,以使該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通過該對應的卡勾及扣部而扣合。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其特徵在於連結結構是包括有一連結構件,連接於該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的其中一相對應側邊,而該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的另一相對應側邊則設置對應的卡勾及扣部,以使該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在結合或開啟時,得以該連結構件作為操作的連結點,而以該卡勾與扣部將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予以結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隔熱結構更包括有貫穿孔或開槽,以配合該電源適配器的輸入電源插頭及輸出電源插頭。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隔熱殼體的材質為耐熱又能隔熱的塑料、電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電源適配器的隔熱結構,是提供一隔熱殼體,其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可套覆結合一電源適配器,該隔熱殼體包括有若干個散熱槽孔,該散熱槽孔布設於該隔熱殼體,並貫穿該隔熱殼體至容置空間,以使電源適配器使用時所產生的高溫與使用者隔絕。該隔熱殼體包括一隔熱上蓋及一隔熱下蓋,當隔熱上蓋與隔熱下蓋對合時,以卡勾方式互相對合固定。該隔熱殼體的內側壁面更有若干個向著電源適配器的外壁面方向凸伸出的頂制凸部,作為固定電源適配器使用。
文檔編號H05K7/20GK2927483SQ20052004751
公開日2007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14日
發明者章安濤 申請人:上海環達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