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熱止血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1:34:29 3
專利名稱:電熱止血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於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腦外科、皮膚科、外科等各科手術用的止血器械。
目前各科手術常用的止血法和止血器械有大頭針止血法、壓迫止血法。對於大頭針止血法由於大頭針燒熱後溫度不穩定,因此容易將傷口燒焦或者溫度不夠而不能止血,更主要的是大頭針外表鍍層加熱後容易脫落掉入傷口而增加感染的機會。壓迫止血法是在傷口上放上沙布用手壓緊,將血管臨時壓著,使血不往外流,這種方法手術中要增加人壓血管,給主刀醫生工作帶來不便,而且不能將血管全部壓著,仍有血流出傷口,給手術增加困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止血速度快,從而縮短手術時間,減輕患者痛苦,止血效果好,結構簡單(僅十幾個零件組成),體積小,重量輕,易攜帶,使用安全可靠,不感染傷口,操作靈活方便的一種新型止血器。
該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本電熱止血器主要由保護罩,針絲頭,正負極棒,絕緣體,按鍵,彈簧片,電池,套筒,絕緣墊片,寶塔彈簧,後蓋等組成。套筒是連接各部的主體,正負極棒穿過絕緣體後裝在套筒前端,正負極棒的頂端扦入針絲頭,正極棒的另一端,當按壓裝在套筒窗口的按鍵時可與彈簧片接觸,負極棒的另一端與裝入套筒內的電池負極接觸,彈簧片的一端卡入按鍵的凹槽中,另一端折90°後與電池正極接觸,並通過絕緣墊片和寶塔彈簧及與套筒螺紋連接的後蓋將電池向上推緊,使其接觸良好。當按下按鍵時,彈簧片與正極棒接觸,於是產生迴路,根據電熱原理,電池的電能可轉換成熱能,針絲頭的溫度應滿足以下微分方程C (dT)/(dt) +QOU=Q解上述微分方程得到T的穩態值
T= (Q)/(K)式中 T針絲頭的溫度Q單位時間電池電能轉換為針絲頭熱能的熱量K針絲頭散熱係數C針絲頭熱容量QOU單位時間針絲頭向外發散的熱量針絲頭(2)2秒鐘內可穩定到適當的溫度,以燒灼止血點,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附圖及實施例給出。
圖1為該電熱止血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該電熱止血器的電路原理圖。
參照附
圖1,該電熱止血器主要由保護罩(1),針絲頭(2),正負極棒(3),絕緣體(4),按鍵(5),彈簧片(6),電池(7),套筒(8),絕緣墊片(9),寶塔彈簧(10),後蓋(11)等組成。套筒(8)是連接各部的主體,正負極棒(3)穿過絕緣體(4)後裝在套筒(8)的前端,正負極棒(3)的頂端扦入針絲頭(2),正極棒(3)的另一端,當按壓裝在套筒窗口的按鍵(5)時可與彈簧片(6)接觸,負極棒的另一端與裝入套筒(8)內的電池(7)負極接觸,彈簧片(6)的一端卡入按鍵(5)的凹槽中,另一端折90°後與電池(7)的正極接觸,並通過絕緣墊片(9)、寶塔彈簧(10)及與套筒(8)螺紋連接的後蓋(11)將電池(7)向上推緊,使其接觸良好。
該電熱止血器的使用方法如下手術時按下按鍵(5),彈簧片(6)便與正極棒接通產生迴路,針絲頭(2)便可發熱,在2秒鐘內可穩定到適當的溫度,於是便可用針絲頭(2)燒灼止血點,迅速達到止血目的。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優點1.止血速度快、效果好,從而縮短手術時間。
2.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操作方便。
3.不易感染傷口,使用安全可靠,減輕患者痛苦。
權利要求電熱止血器屬於一種各科手術用的止血器械,其特徵在於該止血器主要由保護罩(1),針絲頭(2),正負極棒(3),絕緣體(4),按鍵(5),彈簧片(6),電池(7),套筒(8),絕緣墊片(9),寶塔彈簧(10),後蓋(11)等組成,套筒(8)是連接各部的主體,正負極棒(3)穿入絕緣體(4)後裝在套筒(8)的前端,正負極棒(3)的頂端扦入針絲頭(2),正極棒(3)的另一端可與按下按鍵(5)時的彈簧片(6)接觸,負極棒的另一端與裝入套筒(8)內的電池(7)負極接觸,彈簧片(6)的一端卡入按鍵(5)的凹槽中,另一端折90°後與電池(7)的正極接觸,並通過絕緣墊片(9)、寶塔彈簧(10)及與套筒(8)螺紋連接的後蓋(11)使其接觸良好。
專利摘要電熱止血器屬於一種醫用止血器械,用於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腦外科、皮膚科、外科等各科手術時的止血器械。該止血器結構簡單,僅由保護罩,針絲頭,正負極棒,絕緣體,按鍵,彈簧片,電池,套筒,絕緣墊片,寶塔彈簧,後蓋等十幾個零件組成。根據電熱原理,直接將電池的電能轉換成熱能,加熱針絲頭,燒灼止血點,從而達到迅速止血的目的。該止血器體積小,操作攜帶方便,止血速度快,效果好,從而可縮短手術時間,減輕患者痛苦。
文檔編號A61B17/12GK2035220SQ8820364
公開日1989年4月5日 申請日期1988年2月29日 優先權日1988年2月29日
發明者曾忠貴, 溫振德 申請人:曾忠貴, 溫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