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墨粉加工的乾燥冷風予粉碎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22:53:24 4
專利名稱:用於墨粉加工的乾燥冷風予粉碎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印表機和複印機墨粉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墨粉加工的乾燥冷風 予粉碎裝置。
背景技術:
由於墨粉具有熱熔性,所以要求墨粉在加工製造和儲存過程中,不能遇到高溫(45'C以 上)否則會使墨粉變軟無法加工粉碎,或使墨粉熔融結塊無法使用。目前低溫機械粉碎法是 墨粉加工的主流的粉碎方式,但墨粉原料經過混煉、壓片、粗粉碎後形成直徑約為2mm的物 料,該種物料直接進入機械磨進行粉碎,得到體積平均徑為6 10ym的顆粒,會加速機械磨 的磨損速度,影響粉碎效果,導致工作效率低。改善這一狀況的普通做法是增加予粉碎工序, 在予粉碎過程採用水冷卻法,即在普通粉碎外殼加一層水套,利用循環水進行冷卻,給機體 外殼降溫,對粉碎完的物料進行冷卻。由於水的溫度均在O'C以上,因此冷卻效果較差,有 時會使墨粉融化。另外在高溫潮溼季節,潮溼的熱空氣遇冷要結露,使墨粉吸潮,影響產品 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以上不足,特別提供一種直接將冷風吹入物料和粉碎機,使物料在輸 送和粉碎過程中處於低溫、密閉的環境下實現粉碎的乾燥冷風予粉碎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於墨粉加工的乾燥冷風予粉碎 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料倉、物料輸送管、螺杆、減速電機、輸料管、粉碎機、冷風輸送 管、壓縮空氣輸送管;其中,所述料倉的出料口與物料輸送套連接,所述減速電機與螺杆固 定連接,螺杆置於物料輸送套裡所述輸料管的一端與物料輸送套的出料口連接,另一端與 粉碎機的進料口連接,輸料管的一端又與所述的冷風輸送管連接;所述粉碎機的出料口裝有 篩網,篩網的下埠與所述壓縮空氣輸送管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達到了物料低溫粉碎的效果,從而避免了結露問題, 提高了粉碎效率,在高溫潮溼季節保證了墨粉產品質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並作為摘要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包括料倉l、物料輸送管2、螺杆3、減速電機4、輸料管5、粉
碎機6、冷風輸送管7、壓縮空氣輸送管8;其中,料倉l的出料口與物料輸送套2連接,減 速電機4與螺杆3固定連接,螺杆3置於物料輸送套2裡;輸料管5的一端與物料輸送套2 的出料口連接,另一端與粉碎機6的進料口連接,輸料管5的一端又與冷風輸送管7連接; 粉碎機6的出料口裝有篩網9,篩網9的下埠與壓縮空氣輸送管8連接。與篩網9下埠 連接的壓縮空氣輸送管8裡設有用於加強壓縮空氣輸送壓力的射流泵10。
物料在輸送過程中,從料倉一物料輸送套一輸料管一粉碎機的整個過程完全與外界空氣 隔離,而且物料在粉碎前和粉碎中一直都有低於-5'C的乾燥空氣進行冷卻,從而避免了潮溼 空氣對物料產生不良影響。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減速電機通過軸承物料輸送套裡的帶動螺杆旋轉,從料倉進入 物料輸送套裡的物料隨著螺杆的旋轉均勻地被輸送到輸料管裡,同時低於-5'C的乾燥空氣從 冷風輸送管進入輸料管裡,冷風直接給物料降溫,冷風和物料一起進入粉碎機內腔,使粉碎 機在低溫狀態下對物料進行予粉碎,粉碎後的物料經篩網篩選後進入壓縮空氣輸送管道,在 射流泵的作用下,將物料送入下一工序。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墨粉加工的乾燥冷風予粉碎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料倉(1)、物料輸送管(2)、螺杆(3)、減速電機(4)、輸料管(5)、粉碎機(6)、冷風輸送管(7)、壓縮空氣輸送管(8);其中,所述料倉(1)的出料口與物料輸送套(2)連接,所述減速電機(4)與螺杆(3)固定連接,螺杆(3)置於物料輸送套(2)裡;所述輸料管(5)的一端與物料輸送套(2)的出料口連接,另一端與粉碎機(6)的進料口連接,輸料管(5)的一端又與所述的冷風輸送管(7)連接;所述粉碎機(6)的出料口裝有篩網(9),篩網(9)的下埠與所述壓縮空氣輸送管(8)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墨粉加工的乾燥冷風予粉碎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與篩網(9) 下埠連接的壓縮空氣輸送管(8)裡設有用於加強壓縮空氣輸送壓力的射流泵(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墨粉加工的乾燥冷風予粉碎裝置,它包括料倉、物料輸送管、螺杆、減速電機、輸料管、粉碎機、冷風輸送管、壓縮空氣輸送管;其中,料倉的出料口與物料輸送套連接,減速電機與螺杆固定連接,螺杆置於物料輸送套裡;輸料管的一端與物料輸送套的出料口連接,另一端與粉碎機的進料口連接,輸料管的一端又與冷風輸送管連接;粉碎機的出料口裝有篩網,篩網的下埠與所述壓縮空氣輸送管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達到了物料低溫粉碎的效果,從而避免了結露問題,提高了粉碎效率,在高溫潮溼季節保證了墨粉產品質量。
文檔編號B02C23/24GK201231174SQ2008200754
公開日2009年5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3日
發明者真 姜, 張金泉, 李玉生, 李美英, 韓立勝 申請人:天津市中環天佳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