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稻父、母本花期花時同步制種法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9:09:39 1
專利名稱:雜交稻父、母本花期花時同步制種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雜交稻高產制種的生產方法。
在公知的技術裡,雜交稻制種高產的關鍵是創造條件,使父、母本的花期花時相遇、並通過人工強制授粉,使母本授精率達到最大值、實現穩產高產目標。但是,現行雜交稻制種方法在實際實施中碰到的辣手問題是母本花時滯後於父本花時,亦父母本盛花時不遇,使人工強制授粉率低,造成制種產量不高。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向社會提供一種使父母本花期相遇、花時同步的雜交稻高產制種方法。
為了完成上述發明任務,本發明在實施時,對該技術實施三個方面管理;首先對父母本秧苗實施培育健根多櫱壯秧、務必保證秧苗在植入本田時父本單株帶櫱12個以上,母本單株帶櫱5個以上。秧苗植入本田時,禁施化學氮作底肥和分櫱肥、控制高位無效分櫱,使父母本秧苗在本田期發育正常完全,並保證單位面積基本苗。其次是本田期秧苗呈黃色時,葉色級調控在4.5~5之間,母本群體葉面積係數調控在5~7之間,以改變母本株間溫、光、氣、溼條件,保證母本提早開花、花時集中在每天12時前與父本同為盛花時。再次是實施化調技術,除噴施九二0外,需補噴硼,鎂、錳、鋅、鉬等微量元素葉面肥,多種維生素或複合維生素葉面肥,使母本柱頭活力增強,提高授粉率,達到高產目的。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
按常規操作規程備秧田,畝施底肥人畜肥1250kg、碳銨30kg、枯餅25kg、磷肥(過磷酸鈣)25kg,若為綠肥田則人畜肥可減少用量。以兩系雜交稻制種為例,種子處理辦法同常規法,將消毒處理後的父本特青0.5kg按擺播方式每株1-2粒,株行距3×4寸。消毒處理後的培矮64S種子5kg撒播,畝用種5kg、父母本播種期時差7-8天。播種後至二葉期前、秧田以幹為主,並噴施多效唑。二葉期後秧田溼為主,乾濕相間。在二、四、六葉期,畝秧田追施尿素三、四、四公斤壯秧促底位分櫱。秧苗移栽時間以秧苗的實際分櫱數為準,一般父本單株帶櫱12個以上,母本單株帶櫱5個以上,若以品種全生育期總葉片(W)為基準。則父本移栽期為5<W≤6、母本為4.5<W≤5為佳。移栽本田前、本田的備耕方法同常規法,施肥標準畝施人畜肥1000kg、枯餅30~35kg、磷肥(過磷酸鈣)25kg或雞、鴨糞10~15kg,絕對禁施化學氮底肥。移栽本田時,秧苗以帶泥為佳。栽培規範是父本行距4×10寸,母本4×4寸,父母本行距5寸。田間管理辦法同「水稻控櫱增粒高產栽培方法(申請號92106902.2)。當孕穗分化第六期、見穗期時,噴施硼、鎂、錳、鋅、鉬微量元素葉面肥,適時噴施複合維生素或多種維生素葉面肥1-2次。
經上述栽培方法培育的父母本禾苗在注意適時防治病蟲害等環節後,父母本秧苗自始穗開始,花期相遇,花時同步,且父母本盛花時同時集中在每天上午12時之前,且使得母本穎花柱頭活力增強,授精能力強,從而使雜交稻制種產量增加,並保證高產穩產。增產幅度較現有技術穩定增長15%~30%。
權利要求
1.一種雜交稻父母本花期花時同步的高產制種方法,其中包括培育健根多櫱壯秧,本田禁施化學氮底肥和分櫱期追肥、人工授粉、防治病蟲害,本發明的特徵是父本秧苗植入本田時單株帶櫱12個以上、母本秧苗植入本田時單株帶櫱5個以上,禾苗在本田返黃期葉色級調控在4.5~5之間,母本群體葉面積係數控制在5~7之間,父母本孕穗分化第六期,見穗期噴施硼、鎂、錳、鋅、鉬等微肥或複合維生素、多種維生素葉面肥。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秧苗栽入本田的最佳時間以品種全生育期總葉片W為基數,則父本移栽期是5<W≤6,母本移栽期是4.5<W≤5。
全文摘要
雜交稻父、母本花期花時同步高產制種方法涉及到一種雜交稻制種方法。其特徵是父本秧苗植入本田時單株帶櫱12個以上,母本秧苗植入本田時帶櫱5個以上,秧苗在本田返黃期葉色級調控在4.5~5,母本群體葉面積係數控制在5~7之間,孕穗分化第六期、見穗期噴硼、鎂、錳、鋅、鉬微量元素葉面肥適時噴施複合維生素或多種維生素葉面肥。使單位面積雜交稻制種產量可提高15~30%,適用於各種雜交稻制種單位和地區。
文檔編號A01H1/02GK1142314SQ95110899
公開日1997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1995年8月7日 優先權日1995年8月7日
發明者王子立, 李謀英 申請人:湖南省慈利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