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主減速器潤滑系統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3:31:19 2
一種新型主減速器潤滑系統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主減速器潤滑系統結構,其特徵在於:減速器殼前端與前殼固定連接,減速器殼的底部與前殼底部開有筆直聯通的潤滑油道,前殼底部的潤滑油道前端連接有過渡網總成,強制潤滑油泵通過油泵底座固定連接在前殼上,強制潤滑油泵的輸入軸與主動錐齒輪相連,油泵底座上開有油道,強制潤滑油泵通過油道與主動錐齒輪相通,強制潤滑油泵與前殼的上端與通過外接油管相連;其具有結構簡單,易實現、維修拆卸方便、降低製造成本、使用可靠、泵油量充足等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主減速器潤滑系統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主減速器潤滑系統結構,屬於汽車製造業,適用於非公路用工程自卸車驅動橋。
【背景技術】
[0002]貫通橋主減速器的潤滑方式主要有兩種:飛濺式潤滑和強制式潤滑。對於使用工況較好的公路用車,由於路況好、車速高,貫通橋主減速器通常採用的是飛濺式潤滑的結構方式;但是對於使用工礦較為惡劣的非公路用車,由於路況差、車速低,貫通橋主減速器通常採用強制潤滑的結構方式。
[0003]目前國內非公路用工程自卸車市場上的貫通橋主減速器的強制潤滑系統的結構大同小異,即在主動圓柱齒輪殼蓋上安裝一個強制潤滑油泵,油泵與主動錐齒輪相連獲取動力,潤滑油道直接在殼提上鑄出,結構如圖1所示。該結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0004]1、潤滑油道直接在殼體上鑄出,鑄造難度大、工藝複雜;
[0005]2、鑄造油道不易清理,使用過程中油道內的殘砂造成潤滑表面的磨損;
[0006]3、車輛爬坡角度加大時,油麵下降,泵油量稀少,影響潤滑效果。
【發明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主減速器潤滑系統結構,其具有結構簡單,易實現、維修拆卸方便、降低製造成本、使用可靠、泵油量充足等特點。
[000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新型主減速器潤滑系統結構,其特徵在於:減速器殼前端與前殼固定連接,減速器殼的底部與前殼底部開有筆直聯通的潤滑油道,前殼底部的潤滑油道前端連接有過渡網總成,強制潤滑油泵通過油泵底座固定連接在前殼上,強制潤滑油泵的輸入軸與主動錐齒輪相連,油泵底座上開有油道,強制潤滑油泵通過油道與主動錐齒輪相通,強制潤滑油泵與前殼的上端與通過外接油管相連;主動錐齒輪、主動圓柱齒輪軸布置在前殼與減速器殼組成的殼體內部,主動圓柱齒輪軸與減速器殼內的軸間差速器總成連接,主動圓柱齒輪軸上有主動圓柱齒輪,主動圓柱齒輪軸前端通過前殼上的主動圓柱齒輪軸前軸承限位,主動圓柱齒輪與主動錐齒輪嚙合,前殼與主動圓柱齒輪軸接觸處開有油道,油道另一端連接外接油管。
[0009]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其通過外接油管、帶有機加油道的油泵底座、鑄造直油道的結構,取代傳統結構中殼體上的複雜的鑄造油道,具有結構簡單,易實現、維修拆卸方便、降低製造成本、使用可靠、泵油量充足等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圖。
[0011]圖2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2所示,一種新型主減速器潤滑系統結構,其特徵在於:減速器殼8前端與前殼5固定連接,減速器殼8的底部與前殼5底部開有筆直聯通的潤滑油道7,前殼5底部的潤滑油道7前端連接有過渡網總成4,強制潤滑油泵2通過油泵底座3固定連接在前殼5上,強制潤滑油泵2的輸入軸與主動錐齒輪6相連,油泵底座3上開有油道,強制潤滑油泵2通過油道與主動錐齒輪6相通,強制潤滑油泵2與前殼5的上端與通過外接油管I相連;主動錐齒輪6、主動圓柱齒輪軸10布置在前殼5與減速器殼8組成的殼體內部,主動圓柱齒輪軸10與減速器殼8內的軸間差速器總成12連接,主動圓柱齒輪軸10上有主動圓柱齒輪11,主動圓柱齒輪軸10前端通過前殼5上的主動圓柱齒輪軸前軸承9限位,主動圓柱齒輪11與主動錐齒輪6嚙合,前殼5與主動圓柱齒輪軸10接觸處開有油道,油道另一端連接外接油管I。
[0013]主動圓柱齒輪軸10上鑽有油道孔,油道孔分別對準主動圓柱齒輪軸前軸承9、主動圓柱齒輪11和軸間差速器總成12 ;強制潤滑油泵2通過主動錐齒輪6獲取動力,從貫通橋主減速器的底部泵吸潤滑油,潤滑油經過油道7、油泵底座3、外接油管1、前殼5、主動圓柱齒輪軸10,通過主動圓柱齒輪軸10上的潤滑油孔來潤滑主圓柱圓柱齒輪軸前軸承9、主動圓柱齒輪11和主動圓柱齒輪軸10的配合面、軸間差速器總成12內的各個旋轉配合面和齒輪嚙合面,潤滑油道7處於貫通橋主減速器的最底端,保證驅動橋在各個角度工作時潤滑油道7都位於潤滑油液面以下,過濾網總成4安裝在油泵底座3上,將潤滑油內的雜質過濾,保證各摩擦配合表面潤滑油的清潔。
[0014]該強制潤滑系統結構,通過鑄造直油道7、油泵底座3、外接油管I將潤滑油道外置的結構方式,使得原有強制潤滑系統的複雜的油道結構得以簡化,大大降低了生產和加工的難度,有效減小了由於潤滑油道清理不淨而造成零件磨損的失效形式,同時能夠保證在各種惡劣的工況下貫通橋主減速器的各個位置有良好的潤滑條件。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主減速器潤滑系統結構,其特徵在於:減速器殼前端與前殼固定連接,減速器殼的底部與前殼底部開有筆直聯通的潤滑油道,前殼底部的潤滑油道前端連接有過渡網總成,強制潤滑油泵通過油泵底座固定連接在前殼上,強制潤滑油泵的輸入軸與主動錐齒輪相連,油泵底座上開有油道,強制潤滑油泵通過油道與主動錐齒輪相通,強制潤滑油泵與前殼的上端與通過外接油管相連;主動錐齒輪、主動圓柱齒輪軸布置在前殼與減速器殼組成的殼體內部,主動圓柱齒輪軸與減速器殼內的軸間差速器總成連接,主動圓柱齒輪軸上有主動圓柱齒輪,主動圓柱齒輪軸前端通過前殼上的主動圓柱齒輪軸前軸承限位,主動圓柱齒輪與主動錐齒輪嚙合,前殼與主動圓柱齒輪軸接觸處開有油道,油道另一端連接外接油管。
【文檔編號】F16H57/04GK204201026SQ201420610424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2日
【發明者】姜雷, 王林國, 孫國暉, 李慶臣, 王金興 申請人: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