緘封帶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3:00:04 3
專利名稱:緘封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緘封帶,尤指一種得用以粘貼至塑膠袋的封口部,使封口部得借的封合塑膠袋口的緘封帶。
本實用新型的創作人前於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十五日提出的新型專利第87220884號申請案「緘封帶」中,揭示有一種用以改良習用緘封帶缺點的新型緘封帶,如圖5所示,該種緘封帶是包括具有第一表面100與第二表面101的撕開膜10;粘附於該撕開膜10第二表面101上的第一膠粘層11;粘附於該第一膠粘層11的第二膠粘層12,使該第一膠粘層11是夾置於該撕開膜10與第二膠粘層12間,且該第二膠粘層12的膠粘度大於第一膠粘層11的膠粘度;以及塗布於該第二膠粘層12向外表面的至少一側邊上的抗粘層13,使該緘封帶1粘貼至一塑膠袋的封口部內壁上時,得借該第二膠粘層12粘附於封口部內壁上,同時,該第二膠粘層12上塗布有抗粘層的部位不會粘貼至該封口部內壁上,故可供手指抓持以順利將該撕開膜10撕離第一膠粘層11,而使該第一膠粘層11外露,以在該封口部內壁貼合至塑膠袋的外壁時,得借該第一膠粘層11使封口部粘附至塑膠袋的外壁上,而將塑膠袋的袋口封合。
然而,是種緘封帶1在製造上須將抗粘層13塗布於第二膠粘層12上,在緘封帶1製成後予以卷繞成圓盤狀單元時,該抗粘層12即會產生厚度效應,使層層卷繞的緘封帶內層與外層間無法密接,造成卷繞後的成品徑向厚度增加,並影響至成品的美觀性,故實有再加以改良的必要。
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在不增加成品徑向厚度的情況下,能方便將所粘設的撕開膜撕離的緘封帶。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方便將所粘設的撕開膜撕離且在卷繞時內層與外層得以密接的緘封帶。
依據本實用新型上揭及其他目的所提供的緘封帶,是包括一具有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的撕開膜,並於該撕開膜的第一表面上塗接一離型劑層,一塗布於該撕開膜的部分第二表面上的第一膠粘層,使該撕開膜第二表面上未塗布有第一膠粘層的部位是位於該撕開膜的至少一側邊處;
一塗布於該撕開膜第二表面上未塗布有第一膠粘層的部位的抗粘層,令其厚度不大於該第一膠粘層的厚度,且該抗粘層不會粘附於該撕開膜上;以及一粘附於該第一膠粘層上的第二膠粘層,使該第一膠粘層是夾置於第二膠粘層與撕開膜的間,且該第二膠粘層的粘性大於第一膠粘層。
當該抗粘層的厚度小於第一膠粘層的厚度時,該第一膠粘層是蓋覆於該抗粘層上,而使該抗粘層不與第二膠粘層粘接,並使該抗粘層位於該撕開膜與第一膠粘層間;而當該抗粘層的厚度同於第一膠粘層的厚度時,該抗粘層得直接粘附於第二膠粘層上,而使該抗粘層位於該撕開膜與第二膠粘層的間。
該第二膠粘層的膠粘度須大於第一膠粘層的膠粘度,是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緘封帶以其第二膠粘層的向外表面粘附至一塑膠膜材上時,該第二膠粘層與塑膠膜材間的膠粘度會大於該第一膠粘層與撕開膜間的膠粘度,且該第二膠粘層與第一膠粘層間的膠粘度亦會大於該第一膠粘層與撕開膜間的膠粘度,故能在將該撕開膜撕離該緘封帶後,該第一膠粘層不會粘附於該撕開膜上而為撕開膜帶離,仍會妥適地粘接於該第二膠粘層上,且第二膠粘層與塑膠膜材間的粘接亦不受影響。然而,該第一膠粘層側邊塗布有抗粘層的部位,因不會與該撕開膜產生粘結作用,故在撕取該撕開膜時,本實用新型的緘封帶即能方便地供手指抓持住撕開膜未塗布有第一膠粘層的部位以撕離該撕開膜。在撕離時,因抗粘層不會粘附於撕開膜,而第二膠粘層與塑膠膜材間的膠粘度及第二膠粘層與第一膠粘層間的膠粘度均大於第一膠粘層與撕開膜間的膠粘度,故撕開膜撕離後,該抗粘層仍會粘附於該第一膠粘層上,或該第一膠粘層與抗粘層均仍粘附於該第二膠粘層上。
以下茲以具體實施例配合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及功效。
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粘附至一塑膠袋上後,以手指抓持並向上微掀撕開膜未塗布有第一膠粘層的部位的動作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在將撕開膜離時的動作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以及圖5是習知的於第二膠粘層向外表面上塗布有抗粘層的緘封帶的剖面示意圖。
1緘封帶 2封口部3緘封帶 10撕開膜
11第一膠粘層 12第二膠粘層13抗粘層 14離型劑層20內壁30,30』撕開膜31,31』抗粘層32,32』第一膠粘層33,33』第二膠粘層34離型劑層100第一膠粘層 101第二表面300第一表面 301,301』第二表面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緘封帶3主要是由撕開膜30,第一膠粘層32,第二膠粘層33及抗粘層31所構成。
該撕開膜30是由如PE的塑膠材料製成者,具有第一表面300與第二表面301;於其第一表面300上塗接有一離型劑層34,以在本實用新型的緘封帶3製成後予以卷繞成圓盤狀單元時,位於較上層者的第二膠粘層33不會粘附至位於較下層者的離型劑層34上。該撕開膜30的第二表面301則供第一膠粘層32塗布其上,惟該第一膠粘層32是塗布於第二表面301的中間部位,位於該撕開膜30的第二表面301上由第一膠粘層32至撕開膜30的側邊間的部位,則塗布有抗粘層31。該抗粘層31亦可只塗布於撕開膜30的一側邊的部位上,並無特定限制。同時,該抗粘層31的厚度須同於該第一膠粘層32,俾在本實用新型的緘封帶製成後而予以卷繞成捆時,本實用新型的緘封帶的厚度能均勻,故卷繞後不會有因厚度效應導致製成品外觀不佳的問題,且卷繞後連續狀的緘封帶於較上層的部份能與較下層的部份完全密接,故卷繞成型的製成品徑向厚度不會增加;此外,該抗粘層31與撕開膜30的第二表面301不會產生粘結作用。至於該第二膠粘層33,則是塗布於該第一膠粘層32與抗粘層31上,使該第一膠粘層32與抗粘層31夾置於撕開膜30與第二膠粘層33的間;同時,該第二膠粘層33的膠粘度須大於第一膠粘層32,且該抗粘層31得粘附於該第二膠粘層33上。該第一及第二膠粘層32、33所採用的膠粘劑,該離型劑層34,以及該抗粘層31所適用的抗粘劑均為習知,故在此不予贅述。
參照圖2及圖3,將本實施例的緘封帶3粘貼至一塑膠袋的袋口一側向外延伸的封口部2的內壁20上,由於該抗粘層31不會粘附在撕開膜30上,使用者可以手指抓持住緘封帶3未塗布有第一膠粘層32的部位(即塗布有抗粘層31的部位)並向上掀起後,即可將該撕開膜30自該第一膠粘層32上撕離,由於該第一膠粘層32與撕開膜30間的膠粘度小於第一膠粘層32與第二膠粘層33間的膠粘度以及第二膠粘33與封口部2的內壁20間的膠粘度,所以該撕開膜30撕離時,該第一膠粘層32與抗粘層31不會粘附於該撕開膜30而被帶離,且仍會隨該第二膠粘層33穩固地粘附於內壁20上。將撕開膜30撕離而將第一膠粘層32外露而出後,封口部2的內壁20得以借第一膠粘層32粘附於塑膠袋的外壁上(未圖示)以將袋口封合。而欲重行開封該經封合的袋口以拿取內裝的物品時,由於第一膠粘層32與塑膠袋膜材間的膠粘度小於第二膠粘層33與第一膠粘層32間的膠粘度以及第二膠粘層33與塑膠袋膜材間的膠粘度,所以,只要將封口部2向上朝外地掀拉,即能順利解除封口部2的內壁20與塑膠袋的外壁間的封口狀態,且該第一膠粘層32不會粘留於塑膠袋的外壁上,仍會妥適地粘附至第二膠粘層33上,故使粘設有本實施例的緘封帶3的塑膠袋可作多次的袋口封合與開封的實施。
如圖3所示,當撕開膜30撕離時,由於抗粘層31不會粘附於撕開膜30上,且第一膠粘層32與撕開膜30間的膠粘度小於第一膠粘層32與第二膠粘層33間的膠粘度以及第二膠粘層33與塑膠袋膜材間的膠粘度,故僅有撕開膜30被撕離緘封帶3,該第一膠粘層32與抗粘層31均仍粘附於該第二膠粘層33上。該抗粘層31塗布於第一膠粘層32兩側邊上的用意,在提供使用者於欲撕離該撕開膜30時可由任一方向進行的便利性。
如圖4所示者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緘封帶的剖面圖。該第二實施例的結構大致同於第一實施例的結構,不同處是在於該抗粘層31』是先塗布於該撕開膜30』的第二表面301』的兩側邊部位上,再將第一膠粘層32』塗布於該抗粘層31』及撕開膜30』的第二表面301』塗布有抗粘層31』的部位上,而使抗粘層31』夾置於撕開膜30』與第一膠粘層32』的間,並令第一膠粘層32』的外露表面呈平坦狀,然後於第一膠粘層32』的外露表面上塗覆第二膠粘層33』,而使抗粘層31』不會與第二膠粘層33』粘接。該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由於是使第一膠粘層32』充填於抗粘層31』間並蓋覆於該抗粘層31』上,故其製作性較第一實施例為佳。
以上說明僅是用以例釋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及功效,而非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範圍,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特徵下,任何運用本實用新型所提示者而完成的改變或修飾,均應仍為下述的請求專利範圍所涵蓋。
權利要求1.一種緘封帶,其特徵在於該緘封帶包括一具有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的撕開膜,並於該撕開膜的第一表面上塗布一離型劑層;一塗布於該撕開膜的部份第二表面上的第一膠粘層,使該撕開膜第二表面上未塗布有第一膠粘層的部位是位於該撕開膜的至少一側邊處;一塗布於該撕開膜第二表面上未塗布有第一膠粘層的部位上的抗粘層,其厚度同於該第一膠粘層的厚度,以使緘封帶的厚度平整,且該抗粘層不會粘附至該撕開膜上;以及一塗布於該第一膠粘層與抗粘層上的第二膠粘層,使該第一膠粘層與該抗粘層夾置於該撕開膜以及第二膠粘層間,且該第二膠粘層的膠粘度大於第一膠粘層的膠粘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項的緘封帶,其特徵在於其中,該第二膠粘層的膠粘度大於第一膠粘層的膠粘度是指第一膠粘層與塑膠膜材間的膠粘度小於第一膠粘層與第二膠粘層間的膠粘度以及第二膠粘層與塑膠膜材間的膠粘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項的緘封帶,其特徵在於其中,該抗粘劑是塗布於該撕開膜的二相對側邊至第一膠粘層間的部位上。
4.一種緘封帶,其特徵在於該緘封帶包括一具有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的撕開膜,並於該撕開膜的第一表面上塗布一離型劑層;一塗布於該撕開膜第二表面上至少一側邊部位上的抗粘層,且該抗粘層於粘附至該撕開膜;一塗布於該抗粘層與撕開膜第二表面上未塗布有抗粘層的部位上的第一膠粘層,且該第一膠粘層的厚度是大於該抗粘層的厚度;以及一塗布於該第一膠粘層上的第二膠粘層,且該第二膠粘層的膠粘度大於第一膠粘層的膠粘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緘封帶,其特徵在於其中,該第二膠粘層的膠粘度大於第一膠粘層的膠粘度是指第一膠粘層與塑膠膜材間的膠粘度小於第一膠粘層與第二膠粘層間的膠粘度以及第二膠粘層與塑膠膜材間的膠粘度。
專利摘要一種緘封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的撕開膜,第一膠粘層,抗粘層,第二膠粘層,該緘封帶粘貼至一塑膠袋的封口部內壁上時,得借該第二膠粘層粘附至封口部內壁上,同時,該第一膠粘層側邊上塗布有抗粘層的部位不會粘貼至該撕開膜上,故可供手指抓持以順利將該撕開膜順利撕離第一膠粘層,而使該第一膠粘層外露,以在該封口部內壁貼合至塑膠袋的外壁時,得借該第一膠粘層使封口部粘附至塑膠袋上,而將塑膠袋的袋口封合。
文檔編號B65B51/06GK2384893SQ99248058
公開日2000年6月28日 申請日期1999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1999年9月29日
發明者王崇慶 申請人:王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