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動靈活的光伏發電抗風結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2:55:04

本實用新型屬於光伏發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機動靈活的光伏發電抗風結構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光伏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光伏發電系統的運行成本也不斷降低,裝機量也隨之越來越大。放多光伏發電裝置都設置有光伏支架,用於支撐光伏發電系統的太陽能板。由於光伏發電裝置都工作在戶外的環境中,經常會遭遇颳風的環境。當長期處於風力過大的環境中時,極易受到損壞。此外,光伏發電裝置往往都固定放置,不便於移動,在某些情況下並不方便實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機動靈活的光伏發電抗風結構裝置,可達到使光伏發電裝置具有良好的抗風性,並可監測當前裝置受風力作用的狀況,以及可以機動靈活的進行移動的有益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機動靈活的光伏發電抗風結構裝置,包括光伏板、旋轉套筒、固定杆、容納槽、底座、蓄電池、控制器、萬向腳輪、壓力傳感器、把手、光伏杆、風板和電源,
所述底座的底端外表面設有多個萬向腳輪;所述底座的頂端外表面中心固定設有光伏杆,所述底座的頂端外表面的邊緣部分焊接設有多個把手,所述底座的頂端外表面位於把手和光伏杆之間焊接設有多個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與光伏杆焊接連接;所述光伏杆的上部外側設有旋轉套筒,所述旋轉套筒的外側表面固定設有四個風板;所述光伏杆的頂端固定設有光伏板;
所述萬向腳輪的下方設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的內部頂端兩側均勻設有多個壓力傳感器,所述容納槽的內部底端中心設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側設有電源;
所述蓄電池設有能源轉換器,所述光伏板通過能源轉換器與蓄電池電性連接;所述壓力傳感器和電源均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旋轉套筒可以光伏杆為軸進行旋轉。
作為優選,所述風板之間每相鄰的兩個風板互相垂直。
作為優選,所述底座呈倒立的梯形臺結構,且具有較大的重量。
作為優選,所述容納槽的上部呈空心圓柱狀,中部呈倒立的空心圓臺狀,下部呈被挖去倒立空心圓臺後的實心圓柱狀。
作為優選,所述容納槽安置於地面以下。
作為優選,所述控制器為PLC可編程控制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使光伏發電裝置具有良好的抗風性,並可監測當前裝置受風力作用的狀況,以及可以機動靈活的進行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容納槽的俯視圖。
圖中1-光伏板,2-旋轉套筒,3-固定杆,4-容納槽,5-底座,6-蓄電池,7-控制器,8-萬向腳輪,9-壓力傳感器,10-把手,11-光伏杆,12-風板,13-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機動靈活的光伏發電抗風結構裝置,如圖所示,其包括光伏板1、旋轉套筒2、固定杆3、容納槽4、底座5、蓄電池6、控制器7、萬向腳輪8、壓力傳感器9、把手10、光伏杆11、風板12和電源13,
底座5的底端外表面設有多個萬向腳輪8;底座5的頂端外表面中心固定設有光伏杆11,底座5的頂端外表面的邊緣部分焊接設有多個把手10,底座5的頂端外表面位於把手10和光伏杆11之間焊接設有多個固定杆3,固定杆3的另一端與光伏杆11焊接連接;光伏杆11的上部外側設有旋轉套筒2,旋轉套筒2的外側表面固定設有四個風板12;光伏杆11的頂端固定設有光伏板1;
萬向腳輪8的下方設有容納槽4,容納槽4的內部頂端兩側均勻設有多個壓力傳感器9,容納槽4的內部底端中心設有控制器7,控制器7的一側設有電源13;
蓄電池6設有能源轉換器,光伏板1通過能源轉換器與蓄電池6電性連接;壓力傳感器9和電源13均與控制器7電性連接。
本實施例中,旋轉套筒2可以光伏杆11為軸進行旋轉。
本實施例中,風板12之間每相鄰的兩個風板互相垂直。
本實施例中,底座5呈倒立的梯形臺結構,且具有較大的重量。
本實施例中,容納槽4的上部呈空心圓柱狀,中部呈倒立的空心圓臺狀,下部呈被挖去倒立空心圓臺後的實心圓柱狀。
本實施例中,容納槽4安置於地面以下。
本實施例中,控制器7為PLC可編程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當發電裝置受到風力影響時,風板12其中的兩個處於一個平面的兩個風板與風吹來的方向垂直。當風較大時,受風板12承受的風力作用,發電裝置向容納槽4的內壁方向滾動,直到碰觸到容納槽4的內壁。
此時發電裝置處於一定的傾斜角度狀態,可有效降低風力的影響。同時風板12仍承受風力作用,降低系統裝置翻倒的風險。當風力降低平息時,在重力作用下,發電裝置回到原位置。
當發電裝置向內壁方向運動時,容納槽4設有的壓力傳感器9,將當前受力數據傳遞到控制器7,得到當前發電裝置受風力影響狀況。
此外,本申請設有把手10,可將發電裝置取到容納槽4以外,並根據需要布置到相應的場所使用。
以上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由權利要求書限定。凡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下,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和保護範圍內,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或者對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