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通用型穀物收割臺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2:03:19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特別是一種帶有縱向輸送裝置的通用型穀物收割臺。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穀物收割臺,切割後的作物僅靠撥禾輪向後撥送到割臺攪龍。由於在往復式切割器與割臺攪龍之間存在撥禾輪作業盲區,只有依靠作物堆積充滿盲區後才能在撥禾輪和割臺攪龍的共同作用下向後輸送,因此,在盲區容易發生堵塞,輸送也不均勻;在收割高稈小麥、水稻或油菜等冠狀類時,需要將往復式切割器前移,便於切割後的作物倒向割臺底板,從割臺攪龍底部向中間聚攏,避免撥禾輪迴帶或割臺堵塞,造成割臺損失。因此,傳統的穀物收割臺不能滿足小麥、水稻、大豆、油菜等多種農作物收穫的需要,需要研發一種通用型穀物收割臺。
傳統的穀物收割臺,主要用於小麥、水稻的收穫,通過調整割臺的收割高度,滿足高稈小麥和水稻收割,但留茬較高,影響下茬農作物的耕作與播種、栽插;收割矮稈小麥時,撥禾輪前移,使得往復式切割器與割臺攪龍之間的盲區進一步擴大,更容易發生堵塞或堵刀,使割臺損失增加。近年來,隨著我國割臺幅寬增加和收割大豆的需要,採用了撓性收割臺,但只能解決矮秸稈作物的收割,不能解決高稈小麥、水稻的高割茬問題。隨著油菜機械化收穫的發展,又出現了油菜割臺,是在傳統水稻收割臺的基礎上將往復式切割器前移和增加側切裝置,因此需要在割臺攪龍前增加加長板,便於切割後的油菜倒下,進入割臺攪龍底部,實現橫向聚攏和拋向過橋,由於加長板處沒有嚮往後輸送的能力,常常發生堵塞或停機。因此,研發一種能夠收割小麥、水稻、大豆、油菜等主要農作物的通用型穀物收割臺十分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針對現有技術穀物收割臺收割小麥、水稻、大豆、油菜等農作物時,存在高割茬和不能通用的問題,提供一種帶有縱向輸送裝置的通用型穀物收割臺,以消除撥禾輪作業盲區,實現低損高效輸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通用型穀物收割臺,其中,包括:
機架;
傳動裝置,安裝在所述機架上;
往復式切割器,安裝在所述機架上並與所述傳動裝置連接,所述往復式切割器位於所述機架的前端下方;
縱向輸送裝置,安裝在所述機架上並與所述傳動裝置連接,所述縱向輸送裝置位於所述往復式切割器的後方;
割臺攪龍,安裝在所述機架上並與所述傳動裝置連接,所述割臺攪龍位於所述縱向輸送裝置的後方;以及
撥禾輪,安裝在所述機架上並與所述傳動裝置連接,所述撥禾輪位於所述縱向輸送裝置的上方。
上述的通用型穀物收割臺,其中,所述縱向輸送裝置包括多個縱向輸送單元,所述多個縱向輸送單元通過聯軸器順序同軸連接,相鄰所述縱向輸送單元之間安裝有防止作物進入的護罩。
上述的通用型穀物收割臺,其中,所述縱向輸送單元包括支架、主動輥、被動輥和輸送帶,所述主動輥和所述被動輥分別安裝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輸送帶張緊在所述主動輥和被動輥上,所述聯軸器連接所述主動輥的兩端,所述主動輥驅動所述輸送帶與所述被動輥迴轉,以將切割後的作物輸送到所述割臺攪龍。
上述的通用型穀物收割臺,其中,所述被動輥兩端通過軸承安裝在張緊座內,所述張緊座通過安裝所述支架上的調整螺栓張緊或放鬆,以調整所述輸送帶的緊度。
上述的通用型穀物收割臺,其中,所述輸送帶的表面均布凸起的橫條,且所述輸送帶一側靠近外緣的表面上有用於增強輸送能力的凸臺。
上述的通用型穀物收割臺,其中,所述凸臺沿所述輸送帶的外緣周向與所述外緣平行設置,且所述凸臺相對於所述輸送帶的表面具有一斜面,所述斜面的傾斜方向與所述割臺攪龍的葉片推動作物的輸送方向一致。
上述的通用型穀物收割臺,其中,所述主動輥和所述被動輥的輥筒均為直逕自中間向兩端逐漸縮小的腰鼓形結構。
上述的通用型穀物收割臺,其中,所述割臺攪龍包括攪龍筒和安裝在所述攪龍筒上的左攪龍葉片、伸縮式撥齒和右攪龍葉片,所述左攪龍葉片為右旋向葉片,所述右攪龍葉片為左旋向葉片。
上述的通用型穀物收割臺,其中,所述往復式切割器包括刀架、割刀、護刃器和擺環裝置,所述割刀和護刃器安裝在所述刀架上,所述護刃器設置在所述割刀前部,所述擺環裝置安裝在所述機架的一側並與所述傳動裝置連接,以帶動所述割刀往復運動。
上述的通用型穀物收割臺,其中,所述撥禾輪分別與升降油缸和伸縮油缸連接,所述升降油缸和伸縮油缸分別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所述升降油缸用於舉升或降低撥禾輪,以滿足收割高度需要,所述伸縮油缸推動所述撥禾輪沿支架管前伸或回縮,以改變所述撥禾輪與所述往復式切割器的相對位置,滿足收割矮稈或倒伏作物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消除了往復式切割器與割臺攪龍間撥禾輪作業的盲區,提高了切割後作物的輸送性能,同時增大了往復式切割器與割臺攪龍間的距離,提高了高稈農作物切割輸送的適應性,可同時滿足小麥、水稻、大豆、油菜等多種農作物的收割需要。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圖2的A向視圖;
圖4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縱向輸送裝置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縱向輸送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側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支架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的側視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輥筒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側視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輸送帶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11的側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
1 往復式切割器
11 擺環裝置
12 護刃器
13 割刀
2 縱向輸送裝置
21 縱向輸送單元
211 支架
2111 立板
2112 連接架
212 主動輥
213 被動輥
214 輸送帶
2141 橫條
2142 凸臺
22 護罩
23 滑移式聯軸器
3 割臺攪龍
31 左攪龍葉片
32 伸縮式撥齒
33 攪龍筒
34 右攪龍葉片
4 機架
5 撥禾輪
6 支架管
7 升降油缸
8 傳動裝置
9 過橋
10 伸縮油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
參見圖1-圖3,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視圖,圖3為圖2的A向視圖。本實用新型的通用型穀物收割臺,包括:機架4,與其上各裝置配合完成作物的撥禾、切割、輸送、聚攏和交接過程;傳動裝置8,安裝在所述機架4上;往復式切割器1,安裝在所述機架4上並與所述傳動裝置8連接,所述往復式切割器1位於所述機架4的前端下方,即位於機架4最前部;縱向輸送裝置2,安裝在所述機架4上並與所述傳動裝置8連接,所述縱向輸送裝置2位於所述往復式切割器1的後方;割臺攪龍3,安裝在所述機架4上並與所述傳動裝置8連接,所述割臺攪龍3位於所述縱向輸送裝置2的後方;以及撥禾輪5,位於所述縱向輸送裝置2的上方,由機架4兩側的撥禾輪支架支撐,所述撥禾輪5安裝在所述機架4上並與所述傳動裝置8連接,由割臺左側的傳動裝置8驅動,傳動裝置8可為液壓無級驅動裝置,也可為帶輪變徑無級調速裝置,實現撥禾輪5的轉速可調,滿足不同作業速度的需要,始終能將作物撥到縱向輸送裝置2和割臺攪龍3,完成撥禾、切割、輸送功能。
其中,所述割臺攪龍3包括攪龍筒33和安裝在所述攪龍筒33上的左攪龍葉片31、伸縮式撥齒32和右攪龍葉片34,所述左攪龍葉片31為右旋向葉片,將左側物料向中間推送,所述右攪龍葉片34為左旋向葉片,將右側物料向中間推送,中間的伸縮式撥齒32將物料向過橋9撥送。除餵入口前方的攪龍筒33上安裝伸縮式撥齒32外,左右兩段筒體上安裝有葉片或加裝伸縮撥齒,在攪龍葉片與機架4底板的共同作用下,將作物推向餵入口,交由伸縮式撥齒32拋向過橋9,加裝的伸縮式撥齒32可以增強抓取作物的能力,完成縱向輸送裝置2輸送來的作物進行聚攏和交接給過橋9。
所述往復式切割器1,包括刀架、割刀13、護刃器12和擺環裝置11,所述割刀13和護刃器12安裝在所述剛性刀架上,所述刀架通過螺栓連接在機架4上,可以拆裝,以及更換動刀。所述護刃器12設置在所述割刀13前部,所述擺環裝置11安裝在所述機架4的一側並與所述傳動裝置8連接,以帶動所述割刀13往復運動。
所述撥禾輪5分別與升降油缸7和伸縮油缸10連接,所述升降油缸7和伸縮油缸10分別安裝在所述機架4上,所述升降油缸7用於舉升或降低撥禾輪5高度,以滿足收割高度需要,方便高稈或矮稈或倒伏作物的收穫,所述伸縮油缸10推動所述撥禾輪5沿支架管6前伸或回縮,以改變所述撥禾輪5與所述往復式切割器1的相對位置,滿足收割矮稈或倒伏作物的需要。
參見圖4-圖8,圖4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縱向輸送裝置局部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縱向輸送單元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的側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支架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的側視圖。其中,所述縱向輸送裝置2包括多個縱向輸送單元21,所述多個縱向輸送單元21通過聯軸器順序同軸剛性連接,相鄰所述縱向輸送單元21之間安裝有防止作物進入的可以裝卸的護罩22,由護罩22封閉相鄰兩個縱向輸送單元21的間隙,形成一個縱向輸送整體。本實施例中,所述縱向輸送單元21包括支架211、主動輥212、被動輥213和輸送帶214,所述主動輥212和所述被動輥213分別安裝在所述支架211上,所述輸送帶214張緊在所述主動輥212和被動輥213上,所述聯軸器連接所述主動輥212的兩端,所述主動輥212驅動所述輸送帶214與所述被動輥213迴轉,以將切割後的作物輸送到所述割臺攪龍3。所述被動輥213兩端通過軸承安裝在支架211上的張緊座內,所述張緊座通過安裝在所述支架211上的調整螺栓張緊或放鬆,以調整所述輸送帶214的緊度,所述調整螺栓是用於頂緊張緊座的螺栓,向前擰緊,縱向輸送帶214緊度增加,反之變小。本實施例中,所述主動輥212兩端可銑有六方軸頭(兩側的末端只有一個六方軸頭),與兩鄰的縱向輸送單元21的主動輥212,通過內孔為六方孔的滑移式聯軸器23聯接。支架211為左、右立板2111和連接架2112焊合而成,用於安裝主動輥212、被動輥213、輸送帶214等,並阻擋縱向輸送帶214滑出,支架211可使縱向輸送裝置2連成一個整體,從割臺機架4上裝拆,同時,也可以拆下一側支架211將輸送帶214整體卸下,而不需要將整個機架4全部拆開後,才能裝卸輸送帶214。所述連接架2112將左立板2111與右立板2111連接成支撐架,保持左、右立板2111的規整和縱向輸送單元21的整體拆裝。
參見圖9及圖10,圖9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輥筒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9的側視圖。為避免輸送帶214跑偏,所述主動輥212的輥筒優選為直逕自中間向兩端逐漸縮小的腰鼓形結構,即輥筒直徑中間大、兩端小,表面壓有花紋,增強與輸送帶214間的摩擦力即驅動力。所述被動輥213隨縱向輸送帶214旋轉,為避免輸送帶214跑偏,所述被動輥213的輥筒也優選為腰鼓型,通過張緊座上的長孔及調整螺栓,調整縱向輸送帶214的張緊度。
參見圖11、圖12,圖1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輸送帶結構示意圖,圖12為圖11的俯視圖。所述輸送帶214的表面均布凸起的橫條2141,以增大輸送能力,所述輸送帶214優選為環形的PVC等材料製成,且所述輸送帶214一側靠近外緣的表面上有凸臺2142,用於增強護罩22處的輸送能力。其中,所述凸臺2142沿輸送帶214的外緣周向與所述外緣平行設置,且該凸臺2142相對於所述輸送帶214的表面具有一斜面,優選所述凸臺2142的斜面方向與所述割臺攪龍3的攪龍葉片推動作物的輸送方向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通用型穀物收割臺作業過程如下,撥禾輪5撥動作物上部向後傾斜,作物根部經往復式切割器1切割後,倒向位於往復式切割器1後方的縱向輸送裝置2,並向後輸送到割臺攪龍3,割臺攪龍3葉片將作物向中間聚攏,並由攪龍中部的撥齒將作物拋向後方的過橋9,能夠消除往復式切割器1與割臺攪龍3之間的撥禾輪5作業盲區,實現作物的高效均勻輸送。另外,由於往復式切割器1前移,拉大了與割臺攪龍3的間距,使農作物特別是如油菜類冠狀農作物,切割後倒向縱向輸送裝置2,在撥禾輪5的共同作用下餵入割臺攪龍3,減少撥禾輪5回帶、割臺堵塞與損失,實現一種割臺收穫小麥、水稻、大豆、油菜等多種農作物。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