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集中監控智能運鈔箱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10:40:39 3
專利名稱:在線集中監控智能運鈔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保險設備。更具體地說,是一種尤其適用於保存貴重物品、錢鈔及機密文件,具有固定放置和移動交接等多種使用形式的電子運鈔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不論是機械式還是電子式運鈔箱都存在有如下問題1、其所具有的被動防守型功能,不能進行24小時在線監控,一旦被盜,極易隱藏,難於查詢。
2、不具備聯網功能,貴重物品交接容易因人為疏忽而導致重大損失。
3、不具備移動路線智能識別功能,告警功能不完善不及時。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線集中監控智能運鈔箱,設置無線監控管理網絡,通過對衛星定位、公眾移動通信及其地理信息等技術的綜合運用,實現對運鈔箱的實時在線監控、聯網管理、移動軌跡自動判別、位置越界自動告警之功能。以使運鈔箱的管理和安全防範處於計算機網絡的實時監控之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由箱體和設置在箱體中的控制電路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是所述控制電路包括主控制單元、用於接入計算機網絡實施集中監控的近程無線收發模塊或藍牙接口、用於移動中自動定位的全球衛星定位模塊GPS、用於報告位置信息和越位實時告警的公眾移動通信網的移動通信收發模塊GSM或GPRS或CDMA,以及坐標存儲器。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還在於設置可進行指紋識別開鎖的指紋傳感器和指紋核心模塊,並有相應設置的鎖具驅動器。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1、本實用新型無線聯網監管,交接手續嚴密,能有效防止人為差錯的發生,有利於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
2、本實用新型運輸過程中全程衛星定位,線路監控,位置偏差實時自動告警,有效防竊、防盜。
3、本實用新型可以採用指紋開鎖,無須攜帶機械、電子鎖鑰,方便、安全、可靠。
圖面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控制電路方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控制單元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近程無線收發模塊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全球衛星定位模塊GPS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移動通信收發模塊GSM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指紋核心模塊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語音模塊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坐標存儲器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驅動器電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由箱體和控制電路構成。
參見圖1本實施例中的控制電路包括主控制單元、用於接入計算機網絡實施集中監控的近程無線收發模塊或藍牙接口、用於移動中自動定位的全球衛星定位模塊GPS、用於報告位置信息和越位實時告警的公眾移動通信網的移動通信收發模塊GSM或GPRS或CDMA,以及坐標存儲器。設置可進行指紋識別開鎖的指紋傳感器和指紋識別模塊,並有相應設置的鎖具驅動器。
圖1示出,具體實施中,主控制單元的多路串口5、4、3、2經插頭和電纜分別同指紋核心模塊的通訊口1、近程無線收發模塊的通訊口2、移動通信收發模塊的通訊口2、全球衛星定位模塊GPS的通訊口2相連接。其中,近程無線收發模塊、移動通信收發模塊、GPS模塊的天線口經匹配線分別同各自的天線A、天線B和天線C相連接。主控制單元的邏輯輸出1連接驅動器的控制輸入2、驅動器的功率輸出1連接電磁機械鎖電磁鐵或直流驅動電機。主控制單元的I/O口8、7分別連接實時鐘晶片的串口1和坐標存儲器的串口1。主控制單元的I/O口6接語音操作提示模塊。
參見圖2,微處理器U15採用8XC51RD2,其P20、P21經U8A解碼產生/Y0、/Y1、/Y2和/Y3分別用於控制指紋核心模塊、移動通信收發模塊、衛星定位模塊和近程無線收發模塊的使能或禁止。圖中示出的微控制器U13用於實現電源監控、按鈕和振動告警等附屬功能。U13的18、19腳接電池+極,用於電池能量檢測和欠壓告警16腳接電源模塊的VDC信號,檢測電池是否處於充電狀態;13、14、20腳分別接水銀開關HGK1、HGK2和HGK3的一端,水銀開關的另一端接地,用於箱振動和傾斜狀態告警;1腳通過CZ8接面板按鈕。
參見圖3,來自主控制單元的P2.5接近程無線收發模塊MK1的第6腳,控制模塊處於工作或空閒狀態。主控制單元的P2.7、P2.6分別接模塊MK1的2腳CS、和7腳TXEN,控制選擇頻道和發送、接收功能,模塊MK1的4腳DI和3腳DO分別經三態門接主控制單元的RKD和TXD腳。
參見圖4,GPS模塊MK2的1腳TXD、2腳RXD分別通過三態門接主控制單元的TXD、RXD,其4腳IPPS接主控制單元的/INTO腳。
參見圖5,GSM模塊MK3的25腳TXD、26腳RXD分別通過三態門接主控單元的TXD、RXD,其8腳TS通過反向器接主控制單元的P2.2腳,GSM模塊的7、13、14、18、20、21、27、28腳分別連接到主控制單元的P2.7腳、INT1、P3.6、P2.3、P2.4、T0、T1和P2.6腳。
參見圖6,指紋核心模塊MK4的1腳RXD接三態門的輸入腳5,輸出腳6接主控制單元RXD,模塊MK4的2腳TXD接三態門的輸出腳3,輸入腳連接到主控制單元TXD。三態門的1、4兩個控制端由來自主控制單元的/Y0信號控制使能或禁止。由TXD、RXD和/Y0信號共同實現對模塊MK4的串行操作。
參見圖7,語音操作提示模塊中,U5為多分段語音錄放晶片,主要產生操作提示音和嚇阻語音,它由主控制單元的P00-P05進行控制。
參見圖8,坐標存儲器U6為EEPROM,掉電數據不丟失,由主控制單元的P15、P14作為串行時鐘、數據線實現坐標數據的寫入和讀出。
參見圖9,驅動器的輸入口2由來自主控制單元的三根邏輯線控制,其中,P07、P06分別通過反相器接光耦U13,光耦的集電極接儲能電容C25的+極和電磁吸鐵L4的一端,光耦輸出的發射極接NMOS驅動器U12的2、4兩腳。當P07為1電平、P06為0電平時,光耦輸出有效,U12由於2、4腳為高電平,因而輸出低電平,使自保持電磁鐵被驅動,此時機械鎖開鎖。主控制單元P12控制線控制U14的5腳,高電平使U14提升+5V輸入電壓+12V,U14的輸出經L7812充電儲能電容提供電磁鐵動作能量。
具體實施中,將運鈔箱置於無線監控管理網的近程無線頻率覆蓋區域內,在監控中心管理平臺對保險管進行參數設置,這包括發送操作命令授權保險管通過指紋模塊採集開箱人指紋模板。
依據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結構組成,結合相應的軟體設置,本實用新型所能實現的功能包括1、在線指紋開鎖功能。
在運鈔箱通過近程無線聯網成功且運鈔箱是經系統註冊有效時,監控中心發出密碼信息(可設定包括指紋樣本)至運鈔箱,使能進入開鎖狀態,運鈔箱聲光提示開鎖人執行開鎖動作。開鎖人(一人或多人)通過指紋傳感器輸入指紋。正確的指紋輸入信息即可形成開鎖啟動信號,驅動電路驅動電磁吸鐵,完成開箱功能。
2、近程無線聯網功能。
當運鈔箱處於無線監控管理網的近程無線頻率覆蓋區域內,運鈔箱聯網功能被喚醒執行,運鈔箱接收監控中心設備發射的無線掃描信號並發送註冊號,經無線網監控中心驗證確認後,下載開鎖人加密指紋數據及相關配置信息到運鈔箱。運鈔箱啟動開鎖進程,在開鎖人指紋得到驗證後即開鎖。開鎖後的箱狀態通過本功能單元發回無線監控管理網,實現運鈔箱聯網監管功能。
3、遠程衛星聯網監控功能。
當運鈔箱脫離無線監控管理網的近程無線頻率覆蓋區域時,主控制單元通過P2.5控制近程無線收發模塊的6腳PWR使其進入掉電模式,其串口經解碼控制切換到連接GPS模塊,自動啟動全球衛星定位、移動通訊功能。運鈔箱通過GPS模塊實時獲取經度、緯度、速度、海拔等衛星定位信息。這些信息經主控制單元處理後,同存放在坐標器中的運鈔箱規定時間段允許的運行線路軌跡數據比較,若在允許範圍內,主控制單元定時啟動移動通信模塊以簡訊息方式發送運鈔箱當前位置信息到監控中心。當保險管移動軌跡超過偏差範圍時,主控制單元立即通過移動通信模塊以簡訊息方式發送告警信息到監控中心。
權利要求1.在線集中監控智能運鈔箱,由箱體和控制電路構成,所述控制電路包括主控制單元、用於接入計算機網絡實施集中監控的近程無線收發模塊或藍牙接口、用於移動中自動定位的全球衛星定位模塊(GPS)、用於報告位置信息和越位實時告警的公眾移動通信網的移動通信收發模塊(GSM或GPRS或CDMA),以及坐標存儲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線集中監控智能運鈔箱,其特徵是設置可進行指紋識別開鎖的指紋傳感器和指紋核心模塊,並有相應設置的鎖具驅動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在線集中監控智能運鈔箱,其特徵是所述主控制單元的多路串口(5、4、3、2)經插頭和電纜分別同指紋核心模塊的通訊口(1)、近程無線收發模塊的通訊口(2)、移動通信收發模塊的通訊口(2)、全球衛星定位模塊(GPS)的通訊口(2)相連接;主控制單元的邏輯輸出(1)接驅動器的控制輸入(2)、驅動器的功率輸出(1)連接電磁機械鎖電磁吸鐵或直流驅動電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在線集中監控智能運鈔箱,其特徵是設置微控制器U13,在其第13、14、20腳,分別接有水銀開關HGK1、HGK2和HGK3,水銀開關的另一端接地。
專利摘要在線集中監控智能運鈔箱,其控制電路包括主控制單元、用於接入計算機網絡的近程無線收發模塊或藍牙接口、用於移動中自動定位的全球衛星定位模塊、用於報告位置信息和越位實時告警的公眾移動通信網的移動通信收發模塊,以及坐標存儲器。設置可進行指紋識別開鎖的指紋傳感器和指紋識別模塊,並有相應設置的鎖具驅動器。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無線監控管理網絡,利於對衛星定位、公眾移動通信及地理信息等技術的綜合運用,實現對運鈔箱的實時在線監控、聯網管理、移動軌跡自動判別、位置越界自動告警之功能。以使運鈔箱的管理和安全防範處於計算機網絡的實時監控之下。
文檔編號H04W4/04GK2510608SQ0127299
公開日2002年9月11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21日
發明者王康寧 申請人:王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