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12:05:39 4
專利名稱: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提袋制袋機,具體涉及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手提袋制袋機在打紙杆的驅動軸上設有夾緊齒輪,調節打紙杆相位時,先要將運轉中的制袋機停機,鬆開夾緊齒輪上的螺釘,旋轉驅動軸,帶動驅動軸和打紙杆之間的鏈條轉動,從而調節打紙杆的相位,調整好後再鎖緊夾緊齒輪螺釘,開機繼續生產。傳統的打紙杆相位調節存在以下幾個缺點:1、調節打紙杆時,必須將主機停機,而且每次需要半小時到一小時,調節時間過長,這必然會影響生產,造成生產效率的降低。2、由於調節過程中,完全通過手動操作,打紙杆的相位不能保證準確到位,造成產品質量的參差不齊。3、整個調節過程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增加了操作機器的難度,不利於機器的推廣。4、由於在調節過程中打斷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流程,若有人沒有意識到技術人員正在調試,就可能造成安全生產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操作複雜不準確,影響生產,安全性差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包括太陽輪、行星輪、行星架和內齒圈,所述太陽輪鍵連接於打紙杆的驅動軸上,所述行星架固定於所述太陽輪上,所述行星架上轉動設置有若干個行星輪,所述行星輪一端與所述太陽輪嚙合,另一端與所述內齒圈嚙合,所述太陽輪和行星輪位於所述內齒圈內,還包括調節所述內齒圈轉動角度的驅動裝置。在上述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中,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一個蝸輪和蝸杆,所述蝸輪與所述內齒圈同軸固定在一起,所述蝸杆與所述蝸輪嚙合在一起,所述蝸杆轉動設置於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於手提袋制袋機上,所述蝸杆的下端固定有第一錐齒輪且二者的軸線相同,所述支架上還轉動設置有一個搖把,所述搖把的前端固定有第二錐齒輪,所述第二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嚙合。在上述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中,所述行星輪為三個且沿周向均布。在上述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中,所述行星架為圓片狀且固定於所述太陽輪的前側面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包括一套內行星齒輪機構,其由太陽輪、行星輪、行星架和內齒圈組成,調試人員通過旋轉搖把即可調節打紙杆的相位,調節時間短,不用停機,不影響生產,調節準確,安全便捷。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出詳細的說明。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包括太陽輪1、行星輪2、行星架3和內齒圈4。太陽輪I鍵連接於打紙杆5的驅動軸6上,行星架3固定於太陽輪I上,行星架3為圓片狀且固定於太陽輪I的前側面上。行星架3上轉動設置有三個行星輪2,三個行星輪2沿周向均布,行星輪2 —端與太陽輪I嚙合,另一端與內齒圈4嚙合,太陽輪I和行星輪2位於內齒圈4內。太陽輪1、行星輪2、行星架3和內齒圈4組成一套內行星齒輪機構。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調節內齒圈4轉動角度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包括一個蝸輪7和蝸杆8,蝸輪7與內齒圈4同軸固定在一起,蝸杆8與蝸輪7嚙合在一起,,蝸杆8轉動設置於支架9上,支架9固定於手提袋制袋機上。蝸杆8的下端固定有第一錐齒輪11且二者的軸線相同,支架9上還轉動設置有一個搖把10,搖把10的前端固定有第二錐齒輪12,第二錐齒輪12與第一錐齒輪11嚙合。當操作人員需要調節打紙杆5的相位時,手動旋轉搖把10將動力傳遞到第一錐齒輪11,第一錐齒輪11傳遞給蝸杆8,蝸杆8傳遞給蝸輪7,蝸輪7轉動帶動內齒圈4轉動。內齒圈4轉動帶動行星架3和行星輪2轉動,行星輪2將動力傳遞給太陽輪1,太陽輪I轉動即帶動驅動軸6轉動,即可以改變打紙杆5的相位,至此完成一次完整的相位調節。整個調試過程不超過一分鐘即可完成,不需要停下主機運轉,不需要操作人員有較高的技術水平。當無需調節相位而主機還在運轉時,打紙杆5和驅動軸6在運轉,驅動軸6帶動太陽輪I轉動,太陽輪I帶動行星架3和行星輪2轉動。行星輪2可以繞其軸自轉,此時行星輪2不會再與內齒圈4同步轉動,但是由於在主機高速轉動時,有可能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帶動內齒圈4轉動。但是由於蝸杆8與蝸輪7的反向自鎖功能,所以即使主機高速運轉時,也不會帶動蝸輪7和搖把10反向轉動,從而確保了調試的連貫性和安全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包括一套內行星齒輪機構,其由太陽輪1、行星輪2、行星架3和內齒圈4組成,調試人員通過旋轉搖把10即可調節打紙杆5的相位。整個裝置結構緊湊,安裝方便;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降低,操作方便;相對於傳統的調節方法,調節效率提高30倍以上,傳統裝置調節一次需要30分鐘以上,本實用新型可以在一分鐘內調節完成;本裝置保障了調試人員的安全,可以避免傳統調試過程中的危險;相比傳統的僅靠操作人員技術經驗的調節更加精確,提高了機器設備的性能,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的擴展空間大,如驅動裝置為機械結構,可以實現機械調節,如驅動裝置為電氣機構,可以實現自動調節。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太陽輪、行星輪、行星架和內齒圈,所述太陽輪鍵連接於打紙杆的驅動軸上,所述行星架固定於所述太陽輪上,所述行星架上轉動設置有若干個行星輪,所述行星輪一端與所述太陽輪嚙合,另一端與所述內齒圈嚙合,所述太陽輪和行星輪位於所述內齒圈內,還包括調節所述內齒圈轉動角度的驅動>J-U裝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一個蝸輪和蝸杆,所述蝸輪與所述內齒圈同軸固定在一起,所述蝸杆與所述蝸輪嚙合在一起,所述蝸杆轉動設置於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於手提袋制袋機上,所述蝸杆的下端固定有第一錐齒輪且二者的軸線相同,所述支架上還轉動設置有一個搖把,所述搖把的前端固定有第二錐齒輪,所述第二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嚙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行星輪為三個且沿周向均布。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行星架為圓片狀且固定於所述太陽輪的前側面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包括太陽輪、行星輪、行星架和內齒圈,所述太陽輪鍵連接於打紙杆的驅動軸上,所述行星架固定於所述太陽輪上,所述行星架上轉動設置有若干個行星輪,所述行星輪一端與所述太陽輪嚙合,另一端與所述內齒圈嚙合,所述太陽輪和行星輪位於所述內齒圈內,還包括調節所述內齒圈轉動角度的驅動裝置。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提袋制袋機的打紙杆相位調節裝置包括一套內行星齒輪機構,其由太陽輪、行星輪、行星架和內齒圈組成,調試人員通過驅動裝置即可調節打紙杆的相位,調節時間短,不用停機,不影響生產,調節準確,安全便捷。
文檔編號B31B1/74GK202952583SQ201220538600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
發明者餘寧, 吳鎮龍 申請人:溫州正博印刷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