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土汙水淨化塔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17:13:09 3
專利名稱:硅藻土汙水淨化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汙水處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利用硅藻土處理汙水的淨化塔。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汙水處理設備主要由多級沉澱、過濾、生物轉盤、化學藥劑處理等裝置組成,但由於這些裝置數量較多、結構比較複雜、龐大,因此佔地大、成本高、效率低,而且操作煩瑣,難以大量推廣使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合理、佔地少、造價低,而且操作簡便、處理效果較好的硅藻土汙水淨化塔。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包括塔體和反應器;所述反應器由安裝在塔體內的反應器外殼、安裝在該外殼內的反應器筒體以及安裝在該筒體與反應器外殼之間的多層木格柵構成;設在塔體外沿的集水環槽與安裝在塔體外壁上的集水鬥連通,側壁上設有若干通孔的多根集水堰安裝在塔體內並與集水環槽連通,集水堰的下方是安裝在塔體內的斜管;錐罩通過導管與反應器筒體的下端連接,一段設有噴嘴的進水管穿過塔體伸入錐罩內,塔體的底部固定有排泥管。
在進水管與塔體之間、排泥管與塔體之間均設有防水套管。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多層木格柵和斜管結構,將反應、沉澱、澄清等淨水工序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有效地減小了設備的體積,使設備的結構更加合理、緊湊;同時,由於對汙泥進行濃縮處理,使處理後的水質可達到10度左右,可以滿足一般工業用水的要求;若經過過濾和消毒等工藝作進一步處理,則可達到生活用水標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中集水堰1 集水環槽2 斜管3 反應器外殼4 塔體5立柱6 支架7 進水管8 防水套管9 排泥管10 噴嘴11 錐罩12 導管13 木格柵14 反應器筒體15 集水鬥1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在圖1~2中,漏鬥狀的塔體5安裝在支架7上,在塔體5外沿的頂部設有集水環槽2,安裝在塔體5外壁上的集水鬥16與集水環槽2相通。反應器通過立柱6固定在塔體5內,所述反應器由圓筒狀的反應器外殼4、固定在該外殼內呈漏鬥狀的反應器筒體15、以及固定在反應器外殼4內壁與反應器筒體15外壁之間的六層木格柵14構成;當然,木格柵14的層數並不局限於六層,它可根據實際需要作適當調整。側壁上設有若干通孔的多根集水堰1位於塔體5內的頂部並均勻地分布在反應器外殼4的周圍,集水堰1的一端固定在反應器外殼4上、另一端固定在塔體5上並與集水環槽2連通;位於集水堰1下方的斜管3通過固定在反應器外殼4外壁上的角鋼以及固定在塔體5內壁上的角鋼安裝在反應器外殼4的周圍。錐罩12通過導管13與反應器筒體15的下端連接,一端設有噴嘴11的進水管8穿過塔體5伸入錐罩12內,塔體5的底部通過排泥管10與外界連通。為了避免漏水,在進水管8與塔體5之間以及排泥管10與塔體5之間均設有防水套管9。
工作時,硅藻土與汙水充分混合後由加壓泵通過進水管8、噴嘴11噴射入反應器筒體15內,由於導管13的管徑較小,導管13中的水液流速較快,從而帶動塔體5內的原水通過錐罩12、導管13進入反應器筒體15內與已反應的懸浮泥渣回流混合,大大加強了絮花顆粒的吸附作用,使絮花均勻密集,加速了絮凝過程;經過回流反應的原水在多層木格柵14的作用下,通過與懸浮泥渣層、水中脫穩雜質以及塔體5內原有的活性泥渣接觸,使細小的絮粒相互結合而被泥渣層吸附形成多餘的大顆粒泥渣並沉積在塔體5的底部,然後通過排泥管10向外排出;經過混渣懸浮層處理後的水繼續上升,由斜管3澄清處理後通過集水堰1、集水鬥16進入清水池。
權利要求1.一種硅藻土汙水淨化塔,包括塔體和反應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反應器由安裝在塔體(5)內的反應器外殼(4)、安裝在該外殼內的反應器筒體(15)以及安裝在該筒體與反應器外殼(4)之間的多層木格柵(14)構成;設在塔體(5)外沿的集水環槽(2)與安裝在塔體(5)外壁上的集水鬥(16)連通,側壁上設有若干通孔的多根集水堰(1)安裝在塔體(5)內並與集水環槽(2)連通,集水堰(1)的下方是安裝在塔體(5)內的斜管(3);錐罩(12)通過導管(13)與反應器筒體(15)的下端連接,一端設有噴嘴(11)的進水管(8)穿過塔體(5)伸入錐罩(12)內,塔體(5)的底部固定有排泥管(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汙水淨化塔,其特徵在於在進水管(8)與塔體(5)之間、排泥管(10)與塔體(5)之間均設有防水套管(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硅藻土汙水淨化塔,屬於水處理裝置;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合理、佔地少、造價低,而且操作簡便、處理效果較好的汙水淨處理裝置。包括塔體和反應器;所述反應器由反應器外殼(4)、反應器筒體(15)以及多層木格柵(14)構成;集水環槽(2)與集水鬥(16)相通,集水堰(1)與集水環槽(2)連通,集水堰(1)的下方是斜管(3);錐罩(12)通過導管(13)與反應器筒體(15)連接,一端設有噴嘴(11)的進水管(8)穿過塔體(5)伸入錐罩(12)內,塔體(5)的底部固定有排泥管(10)。本實用新型主要適用於利用硅藻土處理汙水,也可用於其它汙水的混凝澄清處理。
文檔編號B01D21/01GK2875549SQ20062010924
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6日
發明者黃金樺, 董曉芳 申請人:貴州同濟環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