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纜連接器組件及其線纜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8:57:54 2
線纜連接器組件及其線纜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間的絕緣本體(1)、位於絕緣本體內的若干端子(2、3)、包圍於絕緣本體外的遮蔽殼體(6)及與端子電性連接的線纜(5),其中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線纜具有差分對導線(51),該差分對導線包括一對信號線(511)及一接地線(512),所述信號線包括若干標準芯線(5112)及將芯線包覆的絕緣層(5114),所述芯線與絕緣層之間設置有金屬導電包覆層(5113)。該線纜連接器組件的的線纜具有金屬導電包覆層,其具有均衡功能以提升線纜連接器的傳輸速率及傳輸距離。
【專利說明】線纜連接器組件及其線纜
[0001]【【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及其線纜,尤指一種能夠傳輸高速信號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及其線纜。 [0002]【【背景技術】】
通用序列總線(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接口作為一種標準的輸入/輸出接口,已被廣泛應用於眾多電子設備的設計中。1994年,英特爾、康柏、IBM、微軟、NEC、NorthernTelecom等7家世界著名的計算機和通信公司聯合成立了 USB協會(USB-1F),初步設立USB接口規範。到目前為止,USB協會已經發布了 1.0、1.1及2.0等版本。
[0003]上述USB 1.0、1.1,2.0版本分別支持下述三種傳輸速率:(I)低速模式傳輸速率為1.5兆比特每秒,多用於鍵盤和滑鼠;(2)全速模式傳輸速率為12兆比特每秒;(3)高速模式傳輸速率為480兆比特每秒。
[0004]然而,隨著電子工業的發展,USB 2.0的傳輸速率已經不能滿足某些電子工業的發展要求,例如,在傳輸音頻或視頻的情況下,為了保證信號傳輸質量,傳輸速率往往高達IG至2G每秒(IG=1000兆比特)。為適應較高的傳輸速率,USB 3.0介面規格隨之問世。
[0005]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如美國專利第US8100725號所示,其揭示了一種具有較高傳輸速率的USB型線纜連接器組件,該線纜連接器組件具有五根用於傳輸高速信號的第一端子及四根USB 2.0型連接器端子,第一端子與一對差分對導線電性連接。在線纜連接器組件的信號傳輸速率需要達到IOG甚至更高,或者傳輸更遠的距離時,需要採用被動(無源)均衡線纜或者信號放大的主動式(有源)高速線纜,這樣無疑增加了產品成本。
[0006]因此,確有必要對線纜連接器組件進行改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0007]【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改進線纜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具有均衡功能以提升線纜連接器的傳輸速率及傳輸距離。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間的絕緣本體、位於絕緣本體內的若干端子、包圍於絕緣本體外的遮蔽殼體及與端子電性連接的線纜,其中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線纜具有差分對導線,該差分對導線包括一對信號線及一接地線,所述信號線包括若干標準芯線及將芯線包覆的絕緣層,所述芯線與絕緣層之間設置有金屬導電包覆層。
[0009]本發明還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線纜,其包括一對差分對導線,每一差分對導線包括一對用於傳輸高速信號的信號線、一接地線及包覆於上述信號線與接地線外部的絕緣外皮,每一信號線包括若干芯線及將芯線包覆的絕緣層,所述芯線與絕緣層之間設置有金屬導電包覆層。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如下有益效果:線纜連接器組件的線纜具有金屬導電包覆層,其具有均衡功能以提升線纜連接器的傳輸速率及傳輸距離。
[0011]【【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組件的立體組裝圖。[0012]圖2是圖1所示線纜連接器組件將包覆體移開後的立體分解圖。
[0013]圖3是圖2所示線纜連接器組件另一視角的視圖。
[0014]圖4是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差分對信號線的立體圖。
[0015]圖5是圖4所示差分對信號線的分解圖。
[0016]圖6是圖4所示差分對信號線的平面示意圖。
[0017]【【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組件100包括絕緣本體1、若干第一端子2、若干第二端子3、組裝於絕緣本體I的隔板4、電性連接於端子後端的線纜5、包圍於絕緣本體I外部的遮蔽殼體6及包覆於遮蔽殼體6後部和線纜5前部的絕緣包覆體7。第一端子2用以傳輸高速信號,第二端子3用以與USB 2.0型對接插座對接,所以本發明線纜連接器組件100可兼容現有技術中的USB插座連接器。
[0018]絕緣本體I包括主體部11及自主體部11的兩側向後延伸的一對卡扣部12,所述主體部11上凹設形成5個收容槽112。所述主體部11的後端設有一高出主體部前端的凸臺部113,凸臺部113內設有5個分別與對應收容槽112連通的通孔114。主體部11自其前表面向後凹設形成一收容空間115,該收容空間115的上、下壁分別設有若干收容通道116。
[0019]第一端子2包括兩對差分信號端子及一根接地端子。所述兩對差分信號端子中其中一對差分信號端子用於輸出高速信號,而另一對差分信號端子用於接收高速信號。接地端子位於每一對差分信號端子之間,用以降低差分信號端子在傳輸高速信號時產生的串擾。第一端子2收容於絕緣本體I對應的收容槽112中,且其尾部排列成一排。
[0020]第二端子3的結構和排列均符合USB 2.0型連接器標準,其收容於絕緣本體I對應的收容通道116內,且其尾部排成一排。
[0021]隔板4組裝於絕緣本體I後端,且其兩側形成有一對與絕緣本體I的卡扣部12相配合的凸塊(未標示),後部設有若干收容對應端子尾部的凹槽41。
[0022]線纜5包括一對與第一端子2機械及電性相連的差分對導線51及若干電性連接對應第二端子3的獨立導線52。請參照圖4至圖6所示,每一差分對導線51包括一對用於傳輸高速信號的信號線511、一接地線512及包覆於上述信號線511與接地線512外部的絕緣外皮513。每一信號線511又包括若干標準芯線5112及將芯線5112包覆的絕緣層5114,所述芯線5112與絕緣層5114之間設置有金屬導電包覆層5113,在保證線纜彎折性能的同時,高頻傳輸時因集膚效應會在導電包覆層5113傳輸,可相應提升高頻性能。金屬導電包覆層5113的厚度設計可參考不同傳輸速率的集膚深度,包覆方式可選擇橫包及縱包方式滿足線纜連接器組件不同的高頻性能要求。
[0023]所述導電包覆層5113的內表面增加不導電電鍍金屬層,如鍍鎳等。高頻信號傳輸時由於不導電電鍍 金屬層的隔離,使得信號更集中於外表面導電包覆層5113傳輸,起到類似均衡器的功能。
[0024]遮蔽殼體6為金屬材料製成且包括沿上下方向組裝的第一、第二遮蔽殼體61、62。
【權利要求】
1.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間的絕緣本體、位於絕緣本體內的若干端子、包圍於絕緣本體外的遮蔽殼體及與端子電性連接的線纜,其中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線纜具有差分對導線,該差分對導線包括一對信號線及一接地線,所述信號線包括若干標準芯線及將芯線包覆的絕緣層,其特徵在於:所述芯線與絕緣層之間設置有金屬導電包覆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包覆層的內表面設有不導電電鍍金屬層。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端子用於傳輸高速信號。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端子與差分對導線機械及電性連接。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端子為USB2.0型連接器端子。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線纜還具有若干電性連接對應第二端子的獨立導線。
7.—種線纜,其包括一對差分對導線,每一差分對導線包括一對用於傳輸高速信號的信號線、一接地線及包覆於上述信號線與接地線外部的絕緣外皮,每一信號線包括若干芯線及將芯線包覆的絕緣層,其特徵在於:所述芯線與絕緣層之間設置有金屬導電包覆層。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線纜,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包覆層的內表面設有不導電電鍍金屬層。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線纜,其特徵在於:所述線纜還具有若干獨立導線。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線纜,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導電包覆層的厚度依照線纜的傳輸速率來定。
【文檔編號】H01R24/00GK103972746SQ201310038239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明者】吳榮發, 王前炯, 陳鈞, 孟凡波 申請人:富士康(崑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