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頭立式銑床的製作方法
2023-10-25 10:17:37 1
專利名稱:雙頭立式銑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頭立式銑床。
背景技術:
統床(millingmachine)係指主要用統刀在工件上加工各種表面的工具機。通常統刀旋轉運動為主運動,工件(和)銑刀的移動為進給運動。它可以加工平面、溝槽,也可以加工各種曲面、齒輪等。銑床是利用銑刀對工件進行銑削加工,銑床除能對上述平面、溝槽、輪齒、螺紋和花鍵軸進行銑削加工外,還能對比較複雜的型面進行銑削加工,效率比刨床高,在機械製造和修理部門得到廣泛應用。銑床按結構分,可以分為臺式銑床、懸臂式銑床、滑枕式銑床、龍門式銑床、平面銑床、仿形糹先床、升降臺糹先床、搖臂糹先床、床身式糹先床等等。無論哪種結構的糹先床,其大致結 構都包括設置在地面上的床體,床體下部安裝有由進給電機驅動著水平移動的工作檯,床體上部安裝有由驅動電機驅動的銑頭,銑頭上安裝有銑刀。在對被加工件進行銑削操作時,啟動驅動電機以使銑刀高速旋轉,然後驅動工作檯沿進給軌跡進給即可,這樣高速旋轉的銑刀即可對固定在工作檯上的被加工件進行臺面的切削加工。傳統銑床,結構簡單,成本低,且操作方便,能夠完成常規臺面的銑削加工,在各機械加工行業應用非常廣泛。傳統銑床的不足之處在於,傳統銑床只具有一個銑頭,在進行銑削加工時,一次進給行程只能加工一個臺面,工作效率較低,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一次能加工兩個臺面,加工效率高,且操作方便的雙頭立式銑床。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雙頭立式銑床包括床體,床體下部安裝有由進給電機驅動著水平移動的工作檯,其結構特點是床體上部通過定位裝置安裝有分別由主電機和副電機驅動的主銑頭和副銑頭,進給電機、主電機和副電機由控制器控制工作。本結構的雙頭立式銑床是通過雙銑頭同步銑削結構來實現一次能加工兩個臺面,加工效率高,且操作方便的。雙銑頭同步銑削結構主要包括安裝在床體上部的主銑頭和副銑頭,主銑頭和副銑頭通過定位裝置安裝在床體上,保證了主銑頭和副銑頭與床體的連接可靠性,有助於提高銑削質量。主銑頭的輸入端傳動連接有主電機,副銑頭的輸入端傳動連接有副電機,主電機和副電機可以為主銑頭和副銑頭提供可靠的動力輸入,保證了銑削速度和銑削效率。主電機和副電機的輸入端與控制器的輸出端對應電連接在一起,這樣,可以通過控制器控制主電機和副電機的啟停等工作狀態,也就起到了控制主銑頭和副銑頭的作用,操作起來更加方便。在本雙頭立式銑床中,工作檯設置在床體下部,主銑頭和副銑頭設置在床體上部,這樣主銑頭和副銑頭就與工作檯上下對應,無論是固定被加工件還是對被加工件進行銑削操作都非常方便。[0008]使用本雙頭立式銑床進行銑削操作時,先將被加工件固定在工作檯上;然後通過主銑頭和副銑頭自帶的升降機構,調整銑削深度或銑削量;再通過控制器操控主電機和副電機啟動,這樣,主銑頭和副銑頭上的銑刀就高速旋轉起來;最後,通過控制器控制進給電機啟動,以通過工作檯驅動被加工件進給,進給完畢,被加工件上的臺面也就加工完畢。本雙頭立式銑床具有兩個銑頭,即主銑頭和副銑頭,且這兩個銑頭在工作時是同時銑削的,因此一次進給可以加工兩個臺面,與傳統銑床相比,工作效率更高,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作為一種實現方式,所述定位裝置包括設置在床體上部的水平滑軌,主銑頭和副銑頭分別通過主滑塊和副滑塊與水平滑軌滑動配合,床體上部還安裝有由控制器控制的調整電機驅動的絲槓螺母,絲槓螺母上設有兩段旋向相反的螺紋段,螺紋段上設有驅動主銑頭和副銑頭沿水平滑軌反向移動的主螺母和副螺母。本定位裝置是通過滑動調整定位結構來實現對主銑頭和副銑頭的定位的。絲槓螺母是本定位裝置的核心部件,絲槓螺母上的螺紋段為旋向相反的兩段,這樣,就可以通過設置在旋向相反螺紋段上的主螺母和副螺母分別驅動主銑頭和副銑頭移動。因為絲槓螺母上的兩段螺紋段是旋向反向設置的,因此絲槓轉動時,兩個螺母的移動方向是相反的,這樣,通過兩個螺母驅動的主銑頭和副銑頭的移動方向也是相反的。這樣,控制器通過控制調整電機的正轉和反轉,就能通過絲槓螺母來控制主銑頭和副銑頭相向移動或反向移動,起到了調整主銑頭和副銑頭上銑刀間距的作用,使用更加方便。主滑塊和副滑塊上設有將主滑塊和副滑塊鎖緊在水平滑軌上的鎖緊螺柱。通過鎖緊螺柱可以將主滑塊和副滑塊固定鎖緊在水平滑軌上,這樣可以起到固定主滑塊和副滑塊及其上面安裝的主銑頭和副銑頭的作用,保證了主銑頭和副銑頭工作時的穩定性,有助於提高銑削質量,特別適合在批量加工時使用。綜上所述,採用這種結構的雙頭立式銑床,結構合理,一次能加工兩個臺面,加工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有助於提高加工效率。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床體,2為進給電機,3為工作檯,4為水平滑軌,5為主統頭,6為副統頭,7為控制器,8為主電機,9為副電機,10為主滑塊,11為副滑塊,12為調整電機,13為絲槓螺母,14為主螺母,15為副螺母,16為鎖緊螺柱。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該雙頭立式銑床包括床體1,床體I下部安裝有由進給電機2驅動著水平移動的工作檯3,床體I上安裝有控制進給電機2工作的控制器7。床體I上部通過定位裝置安裝有分別由主電機8驅動的主銑頭5和由副電機9驅動的副銑頭6。主銑頭5和副銑頭6通過定位裝置安裝在床體I上,保證了主銑頭5和副銑頭6與床體I的連接可靠性,有助於提高銑削質量。主電機8和副電機9可以分別為主銑頭5和副銑頭6提供可靠的動力輸入,有力保證了銑削速度和銑削效率。主電機8和副電機9的輸入端與控制器7的輸出端對應電連接在一起,這樣,可以通過控制器7控制主電機8和副電機9的啟停等工作狀態,也就起到了控制主銑頭5和副銑頭6的作用,操作起來更加方便。在本雙頭立式銑床中,工作檯3設置在床體I下部,主銑頭5和副銑頭6設置在床體I上部,這樣主銑頭5和副銑頭6就與工作檯3上下對應,無論是固定被加工件還是對被加工件進行銑削操作都非常方便。使用本雙頭立式銑床進行銑削操作時,先將被加工件固定在工作檯3上;然後通過主銑頭5和副銑頭6自帶的升降機構,調整銑削深度或銑削量;再通過控制器7操控主電機8和副電機9啟動,這樣,王統頭5和副f先頭6上的f先刀就聞速旋轉起來;最後,通過控制器7控制進給電機2啟動,以通過工作檯3驅動被加工件進給,進給完畢,被加工件上的臺面也就加工完畢。本雙頭立式銑床具有兩個銑頭,即主銑頭5和副銑頭6,且這兩個銑頭在工作時是同時銑削的,因此一次進給可以加工兩個臺面,與傳統銑床相比,工作效率更高,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在本實施例中,定位裝置包括設置在床體I上部的水平滑軌4,主銑頭5和副銑頭 6分別通過主滑塊10和副滑塊11與水平滑軌4滑動配合,床體I上部還安裝有由控制器7控制的調整電機12驅動的絲槓螺母13,絲槓螺母13上設有兩段旋向相反的螺紋段,螺紋段上設有驅動主銑頭5和副銑頭6沿水平滑軌4反向移動的主螺母14和副螺母15。該定位裝置是通過滑動調整定位結構來實現對主銑頭5和副銑頭6的定位的。絲槓螺母13是該定位裝置的核心部件,絲槓螺母13上的螺紋段為旋向相反的兩段,這樣,就可以通過設置在旋向相反螺紋段上的主螺母14和副螺母15分別驅動主銑頭5和副銑頭6移動。因為絲槓螺母13上的兩段螺紋段是旋向反向設置的,因此絲槓轉動時,兩個螺母的移動方向是相反的,這樣,通過兩個螺母驅動的主銑頭5和副銑頭6的移動方向也是相反的。因此,控制器7通過控制調整電機12的正轉和反轉,就能通過絲槓螺母13來控制主銑頭5和副銑頭6相向移動或反向移動,起到了調整主銑頭5和副銑頭6上銑刀間距的作用,使用更加方便。主滑塊10和副滑塊11上設有將主滑塊10和副滑塊11鎖緊在水平滑軌4上的鎖緊螺柱16。通過鎖緊螺柱16可以將主滑塊10和副滑塊11固定鎖緊在水平滑軌4上,這樣可以起到固定主滑塊10和副滑塊11及其上面安裝的主銑頭5和副銑頭6的作用,保證了主銑頭5和副銑頭6工作時的穩定性,有助於提高銑削質量,特別適合在批量加工時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雙頭立式銑床,包括床體(I ),床體(I)下部安裝有由進給電機(2)驅動著水平移動的工作檯(3),其特徵是床體(I)上部通過定位裝置安裝有分別由主電機(8)和副電機(9 )驅動的主銑頭(5 )和副銑頭(6 ),進給電機(2 )、主電機(8 )和副電機(9 )由控制器(7 )控制工作。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頭立式銑床,其特徵是所述定位裝置包括設置在床體(I)上部的水平滑軌(4),主銑頭(5)和副銑頭(6)分別通過主滑塊(10)和副滑塊(11)與水平滑軌(4)滑動配合,床體(I)上部還安裝有由控制器(7)控制的調整電機(12)驅動的絲槓螺母(13),絲槓螺母(13)上設有兩段旋向相反的螺紋段,螺紋段上設有驅動主銑頭(5)和副銑頭(6)沿水平滑軌(4)反向移動的主螺母(14)和副螺母(15)。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頭立式銑床,其特徵是主滑塊(10)和副滑塊(11)上設有將主滑塊(10 )和副滑塊(11)鎖緊在水平滑軌(4 )上的鎖緊螺柱(16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頭立式銑床,包括床體,床體下部安裝有由進給電機驅動著水平移動的工作檯,床體上部通過定位裝置安裝有分別由主電機和副電機驅動的主銑頭和副銑頭,進給電機、主電機和副電機由控制器控制工作。所述定位裝置包括設置在床體上部的水平滑軌,主銑頭和副銑頭分別通過主滑塊和副滑塊與水平滑軌滑動配合,床體上部還安裝有由控制器控制的調整電機驅動的絲槓螺母,絲槓螺母上設有兩段旋向相反的螺紋段,螺紋段上設有驅動主銑頭和副銑頭沿水平滑軌反向移動的主螺母和副螺母。採用這種結構的雙頭立式銑床,結構合理,一次能加工兩個臺面,加工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有助於提高加工效率。
文檔編號B23C1/08GK202606950SQ20122026178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5日
發明者劉凱, 劉祥偉, 王見玉 申請人:五蓮縣祥偉機械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