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卦怎麼看(易經六十四卦怎麼看)
2023-10-24 16:25:50
易經及八卦圖怎麼看?求解
八卦圖是由黑白兩色的魚形圖案組成,原意就是在表示,我們的物質世界最少由兩類最基本的成分組成。自然規律中的這兩類物質,相對存在,共同作用,缺一則另一也將消亡。兩類成分總是一主一次,一大一小,陰中有陽(黑魚中有白點),陽中有陰(白魚中有黑點)因此又可以分為四類成分不同的物質,每一類又可以再分化為陽和陰兩個成分,因此,再就分成為八類物質,就是陰陽八卦圖的表示,再細分然後就是無窮無盡的物質世界。圖案的周邊往往還標註有一些橫線,一長一短,叫爻(搖同音),每個方位的爻有三條,代表該方位的物質也不是對等的,總是一多一少和一主一次。還說明了物質中的細分物質,也是由更細的物質組成,而且都可以獨立形成一個八卦格式來表達,直至無窮無盡。
今天的科學也表明,我們的物質世界大到宇宙是無窮大,小到分子和細胞也是無窮小。沒有真正的底。
通過太極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公式,一個物質存在與變化的規律,根據這個規律,我們就可以知道,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會變化的,而且變化是有規律的,就是可以預知的。易經就是根據這個規律演化出來的一個了解客觀規律的文化。(語宙原創回復)
易經的卦怎麼看?
易經卜卦是這樣的,當你心誠的搖卦時,應有所側重的想你所想佔卜的方面。等搖卦6次後排出卦象後,應該根據卦定出五行,六親,六獸以及世應來。這樣才能看的比較全面,既能看出你要佔卜的方面,也能反映出其他一些潛在的情況來!還有一點要提醒你的,請記錄下你打卦的時間。
不知你是手搖的卦還是通過電腦排卦,建議你還是找個高人給你具體卜一下。
祝你好運~~~~
易經64卦怎麼看啊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崗,餓虎逢之把口張,適口充腸心歡喜,卦若佔之大吉昌。
這個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疊,陰性。象徵地(與乾卦相反),順從天。承載萬
物,伸展無窮無盡。坤卦以雌馬為象徵,表明地道生育撫養萬物,而又依天順時,性情
溫順。它以「先迷後得」證明「坤」順從「乾」,依隨「乾」,才能把握正確方向,遵
循正道,獲取吉利。
第3卦水雷屯(屯卦)起始維艱
下下卦
象曰:風颳亂絲不見頭,顛三倒四犯憂愁,慢從款來左順遂,急促反惹不自由。
這個卦是異卦(下震上坎)相疊,震為雷,喻動;坎為雨,喻險。雷雨交加,險象
叢生,環境惡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萬物始生,充滿艱難險阻,然而順時應
運,必欣欣向榮。
第4卦山水蒙(蒙卦)啟蒙奮發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佔之運不高,婚姻合夥有瑣碎,做事必然受苦勞。
這個卦是異卦(下坎上艮)相疊,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險。卦
形為山下有險,仍不停止前進,是為蒙昧,故稱蒙卦。但因把握時機,行動切合時宜,
因此,具有啟蒙和通達的卦象。
第5卦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機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無光無亮到如今,忽然大風吹土去,自然顯露有重新。
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坎)相疊,下卦是乾,剛健之意;上卦是坎,險陷之意。以
剛逢險,宜穩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動,觀時待變,所往一定成功。
第6卦天水訟(訟卦)慎爭戒訟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難做,恰是二人爭路走,雨下俱是要佔先,誰肯讓誰走一步。
這個卦是異卦(下坎上乾)相疊。同需卦相反,互為「綜卦」。乾為剛健,坎為險
陷。剛與險,健與險,彼此反對,定生爭訟。爭訟非善事,務必慎重戒懼。
第7卦地水師(師卦)行險而順
中上卦
象曰:將帥領旨去出徵,騎著烈馬拉硬弓,百步穿楊去得準,箭中金錢喜氣生。
這個卦是異卦(下坎上坤)相疊。「師」指軍隊。坎為水、為險;坤為地、為順,
喻寓兵於農。兵兇戰危,用兵乃聖人不得已而為之,但它可以順利無阻礙地解決矛盾,
因為順乎形勢,師出有名,故能化兇為吉。
第8卦水地比(比卦)誠信團結
上上卦
象曰:順風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風,不用費力逍遙去,任意而行大亨通。
這個卦是異卦(下坤上坎)相疊,坤為地;坎為水。水附大地,地納河海,相互依
賴,親密無間。此卦與師卦完全相反,互為綜卦。它闡述的是相親相輔,寬宏無私,精
誠團結的道理。
第9卦風天小畜(小畜卦)蓄養待進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盡焦梢,水想雲濃雨不澆,農人仰面長籲氣,是從款來莫心高。
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巽)相疊,乾為天;巽為風。喻風調雨順,穀物滋長,故卦
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須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為。
第10卦天澤履(履卦)腳踏實地
中上卦
象曰:鳳凰落在西歧山,去鳴幾聲出聖賢,天降文王開基業,富貴榮華八百年。
這個卦是異卦(下兌上乾)相疊,乾為天;兌為澤,以天喻君,以澤喻民,原文:
「履(踩)虎尾、不咥(咬)人。」因此,結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兌柔遇乾
剛,所履危。履意為實踐,卦義是腳踏實地的向前進取的意思。
第11卦地天泰(泰卦)應時而變
中中卦
象曰:學文滿腹入場闈,三元及第得意回,從今解去愁和悶,喜慶平地一聲雷。
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坤)相疊,乾為天,為陽;坤為地,為陰,陰陽交感,上下
互通,天地相交,萬物紛紜。反之則兇。萬事萬物,皆對立,轉化,盛極必衰,衰而轉
盛,故應時而變者泰(通)。
第12卦天地否(否卦)不交不通
中中卦
象曰:虎落陷坑不堪言,進前容易退後難,謀望不遂自己便,疾病口舌事牽連。
這個卦是異卦(下坤上乾)相疊,其結構同泰卦相反,系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天
地不交,萬物不通。它們彼此為「綜卦」,表明泰極而否,否極泰來,互為因果。
第13卦天火同人(同人卦)上下和同
中上卦
象曰:心中有事犯猜疑,謀望從前不著實,幸遇明人來指引,諸般憂悶自消之。
這個卦是異卦(下離上乾)相疊,乾為天,為君;離為火,為臣民百姓,上天下
火,火性上升,同於天,上下和同,同舟共濟,人際關係和諧,天下大同。
如何用易經起卦看運勢?
周易起卦的基本步驟

常有人問,周易卜卦能預測甚麼?它的強項在那??其實易卜的預測範圍是非常廣泛的。它能預測人際配合度、天氣、失物、感情、求職等等....多不勝數。如果你的卦術精湛,甚至可以從卦中斷出精確的發生過程、發生時間、發生地點和相關人物等等。你說易卜是不是很利害呢?
易卜要玩得出神入化,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也不是難過登天,始終它叫做易經嘛!先來教大家如何起卦佔卦,佔得多了,經驗豐富了也就精了。

開始起卦
易經卜佔卦的方法有許多,五花八門,說到底萬變不離,可是對初學者,謝老師介紹一個方法,既簡單容易,佔卦用的道具人人都有,可以隨時使用。
現在你需要一顆銅錢(若沒有銅錢,硬幣亦可)、一張紙和一支筆。在擲銅錢前,先假設單數是陽,雙數是陰。好了,萬事俱備,可以開始擲骰了。
一、把銅錢用雙手包著,慢慢集中精神,想著你要問的問題。
二、然後雙手搖動,直至你想停止,就打開雙手,讓銅錢掉下來,看看上面的是陰還是陽,並把結果記錄下來。
三、每一次搖卦的結果就等於一個爻,所以,你得先要搖六次,求出本卦。即是你第一次擲出一,就是陽爻,第二次擲出四,就是陰爻,第三次擲出五,就是陽爻,如此類推,直至擲完六次。
四、當你求出本卦後,還需要多搖一次,以便求出變爻。不過變爻的求法有點不同,可仍然使用剛才的銅錢。如前把銅錢用雙手搖動,隨之放開,只是今次要看的不是陰或者陽,而是看數字,換句話,你若擲出六這個數字,就表示你第六次搖的爻會由陽變成陰,或者由陰變為陽。如此,就算完成整個求卦的個程。
看完易經怎麼算卦
易經算卦通常指的是佔卜。易經佔卜分為三步:起卦,立卦,解卦
起卦通常用銅錢起卦比較多,拿三枚銅錢,乾隆通寶最好,把三枚銅錢同時拋出,拋出六次成為一個卦象。
然後記錄卦象,記錄本卦和變卦,沒有變卦就單記本卦。
三是解卦,根據要佔卜的事情,根據卦象,分析事情的走向和可能的趨勢,幫助決策
如何用《易經》卜卦?
所謂易經八卦「算命」,主要是通過易經的八八六十四卦,配以天幹地支和五行生剋,用以測算已經發生的事和可能要發生的事,如:天時,求官,風水,婚姻,捕盜,遺失,出行,交易,尋人,見貴,田種,求財,六甲,望事,疾病,詞訟等等。算卦先生在讓人搖卦之前,總是先警告說,只能測一件事,多了不行!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易經八卦算命的背後,遵循著一條哲學原理:偶然事件和偶然事件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或者說,兩個偶然事件之間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繫。
國人最為熟悉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對於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經典概括: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間的關係是對立統一關係。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的趨勢向,它們產生的原因及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主要表現在:第一,必然性總是通過大量的偶然現象表現出來,由此為自己開闢道路,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純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必要補充,偶然性背後隱藏著必然性並受到其制約,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說得實在是晦澀難懂,其實很簡單。比如,一個卵子,和成千上萬個精子中的一個相結合,是一件極其偶然的事件,然而,這一偶然事件卻和多少年前一對男女偶然相遇有著必然的聯繫。沒有前一個偶然事件,就不可能有後一個偶然事件發生。所以說,偶然事件和偶然事件之間是相關聯的。
運用易經算卦的過程一般是先確定要算的一件事,比如,丟了東西,看看到哪個方向能找到。然後搖卦,有很多種搖法,最常用的是用三枚乾隆銅錢,先後搖六次,按照每次搖出銅錢正反面所對應的陰陽爻,得出卦形,即六十四卦中的一卦。丟了東西,是一個偶然事件,搖出來的一卦是另外一個偶然事件,然而,這兩個先後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偶然事件是相關聯的。
老祖宗留給我們中華民族的易經的偉大和玄妙之處就在於,通過對後一個偶然事件的分析,可以推斷出與其有著必然聯繫的前一個偶然事件的情形。就好比易經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函數,輸入一個變量,便可得到一個仍然含有未知數的方程,通過對方程的解析,可以得到方程的近似解。至於解的精確度如何,當然,還是要看解方程的人的道行高低。然而,無論這個「解」能否被正確表達出來, 「解」都已然表現在所得到的卦象之中了。
能否悟透,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